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笔墨馆 人气:1.47W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伶官传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文中涉及五代历史。阅读时必须首先弄清史实,理清文中提及的人物及其关系。文章平易流畅,论证条理井然,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过程和结论,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对史论的鉴赏水平,并就某一史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写评论文章。同时适应本单元教学要求,本课内容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二、设计理念

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次: 

(新的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理解积累这些词的用法:原、赐、抑、遗、负、系6个实词和与、其的义项和用法。 

B、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二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1.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识 记11个词语,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3.学习正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本文是"传序",所以众多的史实都是正文的主要内容,这里可简约都尽可能地简约,因而也给阅读本文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学习的难点,只要对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 

四、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等等。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兼一个早读) 

时间安排:1、利用早读通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最好能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2、第一课时注重基础知识。3、第二课时注重能力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幅很有英雄气的对联,里边闪烁着项羽的过人的胆识和越王勾践那超拔意志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争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实夫差打败勾践的故事,也有一断背景:夫差的父亲阖庐在与勾践的争战中被勾践所伤,临死嘱咐太子不忘杀父之仇,之后两年,夫差"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终于困越王于会稽山,使勾践卑躬屈膝臣服脚下,吴国也因此而强大,伐齐鲁号诸侯,声震天下,其势可谓壮哉!等到吴王夫差宠信佞臣伯喜,诛杀诤臣伍子胥,沉湎一西施美色中,吴国也就走上了灭亡之路,最终被勾践围困于姑苏山,落得伏剑而死的可悲下场,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何其衰也!

后唐庄宗与吴王夫差的命运是多么相像啊,由此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找朗读并纠正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错误。 

2、播放课文录音,带入课文情景。

3、齐读课文 ,请一学生讲后唐庄宗的故事,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

4、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的用法。利用幻灯片展示下列内容:

A、多音多义词  ① 盛:shèng(盛衰之理);chéng(盛以锦囊)  

②系:xì(捆绑)   ;     jì(打结)

B、词类活用  ①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②函(hán):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③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

   ④夜、东:名词作状语 。

   ⑤兴、亡:使动用法。

C、虚词  其:副词

①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祈使语气      一定,应当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揣测语气      大概,差不多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反诘语气   同"岂"

④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婉商语气        还是

⑤何其衰也                                  

(三)、深入探讨

1、作者通过后唐庄宗由盛到衰的史实来证明观点:盛衰成败由于人事。不仅如此,文章最后还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实,孟子早就说类似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这两句话有何不同?

明确:孟子主要是在政治道德、人生哲理上给人以启示,而本文重在警戒,当今的统治者可要当心啊,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微,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繁荣的现象。

2、说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中的"常"、"多"字的意思。

 明确:说明有例外的情况,这就需要有恒久的奋发图强的意志与抵制诱惑的毅力。举现实生活中事例两则。

(四)拓展 

1、以下判断,你是否赞同?分小组讨论,后畅所欲言。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说得有理。

A毁树容易种树难   B创业难守业更难

C种树难养护树更难 D赚钱难失钱易

E得天下难失天下易

2、本文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这个问题,作者的回答是怎样的?

  明确:扣庄宗史实,欧阳修针对当时社会多停留"天命"的认识上的情况,他的回答是否定的。由此突出了本文的观点"盛衰成败由于人事",也表现欧阳修重视人的因素的朴素唯物观点。

(五)作业  针对文中提出的"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说说你的理解或启示,写一篇议论文。

九、 附板书设计:(投影片二) 

论点:盛衰成败由于人事   

盛(得天下)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忧劳可以兴国 

叙史 :庄宗                             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衰(失天下)       身死国灭                      逸豫可以亡身 

历史教训:"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

 

TAG标签:#教案 #教学 #官传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