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开学第一课>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600字(精选21篇)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600字(精选21篇)

笔墨馆 人气:2.3W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600字(精选21篇)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让我们在晚上6.30看CCTV2中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在雄伟壮观的长城下开讲,它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融入演讲与互动,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晚会分为四个篇章“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誉”其实爱国要从和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荣耀祖国的大爱。

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全国人民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只有我们团结互助、和谐友爱,我们这个大家庭才会和睦相处。在重重灾难面前,爱是度过难关强大的武器,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的源头,只有付出爱、传递爱,小爱就会变成大爱。家是最小国,过时千万家。爱是承担不仅{转自}意味着承担身边的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更意味着尽职尽守,全心全意履行社会责任,爱国,就要做一个自尊、自强、自信、的中国人,用爱荣耀中国。只要我们人人付出一点点爱,齐心协力,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战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越来越强大。正如于丹老师所说的: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在5.12大地震中,我们学会了分享痛苦,有了爱,我们就有了力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2

昨天晚上,我收看了《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深有感触,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给我“,和往常一样分成了四节课。第一节课的关键字是“孝”。“孝“是形声字,上面是”老“的半边,下面是“子”,表示子女支撑老人。这节课的主讲老师是郑渊洁,他认为,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孝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礼记》里说:孝,乐其心,不违其志。说来惭愧,我在家很少帮父母做家务,遇到好东西也不太会谦让。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样的毛病,孝顺父母。

第二节课的关键字是“爱”,其中歌手秦勇放弃音乐而陪伴儿子治病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世界上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父母之爱,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对他人之爱。我们要爱父母、爱他人、爱生活,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第三节课的关键字是“礼”,主讲老师的容祖儿,她从小就接受了母亲文明礼仪的教育。我家也是,我走路喜欢驼背,妈妈就逼着我挺胸收腹;我说话含糊不清,爸爸就一定让我吐字清楚。所以,我以后要自觉注重礼仪,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第四节课的关键字是“自强不息”,其中有一群来自孤儿院的孩子,他们每天刻苦练习武术,终于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能站在舞台上为亿万观众表演了。相比他们而言,我每次锻炼身体都需要父母催促,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以后要自觉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这次《开学第一课》带给了我这么多启发,我希望我能从中获得进步,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学生。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3

昨天晚上九点,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节目一开始,吴磊哥哥便唱响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曲,接着小撒叔叔和董卿姐姐便告诉我们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我听了之后感到特别好奇,我在想,中国的骄傲是什么呢?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接着往下看,首选小撒叔叔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她告诉我们: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即是我们的文化的精神之源,也是古人独特的思考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汉字穿越历史把古人的智慧带到现在,十分了不起。接着小撒叔叔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位爷爷,他来自美国,但中国人却叫他“汉字爷爷”,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小就喜爱中国文化,最喜爱的就是汉字了。他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很有趣所以就努力学习汉字,慢慢的他也出版许多本关于汉字的书目。他还建立了一个介绍汉字文化的网站,但他的网站却没有几个中国人去看,有一位好心的中国叔叔帮助了他,使看他网站的人数一夜之间迅速猛涨。他在做网站的时候曾多次心脏病发作,但他还是坚持继续做,他为此付出了所有精力、财产和时间也在所不惜。接着小撒叔叔还给我们介绍了在巴基斯坦坚持教中文的老师;96岁高龄的翻译官爷爷;年轻的围棋高手柯洁;世界级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听完这些故事我深受启发: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非常的骄傲,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坚持练习写字,认真学习汉语,多背诵古诗词,更多的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今天做起,请大家监督、鼓励我。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4

泰戈尔曾说:“唯有爱,是能够把不同信仰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在今年开学第一天,我有幸与全中国的2亿中小学生一起,观看了爱的教育的第一棵。

当一声声的“我爱你,中国”的高歌响彻八达岭长城时,我的内心有着无法抑制的激动与自豪,这一句句热切的“我爱你,中国”相信是每个炎黄子孙对祖国最不用遮掩的片片忠心。

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分享,是信任,是力量,是荣耀。哦!我并不理解这些空乏的句子,我只相信我所看到的,我看到是在地震灾区乐观坚强的人们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八八水灾人们众志成城,抗击天灾,中国人不断获得各种成就,在世界上为国争光,爱,让中国更美丽。

