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

笔墨馆 人气:9.38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

读《文化苦旅》的时候,身边就是古旧的老屋,从梦外将我轻推入梦又将我摇醒的蒲扇,还有那滴雨的屋檐和清凉的月色,在夏日的虫鸣中沉沉地睡去。老屋和屋内的一切,沾染着过去的味道,被洗得发黄。如今,它已经不再,像文化逝去那样。

跟着余秋雨大师的文化寻踪,我也可以在炎热的季节得到山麓间书院里树阴的庇护,在道士塔看着千年古刹被毁的深深叹惋,荒凉的孤烟大漠流放的人群浩浩荡荡却也寂寞地行经宁古塔,一段段冗长的土堆未经岁月打磨前灿烂的往昔。一种见证的消失,一种文化存留于世间的印记的消失。

寻访老先生脚下踩实的每一个脚印,串联起来便是一条小径,而小径与两旁的杂乱而荒芜的野草相比是如此分明,好象是过世人迷茫的眼神中扯一条线到那快要消失的文化财富中去。此刻,我更觉得他是一个摄影家,如留下花样年华一般挽住文化的手,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形,将她们定格在历史这张底片中呈现于眼中。

刚刚开始拜读的时候,便被“苦旅”二字所震撼。旅本是一种艰苦的修行,再加上苦字,那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境界呢?拨开历史的荆棘,拂去岁月的蒙尘,虽然不能将灿烂的文化拼成一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长卷,将他们涂抹成一树绯红的桃花,但那些在残损古迹前发出的嘶吼和叹惋。

那些坚硬的文字却是一只无形的手,紧紧纂住那些荼蘼的时光里文化的衣袂,然后亲手叫到我们的手中,这是属于他的文化苦旅,看着道士的无知,肆意地覆盖掉的壁画,他的“住手”仿佛是站在历史的悬崖上发出的怒吼,一种对于文化的逝去视而不见的质问,而对于我们而言,这更像是海上的灯塔,在我们驾驶的一叶叶扁舟迷航是给予光亮,导引一种正确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保护的不仅仅是镌刻着文化的遗迹,而更是陷入困境的文化本身。如今,我们在探访文化的道路上,要做的便是双手接过那些零星的碎片,用自己的力量和对于文化的不懈探寻是文化这座只露出八分之一的冰山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也许那古旧的老屋不仅仅有读《文化苦旅》时的记忆,过去的很多藏在屋檐下,墙角边的细节还来不及等我去一一将它们发掘便被隆隆的推土机所掩埋了,而现在我要做的便是紧紧攥住残余在现实中的文化碎片,不要让它们被这个时代的风吹散。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2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文明!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终于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只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3

暴雨如注,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于风雨的洗礼下更现清秀素雅。

早就耳闻天一阁“藏尽天下书”,却对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暂借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一文,诉说我对天一阁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书楼,想必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时代的我经常做着这样的一个白日梦:在幽暗的阁楼中点一盏烛灯,四周是高大古朴的木质书架,自己独坐其中,像一只硕大的老鼠啃食着书本,管它窗外春去秋来,斗转星移。

读书人大多有藏书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两大书橱的书本。每当看到自己心爱的书本被还回来时的残破不堪,心里都是满满的怨气,面对借书人的负荆请罪,我也不好发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个规则,来人借书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挚友。或许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一系列天一阁的管理制度。与我不同的是,我藏书只是个人的嗜好,而范钦却是“职业是藏书,业余做做官”。范钦做官时辗转各地,每到一处,便命人细细搜集本地的地方志和各色散文诗集,装订汇总,藏于阁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是啊,我们民间常说“富不过三代”,财产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书籍呢?我不禁为老范钦深深地捏了一把汗。历史似乎十分眷顾这个执着的老人,子孙后代兢兢业业的守护着天一阁,将对阁楼的爱护烙进了自己的灵魂深处,成为代代相传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个资讯传播不甚发达,文化传承十分困难的年代,范氏家族是以何种超乎想象的决绝守护着天一阁,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命脉。范氏家族的坚持与执着,不正是千百年中国传统文人的象征吗?

