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知识文库>实用文写作档>精选《练习2》教案

精选《练习2》教案

笔墨馆 人气:2.85W

精选《练习2》教案

精选《练习2》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2》

《练习2》

一、教学提示:

●教学目的:

本次练习有五个板块,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想象说说、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想想说说是教学重点。

1.基反学生对课外语文知识的兴趣,并有所积累,学以致用。

2.通过“诵读与积累激励学生从小养成观察习惯的名人名言。

3.通过观察“想想说说”中的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补画第二幅画,然后把四幅画根据合理的想象,把意思连贯地说说。

●课前预习

1.采用多种方式了解课文上五句歇后语的故事。对感兴趣的书本上未选取的也可以准备一条两条。

2.选取课外书本上歇后语运用恰当的片断作交流准备。

二、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这几篇课文。这些课文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本册书把生活中的一些语文知识编入在练习二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向生活去学习语文。

2、板书练习二。

(二)语文与生活。

1、读歇后语,讲故事:

(1)同学们,在生活中啊,我们常常会用到歇后语,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几条,想不想读一读?

(2)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五条歇后语)

动画:读一读

(3)刚才我们读的这五个歇后语,实际上每个都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哪一个?老师就讲哪一个,好不好?

(4)结合图画讲故事。

故事讲完后动画:读一读

(5)同学们,你们发现歇后语有些什么特点了吗?

动画:想一想

①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半是形象的比喻,就像谜面一样,后一半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说明,或者指出某种现象,或者说明某个道理。前后两部分十分自然贴切。

②歇后语一般比较口语化,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6)了解了歇后语的结构,我们再来读几条歇后语: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这组歇后语是什么意思呢?

动画:说说意思

还有一组,大家会填吗?

秀才遇着兵——

泥菩萨过江——

肉包子打狗——

小葱拌豆腐——

老师说上句,同学们说下句后动画:读一读

(7)虽然这些歇后语的字数不是很多,但特别形象生动,同学们多读几遍,把它们背下来。

动画:背一背

2、用歇后语,做练习:

(1)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些歇后语。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入一个歇后语。

动画:做一做

(2)第一句应填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二句应填上“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大家填对了吗?

(3)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加上歇后语后,这几段话在表达上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呢?对,这些话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了。我们不仅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更要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我们的语文会学得更好,生活也会更精彩!

(三)诵读与积累。

1、第二单元中的这些课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要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不光课文,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教育家也揭示了观察的重要性。

2、(出示名言)同学们打开书来读读,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读流利,读出节奏感来。读的时候还要想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3、你知道这些话的意思吗?

(1)巴甫洛夫: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并要求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动画:读名言

(2)伽利略:推理都能从观察与实验中得到。

(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对儿童的重要性,观察出智慧。

动画:读名言

4、老师这里还有几条关于观察的名言,我们一起来读——

(1)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3)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史迈尔

(4)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动画:读一读

5、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几条名言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名人、伟人都指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从小学会观察,对于我们积累知识、扩宽视野、发展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上面这些名言,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熟读几遍,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四)学写钢笔字:

1、今天学写钢笔字的内容是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中的一段话。大家拿出钢笔,一边观察揣摩,一边用心描红。

2、我们在描红的时候,一要注意观察和体会词句在格子里的合理布局,字和字之间的距离要匀称,上下要合理。二要注意对笔画较多的字进行仔细观察,体会它们的起笔、运笔以及结构安排。

3、请同学们选择一条关于观察的名言,用钢笔抄写下来。

动画:描一描

三、教学备注:

练习二围绕“生活”与“语文”,努力搭建两者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到生活中用语文。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歇后语,经常观察到的有趣奇妙的景象,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到具体语境中的巧妙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