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家庭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笔墨馆 人气:2.72W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中的“中庸之道”,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问题交流:家庭教育的中庸之道

家长说,有的家庭教育专家说,对孩子要多理解、多尊重,不要逼孩子,要进行快乐教育;还有的说,好孩子是逼出来的,孩子不懂事,必须严格要求等等。

一些专家之所以有不同的说法,往往是站的角度不同,或是强调的内容不同,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但无论是什么观点和说法,都不能机械教条式的照搬硬套,不要绝对化。因为孩子的天赋和个性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活泼,有的拘谨;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比较顽皮,有的比较温顺等等,这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方法,尤其是要学习因材施教。《论语》里记载,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又问具体怎么把握,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朱熹评论说,此“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多次说“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高度嘉许。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利口善辩,会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孔子教他要博施济众。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说话谨慎。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以后要注意改正缺点。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针对性,所谓殊途而同归,这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那种不了解对象而机械教条的做法是教育的大忌,不能因材施教,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比如说,中庸之道,用圣人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不偏不倚,不过,也不不及,适中、适当才是最好的。就如吃饭,再好的饭菜,吃多了不仅撑肚子,还会伤身体;再如养生,再好的养生方法,做过了,就不仅养不了生,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正所谓过犹不及、欲速不达,要适可而止。中庸之道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我们为人处世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方法。

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对孩子爱也好,教也好,严也好,宽也好,表扬也好,批评也好等等,都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及,需要把握好一个度,需要在具体生活和实践中用心品味与摸索。

一、严格而不控制

所谓严格就是家庭教育要有底线和原则,让孩子懂规矩、有敬畏,而不能无原则无底线地娇惯溺爱;但严格不意味着控制,不意味着单纯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对孩子横加干涉和指责。

梁启超是近代史上一位很懂教育的父亲。他对子女的学习不强求成绩,不干涉兴趣,不控制选择,但梁启超有一件最看重的事情,那就是品行。他经常教导孩子说: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如果说在教育方法上,梁启超很宽容的话,而在对孩子品行的要求上,却十分严格。

有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长大就好了。”好像等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其实不然,现在的不少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毛病越来越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大都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不以为然,没有尽早对孩子严格要求,有些缺点慢慢变成了习惯,当然就不好改了。有的家长未必不明白道理,但当真要去管教孩子的时候有时不忍心,因为不忍心而任由这些缺点和毛病在孩子身上存在和发展,这不是真爱孩子;真爱孩子就应该像林业工人修理小树那样,不该有的枝枝叉叉,该剪掉的要坚决剪掉,这样,小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成材,否则就很可能长成歪脖子树。因此,对孩子的德行、习惯养成等做人的品格方面,一定要有底线和原则,绝不能放纵。

我们说对孩子要严格管教,目的在于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避免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误入歧途。但是,严格要求绝不是简单粗暴、动辄打骂,更不是不顾孩子的先天禀赋和兴趣爱好盲目控制和干涉,而把孩子当成“小鸟”罩在家长的“笼子”里,或者削孩子之“足”适家长之“履”。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好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该管的不管就是放纵,不该管的乱管就是控制。

而生活中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对孩子附加了诸多不合理的条件和期待,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家长这种对孩子密不透风的控制,除了带给孩子沉重的压力,更剥夺了本属于孩子的成长机会和空间。

曾有这样一件事登上了微博热搜。在节目中,一个十几岁的初一女孩,诉说其父亲撕毁了她写的30万字小说。但她的父亲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怒于孩子偏科,全部撕毁。“跟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父亲是在帮助你,走上正道啊!”她的父亲认为,比起孩子的写作梦,理科的成绩更加重要。父亲不会在意,女儿提到自己的创作时,那种亮晶晶的眼神一点点熄灭了,而这样的打击,正是其最亲近的家长。家长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景,为孩子规划着未来,而却忘记了,孩子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就像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说的那样:“那是你的愿望,不是我的。”以家长的身份,以一句“为你好”,随意处置孩子的想法。真正的爱,不是控制和打压,而是接受和尊重。

有一个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曾读过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我25岁了,可是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因为我妈管得太严了,什么都必须听她的,让我没有独立的感觉。”来信说,他已经读研了,可仍被要求每天几点前必须回家。在国外生活期间,妈妈怕他乱花钱、月底饿肚子,一周给一次生活费。他表示,妈妈事无巨细的掌控,让他“无法呼吸”。可谈到独立,却又怕提出来让妈妈伤心。在妈妈的管控下,尽管拥有一定的学识,但却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和改变自己的勇气。