曾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学过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总是无法领会作者所营造的氛围,无论课堂上老师再怎么深情的朗诵,下课后再怎么翻阅相关的书籍,雨巷总是沉浸在江南的烟雨中,朦胧而模糊。直到那天,随友人游览福州的三坊七巷时,弥漫在雨巷周围的薄雾一下子全散了。望着高耸的白墙,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给予我无以言表的美。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也是《文化苦旅》给予我最初的感受。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4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壮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5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是有所闻,但是一向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向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齐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十分到位,可见余秋雨先生渊博的知识,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刻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余秋雨先生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余秋雨先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余秋雨先生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余秋雨先生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向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余秋雨先生迷惑,而最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好处。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能够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期望庇佑着余秋雨先生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那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就应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方。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6

放下,合起,闭眼,冥想……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认为是一部介绍文化的无趣书籍,但我的目光却又死死地粘在“苦旅”二字上。“文化与旅行有关吗?”“为什么还是'苦旅'?”“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呢?”等等奇思席卷了我的内心,决定翻开此书,一探其中的奥秘!

余秋雨,本书的作者,江苏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获得很多的奖项。我对这位作者最初也仅有这一点认识罢了。不多说了,管他作者是谁,谁让这书名这么新奇呢?于是,我便在书桌前,打开《文化苦旅》,与作者进行一番“苦旅”。

第一站:中国之旅

“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我同余秋雨缓缓地走进了他的家乡,听他讲诉牌坊的由来与故事,在尼姑庵附近看孩童们打闹,慢慢移步西山边的寺庙,倾听木鱼当当,和尚诵经,渐渐地,他便与我说起了生态文化,一边听着,一边望向祖国的山河,江水滔滔,群山挺立,感受这山河文化的伟大磅礴。

不知不觉中,他将我领到了都江堰,听他讲述李冰与都江堰不解的渊源;

又将我领到莫高窟,从壁画中感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又将我领到西域喀什,穿越千年,去感受这儿的文化大汇聚;

有将我领到黄州,带我去倾听一代大文豪苏轼的内心,听苏轼吟诵“大江东去……”

第二站:世界之旅

感受完中国文明,我与余秋雨又远渡重洋,进行各国的文化考察。

这中间,我一直追随余老师,一起游历了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像他这样以人文学者的身份对如此多文明遗址进行整体性穿越,在他之前,国内外均无先例。

最后,余老师告诉我:即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差别很大,但既然都是“文明”,就必须应对所有文明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恐怖主义。

第三站:人生之旅

余老师说:“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经历坎坷。”因此,“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创造之苦。

于是,借此机会,余老师带我走进了许多文化的创造者。例如: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曾是上海文化的骄傲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谈,询问,体会到一位伟大文化创造者内心的孤单与无奈,坚强与不屈。

睁眼,结束了这三场“旅行”,通过旅行,初步的了解了“文化苦旅”的本质是什么。但,通过这一读,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作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文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7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由于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由于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8

断断续续的将《文化苦旅》看完了。长舒一口气,说一声真不容易。若不是碍于作业,我定会看一部分便置之一边。

《文化苦旅》告诉我要多方面看问题。

余秋雨教授通过游览山水抒发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感叹。网上有许多人评论此书道:“作者将‘苦’扩大化”。起初很不理解,并在自序上留下“这种苦只是被自然,被社会震撼后的情感流露罢了”这样的读书笔记。但这读书笔记是写在自序上的,而不是后记。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庐山》《青云谱随想》等几篇文章。作者将现代社会的变迁,视为中国文化面临的悲惨境遇。这一点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也许因为余秋雨教授年过半百,历经沧桑,是我不够世故,不能理解世间的种种凄凉。

“散落在各处山间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断,但操纵它们兴衰的重要杠杆已是牯岭的别墅,商市,街道。总的说来,这儿已不是中国文人的世界。”

过于追求国人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程度只会更添加了文化之苦,如若每个人都能看透文人的思想感情并加以抒发,那么只能说明作者的思想过于匪浅。多方面看待事物,会得到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文化上人才辈出,在科技体育等等其他领域也是毫不逊色。作者在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应为我国其他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因为地震,我们失去了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中国文化的见证者:都江堰。文人们定然会为这一损失而痛哭流涕,但是,在灾难过后,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它让我们更团结,学会无私奉献,唤醒了我们的中国心。虽然这一切的代价太大了。

多方面看待问题,可以获得更宽阔的视角,世间万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彼此息息相关。也许换个角度看,会让我们豁然开朗起来。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很好的诠释了南与北,文化上的差异,如《白发苏州》《上海人》等等。

虽然同众多新时代青年一样不是很喜欢余秋雨,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博学令我心服口服。无论是文学家,画家,历史人物,作者均能用详细的语言,读到的见解,以及名句的引用为我们呈现被青年人忽视的一切。作为一个文科生,真的是越发觉得自己对文化了解得太少。《文化苦旅》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虽然不喜欢,但还是要仔细的看完《文化苦旅》,细细的品味余秋雨。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9