而今,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新中国走过了不断发展的一个甲子,我们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并不需要为祖国作出如何卓越的贡献,而最基本的,我们应该从内心热爱祖国。科技物质的不断发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缤纷多彩,许多青少年怀揣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好奇心,对祖国的发展漠不关心,然而我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们应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地大物博,当然,我们也需要对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人生的最大悲剧不是死亡,而是他们不再爱人。只有对人类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追寻和体会生活的意义,小溪汇成河流湖泊,小爱也终会变成大爱,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温暖彼此。

就像毛主席曾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爱祖国,也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因为我坚信“爱,让中国更美丽!”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5

周星驰说:“人若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是呀,如果一辈子几十年毫无追求,碌碌无为,那么他的人生也注定是一种遗憾。

我不愿虚度光阴,我有自己的梦想。从小,我就梦想着能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人们穿着我设计的服装,潇洒、自信地出入于各种场合。我要用我独特的理念和设计,永远站在时尚和潮流的前沿。为了坚持我的梦想,我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着。我从学素描开始,从观察开始,只要与之相关的东西,我都认真地去学习。多看多画,我的美术设计作品多次在学校的各类比赛中获奖,也赢来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其中,地震最美舞者廖智的故事,给我启迪,给我震撼,也更加坚定了我追求梦想的决心。

廖智是一名舞蹈老师,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走了她的家人,她的孩子,还有她最珍贵和最引以为豪的双腿。不得已,她装上了假肢,生活的种种不幸都降临在她的身上。曾经一度,她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但是,她不想就此终结自己的人生,她开始尝试用假肢走路,一个月后又重新开始跳舞。她用顽强的意志,一次次与困难抗争。对梦想的坚持,让这位美丽的舞蹈老师获得了重生。

一名残疾人尚且如此,我们四肢健全的人,怎有理由不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呢?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没有不能征服的高山,没有不能跨越的海洋,作为一名追梦者,我愿像廖智老师那样,用我的坚持去叩击理想的大门,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能看到那最美丽的彩虹!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6

今天是我们迈向初中生活的第一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心中有许多感受。

初中生活的大门,正在向我们悄悄的打开,在新的集体中,我要相互团结、互相帮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需要做到爱老师、爱同学、更要爱自己,每一年的开学,都会观看“开学第一课”,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精彩与感动,让我们在初中三年的生活中有了一个明确的新目标,我们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在我们快乐成长的同时,更要把安全切记于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多多请教,多多沟通,建起一座属于这个大家庭沟通的桥梁,更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把以前所有的一切,都画上一个句号,明天就是一个新的起跑线!

“开学第一课”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大山里的两位小姑娘,她与一位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教师相处了四年,在短片中,我们看到了她给老师的点点滴滴小感动,用一颗最真挚,最善良的心留住了他们的老师,更看到的是她们对学习的渴望,她们送给老师的卡片上分别写着“心灵美”与“笑容甜”,因为老师告诉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都要带着一个甜甜的笑容去面对,去克服,这句话也令我们感受匪浅,并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一个人,长的多漂亮不算什么,最重要的心灵美才是最真实的美。

“开学第一课”中的几位游泳冠军也是最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痛苦是我们所无法想像到的,而正是这种不断努力,从不放弃的精神,才使他们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因为他们坚信:痛苦是短暂的,成功得来的甜果将是永久的!

新学期,新征程,寻找出一个新的自我,要以一颗最真诚的心去对待老师,同学,只要努力,不放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7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一定触摸得到;就像江河,看似深浅不定,只要你努力,一定过得去;就像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但只要你努力,一定会做出答案。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今天让我们谈谈梦想。

在今天的最后一节课,我们看了《开学第一课》,第一节课是由王亚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她的人生经历,她23岁就登上了太空。但看似简单的梦想实现起来却很难,付丽娟就是一个例子。

付丽娟姐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一个跳伞队员。要知道军人这个词看似简单,当起来真是难上加难。付丽娟姐姐小时因为体育成绩优异,而上上了体校,每天清晨的赛跑让她想要放弃,但,面对梦想她终于当上了一名军人。又一次实战项目为跳伞,从那以后,她就爱上了那门项目,她努力成为了跳伞队员,和伙伴们肩并肩一起走向了跳伞生涯。

梦想是一种不竭的动力,让你不断燃烧自己的小宇宙,激发对美好的生生不息。这种力量让你无惧风雨,无为风险,不断前进。

她叫廖智,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因为地震,她的双腿被地震无情无义的多去了,当她穿上假肢走的第一步,让她难受至极,她都要放弃的时刻,又想起了自己的梦想,决不放弃后来她终于成了一个鼎鼎有名的舞蹈家,走向成功。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登上太空,像王亚萍阿姨那样,成为人类中的佼佼者,去看美丽的牛郎星,织女星,为大家在太空中上课。为了这个梦想我要努力保护视力,多学习一些宇宙知识。

