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小学信息《曲线工具的使用》说课稿鄂教版

小学信息《曲线工具的使用》说课稿鄂教版

笔墨馆 人气:2.76W

一、说教材

小学信息《曲线工具的使用》说课稿鄂教版

1、说教学内容及教学作用地位

《美丽的海滨》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五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对画图知识作铺垫的延伸,从而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画图工具结合思维创作。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另一种绘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电脑操作创造更多美丽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给生活中的大自然景色创造美。

2、说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为使学生有效将理论知识联系于实践,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本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铅笔工具、填充工具、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利用保存的图片设置墙纸。

(3)让学生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一学、想一想、画一画掌握画曲线的方法,及画太阳伞。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学会调整线段弯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知识迁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和感知生活中景色的美。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难点: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

确定以上教学重点难点的理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些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如:多边形的绘制),但对如何使用曲线的绘制不甚了解。而通过使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进行操作步操,用曲线工具来调整线段的弯曲是一个比较难以对控制点的掌握。因此,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等教学方法。本课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一些美丽的海边风景画。

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从而学会使用曲线工具来调整线段弯曲。结合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学法

运用电脑操作绘画是信息技术和绘画知识的整合。因为,小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很浓,他们对学习画图工具的运用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在本课学生将会用美术学科中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技能来创作,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动手操作来达成目标。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培养学生“接受任务—探索尝试—综合运用—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偏重于实践,为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对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做如下设计:

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min)、新课教学(15min)、实践演练(20min)、小结(2min)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依据或意图

导入新课

采用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

大海吗?海边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去看大海?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大海。

播放海边风景画。(师提示)

观看视频剪辑、通过视觉、听觉、感觉,领略大自然的景色美。

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和学生自主实践方式。

一、复习铺垫、巩固练习

过程设计:

1、画天空、大海、沙滩及设置背景色。

(要求学生应注意画面的协调)教师巡视、并发现问题。

觖决问题:

2、您会画“白云”吗?请给我们演示画好吗?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

二、方法指导、学习新知

过程设计:

①(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曲线工具。

画太阳伞,太阳伞是弧形的,如何画?

②(方法指导)以演示法的教学方式边说边演示操作步骤。

③(完善认识)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在画太阳伞,调整曲线弯曲时,一不小心,曲线就拖出一个弯来,怎么办?

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解决方法及操作步骤。

三三、实践运用、自主创作

① 展示两幅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这两幅图的特点。

(师生小结)

② 绘画一幅美丽的海滨景色图画。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勾画自己心中的画的画法。接着在优美的'音乐里开始创作。

三点要求:

①用所学的画图工具画一幅海滨景色图画。

②图画的画面要注意协调。

③完成保存的图片设置墙纸。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画得过于单调教师会适当提示:海边还会有些什么呢?)

出 四、观摩交流、效果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展示几幅优秀的作品,师点评。

五、归纳总结、课后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什么?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回去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一幅海滨景色图画。

①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动手操作实践。

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学生直观上认识曲线工具。

学生思考。

观察、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归纳。

观察、分析,指出各自的其优缺点。

学生自主协作、绘制海滨景色图画。

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

强化加深练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为没有掌握好的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机会,更好的展开下面的教学任务。

了解班里是否都会灵活观察运用“椭圆”工具。如果有,则给予让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请他来当小老师示范操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操作,巡视个别指导。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引出以下任务。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而突出曲线工具的运用。

鼓励学生在冥想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创造力创作。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此环节里,在教法上用“观摩”方式,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这样的教学能回顾所学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不知不觉把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布置练习就可以延伸到课外。

TAG标签:#说课稿 #小学 #鄂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