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知识文库>专业资料>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精选5篇)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精选5篇)

笔墨馆 人气:2.36W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

中医有什么治疗法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康复。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精选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1

一、增强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有着分派和筹措资金的作用,对于中医门诊全面开展财务管理,统一协调和管理各项资金,使中医门诊各部门都能及时调取和使用资金,以维持各项医疗和行政工作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财务管理,寻找和发现资金运行规律,就可以全面了解中医门诊的资金运行状态,就可以制约和促进中医门诊的各项财务活动,还可以通过正确组织货币的收支来监督中医门诊的业务达到规定的要求,通过对各项收支的控制,还可以监督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保护国有财产的安全。

(三)开展财务管理,对于合理利用国家公益性投资,保护消费者权益有着重大作用。自从我国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国家每年对于公益性中医门诊的投资越来越多,掌握好资金的流向和合理利用资金,对中医门诊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医门诊必须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搞好预算,合理分配和使用国家的资金。

(四)中医门诊不仅要保证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要开展经济核算、增收节支、增强中医门诊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良好的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建设中医门诊增收节支的本领,增添资本积累,不断提高中医门诊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各中医门诊开始医疗及各项服务活动的物质保障基础,它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

二、中医门诊施行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1、财务管理要依法进行

这是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必需遵守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的运行。因此,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要牢固地树立法律意识,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对于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必须及时纠正,及时制止,这是中医门诊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原则。

2、建立健全中医门诊内部财务制度的原则

高效而完善的中医门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中医门诊财务活动的基石,是中医门诊进行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各级中医门诊都应该以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为前提,疏通内部关系,建立起统一的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增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使各项财务活动都在阳光下按规范、高速、透明的原则去运行,使各部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务关系。

(二)效率性原则

要坚持厉行节约、节约处事的目标。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提出的对新时期整个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财政对中医门诊投入的加大,合理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因此中医门诊要大力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成本核算,厉行节约,反对和杜绝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公益性原则

中医门诊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是营利性企业,不应以营利为目标,是以中医门诊开展的各项活动应当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在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中应统筹三者利益和搞好平衡。但一切服务都应该有利于卫生服务需求者,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为基本原则,保持中医门诊的公益性。同时,中医门诊作为一个经营实体,不能利欲熏心,也要提高效率,强化经营管理。因此中医门诊要摆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证中医门诊的公益性。

三、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预算管理

卫生机构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首要组成部分,它贯串于单位预算体系和实行的全过程,也是卫生机构举行各项财政活动的条件和根据。加强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有利于从资金上保证单位各项业务的完成,有利于规范和控制单位的财务活动,有利于提高卫生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收入管理

收入是中医门诊展开医疗服务和其余事项依照法律法规获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含医疗收入、财务津贴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医疗收入在医疗服务产生时,要依据政府确定的付费比例和付费数额加以确认。中医门诊要始终遵守国家的物价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收费管理体制。中医门诊门诊、住院收费必须按照中央和省财政部门同一监制的收费票据,加强管理,严禁使用不法单据。医疗收入原则上应当当日产生当日入账,并实时结算,禁止遮盖、扣留、挤占、共享和挪用。现金收入不得坐支。

(三)支出管理

支出是中医门诊在展开医疗服务和其他事项中产生的资金、资产耗损和损失。包含医疗支出、财务名目津贴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中医门诊从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获得的有指定用处的项目资金应当依照请求定期向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报送资金行使情况,项目告终后还应该报送项目资金收支决算和利用结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查抄验收。

(四)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中医门诊经由成本核算和分析,采纳成本控制措施,见识医疗成本的举动。它的首要目标是周全、切实、详尽地反映中医门诊成本信息,建立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支出,进步中医门诊绩效,以大大增强中医门诊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收支盈余管理的平衡

平衡是指住院收入和支出后的余额。它包含营业收支结余、财务项目补助收支结余、科教项目出入结余等几个方面。中医门诊财务部门应大力加强财务管理,管好用好结余资金,要将资金纳入中医门诊财务总体预算支出之中,适当地用于医疗设备的维护更新中。