梦想是你在迷茫的时候的灯,为你指引方向;是你枕边的一本书,为你开启黎明,他是你要放弃时伸向你的一只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让你重回梦想的轨迹,永不放弃,让我们一起为了梦想起飞吧!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8

郭德贤老奶奶在《开学第一课》当中慢慢讲述着自己当年发生的故事,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段历史离我们并不远,还在我们的眼前。那面如今在中国上空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是刚升上去的,那条升旗线还是温暖的,还留着革命先辈们的余温。在五星红旗升上去之前,革命先烈们用身体保护了五星红旗,用自己的生命保存五星红旗的那一抹鲜红。

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五星红旗如此鲜艳。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为什么五星红旗那么鲜艳?因为那是血染的!不错,五星红旗确实是血染的。所以我们必须铭记那个时期,那个离我们并不远的时期。我们不能辜负先辈们用献血换来的和平,对于他们来说,只有祖国强盛了,他们的血才没有白流。只有五星红旗不再需要用流血去保护,同样能飘扬在中华大地,他们的血才没有白流。

央视之所以选在《开学第一课》上讲述这个故事,是因为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孩子也是离那段历史最远的人,所以我们要在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这些事情,唯有让他们知道这些事,他们才能明白脚下踩的土地是如何得来的。也唯有如此,他们才会珍惜如今,把握当下,为未来而奋斗。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传承,是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

可以毫不犹疑地说,我们的生命就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有人替我们承受了岁月的艰苦,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我们很幸运。我们是一个民族,叫做中华民族,我们号称文明古国,号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号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这些都说明了一件事,无论是前人还是后人,都是一个整体。而五星红旗,就是我们这个整体的代表,是我们凝聚而成的鲜红。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9

9月1日,我在中央一台晚黄金档收看了《开学第一课》。本次《开学第一课》的话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分别由主持人撒贝宁、王小丫和方琼来主持本次节目。

第一节课是由撒贝宁撒老师来为我们主持,撒老师带领着这节课的小班长迷你彬,开讲啦!首先,一架飞船到达了课堂中间,一位漂亮的宇航员——王亚平,我们的梦想老师从飞船慢慢下来跟我们说了一段话,最让我难忘的是这样一句话:“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擦干眼泪不轻言放弃,就会离梦想近一点再进一点”。不久,撒老师又“召唤”出一位中国伞兵,付丽娟。又让她如愿的见到了自己的奶奶,我们都为祖孙俩人能重逢而喜极而泣。

《开学第一课》第二节课是由王小丫老师主持的。讲述了,最美舞蹈教师廖智失去双腿依然绽放微笑,女演员章子怡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黄绮珊、方俊、廖智共舞《怒放的生命》,一曲动人心。梦想,就是廖智在失去女儿后坚持下去的动力。

《开学第一课》第三节课是由方琼老师来上。这节课郎朗让我们明白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郑妈妈郑亚波虽是加油站女工,但为了患有自闭症,也就是不爱跟别人说话,只自己跟自己说话的儿子。没有叫苦叫累,反而坚持在十一年中教她儿子钢琴,想要让孩子活得更有希望。她说:“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你,妈妈也不会放弃你。”感动了很多人。我和父母也流下了眼泪。

梦想是人人都拥有的,但我们是否能够实现不是取决于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怎么做。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梦想开出骄傲的花。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0

当窗外的知了再不像盛夏般不知疲倦叫着的时候,我们也随之又一次迎来了开学。坐在教室里,观看者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突然觉得这世界真美。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持人如是说。女教师邓丽长得并不出众,她只是众多教师中的一员。但她却又被称为“最美的女教师”,这是因为她为了大山里的孩子,在支教三年后却毅然留在那个贫瘠的地方,是什么让她宁愿舍弃城里的繁华,放弃到更好的学校教学?我想是为了山里那群质朴孩子的脸庞。这首您别走也寄托了孩子们对邓丽的感情。为我们铸就了一首爱的赞歌,更是美的赞歌。

美不一定是城市的灯火繁华,也可能是乡间小镇的田屋流水;美不一定是春天的百花争艳,也可能是冬天的素梅傲雪;美不一定是发生在多大的岗位上,也可能是由平凡人铸就。

“最美的司机吴斌”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却首先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清洁工人穿着那统一的衣服,整日奔走于大街小巷,使一个个城市变得整洁美观;还有那些在地震中为他人献出生命的人;还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人,所以这世界真美。

将思维回到课堂上,抬头是老师在低眉思索着什么,望向两侧只见他们在奋笔疾书的身影,还有偶尔挠下头的焦虑表情。这一切,如此和谐。

在生活中,不必要为一件小事而耿耿于怀,却也不必为了耿耿于怀而觉得有些羞愧。生活便是如此,循规蹈矩,如在白开水般平淡的生活才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活得洒脱,活得精彩,活得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然美呢?

