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精华】说课稿模板七篇

【精华】说课稿模板七篇

笔墨馆 人气:2.46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说课稿模板七篇

说课稿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自觉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学校开展的“交通安全教育月”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搜集大量资料,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纷纷提议要深入研究交通问题,由此确立了《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活动主题。

一、说教材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事例及原因,初步懂得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通过学生运用观察、调查等各种办法搜集、整理关于交通事故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探讨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和对策,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和常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分析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二、说学情

教学中针对四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儿童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使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警醒。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而懂得遵守交通法规要靠自觉,要具备现代交通安全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结合活动课特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交通噪音、尾气污染、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汽车多从诸多方面带来的危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环境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主要是基于学生经验,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因此,制定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到汽车多从诸多方面带来的危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难点是: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对问题的分析整合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五、说教具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能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所以本节我所选的教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关交通安全事故的案例、图片、文字、歌谣和相关资料。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接下来谈一下教师应“怎样教”,学生应“怎样学”。

六、说教法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学生的主动权完整的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认真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和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课题展开阶段,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法,还包括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师生合作探究等。

七、说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查找资料、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着重以下几种学法的指导:

1.表演展示学习法

本节课主要以儿童直接参与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寓教于乐,指导学生参与模拟游戏、情景再现活动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

活动中认识。

2.合作交流法

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合作的机会。

八、说过程

1.课前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汽车这种普及率比较高的交通工具在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这节课就一起学习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板书课题)

2.进入新课

(1)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找到生活中交通问题带来的问题有: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交通污染、噪音等。

(2)活动二:交通拥挤

通过让学生当交警表演疏通交通拥挤、分析交流造成交通拥挤的原因及提建议的方式,了解交通问题,懂得交通安全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交通安全意识。

(3) 活动三:交通事故

通过课件展示交通事故和国内交通问题调查数据、交通安全儿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每位学生明白交通事故猛于虎,并且做到每个同学都能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也告诉我们家里人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多一份幸福,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份安宁。

(4)活动四:交通污染

通过记者现场采访、资料交流、课件展示国家对交通污染的治理,说明国家对交通污染的重视,同时让学生明白要从小做保护环境的小标兵。

(5)让学生通过编、写顺口溜、宣传标语;通过绘画、作文等方式设计、畅想绿色交通(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收集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制作一期的手抄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说课稿 篇2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的课是《核舟记》。这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全文仅400余字。课文先概括介绍王叔远的微雕技艺,交代核舟的来历和它选取的历史题材。然后,依次具体描绘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其中以船头和船尾雕刻的五个人物为重点。文章的最后,将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数字总计一下,以具体详实的数字,说明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新课标与教材的整合

(一)新课标与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关于教学,我认为应体现“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二)课文分析

《核舟记》是一篇教读课文,具有一定的说明性,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二、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学生经过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根据以上情况,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①积累一些重点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疏通文章大意。

②把握课文结构,学习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③熟读课文,能背诵一些自认为好的语句。

2、能力目标:领悟雕刻者的巧妙构思,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4、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目标的①、②、③

难点:③

三、教学步骤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我将教学过程具体确定为课堂导入、整体感知、赏宝、说宝、雕宝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学法:自主、探究、合作

2、教法:诵读 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

上课开始,通过听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学会断句,为后面一遍又一遍的读做准备,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课堂训练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观,易于纠错,其使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积累词语;而且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决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为下面的难点突破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文探究:

受中央二台“鉴宝”节目的启发,我在课文探究上,把师生互动的过程分为“赏宝——说宝——雕宝”三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赏宝”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深入读课文,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诵读课文打下基础。“说宝”环节把过去单纯的翻译课文和背诵该为活泼有趣的抢答形式,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介绍核舟时,教师通过投影文字和形象的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第三个环节是“雕宝”,也就是迁移训练,它是作为课后的一种仿写练笔,通过新颖的方式提出来,我想学生会很愿意尝试的。

以上是我在设计《核舟记》时的几点想法,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教材:五年级第十册第10课《便笺盒的设计》

课时:1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10课《便笺盒的设计》一课(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便笺盒的设计》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提高物以致用、审美、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便笺盒,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是: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欣赏便笺盒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便笺盒”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便笺盒,为后面的设计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懂得节约,引出本课课题—《便笺盒的设计》

(二)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便笺盒”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问题的便笺盒,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制作便笺盒,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制作便笺盒”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制作便笺盒,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便笺盒”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X,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评价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便笺盒”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便笺盒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

