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四篇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四篇

笔墨馆 人气:2.4W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四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2、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二)学法的点拨与指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点拨和指导。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一)导入新课: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对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二)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三)师示范背诵: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四)质疑解惑: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五)精读课文。体会写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能有感情的朗读。

(六)思考阅读:

1、本文赏雪之余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2、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却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杭州的人,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3、舟子言痴,如何理解?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七)熟读背诵:学生在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进行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八)课堂小结 :通过“实话实说”和“焦点访谈”的形式对本课作小结,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板书设计:

全景:上下一白——空旷、沉寂

写景 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白描

抒情:孤傲、超凡脱俗

说课稿 篇2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蓝树叶》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读课文的第二篇(即第十九课)。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知识与能力方面: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训练思维,说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在课后第3题“填空,再读一读”之后,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凭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思于一体,又渗透思想教育,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是介绍欧洲风情的一系列文章,向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人文历史的窗户。通过学习,让学生在书页间自由快乐地穿梭旅行,感受“身未动,心已远”的境界。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其中的一课。课文从风光绮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的外交舞台等方面介绍了令人神往的瑞士旅游胜地日内瓦。课文开头一节为总起句,介绍日内瓦是个风光绮丽、令人神往的地方。课文的第2节是文章的重点段,具体介绍了日内瓦湖中及其湖畔的景色以及日内瓦市民爱护小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具体表现。最后一节介绍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引导学生阅读本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日内瓦风景的美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与表达的方法。

二、说学情

1、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对于瑞士的著名旅游胜地日内瓦,学生在此之前鲜有了解。但是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所以这篇课文尝试运用较直观的方式(给学生欣赏日内瓦的图片及其地图)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较快进入课文。

2、学习方法和技巧

我班学生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如通过换词、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在这堂课上,我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和积累文中词语。

此外,刚跨入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分析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始终处于局部的范围,在整体阅读上有欠缺,如何抓住课文的主线,深入阅读课文,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在课上多加训练,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完整,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这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方法理解词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关注那些平时学习方法有困难、语言表达有问题的学生,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可以在其回答问题的规范性、完整性和说话训练板块有所侧重。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独立学习本课10个生字,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白雪皑皑”等词语。

2、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中的重点内容。

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介绍景物。

4、通过文本的学习,领略日内瓦的绮丽风光,感受日内瓦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义词等方法。因此,我把第一个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课文第2小节是文章的重点段,需要重点赏析,我设计了两个主要问题“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划出来”和“日内瓦被称为‘和平之都’到处充满着和平幸福,你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来组织教学,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日内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介绍景物并进行相应的说话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说学法

1、自主探究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堂课上,我注重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留给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在交流日内瓦令人神往的景色时,我采用“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用直线划出来,并说说理由”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感受,自主学习,自我表达。

2、小组讨论法

在重新组合文中景物的描写顺序后,我让同桌交流完成填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说话训练部分,我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完成填空,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养成倾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

3、品词析句读段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让他们在课外独立阅读时也能读有方法。品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能切实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课文内容。本课中,我抓住描写日内瓦风光的几个关键词,如“令人神往、风光绮丽”等,让学生朗读、体会,回顾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我让学生找“日内瓦被称为“和平之都”到处充满着和平幸福,你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句子,并让他们朗读感受生活在日内瓦的和平幸福。

4、迁移训练法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与导学。在领略了日内瓦湖迷人风光的基础上,我适时引入“学着作者的样子说说黄浦江两岸风光”,趁热打铁,在学生刚学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一定拓展和迁移,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写作和说话中熟练运用。

五、说教法

1、巧设情境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用图画和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如临其境,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联系生活,入情入境,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乘着国际号游轮去游览”的语言的设置,还是欣赏日内瓦如诗如画的图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较快地融入课文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填补学生认知上的空白,结合老师深情并茂的范读,使文本内容跃然眼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语句。

2、联系实际

在学习“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介绍景物”的环节,我安排了说话训练,提供的素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黄浦江中及其两岸的景色,用学生熟知的东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注意力,也能做到有话可说。

3、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挑选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划下来,并说说理由;让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朗读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用优美的文字介绍了旅游胜地日内瓦,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齐读、男女生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5、说话训练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出示黄浦江两岸美景,用所给的句式来说一说”的说话训练,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提示语说说上海的黄浦江及两岸的美景。这是在学习课文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拓展延伸。学着作者的样子说说黄浦江,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是将学生的思维成果转化为书面表达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六、说板书