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寻找美,发现美,或许它就发生在你眼皮底下,只是你从不管愿为他们停留而已。睁大双眼,去观察身边发生的小事,或许你也会同我一样觉得,这世界,真美!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1

今天是9月1号,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放学回家后看了《开学第一课》,真是受益非浅!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在第一堂课上,《烽火家书》告诉我们战争年代,幸福的含义就是和平,那些在战争时候的孩子们多么渴望和平,多么渴望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今的生活是无数的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呢?10岁的盲童刘浩对幸福的理解又不同了,他认为幸福就是能弹钢琴。成龙。李娜。邓亚萍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发现幸福,幸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学会自信。乐观。努力。超越,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这样就会感受到幸福。

第二堂课上,千年等一回的王老师把自己的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那些山区的孩子们,他的幸福则是看着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于丹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传递幸福,在幸福的世界里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懂得对生活说感恩,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就好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三堂课上“最美女孩”最令我感动,十五岁的孟佩杰姐姐在4000多个日日夜夜中扛起了一个成年人都可能无法承担的重担,但是她并没感到委屈。不满,因为她对养母充满了感恩,养母虽然只养育了她三年,而她愿意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一辈子,她的幸福就是回报养母。杨利伟老师也告诉我们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

看到这么多的幸福,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里,我们学校为了给学生们带来舒适的学习环境,把学校装修的格外美丽,崭新的`座椅,明亮的教室……这就是我们的幸福!

让我们学会成长。乐观。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宽容。沟通。关爱。赞美。努力。奉献,就会感受到幸福!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2

爱,让生活更加的美好。

昨天,我在家里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特别的好看,请来了不少有名的人物,其中有杨利伟叔叔、《家有外星人》中唐不苦的扮演者、李宇春、马鹏飞…等一些知名的人物。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知道了爱是有力量了,就像看电视上表演的那样,6个人,没人伸出两只手指就能抬起一位观众,这看上去真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神奇,它就像一位魔术师,随时都可以令你大吃一惊。通过以上这个小游戏,让我深切明白了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在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后,我们中国千千万万个同胞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纷纷捐款,5元、10元,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他们却像无数个中国同胞伸出的两只手指,将一个个四川同胞给抬起来,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是承担,记得,有个叫马鹏飞的中学生,他8岁时就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每天放学他都是第一个跑出教室的,他跑出教室的目的并不是放学了,自由了,他是想快点回家,去照顾盲目的奶奶,为了照顾奶奶,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时间表,具体时间我也不记得了,但影响最深的就是他每天五点钟都必须起床忙着煮早餐。

想起这两天来,我们学校毕业班的同学都在军训,我忽然感觉比起马鹏飞他那样艰苦的上学,我们这点小困难有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马鹏飞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回忆起在军训期间,我并没有做到站的时候纹丝不动,想起来确实惭愧,马鹏飞今年已经14岁了,9月11日是他的生日,主持人与观众给马鹏飞过了一个提前的生日。

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向他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得向他学习孝顺。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3

9月1日晚九点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本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中华骄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许多博大精深的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再一次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的风采。

第一课讲述的是中国的汉字,汉语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那汉字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汉字是“因义而造型”,著名的汉语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正直”两字的历史。“正”中的“止”脚不走了也就停止了,“直”只有眼睛的目光是最直的,所以,”正直”的意思就为目不斜视正向目标,之前我们只是在学读学写,却不知道汉字的来源原来如此有意思。

接着是一位英国的汉字爱好者理查德西尔斯给我们带来的演讲,当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泪,他为汉字而疯狂,他曾经制作了15000张卡片来记汉字,他花费了自己全部的积蓄来制作网站宣传汉字,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从未放弃过。他说“中国是我的家乡,我不想离开中国”。一个外国人都可以对中国对汉字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作为中国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文化呢?