读罢《文化苦旅》,我轻合双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回荡,却又挥之不去……

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已在阳关之前。大雪未止,广袤的大地被雪覆盖,一片洁白。西风呼啸而来,雪片飞扬,天地间顷刻变得白茫茫。远处,几块嶙峋的怪石却依旧保持着黑色。

面对这样一个阳关,王维竟丝毫不露凌厉惊骇之色。面对即将出征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却只是文静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们的离别,没有过多的悲叹与劝阻,而是将目光放在未来。这,便是唐人风范。

或许前路遥远,或许历经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飘零,亦或今天的离别,便是永远的告别,但,苦涩中他们总会体会到甜美,艰难中他们总在寻找希望。于是,我看到,他们的告别是经常的,他们的步履却是放达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风卷地,白草断折,面对漫天大雪,岑参仍能喜悦地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以,即使“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弃置在“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仍能达观地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以,……

阳关之前,我看到他们缓缓向我走来,目光那么平静,笑容那么肯定,神采那么自信!

又是北风呼啸,沙尘席卷而来,我站在沙山之巅,远眺夕阳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气韵酣畅。陶醉中我低头俯视,却发现山脚有异象——那里有一泓清泉,横卧山底。漠漠沙漠中,它显得如此突兀;茫茫黄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让人觉得它不该属于这个地方。以它的品貌,应在江南水乡,温婉而宁静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却在这漫漫黄沙中营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将其填满?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将它吸干?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个声音传来,不疾不徐,从容镇定,字字分明:因为坚守,因为坚持,所以永恒!

在余秋雨先生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我仰视,我俯瞰,我感动,我喟叹,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玑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养分,滋养我的思想,滋养我的情怀!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0

余秋雨先生著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腊梅”一文,文章分为四段,围绕一个中心——腊梅。

在第一段中,余先生就以简练的笔法,道出对人生的感悟:“是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接着说:“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医院里。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静光点。”

在第二段中,描写病人的精神状态:“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可见,处在天地窄小,生活单调的环境里,加上身患疾病,思想忧虑,使他们蒙上阴影。”写到这里,作者马上转入主题:“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踮脚一看,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张开的嫩黄色的花瓣……。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故意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作者微妙地把一枝腊梅与病人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中,主要是讲述病人、护士爱花、护花的生动场景:现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一早醒来就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被香气熏倒……。病人们简直爱花如命,似痴似醉,每天增加几个花蕾,经常会发生争论,争论不下,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细清点。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突然有一位护士冲过去,撑着阳伞遮盖腊梅……。作者把病人、护士爱花、护花以及腊梅对病人的积极影响作用,刻划得入木三分。

第四段是本文的结尾:春天来了,腊梅终于凋谢。病人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有的康复病人说:“今年冬天,我一定再来看一回腊梅。”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我们也不希望健康人来,这腊梅只是给病人看的。”这对话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恋腊梅;护士却祝愿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医院。写得太精彩完美了!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与不散相统一,结构严密,灵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1

昨天语文课讲了这篇课文,我听完之后感触很深。

夜航船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夜航船曾为山民贫苦、无奈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在作者的家乡,夜航船象征物质文明的开化、一种富有的希望,它是山村孩子心中的理想之船,农村富裕之船。在作者读过的张岱写的《夜航船》中,记下的“僧人”与“士子”的争舱位故事实在是妙趣横生,当中暗示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其实夜航船文化就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夜航船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有,比如说,夜航船文化具有封闭性,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有,夜航船文化无创造性和主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作者在文章中把理性思考和感性宣泄结合得很好,这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借鉴的一个优点,通常我们说我们写的文章都是只有感情的宣泄,而没有理性的思考。而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作者在写历史故事的时候还加上了自己的观点,没有落入俗套。这篇文章除了在手法上值得我们去借鉴,在内容上的一些反思也值得我们去借鉴。作者在写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批评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缺点。

我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思考:我们该怎么继承和发展好中国传统文化,避免传统文化的缺点,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点。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道德滑落,其实是现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导致我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就不会有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以前我们总是会乐于助人,但是自从出现了有人扶一个老人却被告上法庭的`情况出现后,社会上少了一些乐于助人的现象,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就是那个倒霉的人。还有,以前都有很多拾金不昧的人,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但是自从出现了有人捡了钱想找失主却被敲诈的现象出现后,社会上就有很多人见到钱不敢捡或者私吞他人财物了。道德的滑落,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一个明显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理性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我读完《夜航船》这篇文章后的感受,我希望现在的人们应该发扬传统美德,并且理性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好道德滑落的问题。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2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 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 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 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花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3

阅读《文化苦旅》你会发现我们祖国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印迹,这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奔泻而出。然而,一点点、一点点地品味这山、这水、这人,那深沉的沧桑也演化成长长幽幽的叹息!文化是一种内涵、一种深度,有时也是悲剧的见证。

《酒公墓》记述了张先生一生的无奈叹息:身为状元的后代,留学归来的学者,本有一个不错的教员职位。因故被青帮抓取做了师爷,后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断腿;后来又到一所学校教书,然而乡野学生却不能理解他所说的“爱”,只能无奈离开;从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后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称为“酒公”,无儿无女、孤独地走完了一生!