(课件)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便笺盒的设计》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课文共有5篇,每一篇课文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第1课,观中问,第2课想中问,第3课,观中学,第4课,实践中求得真知,第5课古诗欣赏。《海螺》是实验课本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了在海滩上有许许多多的海螺,海鸥问海螺为什么要开着窗户,海螺回答说是要观察世界。课文共有四小节,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海螺和海鸥的对话,使学生懂得应该学会观察世界。本文充满童趣,从海螺与海鸥的对话中,让学生懂得要向海螺一样学会观察就能发现世界的美丽。

二、说学情

在识字方面,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已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并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生字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凭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自主完成识字任务,老师只需作一些必要的点拨,归纳。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语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朗读水平的质也有了提高,也能通过朗读有了自己的基本认识。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圈划词句理解课文同时具备了积累精彩语言材料的基本能力。学生也初步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蕴涵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该在充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划划词句,读读品品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悟道,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听、说、默写、运用“关、螺”等四会字,能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法理解“金灿灿”、“闪亮”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借助恰当的停顿和声音的高低、语调的变化来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读,理解海螺说的话, 懂得只有学会观察世界,才能发现世界的美。

4.背诵课文第2小节。

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海鸥和海螺之间的对话,懂得海螺打开窗户是为了观察世界。难点是海螺为什么要打开窗户,观察世界。

四、说教法

知识点的落实。课文中的“挨、鸥、呷”是二会字,学生只需会认会读即可。“螺、滩、瞧、屋”在字形上易搞错,在教学时要重点给予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另外,“扇、朝”是多音字,教学时,使学生掌握这两个生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课文的文字优美,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积累“金灿灿、闪亮”等词语。在朗读课文时,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海螺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优秀品质。在书写方面,重点指导 “滩、屋”。课堂上,老师在强调正确书写姿势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地书写,先描,后写。老师要提醒学生把字写端正、匀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心理。

能力点的落实,在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的落实,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海螺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优秀品质,并能将这种优秀品质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五、说学法

识字学习依旧是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在识字方面,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自己识记,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好的识记方法,以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本课语言简练,文字优美,因而学生在学习时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在安排学生读书时,每次都有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解重点的词句。对有兴趣读或读得好的学生,老师都应及时肯定,以保持学生学习朗读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特点,以海鸥和海螺的对话为线索,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实物导入,激趣设疑

低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课伊始,给学生观看大海和海螺图片(示ppt),(学生对海螺并不是很陌生,让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海螺冲击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出示句式(PPT):海螺喜欢海边,是因为……(学生只要说出大海很美即可。)然后出示第二个句式练习(PPT):海螺为了看海上的美景,所以 。(第一句是对课文预习情况的一个检查,第二句因果倒装句是对学生以前学过的句式进行复习。)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他们才会真正获得所知,课堂气氛才会真正活跃起来,所以我设计了“小蜜蜂采蜜”的教学环节。(示ppt)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自学生字。

2.找一找描写海螺的语句,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海螺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里很自然就引出第一小节:海边,金灿灿的海滩上,海螺一个挨着一个。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海螺,像一间间大大小小的小屋。瞧,像小屋的大大小小的海螺,屋顶上都开了一扇窗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抓住一个挨着一个,一个一个,大大小小,一间间等词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一个挨着一个,一间间说明海螺数量多,大大小小说明海螺形状多。此时,喜欢这句句子的学生起立看着大屏幕再读,感受金灿灿的海滩,蓝蓝的大海,许许多多的五彩缤纷的海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海边风景图。)

(三)分层朗读,突破重点。

1.(定格一幅海螺图),请学生观察:看,大大小小的像小屋的海螺窗户怎么样?(出示PPT),(预设:学生的回答是从不关上。老师紧接着追问,什么叫“从不关上”?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从不”的意思。)此时,也许就会有学生接着问“海螺的窗户为什么从不关上?”老师问:“答案在哪里呢?”不用教师回答,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阅读课文第二小节。

2.一读,交流情况。这时在学生自觉朗读的前提下,老师请一位认为自己读得最棒的小朋友来展示读,这里既检查了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二读,解决疑问。海鸥飞来了,它会怎样问海螺呢?海螺又会怎样回答呢?出示填空练习。明白海螺到底在看什么。原来海螺是在看太阳、月亮、星星、彩云等大自然现象。三读,细读品味。圈出表现自然景象特点的词,借助学生的肢体语言表演读,读出这些自然景象的动态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PPT)(配合海螺的话)四读,熟读成诵。

(小结):通过分层朗读,自读自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海螺的窗户从不关上,是因为它在认真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不愿浪费一分一秒的好时光。在读懂课文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四)认知迁移,创新运用。