“琴棋书画”是从古到今中国传统的艺术,其中的“棋”最为一门深奥的学问,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10的25次方的沙子,而围棋却有10的808个变化。在今年的人机大战中,柯洁虽然输给了“阿尔法围棋”,但并没有输给自己,因为人有鲜活的情感和灵动的思想,就算是“阿尔法围棋”赢了,可它却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变化,但这一切又可以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有多么迅速,值得我们期待!

开学第一课,关于中国博大精神文化的一课。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4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到了晚上8点,我急忙打开电视,找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哇!刚调到这台,就看到周笔畅姐姐唱着主题曲——第一课,同学们都专注的看着。这节课的“老师”有撒贝宁、王小丫和方琼,她们带着我们去认识今天来的嘉宾。第一位嘉宾是乘坐神舟十号飞船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她的工作让我非常向往,真想和她一起飞上太空一探究竟呀!第二位嘉宾叫付丽娟,她从13岁就开始参加跳伞的训练,她是目前军营年龄最小的,不管每天的训练有多苦多累,她都坚持,她现在成为一名优秀的跳伞运动员。廖智姐姐是一位特殊的嘉宾。她在20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她不但没有自暴自弃还装上了假肢,练习舞蹈,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舞蹈梦。还有一位郑亚波阿姨她是一名普通的加油工人,可她的命运却并不普通,她有一个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儿子叫小威。她听说弹钢琴可以开发智力,就在一天的辛苦工作后,买来了钢琴的教材自学后,在教给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小威已经弹得很好了。

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不知什么时候眼睛已经湿润了,课上嘉宾的事迹深深的触动了我。想想现实中的我真的很惭愧,在我4岁的时候我曾经学习了3年的舞蹈,但是后来,我因为怕苦,怕疼就放弃了。

今天我真正的上了一节生动的课,我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在到达梦想的顶峰之前,我要学习付丽娟姐姐的吃苦耐劳,学习廖智姐姐的坚持不放弃精神。我现在正在学习长笛,我更要向小威学习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持下去,在前往梦想的道路上我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一定会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5

匆匆之间,两月愉快的假期生活已经悄然逝去,沉浸于那美好幻梦中的我却还依旧不愿醒来。怎奈父命难为,我还是在九。一这一天来到了那个熟悉的校园。

到了教室以后,老师依旧给我们放了《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依旧如前,制作精良,画风感人,收获还不止一点点。

记得刚开始时撒贝宁老师那段话:“今天是中国改革政策四十周年,这四十年里中国不仅创造了奇迹,其实也是中国和世界建交的过程。我们现在的生活,抬头有神舟,深海有蛟龙,出门有高铁”。这一切无一不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给予我们的。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在我们享受祖国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要给祖国一份回报。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初中学子,我只能用好好学习来报答祖国。这一次,我收获了感恩之心。

记得我最喜欢的功夫巨星成龙被撒贝宁老师问道现在面对一些危险的打戏是否还是自己上场时,他坦然地答道:“当然,自己喜欢自己热心工作的时候,你必须要亲自完成,对得起观众,任何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内心有些羞愧,成龙今年已经有六十多岁的年龄了,仍然坚持不用替身,无论多危险的动作都自己做。而我自己面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作业时,却有着放弃、退缩之心。可自从看了这期以后,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这一次我收获了责任之心。

这一次,我还收获了很多很多……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悄地流逝了,《开学第一课》也临近尾声。但这一期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学到的,将永远驻扎我心灵之中,永远不会褪去!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6

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开学第一课》是爱的筑造,是心的领航,让我们感动不已,让我们用心起跑。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观看后,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孝”字表示老人需要子女的支撑,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感恩和扶助。孝顺不能挂在嘴上,要付诸行动。

童话大王郑渊洁来到现场,讲了他家里孝的作为和传承:父亲悄悄地为他抽钢笔水,他自己将好不容易买到的平角电视送给父母看,儿子将最爱吃的大虾让给他吃……一件件孝的事例让我非常感动,我知道了孝就是默默地付出。《礼记》中说:“孝,乐其心,不违其志。”一个叫何洪涛的工人做到了。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他亲手改造摩托车,不辞辛苦地带着父亲去旅行。何洪涛尽了孝心,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而他们却在慢慢地老去。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前几天,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帮奶奶接屎接尿,好几天都没有脱衣服,身上由于过敏起了好多小红豆。爸爸好几天都没有合眼了,每天既要照顾奶奶,又要上班,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爸爸多孝顺呀!他用行动让我明白了孝的真谛。