(六)固定资产管理

中医门诊应对固定资产按期举行实地清点,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该当实时查明缘由,并根据规定的管理权限,报经核准后实时进行处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采取电子信息化管理,按期与财务部门查对,做到账账、账卡相符;中医门诊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要依照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处置。

(七)流动性管理

中医门诊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中医门诊的经营活动和各种类型的索赔的其他事项的形式,包括医疗应收账款,预付款项,财政资金和其他应收款的回报,加强管理,进度分析,实时结算,对流动资产的'具体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医门诊的财务制度处置原则。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2

一、为了规范中医门诊财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发挥财务在中医门诊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促进中医门诊发展。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医门诊财务制度》、《 中医门诊会计制度 》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疗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中医门诊财务管理任务: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正确安排和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积极推进绩效考核方祛,完成目标管理,做好财务监督、检查和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经济预测,参与经济决策,做好医疗收费的管理工作。

三、中医门诊财务管理范围: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对外投资、货币资金等,以及财务分析和监督检查。

四、中医门诊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中医门诊一切财务活动在总院长的领导下,由中医门诊财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中医门诊财务实行“计划”为特征的总院长负责制。各医疗分支机构预算内的支付,由本单位财务负责人复核,执行院长审批,即可办理。属预算外的,由中医门诊财务负责人复核,经中医门诊总院长审批或由总院长书面授权的执行院长审批。

五、院长为中医门诊财务总负责人,对中医门诊财务负总责。执行院长为各医疗分支机构财务总负负人,对本单位的财务负总责。医疗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人员由中医门诊任命,接受中医门诊财务部门的管理。

六、各医疗分支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定期上报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服从中医门诊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七、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一)会计岗位和人员编制。

各医疗分支机构按内控管理制度要求设置相应的岗位。中医门诊内部财务人员在工作变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各医疗分支机构一般会计人员在办理交按手续时,应有该单位财务部门的主管人员监交。财务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由中医门诊派人监交。

(二)职责和任务。

1、贯彻国家财税政策、法规,结合具体情况建立规范的财务模式,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

2、编制和执行财务综合预算、决算、财务收支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有效地使用资金。

3、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4、中医门诊财务科参与研究、审批中医门诊内有关财务经济事项,上报、下发有关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文件。

5、中医门诊财务部对中医门诊财务机构和岗位设置、人负配备、会计核算等提出方方案。负责选拔、培训和考核中医门诊内的财会人员。

6、各医疗分支机构财务部门负责日常本单位财务工作, 中医门诊财务部负责对各医疗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三)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原则。

(1)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事业计划指标、任务,本着“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依法理财”的原则。各医疗分支机构编制本单位预算。

(2)在编制预算时,收入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资金。

(3)要坚持勤价办院原则,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率。

2、收入预算编制。

收入预算编制以上年度实际收入情况,结合预算年度各医疗分支机构发展和工作计划,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变动等因素为编制依据。

(1)医疗收入。

①门诊收入:以计划门诊人次和计划平均收费水平来计算。

②住院收入:以计划病床占用日数和按病床计划收费水平来计算。

(2)药品收入。

以上年度每门诊人次和每古用床日药费的实际收费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年度业务量预计变动数计算。

(3)其他收入。

根据具体收入项目的不同内容和有关业务计划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祛,逐项计算后汇总编制。

3、支出预算编制。

(1)支出预算以中医门诊和各医疗单位发展、工作任务、人员编制、有关国家有关调资政策等计算编列。

(2)药品费:根据预算年度药品收入预算和国家规定的加成率,参考上年度实际药品加成率计算。

(3)卫生材料费:在上年度实际工作量和实际支出数的基础上,根据预算年度的计划及有关因素计算。

(4)低值易耗品:根据上年的实际执行情况及预算年度业务工作量计算。

(5)其他公用支出:在上年度实际支出的基础上,结合预算年度的计划合理安排。

(6)xx月份用款计划:由各医疗分支机构按月编报。

(三)财产物资管理。

财产物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库存物资(药品、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理等,中医门诊财产物资按“统一领异,归口负责”原则,财产物资采购由中医门诊统一进行。