课的最后,老师请学生也来当一回爱观察的好孩子,能回答以下问题吗:螃蟹为什么吐泡泡?金鱼的眼睛为什么是鼓的?蜜蜂为什么老在跳舞?通过思维性训练,培养学生爱观察勤思考的意识。

以上就是我对《海螺》课文的理解,不足之处,恳请指教,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第18课,这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不多的课文之一。本文用字简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1、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受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 “垂”“。

2、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的描写。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征,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住,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感受。同事也比较多积累了不少下雷雨的情景,因为我们是在南方,雷雨时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科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齐读,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读,

(4)仔细分析,组词。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雷雨吗?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板书课题)(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不会的字多读几遍;再把句子读通顺。

2.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3.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破句的现象。

(三)再读课文,读流利

1.练习把课文读流利。先自己读两遍,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

2.标出自然段,在小组内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该得正确,读得流利。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喜欢课文的哪一段,请把它流利地朗读一遍。

4、赛读课文。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充分地读书,把课文读流利,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四)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写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两幅图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小组讨论、交流。(第1- 3自然段写雷雨前;第4 - 6自然段写雷雨中;第7-8自然段写雷雨后。第一幅图是雷雨中的景象,第二幅图是雷雨过后的景象。)

3.课堂拓展:让学生说说,他自己在雷雨是观察到了什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把说的写下来。

说课稿 篇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节内容9加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

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三、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的(三种计算方法)。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第二环节:数物结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算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因此把数的计算转化为: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摆一摆得出结果,再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步骤。第一要求学生先按算式摆好,第二移动实物进行凑十,最后得出结果。在摆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之间互评。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从观察直观实物开始的,直观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让学生把图形和数结合,通过图形的圈画凑成十,算出结果。再次感悟凑十法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互相评议,互相矫正,互相学习。

第四环节:抛去实物、图形的参加,直接进行数的计算。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从依赖实物、图形中走出,自己还会用凑十法算出结果吗?第一让学生填写数的拆分,第二拆分出的数和九凑成十,第三填写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游戏、动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说课稿 篇7

由于本班幼儿是一个较为活跃且言语表达能力较强的集体,所以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极强,每次的教学活动会显得生动、有趣。正因为这样,我形成了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与他们进行各方面的交流的习惯。所以,我设计活动的原则便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

以下即是我开展的活动《美丽的花》的说课情况:

一、 说教材

“爱慕之心,人皆有之”的确,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幼儿也不例外。本周的主题是花,正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他们熟悉花,又不缺乏对花的喜爱之情。他们认为花正是美的象征。“美丽的花”是以花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是幼儿能接受和理解的,这是前提与基础。另外,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让幼儿自带一盆花到幼儿园,让其照顾自己的花卉进行观察和记录,从实施情况来看,幼儿对花的爱护及养护有佳,所以,这也是选择以“美丽的花”为内容的原因之一。

二、 说目标

幼儿对于花都很熟悉,也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这个平常的问题基础上,我又重新调整了目标,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多方面能力为目的,把目标定为:

1、了解花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感受各种各样的花的美,产生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花的美。

其中,目标1是知识方面的,目标2是情感方面的,而目标3则是在情感目标的基础上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表现。

三、 说教法

考虑到本班幼儿是一个较为活跃的集体这个实际情况,特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谈话法

以平等地进行交谈的方式开展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拉近教师与哟额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便可以形成一种宽松的语言氛围。我认为,谈话法是一种比较直接且能有效把握幼儿心理的方法。

(二)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四、 说学法

(一)语言表达法

语言表达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本班幼儿的情况,语言表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他们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偶尔还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语言表达是幼儿

进行活动最乐于接受的。

(二)尝试活动法

要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尝试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幼儿极为感兴趣的形式。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自我意愿的实现,也是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平台。

五、 说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蝴蝶找朋友引题,首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了解蝴蝶喜欢花是因为花很美丽,让幼儿也从中初步体会花的美丽,引出所授课的内容。

(二)谈话活动

这个部分是教师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的环节。

通过提问、欣赏、交流,让幼儿体会、感受花的美丽,简单了解各种各样的花,以及了解花的组成部分。

(三)幼儿活动

这是幼儿的尝试活动,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多种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方式,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与同伴合作完成。

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活动,教师可以检验幼儿对花的结构的掌握情况,同时,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并操作活动,是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地位的活动形式。

(一) 展示

展示活动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让幼儿感受花的美丽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TAG标签:#七篇 #模板 #说课稿 #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