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知识文库>实用文写作档>最新《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最新《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笔墨馆 人气:1.06W

最新《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最新《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拿来主义》教案

【知识目标】

一、认识、理解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在说理文中的作用。

二、领会杂文语言幽默、犀利的讽刺效果。

【能力目标】

一、结合社会背景,理解关键词语在句中的深刻的含义

二、结合个人理解,试着谈谈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目标】

一、结合社会背景,体会鲁迅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人民的觉醒奋斗终生,战斗不息的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

一、认识、理解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在说理文中的作用。领会杂文语言幽默、犀利的讽刺效果。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结合社会背景,理解关键词语在句中的深刻的含义;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内涵,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检测预习

1.鲁迅的杂文

说起杂文,必要想起鲁迅;说到鲁迅。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 书”,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真实、生动而深刻的描绘,成为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 史”。

但应该看到,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所达到的难以置信的批判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批判的深刻性*与尖锐性*,正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的理想与情怀。所以鲁迅杂 文在根底上是“诗”的,他的杂文里有“中国大众的灵魂”。如果看不到与“大众灵魂”叠合在一起的“鲁迅的灵魂”,如果看不到鲁迅杂文里的批判背后的理想、 否定中的肯定,就没有完全读懂鲁迅的杂文,就难以真正接近(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质。

鲁迅说他的论战杂文里“没有私敌,只有公仇”,最令人惊异的是他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在“形”的巨大反差中揭示“神”的相通。

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一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一方面,他能自如地驱遣各种句式,在口语与文言的交杂中,在长句与短句的交错中,在排比与反复的混用中,融合 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另一方面,他常常违反常规用法,仿佛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 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

鲁迅是语言艺术的大师,造语精密,词汇丰富。经过加了工的口头语,简洁,凝练,有力。再加上作家幽默的才能,讽刺的手腕,貌似冷峭而内实热烈的气质,这就使他的杂文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鲁迅的杂文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拿来主义》的语言特点是犀利和幽默。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就深刻揭示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例如,“这种鉴赏,不要误解为‘抛来’ 的东西,这是‘抛给’的”。一个“给”字就点出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如第九段对于如何占有,怎样挑选的精当而风趣 的比喻,深一入一浅一出,令人信服。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自诩xd磕头k6 冠冕mifin 吝啬lins 脑髓sui譬如 孱头ctin蹩bie进

国粹cui孱弱chdn弱冠gudn一毛一厕c 残羹冷炙g~ngzhi

2.解释下列词语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自诩:自己夸耀。诩,夸耀。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烧肉。

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玄虚,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文中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国粹: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使人迷惑的手段。

大度:气量宽宏。

二、速读文本,探究思考

1、第一段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一党一zheng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一丑态的?

作者举三个“送”的事例:

“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这是一的可耻行径;

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难点】〖“捧”何其郑重、恭敬,媚一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送梅兰芳博土到苏联去,……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难点】〖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一的反动当局及其御一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第l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一党一zheng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第l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一党一zheng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使论述范围明确,增强揭露深刻性*。

3、本文重点是论述“拿来主义”,为什么文章开头不直截了当论述这个问题呢?

因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不单是学术问题,它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文化问题又与国家内外政策相关。作者把拿来主义放在历史和现实的政治背景 中进行论述,批判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从而提示了“拿来主义”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为论述中心论点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4、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难点】以尼采自诩是太陽作类比。

尼采自诩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他发了疯”;

中国不仅“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

“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经济衰退,成为列强附庸,招致更大侵略——子孙后代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板书设计

送古董

送新画

送梅兰芳

残羹冷炙-经济衰败

不是抛来-而是抛给

揭示来源

闭关主义

揭示实质

崇洋一

——主权丧失

5、传统及外来文化的批判继承问题是本文重点,为什么开头部分大谈“闭关主义”呢?

