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字数作文>1500字作文>【精华】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3篇

【精华】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3篇

笔墨馆 人气:9.28K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3篇

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 篇1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元宵节的作文。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学生作文《元宵节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宋朝。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 篇2

民间意义上,只要没过了元宵都算春节。百姓眼里,这是春节最后的狂欢,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这些年,虽然多数年份都能回老家过春节,但能过元宵的几乎没有。早听说故乡今年元宵灯会规模空前,只可惜不能亲见,进城后关于元宵的记忆就只剩城市灯会了。印象中关于老家元宵的印象局限于小时候的记忆。

城里的元宵最耀眼的是灯展,随着声光电科技的进步,灯的外观,材质,动态,音响都与时俱进,高大上自不必说,观者人潮涌动磨肩接踵,也热闹非凡。此前好几回从住地进城区看灯,都因交通管制或因拥挤坐不上回程的车子,徒步走了老长的路才返回家里,近年节庆外出都格外小心。记忆中乡村元宵的灯是移动的,叫游灯/游枰,人们或抬或举着灯沿街巷游走,锣鼓开路,大老远就能听到,多数人在家门口就能赏灯。相比起来,城里是人随灯转,而乡村是灯随人转,更亲民一些。用一个比喻:城里的元宵是超市里冰镇的包装精致的高档元宵,乡村的元宵是土灶上老妈煮着的自制元宵。

游灯的主角自然是各色的花灯花篮,都是由老艺人纯手工制做。我有个本族奶奶是做花篮的能手,以前村里只要有办元宵游灯都会请她参加做灯,大多也是义务的,村里会提供材料,或提供一点实物赠送。她们用竹蔑扎成花灯骨架,糊上雕刻着各色镂空花纹的彩纸。造型各式各样,有吉祥文字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恭贺元宵之类。有单字做一灯成一组,也有多字一起做成灯箱的,互相搭配成一套一套,用顶部向前弯的竹杆挑着。多数灯一人就可提得动,也有需多人抬的大花篮,还有机关精巧的走马灯。记忆中老街上有个叫享耐的五金师傅心灵手巧,算是村里最早把玩电器的人,他做的电动花灯曾是乡亲们每年的期待,记得有一年他做了个能转动推磨的人物花灯,令乡亲们十分赞叹。如今许多原来做灯的老艺人都相继去世,年轻人都忙于外出赚钱,许多手艺都濒临失传,但科技进步也让花灯有了新的花样,走马灯早就不稀奇了,原来的烛火也多数换了电瓶灯。韵味是淡了些,但也方便安全了。记忆中小时候还没到游灯结束,有些灯己被晃动的烛火烧了一个一个黑洞,也有烧得只剩个骨架的.,提灯的人难免有愧,但乡亲们除了给他一个善意的笑没人责怪他这也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

元宵游灯是全村的一个集体大事,以前通常按旧时生产队的组织东南西北四个连队各组织一队花灯,各队间似乎有一定的荣誉竞争关系,大体以群众的口碑为凭。每队的标配大约是先头锣鼓队开路,随后是一只舞狮,然后是花灯队和神像香火,压轴的是叫作铁枝的民间技艺,我们土话叫枰为闽东地区独有。枰的花色造型和寓意是铁枝标志性的水平展示。需要有文化修养和做枰实践经验的长辈作指导。师傅用木料搭起一个大约两张床大小的方形移动平台,台面垂直方向装上像枝叉一样的铁架子,高的能达到3米左右,上面安上软垫,选身段纤巧聪颖又胆大的孩童化妆成各色戏剧人物牢牢固定在铁架上,多的能承载七八个人,衬上各种花草树木灯光等布景。它的奥妙是经过服装和道具的遮藏,让人感觉不到有铁架的存在。远看过去,枰上的人物都像悬浮在空中一样。每个枰就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戏剧场景,比如牛郎织女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村民自家小孩能被选上枰也是一项荣光,虽浓妆艳抹,但不知为何,众人还是能知道某个角色是谁家小孩,评头品足一番。当然,也难免有人看走眼把张三家的男孩看成李四家的女孩的,争论一番,最终恍然一笑。如此宠大的移动造景古时候全靠众人接力抬着在卵石铺就的村道上巡游,现在路好了,大多改用动力牵引,省力不少。

游神是游灯活动的组成部分,前前后后都有许多和百姓互动的环节,比如鸣鞭迎神和交换香火。当游灯队伍快到自家门前时各户都鸣鞭欢迎,双手捧着香火在门前恭候,神像经过时就用手里的香火和游神的香火交换并插在自家门前和神案上,喻意接福接平安。

这些年乡村大有民俗复兴的态势,结合旅游的发展,许多渐被淡忘的传统民俗重新焕发生机。老家今年的元宵游灯规模空前,多年未见的双溪古镇香火龙和沉寂12载曾经作为乾源村特色的白蛇灯也作为重要的节目参加游灯,加上交通便利,宾客云集,热闹的程度与古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我远在外地,不能亲身感受,好在信息科技发达,让我也能通过微信朋友圈饱了一回眼福。

