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知识文库>实用文写作档>《丑菊》的教学反思

《丑菊》的教学反思

笔墨馆 人气:3.14W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丑菊》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丑菊》的教学反思

《丑菊》的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在互动对话中,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句。

3、学习作者采用抑扬以及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难点:

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丑菊)你们对丑菊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说说?(教师板书课题:丑菊)

2、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大家是怎样读懂课文的'?听听大家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分清主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爱的段落。

两个要求:

(1)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你们在预习时的体会跟同桌交流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笔记下来。

(2)梳理课文、分清主次。先和同桌交流交流。

2、自读课文,完成练习,交流分层。

三、细读课文,探究体味

1、感悟作者种丑菊的原因和心情。(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你们读懂了什么?

(2)谁能用不同的词来形容急切的心情?

(3)谁来把这一段再读一读,感受作者的好奇、急切。

2、感悟丑菊的娇小、美丽。

(1)快速读,用笔画出描写丑菊颜色、形状的词句,再把这些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指名读,对比读,悟读,齐读)

(3)感受丑菊的娇小、美丽。(课件显示)

3、感受丑菊的动态美。

(1)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读书)谁来说说?

(2)感受丑菊的动态美。(课件显示)

(3)同学们对丑菊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读了课文后,你想对丑菊说什么呢?

4、更改丑菊的名称,体味丑菊的美。

(1)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本和观赏图片之后,大家对丑菊一定有了深刻地了解了吧,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丑菊了吧!想不想给丑菊改改名呢?

5、感悟结尾句的含义。

同学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把给你启迪的句子画出来。

(1)出示课件: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品读、悟读,联系生活说说对此句子的理解。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4)重点读: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用激励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师:人间的事物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啊,读——;师: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读——)

(5)读名言,受启迪

出示课件:名人——培根的一段话。(略)

请读这段话,希望你们从中受到启迪。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总结:同学们,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请记住人世间有很多东西不是因美丽而可爱,而是因可爱而美丽。希望大家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五、作业

联系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课后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从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丑菊》的教学反思2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这样,既可以进行朗读的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4、读写结合:在一个学生汇报时,老师不能只针对这一个学生进行指导,而置其他学生于不顾,要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评一评哪说得好,哪可以怎么修改。这样就可以做到在指导一个学生的同时,培养整体学生的思辩能力。

5、既然设计文章的第2段为读写结合的重点设计,那么,其它段就要以读代讲,处理的再淡些,才能突出重点。

6、结尾:首先应该尊重文本,“名”的意思就是名字、名声,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申为名誉、地位、外表等。学生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也不要讲得过多,小组内议一议,指名两三个学生汇报即可,还是以朗读的形式来理解感悟。

总体看来,存在两方面问题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一是引导的.便捷,教师要巧妙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练,引导学生的语言要尽可能的便捷,不但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

二是培养孩子倾听思辩,不能只是一对一的指导,而是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不至于无事可做,教师要逐渐培养他们倾听的好习惯和善于思辩的能力,课堂上不仅有师生对话,还要有生生对话,这样课堂才能有互动,指导面积也会扩大,这又是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极佳途径。

《丑菊》的教学反思3

教学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作者是通过自己种“丑菊”的过程,从怀着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的目的而种下“丑菊”,观察它打苞、开花及夜晚、白天那独特的花形,来说明“丑菊’是美丽的、可爱的。从而告诉我们做人外在的名称并不重要,内在的美才是不可缺少的。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做到:一是读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二是重视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中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进行读的`训练,三是重视积累与运用。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进而懂得做人要做内在美的人的道理。

2、体会课文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读短文,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到菊花,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有关的成语或描写的,赞美的话等。

学生说。师:是的,菊花是一种美丽的花,但是,如果在菊花前面加上一个丑字,你会有什么想法?(是呀,一个不太雅致的名字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文中的作者对丑菊的印象又是怎样呢?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出示课题:丑菊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请同学们借助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你们知道了什么?

2、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3、人们常说:学贵有疑。有没有想提出的问题?尝试着在无疑之处设疑也是一种能力。 (四人小组相互提问,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班上提)

三、入情入境,研读感受

1、当我怀着渴望的心情种下丑菊时,它怎样了?我心里怎样?(气)

终于经过了一年,当万物复苏的时候,丑菊呢?(打了苞)我心里怎样?(高兴)

师生合作读课文:起初,丑菊是:(学生读)长了几天,丑菊变得(学生读),终于,花儿开了,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呀?(学生读)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学生反复读)

看看,这是一朵多么诱人的花呀,可是还没完,它的还在于(学生接读)这时,作者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欣赏)还有呢?(太不公平了)

评价:

如果说前一段的描写是静态美下的丑菊,那么这时的丑菊展现的就是动态美。这一张一合你想怎样读呢?

作者动静结合,双管齐下,使文章质朴中流露出生动,看来描写时要关注静态的一面,更不能忽略动态的美。

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丑菊,你会想到什么?

四、交流分享,升华体会

1、这样娇美的菊花,人们却给它起名叫丑菊。你最想说什么?

展开想象,思考一下

2、丑菊的名字那么多,反而丑菊的名字流传开了,你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论名是丑还是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一定要美。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一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3、 生活中或你读过的书中有没看过名不符实的人或事?《丑小鸭》《灰姑娘》,清洁工等。

4、艺术家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就用你的慧眼,说说生活中什么样的美是真正的美。

在你眼中,真正的美——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推荐课外阅读

把你的心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