一g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失败与当时国民一党一反动zheng府实行“送去主义”,在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上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回顾古今反动派由盲目排外到一味一再到投降的历史,揭示出“闭关”、“送去”的危害:“闭关”误国,“送去”卖国,所导致的后果则是落后,迎来了侵略。

作者在对这惨痛的历史进行批判后,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弊端越多,揭之愈深,批之愈深,就更能衬托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

【小结】先破后立(鲜明对照——反衬烘托)

三、作业

1、完成《导学》训练

2、思考

①作者在论述“拿来”观点时列举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些表现?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②作者在剖析对待文化遗产错误做法时用了形象的比喻,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作者在论述“拿来”观点时列举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些表现?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概括】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作者在剖析对待文化遗产错误做法时用了形象的比喻,作用是什么?

【概括】杂文语言特点:尖锐犀利、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形神兼备

杂文的性*质:战斗精神的政论性*和艺术审美的文学性*

【板书】

正确态度:

羼头—不敢接触

昏蛋—全盘否定

废物—全盘吸收

错误态度:

羼头—不敢接触

昏蛋—全盘否定

废物—全盘吸收

正确做法:

占有——挑选——创新

比喻说理:

鱼翅

烟一槍一烟灯

姨太太

三、最后一段共有5句,分别回答了哪5个问题?

(1)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拿来

(2)对文化遗产中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怎样区别处理?——使用、存放、毁灭

(3)批判的.继承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做新主人、建新房子

(4)拿来主义者必须具有怎样的素质?——沉着、勇一猛、有辨别、不自私

(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大意义?——成为新人、成为新文艺

“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趟习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 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剩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一党一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黑暗现实。)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一团一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 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zheng府 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一、一槍一炮、香粉、电一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 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 “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zheng府的一,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观点。

四、拓展迁移

1.挽鲁迅联撷萃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噩耗传来,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联以寄托哀思。

蔡元培的挽联: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郭沫若的挽联: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注:高尔基、鲁迅仅隔四个月先后殒落。

孙伏园的挽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姚克与斯诺的挽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范文欣赏

本世纪仍需拿来主义

跨世纪,望五洲,历史烟云去复留,我们应该悟出些什么道理呢?吾生也晚,吾学也浅,只想借此机会略陈管见。

20世纪的历史潮流表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体系的发展和竞争,可以表现为冷战热战,也可以表现为和平共处。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符合世界各国人 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在一个世界体系之下,也难免矛盾和冲突。国际完全体系与国际公正秩序,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重建与调整的过程。

本土化和区域化会继续存在,但全球化更是大势所趋。高科技和信息工程在飞速发展,世界在变小,许多梦想、甚至没想到的事变成了现实。电脑和网络进了家庭, 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世界各地沟通,可以办理越来越多的事情。生命科学的突破让人喜忧参半,核技术的发展把人类送上万仞之巅——距天堂和地狱都只剩一步之遥。 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国zheng府和人民共同的责任。某一地方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可能、也越来越容易影响到其他地区。总之,想断开“本土”与“世界”的联系,是越来 越不可能的了。

中国在上个世纪之交,正顽强抗拒着帝国主义列强轰开国门。经过百年的革命和改革,这个世纪之交已能够自主地开放国门。眼看就要“人关”了。如果这意味着经 济上同国际体系接轨,那么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又意味着什么?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表明,各民族的特色*是不会消失的,问题却在于各有特色*的民族应该怎 样适应世界潮流?中国人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对世界先进文明从拒斥转为进取,是先从器物层次开始的,以洋务运动为标志。尔后进到制度层次,以维新运动和辛 亥革命为标志。尔后又进到思想文化层次,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对资本主义时代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是一概视为资产阶级独占的产品加以拒斥,还是有分 析地视为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财富,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和利用?这个问题,在器物层次已不复存在了,君不见:“奔驰”满地跑,“波音”满天飞,享用“世 界名牌”成时尚。在制度层次,共和政体早被采用,市场经济迟被采用。在文化层次,桥牌、传媒文化、卡拉OK等等都已蔚然成风,个人权益包括人权保障也越来 越受重视,并逐步法制化。那么2,l世纪所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恐怕是还有哪些先进文化、思想观念等等,只能让外国资产阶级所垄断,不能为中国人 民所利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不再需要一百年了吧。

3、联系现实,说说我们对古代与外国文化有哪些应该重视吸取并发扬光大,哪些应屏弃抵制?写一篇文章,以“对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为话题,题材自选。

TAG标签:#拿来主义 #教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