(一)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的标准:一般设备单价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价在1500元以上,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设备。

2、固定资产的分类:

(1)房屋及建筑物。

(2)专业设备。

(3)一般设备。

(4)图书。

(5)其他类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管理要求。

(1)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管理三级帐、卡制度,即财会部门负责总账,财产管理部门负责明细账,使用部门负责建卡即台帐。

(3)实行责任制管理:贵重仪器、设备要指定专人管理,建立技术档案和维护、保养、交接及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4)财产物资管理部门与财会部门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做到账实相符,帐帐相符。

(5)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修缮要考虑到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要进行科学论证,防止盲目购置,同时对新购进的设备要及时开展成本核算,防止设备闲置,造成资金投资浪费。

(6)房屋修缮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中医门诊审批。

(7)固定资产的转移、转让、出租、出借、捐赠、报废必须先报中医门诊审批,按有关规定报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置。

(8)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二)库存物资的管理。

库存物资要按照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办法进行管理。要合理的确定储备定额,既要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3

第一章 总 则

1、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中医门诊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以及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规定,结合中医门诊特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中医门诊(以下简称中医门诊),包括综合中医门诊、中中医门诊、专科中医门诊、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中医门诊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

4、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中医门诊的公益性。

5、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6、中医门诊应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人员,会计人员须持证上岗。三级中医门诊须设臵总会计师,其他中医门诊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臵。

7、中医门诊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中医门诊的财务活动在中医门诊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中医门诊财务部门集中管理。

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

1、预算是指中医门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中医门诊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中医门诊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2、国家对中医门诊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中医门诊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定项补助的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

3、中医门诊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

4、中医门诊应按照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规定,对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以及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5、中医门诊预算应经中医门诊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上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对中医门诊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稳妥性等进行认真审核,汇总并综合平衡。

财政部门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对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申报的中医门诊预算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复

7、中医门诊要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经批复的中医门诊预算是控制中医门诊日常业务、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中医门诊要严格执行,并将预算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中医门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十四条 中医门诊应按照规定调整预算。财政部门核定的财政补助等资金预算及其他项目预算执行中一般不予调整。当事业发展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需要增加或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中医门诊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出调整预算建议,经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调减支出预算。

8、年度终了,中医门诊应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制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

中医门诊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对财政部门批复调整的事项,中医门诊应及时调整相关数据。

9、中医门诊要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并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和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与年终评比、内部收入分配挂钩机制。 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应会同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中医门诊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对中医门诊决策和管理层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

10、收入是指中医门诊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11、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1)医疗收入,即中医门诊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

①门诊收入是指为门诊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挂号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门诊收入等。

②住院收入是指为住院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其他住院收入等。

(2)财政补助收入,即中医门诊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补助收入,包括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补助收入是指由财政部门拨入的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政策性亏损补贴等经常性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收入是指由财政部门拨入的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承担政府指定公共卫生任务等的专项补助收入。

(3)科教项目收入,即中医门诊取得的除财政补助收入外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

(4)其他收入,即中医门诊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培训收入、租金收入、食堂收入、投资收益、财产物资盘盈收入、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12、医疗收入在医疗服务发生时依据政府确定的付费方式和付费标准确认。

13、中医门诊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收费管理制度。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4