“别以为你们是对我好,你们对我的好根本不是好!”一个孩子终于忍不住爆发,冲着妈妈大声吼出这句话后,就摔门而去,留下妈妈一个人在客厅呆呆地站着。这位妈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自认为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回首过往,她猛地发现,自己好像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会教育了?妈妈把饭做好,两份放在餐桌上,一份放在儿子房间的门口旁,这几乎是她每天都会重复的动作。儿子已经放弃跟他们的沟通了,每天回家,他都会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转身,锁门。双方没有对话,连吃饭也是无言。一直以来,儿子都是个乖孩子,聪明又听话,可是现在,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差。妈妈接到了任课老师反馈,儿子在课堂上睡觉,成绩一落千丈。看着儿子在班级的名次急转直下,妈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更加严格地要求和管束孩子。然而,她越焦虑、越急迫、越要求,孩子就越叛逆。渐渐地,儿子开始变得不善言辞,极端叛逆。妈妈说往东,儿子就偏偏要往西,总之是不顺家长的意。直到儿子休学,直到他冲着妈妈大声地吼出了那句话:“别以为你们是对我好,你们对我的好根本不是好!”听到这句话,妈妈的心像是猛地被长针扎透,一时痛极。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真的错了吗?妈妈找了心理医生,报了一些教育课程,然而对儿子的效果都微乎其微。直到有一天,她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给孩子的人生“松绑”》,看着这篇文章,妈妈仿佛看到了过去自己对待儿子的方式:“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这不就是自己身上的问题吗?于是,妈妈努力改变自己。直到有一天,妈妈惊讶地发现儿子也变了,家中那扇紧闭的门也打开了,一家三口又可以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了。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其实很累。2岁上早教班,幼儿园开始参加跳舞、画画、书法、乐器等兴趣班;到了初高中,升学几乎成了唯一的通道,压力大的让人窒息。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是主导者,让孩子成了一只“提线木偶”,家长规划的目标、想像的人生,可能从来就不是孩子想要的。身为家长总想让孩子更优秀,可过多的包办和控制,最终只会变成孩子成长的障碍,淹没了孩子成才的无限可能,有的甚至使孩子一生都生活在痛苦里。

二、尊重而不放任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而不简单粗暴,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先天禀赋而不施加过大压力,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横加干涉。尊重不意味着放任和放纵,不等于放纵孩子的任性,不等于纵容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和逃避,更不是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这不是尊重,而是不负责任。

每个孩子的天赋、特长和兴趣点是不一样的,正像孟子说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下万物没有一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规律,是客观存在。同样的努力,天赋好,成绩就好;天赋不好,成绩就不会好。无论什么事,有兴趣,就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有无限的创造力;没有兴趣,就没有积极性,就很难出成绩。同样,考试成绩不好,不代表孩子不努力,更不代表孩子笨,很可能是没有学习这方面东西的天赋,就像有的人不会唱歌,不代表孩子笨一样,只是没有唱歌的天赋而已。

拿到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的蔡叶昭,是一个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男孩,在短短几年之后,成了世界冠军,还当选了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蔡叶昭是安徽芜湖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时,他觉得自己不是学习考试那块料,与其每天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还不如学习一技之长。后来学习西点制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做出的样式很别致,很快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赞许。从那时起,蔡叶昭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要做最优秀的面包师。当他从蛋糕裱花师转行成一个烘焙学徒的时候,工资只有1600左右,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家长特别反对,然而他还是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转行做面包师之后,他来到了上海,在一家法式面包店里面工作,接触的是欧式、法式的面包,别人看他每天不说话,就在那里埋头工作,以为他过得特别枯燥无趣,但其中的快乐也只有他自己懂。有一天,他接到了母校老师的电话,老师告诉他现在有一个面包比赛,想让他代表学校参加。然而,这个机会又遭到了家长的反对,他们觉得做面包打比赛,太不靠谱了。但是蔡叶昭和家长想的不一样,他觉得这是他见世面,提升自己技术的绝好机会。于是瞒着家长,把工作辞掉,去了苏州准备比赛,先后拿下了江苏队参加全国赛的名额、国家队的入场券和全国技能大赛的第一名。世界技能大赛的烘焙项目,中国是第一次参赛,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拿第一,然而却创下了属于自己的奇迹。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蔡叶昭说,就是保持内心的热爱,去坚持、努力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平凡的岗位就能有不平凡的成就。如果蔡叶昭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恐怕中国又少了一个世界冠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尊重是必要的,但尊重绝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尊重也要有原则和底线,如果没有了原则和底线就是放纵。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指望他能自觉自律,面对电视、手机、游戏、零食等,大人有时都很难自制,更何况是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习惯养成,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在孩子懈怠时,家长对孩子推一把,甚至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孩子想怎样就怎样,那还要家长做什么?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艺术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刘星:哎,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如果家长不顾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家长教导孩子做他应该做的,那就是家长的责任了。