读完文章不禁感叹,可悲啊!在那个时代,一个留学归来的学者,本应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应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却被一群对文化人没有丝毫敬重的“青帮”头目抓取做装点门面的工具:他们大概觉得占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这种整日打架斗殴、吃喝玩乐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内心?最后张先生用自己身体的残疾挣脱了野蛮。这时我想起了那句俗语“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时张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后来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为读过书的人,他们生活在落后的农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他们不能理解“爱情”怎么可以在带大家面前谈论;他们嘲笑他的出格……张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蛮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选择离开!

张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于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无奈!

联想到本书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飞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里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里只有饲料,没有鲜花!随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动:愤怒、悲哀、无奈、苦涩……有没有苦涩的泪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纳,那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4

今年暑假,我浅读了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生平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受益匪浅。

《文化苦旅》表面是以描写中国各个地方的景点为主,但实际上是反映中华文明之兴衰,是告诉我们人生之真谛。阅读中,让我如亲临文化古迹,如徜徉历史长河——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到了20世纪初年,它的所属者竟是王圆簏,王圆簏既是道士,也是历史中的罪人,是他从外国人的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然后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也是因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用高价从外国人手中买来文物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愤懑。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付出我们的一切,而不是做卖国贼,把祖国的财富交到外国人手中,这不就成了中国人的笑柄了吗?

余秋雨教授笔下的都江堰可谓是“美”。因为有都江堰,四川才会成为“天府之国”,才会使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在余秋雨教授看来,写都江堰决不能忘了要提李冰,因为都江堰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李冰,四川有幸,中国有幸。“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白发苏州》中的苏州人用一个“善”字来描述最合适不过了。他们那颗善良、为人正直、单纯的心使我非常敬佩。虽然是西施让他们变成亡国奴,但他们并没有责怪,而是可怜、同情西施姑娘被利用后还要被人扔到河中去,这种宝贵的想法有几个人有过。

有着“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从来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可也曾经有人认为上海人不厚道、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2010年夏天,我和爸妈到过上海,不仅游了黄浦江,也走过了上海的许多大街小巷,逛过那里的许多大小商店,我却觉得上海人热情、大方,尤其是上海人的拼搏精神与上海城市建筑的大气十分相称。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人》中就写道:如果人们能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看到这里,我不断叫好!这难道是隐藏在我心中多年的观点与当代文学巨匠思想之间的共鸣吗?

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镇》,潇洒自如的《寂寞天柱山》……

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像余秋雨教授说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伤,最后总得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让我们走进《文化苦旅》,去细细品味,并努力去学着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15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该以怎样的的心情来述说。开篇便是《道士塔》与《莫高窟》,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却是没有一个游者对她的解读深刻。只记得,乐僔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王道士“打开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门,丝路花雨滋润了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一曲《飞天》奏响在耳际,只觉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闻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辉煌灿烂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处荒芜。那片翠绿已被烈日化为干黄,那曾经的碧蓝只留下洁白的晶盐,只有苍穹依旧是不变的蔚蓝。那高架的铁塔撑起了多少人的现代梦,那纵横的缆线又牵来了多少人的小康梦。然而,当所有的中国梦都实现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敦煌,这座古城的梦想,千年如一的梦想。曾经的她,年轻气盛,任由祖国有志青年在她身上开采探挖;曾经的她,壮志凌云,任由原子弹绽开的蘑菇云在她脚边开花;曾经的她,豪气冲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带走她的经书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疮百孔谁看得见,她的满怀心酸谁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谁倾吐!寻梦的路,为何这般艰苦?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谁的心,党河水的断流伤了谁的神,漫天风沙迷了谁的眼,遍地干涸断了谁的梦……风沙肆虐,细雨无踪,有谁明白敦煌的梦已面临着枯竭,又有谁明白飞天的故乡即将成为传说。曾几何时,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个名字——楼兰,可谁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尘,多么可笑,多么荒谬!难道敦煌的梦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丽的飞天不能没有家乡,轰鸣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灿烂的莫高不能被黄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TAG标签:#苦旅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