本课板书,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指导背诵,又恰如其分地落实教学重点。板书以日内瓦的“和谐之美”为全文中心,突出日内瓦之所以令人神往,主要源于此。“风光绮丽”、“旅游胜地”和“和平幸福”等词语,很好地概括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将课文内容浓缩到了这几个重点词语上,也为我总结全文提供了抓手。

26、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风光绮丽 旅游胜地

和谐之美

和平幸福 国际城市

七、说构思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如下:

第一板块: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用图画和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日内瓦给他们的印象,引出“令人神往”,并相机回顾本单元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方法——找近义词,即“令人神往也可以说是——令人向往”。然后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基于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存在“重局部阅读,轻整体把握”的现状,出示问题“日内瓦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让学生有意识去思考和整体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并相机指导纠正。然后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说日内瓦为什么令人神往,相机板书。

第三板块:品读课文,欣赏美景

这一板块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

我先带领学生欣赏“绮丽风光”。我在出示日内瓦及罗讷河地图的基础上,引读“罗讷河是一条( ),它把市区( ):左岸( ),右岸( )。”沿着罗讷河往前走,就来到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湖。

1、在朗读重点段第2小节的基础上,用直线划出他们最想告诉朋友的一处景物,并说明理由,采用这种方式主要考虑到他们自主选择的多样性。

2、在交流景物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句: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先让学生说说喜欢这句话的理由,然后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相机补充知识点,如“湛蓝”的意思。讲解后指名读,让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起读好它。

第二句: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由学生的发言随机引入,让学生借助图片理解白雪皑皑的意思。男同学一起读。

第三句: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学生发言后老师引读。

第四句: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引读后女生齐读。

3、配乐朗读第2小节的3-6句。

4、说话训练。

在这一部分,我将第2小节的3-6句的句子重新组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填空。

填空如下: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湖中( ),还有( )。沿湖( ),( )。湖的南岸( )。湖畔( )。

通过重新组合,巩固前面所学内容,让学生学学作者怎么描写景物的。

欣赏完“绮丽风光”,我带领学生感受日内瓦的“和平幸福”。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日内瓦被称为‘和平之都’,到处充满着和平和幸福,你能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来?”在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引读、小结。

然后,齐读课文最后一节,了解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

第四板块:总结全文,提炼主旨

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再次梳理文脉。将课文“为什么说日内瓦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的落脚点归于它的“和谐之美”。通过再读课题,强化认识。

第五板块:联系实际,说话训练

以学生熟悉的黄浦江为说话训练的素材,让学生用所给的句式说说黄浦江两岸的美景。学习方式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旨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倾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关注学生知识的迁移,在前面对课文内容重组的基础上,有坡度地让学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介绍景物,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上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的情感。情意目标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落实。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让学生当当小导游,介绍日内瓦或一处喜欢的景点,是两个有层次的作业内容。学习了课文后介绍日内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班中的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任务;而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点,不仅可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契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并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舞台。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第三自然段:( 12-14 )写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石头书的作用可大了。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认识人物对话。

二、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化石的作用,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刨根问底”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设计:

1、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借用实物(语文书和石头),形象对比,引起学生兴趣,导出课题后,读题设问,让学生质疑问难。

2、图片展示,感知石头书。

现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过程当中,而图片正是具有形象、生动等特点,符合学生规律,因此更易于激发小学生兴趣,易于接受知识。

3、以读为核心,读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在教学中贯穿这一宗旨,始终把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

4、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由图到文,再由文到图,图文结合,遥相呼应,把文中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达到感知课文、学懂课文。

5、渗透写字指导,培养书写能力。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所以在最后一点时间里,我让学生自己发现字的间架结构,同时给与适当指导、评价,让学生想写好字、能写好字。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精讲精问,让学生自己多读多练,重在积累和感悟。课堂上努力做到扩大训练面,让每个学生多读多练,重在参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反馈和调控,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学生细细的读书,静静地思考,展开适当的讨论,给学生学习和自主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引导,扶持,点拨,“到位”而不“越位”。

指导学生写字,培养书写能力。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石头书》说课稿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TAG标签:#说课稿 #模板 #四篇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