一、现阶段中医门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医门诊领导层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没有重视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往往疏忽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现在大部分中医门诊的领导层主要是一些资深专家或政府直接委任的官员,他们对于中医门诊的全面工作总体负责,而较少会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上。对于领导层而言,财务管理只是中医门诊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分支,领导可能意识不到财务管理在整个中医门诊管理制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认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2、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把握不正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也在逐渐加快,中医门诊的性质也在发生着改变。医疗卫生领域逐渐对私人投资开放,这说明公立中医门诊在不久的将来也必须实现自身转型。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医门诊的领导层对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目标规定比较陈旧,还是主要把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益当做总体目标。这种目标使得中医门诊的医疗水平提高缓慢,甚至出现停滞,而医药用品的价格却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看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是财务专业出身,对医疗行业的知识相对欠缺,经验不多的情况下不能根据医疗行业特点挖掘潜力,提不出建设性意见,发挥不了财务的管理职能。正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再外加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使中医门诊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三)中医门诊其他相关人员存在的问题

中医门诊的其他人员也和财务管理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现金的流入流出,从资金层面来分析,所有产生交易的环节,都可以将它们紧密的联系起来。中医门诊的资金支出主要是药品、设备和人员工资支出,而药品是由医生开出,设备是由相关医务人员需要和操作,如果这些方面产生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增强中医门诊的财务管理水平,打造高水平财务管理队伍

(一)增强管理层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对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重视

1、管理层要认真学习现代中医门诊管理制度,从本质上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中医门诊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可以维持的现金流,中医门诊要实现盈利才能保证管理层要切实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市场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中医门诊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2、明确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目标中医门诊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才能够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虽然很多地方的中医门诊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补助,但是在市场经济理念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医门诊在财务管理上也应加深市场经济意识,在保证医疗水平不降低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

(二)加强对中医门诊财务管理的人员管理

1、为中医门诊选拔和培育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在对财务人员管理上增加投入。首先,中医门诊要摒弃原有的人才选拔观念,砍断裙带关系,严把准人关,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社会选拔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其次,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强化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和财会管理、计算机等知识的再学习,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与财务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第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加强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以增强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财务考评体系,切实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

2、提高中医门诊管理人员的协调沟通能力。中医门诊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和资金的发放等工作的时候,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各科室物资和设备的需求情况,以及各科室医务人员外出、其他物资的购买情况,及时将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准确填制相关单据和报表。

(三)提高其它相关人员对财务的认识和关注

公立中医门诊财务资金的很大一部分是用在中医门诊各科室的医疗物资上和人员工资上,因此他们与中医门诊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他们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中医门诊的财务工作甚至是中医门诊的整个管理都将起到非常积极地作用。要使相关人员树立起责任意识,深刻认清自身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对中医门诊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中医门诊管理制度

合理区分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深化公立中医门诊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公立中医门诊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落实公立中医门诊经营管理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中医门诊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严格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院长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建立完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探索建立院长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完善院长选拔、任用、考核、薪酬、奖惩等制度。开展院长专业化、职业化培训,不断提高院长管理水平。

中医门诊财务管理制度5

1、为了规范中医门诊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中医门诊(以下简称中医门诊),包括综合中医门诊、中中医门诊、专科中医门诊、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中医门诊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3、中医门诊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中医门诊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4、中医门诊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1)中医门诊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自行设置本制度规定外的明细科目。

(2)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中医门诊不得随意打乱重编。

(3)中医门诊在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5、中医门诊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医门诊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现金流量等的书面文件。中医门诊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6、中医门诊财务报告分为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以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期间(如季度、月度)编制的财务报告称为中期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则是以整个会计年度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医门诊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7、中医门诊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应予披露的主要内容等,由本制度规定。中医门诊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中医门诊自行规定。

8、中医门诊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有关附表。中医门诊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中医门诊不得违规定,随意改变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中医门诊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要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9、中医门诊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目等所作的解释。中医门诊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遵循《中医门诊会计制度》的声明。

(2)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的说明。

(3)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的说明。

(4)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

(5)会计报表重要项目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说明。

(6)以前年度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

(7)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10、中医门诊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中医门诊的下列情况做出说明:

(1)业务开展情况。

(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3)资产利用、负债管理情况。

(4)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

(5)绩效考评情况。

(6)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TAG标签:#制度 #精选 #门诊 #中医 #财务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