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 篇3

元宵节活动作文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很快乐,不是玩得快乐,而是做得快乐。

老姑开了一家烧烤店,元宵节晚上,我去店里玩。

哇,店里的生意真火!客人很多,桌桌满员,有的不是同来的客人只好挤在一张桌上吃了。见此情景,我想,也别闲着了,帮忙吧。虽然我不会烤串,但我会为客人倒茶水,送餐具,上肉串什么的,总还可以吧。

我拎起一壶水,哪桌客人要水,随叫随到,不一会儿,我便忙得脸红红的,头上汗水淋淋,真是不亦乐乎。有的客人还直言夸奖我,说小小年纪,能帮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听了心里那个美呀!姑姑家的小表弟看见了,也来凑热闹,但他只能拿餐巾纸给客人,太小嘛,只有四岁。一次,我端了一盆豆腐汤,上楼给客人送去,盆子慢慢变得很烫,但我坚持着,不一会儿,我手都麻了,已不知道烫了。那时我想,如果我手一撒开,不仅客人不满意,而且还会给姑姑这小店添麻烦的,最后稳稳地放在客人面前。干着干着我就顺手了,客人来了问要什么,然后把单子传到后厨房,哪桌吃完了,就收拾哪桌,等着下拔的客人来。

后来,有一桌客人因着急,走了,而这时肉串才刚刚烤好,他们还没结帐。姑姑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后来姑姑看我表现不错,就奖励我肉串吃,我也享受了客人的待遇,真是高兴极了。

我在这次干活中知道了,大人也不容易,挣钱这么难啊!

这个元霄节,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吃元霄看彩花,而是在姑姑的小店里忙了一晚,不过我的收获真多。

元宵节活动作文

当春风吹过,我们又开学啦!开学第一天是令我们难忘的日子,有意义的元宵节活动让我们记忆深刻。

这一天晨读结束后,同学们既紧张又兴奋,因为“做元宵、品元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搬桌子、铺台布、洗手,准备工作有模有样,样样不能少。

小朋友们大部分是第一次亲手做汤圆,个个好奇万分,跃跃欲试。我们组我负责揪大糯米团,其他同学负责搓糯米团。搓、捏、按、团,按照老师的步骤,同学们有的搓成了西瓜,有的搓成了芝麻,我同桌何文元竟然开始搓起面条来,他说那是意大利面呢!看着这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元宵,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谁说元宵就一定是圆的呢!在我们心里,只要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都是人间美味。当食堂师傅将煮好的汤圆端上桌,同学们品尝着热气腾腾美味的元宵,都感到无比自豪,心里甜蜜蜜的。

之后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其他习俗,比如舞龙、舞狮、赏花灯、划旱船、猜灯谜等。猜灯谜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项目,这难不倒我。中央电视台的《谜语大会》我连续三天都看了,猜谜语活动和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一样让我很着迷,不仅增长了知识,掌握了猜灯谜的规律,还觉得挺好玩。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元宵节过去了,但元宵节的风俗却深深刻录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到来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领略、一起传承!

元宵节活动作文

元宵节,大家应该都在家吃着汤圆、聊着天,其乐融融吧?我可是在非遗馆里参加活动呢!你们想知道有什么活动吗?那你就听我细细道来吧!

舞龙、舞狮,平时我都只能在电视里看到,今天我却在现实中体验了一把。

突然,馆内响起了阵阵锣鼓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我沿着鼓声走去,原来是教练他们在舞龙呀!我立刻被吸引住了,他们把龙舞得活灵活现,简直已经跟龙合为一体了,果然是“龙的传人”呀!我也好想尝试一下。

经过教练的允许,我赶紧跑去拿舞龙的道具,“啊!”好重,没想到看着很轻的道具拿起来居然有这么重,一只手根本抬不动!我按照教练的指挥,先把龙舞到左边,再舞到右边,如此反复地做。好累呀。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说: “太累了,干脆放弃吧!”另一个小人却说:“你看,教练他们不是都坚持下来了么,难道你打算就这样中途放弃了?”最终,第二个小人获胜了。不一会儿,我也舞得有模有样了。

教练给了我一个玩偶,并说:“刚才已经有很多小朋友来尝试过了,但都没有坚持到底,这个就当是奖品奖励你了。”听了教练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尝试完舞龙,我看见“顺风顺水”的大牌子,这到底是什么活动呢?走近一看,哦,原来是将乒乓球从装满水的第一个杯子吹到第六个杯子的游戏,整个过程中乒乓球没有滑落到杯子外就算成功。我心想:那不是很简单吗?我紧紧地盯着乒乓球,然后深吸一口气,猛地一吹,成功地把乒乓球吹到了第二个杯子里。我再接再厉,不过接下来我可不能大口大口地吹了,我的嘴巴必须张得像一支粉笔一样小,这样才不会吹偏。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但却让我知道了:也许成功路上有许多坎坷,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有多大的力量。

TAG标签:#精华 #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