刘欢曾经在接受采访、谈及自己女儿的教育问题时,充满惋惜之意:“我女儿音乐品味挺高的,她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还是可推一把。我和太太觉得对孩子应该从小奉行快乐教育,别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让她学这些,现在我觉得有点后悔。”天下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但快乐教育不是不管、不是放任,即便是放任不管,孩子未必就快乐。

真正的快乐教育是顺着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就像王阳明说的,“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一般说来,孩子天性喜欢嬉戏玩耍,害怕约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时,如果让它舒展畅快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繁茂;如果摧残它,就会很快枯萎。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多加鼓励,顺着他们自己的天性,享受学习的快乐,则会自发自愿地学习和进步。就如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着花草树木,则花木无不萌芽发育,自自然然茁壮成长。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冷漠地逼迫和一味放任孩子,都是两种极端。家长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让孩子在学业压力面前,仍然可以拥抱快乐。所谓的静待花开,不是放任孩子,什么都不管,而是家长在心态上要保持平和,相信成长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观察并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节奏,因材施教。

三、关爱而不包办

爱不等于包办,不包办不等于不爱。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总认为自己对孩子生活的包办和干预是因为他们“不懂事”。殊不知,一个孩子总是依附于家长,即便长大也无法真正成熟,他永远也无法学会独立面对社会,而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现在的所谓啃老族,大多都是包办的结果,在心理上难以跟家长“断奶”,家长不忍心断,孩子不想断。

爱要有度,不能包办代替,爱过了头就是溺爱,溺爱是家长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本能的需要,溺爱不是爱,而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就像种树一样,不施肥,不浇水,小树长不好;但肥料上多了,水浇多了也不行,小树就会被烧死、淹死。养孩子也一样,没有爱不行,爱多了也不行。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什么都不干,什么都干不好,却忽视了也许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尝试的机会。有大量研究表明,家长替代越多,孩子能力越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让他们做事,就相当于家长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放弃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后果只会使孩子越来越无能,越来越依赖家长。家长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恰恰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和勇气,激励他们做得更好,让他们尽快独立成长起来。正如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所说:父母越厉害,越要学会收拢翅膀,因为我们成人的厉害,会变成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真正爱孩子,就不要把孩子当成宠物,不要让孩子变成自己羽翼下长不大的小鸟。家长要学会放手,比起关爱,放手更考验家长的智慧。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捷径可走。有时候家长的行为看似在帮助孩子,其实已经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懂得放手的家长会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慢慢对自己的角色做出调整,调整对孩子的关爱方式,对孩子生活的参与度逐步减少,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有时候不必那么着急,让孩子慢慢来,从不会到会,掌握一项技巧需要反复练习。就如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子吃饭,不要因为担心孩子把饭菜洒到地上,就一直帮忙喂他吃,要相信孩子通过不断地练习,很快就可以自己熟练使用筷子。如果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就帮他做,阻止他尝试,他就永远也做不好。每个孩子都会有无数的第一次,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不要害怕孩子失败,失败是正常的,就像孩子学走路摔倒一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给孩子的人生积累经验。不要害怕孩子吃苦受累,必要的苦和累都是孩子成长所应有的经历和磨炼,不舍得孩子受苦受累,孩子怎么可能成长、成人?就比如害怕太阳把庄稼晒死,而把它种在屋子里面,那庄稼怎能有收获呢?如果家长害怕孩子学走步的时候摔着碰着而给他买个轮椅坐上,那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孩子吃点苦,受点累,甚至跌几个跟头,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成长积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这样,孩子才能走得更快更好。

那些包办代替、舍不得放手的家长,只会让孩子沦为巨婴,丧失生活能力。网络上曾有个新闻,让人看得很心酸。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有个儿子,在家啃老二十多年,每个月仅靠着自己3000元退休金生活。如今,儿子已经四十多岁了,每天只会在家打游戏。而母亲每日奔走在街头,帮儿子找工作。像这样的巨婴并不鲜见,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而当年对孩子溺爱和包办的家长,难免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家长不要总想着为孩子包办一切,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家长可以替孩子做事,却不能替代孩子成长,不能替代孩子成人。毕竟,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孩子早晚要走出家庭,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家长无法永远陪着孩子走完一生,不可能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与其担心孩子什么,不让教会孩子什么,正如古人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道德经》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放在家庭教育上来说,最有智慧的家长,并没有专门教育孩子,而是行不言之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自然然学会了做人和做事;二等的家长,采取顺应孩子天性的办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受到教育;三等的家长,采用让孩子恐惧害怕的办法进行教育;最下等的家长,采用简单粗暴、横加控制,以至于让孩子怨恨的办法进行教育。但愿天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能通过自己的不断提升达到“太上”的境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幸福大道。

TAG标签:#家庭教育 #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