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知识文库>实用文写作档>关于《学与问》教案

关于《学与问》教案

笔墨馆 人气:5.22K

关于《学与问》教案

关于《学与问》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课《学与问》教案。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先板书学问两个字,提问什么叫学问?加上个字“与”还一样吗?

学与问有什么关系?今天继续学习23课《学与问》。

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1、打开学案,自学第二块自学探究。(出示投影)

2、小组交流。

三、展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轻声读第1节,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出示投影)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作者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还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怎样证明的?请同学们默读第2-4节,思考:文中举了几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做好批注。(出示投影——1自学探究)

板书:摆事实 讲道理

哥白尼

对于哥白尼,你还有什么了解?(出示投影画像)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板书:勤学好问

哪些词可以看出哥白尼勤学好问呢?(经常——说明小哥白尼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缠——联系生活实际和对问题的“不懈探求”)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呢?

我们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了什么?(多问)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投影出示)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大家自由轻声朗读第三节。

(能者为师)

出示:你可以(),也可以()。只要(),不管(),都(),都()。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想到孔子的名言。

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教师过渡语: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出示投影)

板书:沈括

指名读第四节,思考: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板书:观察思考

《大林寺桃花》谁会背?(出示投影)

你们知道他的情况吗?(学生补充沈括资料《梦溪笔谈》)

你们认为学与问哪个更重要?举手统计,教案《23课《学与问》教案》。

举行辩论会:——“问更重要”还是“学更重要”,同学之间展开辩论。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出示投影——1自学探究)

你知道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吗?

出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指名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

“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么?(领会意思,指导感情朗读)

四、引导互动探究

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出示投影——1自学探究)

五、全课小结,迁移应用

同学们,学完了《学与问》这篇说理性的文章,我们知道了“学”与“问”的关系。现在请你拿出笔把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成语、俗语或名言警句摘抄下来,细细品味,收获会更大。(投影出示)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学案上的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18 学与问

摆事实讲道理

哥白尼勤学好问

相辅相成做学习的主人

沈括观察思考

阅读材料

一、沈括的趣闻轶事:沈括处处精细观察,事事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他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月桃花开”没有错

据说有一次,许多人议论白居易写的《游庐山大林寺》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嘲笑白居易写错了,理由是这首诗写于唐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那时桃花都谢了。可是沈括却认为,深山里气候比较寒冷,所以桃花比平原上开得迟,白居易尊重事实,没有写错。

弹琵琶手指位置没有错

还有一次,一些人看开封相国寺里一幅壁画,壁画上画着管乐队在演奏。有人说画家画错了,理由是管乐演奏者在吹“四”字音,可是那个弹琵琶的手指不是在拨“四”字音所在的上弦,而是掩着下弦。沈括仔细琢磨以后,钦佩地说,这位画家太高明了,很精通音乐!接着他用亲身体验作了精辟的说明:弦乐同管乐是不同的。吹奏管乐,手指按在什么部位就发什么音,是同时的;弹琵琶就不同了,手指先拨弦,然后才发音,也就是动作要比声音早。所以,演奏管乐的人在吹“四”字音的时候,弹琵琶的人的手指已准备拨下一个音了。在场的人无不为沈括的高见所折服。

二、学问之名言

1、疑,思之始,学之端。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3、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

4、君子之学必好问。

5、学而知,问而广。

6、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7、“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做愚人。

1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14、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15、疑惑为愚者之智慧。

16、学问=学+问

17、不耻下问。

18、三人行,必有我师。

19、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0、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问,那你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获得知识。

TAG标签:#教案 #《学与问》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