父母以言传身教告诉我,要把孝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不论是每天放学回家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还是多和父母聊天,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还是帮父母做家务……“孝”要从现在做起,从关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尽孝不能等待,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吧!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7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动听的歌声将我引入《开学第一课》的课堂。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分为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中讲了八一跳伞队中最小的队员付丽娟的事迹,第二篇章讲了失去双腿仍然坚持舞蹈梦的舞者廖智,第三篇章讲了自闭症孩子的母亲郑亚波教儿子弹钢琴,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廖智小时候喜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虽然她没有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但舞蹈老师的工作也让她感到快乐无比。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以及她的双腿,假肢带来的剧痛,一度使她放弃重新起舞甚至站立行走的梦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独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厕所,她不得不爬着找到自己的假肢,忍着痛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却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发现穿戴假肢也并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于是她每天都扶着门把手,镜子练习,十几天后她就学会了穿假肢行走,一个月后她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惧怕,困难不是那么难以战胜。”

接下来的时间,她做了很多平时都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对梦想的坚持,让她的生命重新焕发光彩。想想我,有着健全的身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就退缩,想着偷偷懒,真是难为情啊。我以后要向廖智阿姨学习,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虽然现在离梦想还很远,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离梦想越来越近。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8

今天下午,全校师生看了《开学第一课》,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舞蹈老师——“廖智”。

这位老师和别的舞蹈老师与众不同,她是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位幸存者,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有一天,她一个人躺在床上,当时她想叫她的父母帮她拿假肢,可怎么叫都没人回应,只能自己使了劲儿的爬到客厅,才把假肢穿上,可走到厕所一不小心却又被绊倒了……,我想:好可怜,这时如果有一个人扶她起来就好了。她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重返舞台。天啊,没有了双腿怎么翩翩起舞呢?我完全无法想象。她告诉我们,她也曾想过放弃,但她一看镜子里面的那个她,头发湿漉漉的,那种狼狈的样子,她就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只有坚持跳舞,再一次变成蝴蝶翩翩起舞,再一次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她才会重新找到生活的快乐。经过无数次的摔倒,又无数次的爬起来,现在,她成功了,她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一个舞者的身份站到了舞台上,再一次又一次的向观众展现她那娇美的舞姿。

想想自己,生活中我也同样遇到过的困难。有一次,我到游泳班,夏日炎炎,教练叫我们趴在地板上,半身到水里,半身在岸上,让我们做蛙泳的动作。当时腰被压得非常的痛,每次老师一来我就下水凉快一下,老师一来我又上去。一点苦都吃不了。听了廖智阿姨一席话,我明白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更需要顽强的毅力,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向她学习,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坚持到底。

看了《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有梦想就会有挫折等在你面对,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你也要微笑、坦然面对。不能哭哭啼啼,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梦!让我们一起做个勇敢的追梦人吧!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19

《开学第一课》已经陪伴我们十个年头了,它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新学期的标题是“创新向未来”。

首先是成龙告诉孩子们要创造,要有梦想,要敢于拼搏。并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一个互动。它讲述了一个“遇强则强,以美克刚”的道理,创造力也不简单。正是这样,大飞机C919才成功飞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成员向我们分享了飞机的各种趣事…

创新,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个陌生的词语,其实创新离我们并不远。你也可以做一个“无壳蛋生鸡”的实验。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一个笔帽的固定,独特的削笔方式……生活中的小事也算创新。千万不要把创新想得离你太远,因为它无处不在。你不要刻意去想它。因为你在需要它的时侯自会出现。而能不能紧紧地捉住他,可全靠你自已了。

实话实说《开学第一课》带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梦想?当然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阶梯。当然,梦想还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要凭那个人定的什么梦想了。曾经是乐观的人更容易梦想成真哦。但是,梦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但我们可以在大目标前定下小目标,再依次实现小目标。那样,你就会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当然,心态也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心态就不会有拼搏的精神,虚度年华,与自暴自弃又有什么区别呢?创新与梦想结合在一起,会使你蒸蒸日上,但是梦想是催人前进的动力,这将你自已变得自强不息!

创新不能没有目标,所以呀,得好好地利用它们,让自已不断前进,登上自己的高峰吧!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20

鸟儿之所以能够在天空中飞翔,是因为它有一双翅膀,一双自信的翅膀,一双梦想的翅膀。一个人如果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就应该去坚持、去奋斗、去努力、去为梦想付出,最终就会实现最美的梦想。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里面每个嘉宾都有为梦想去努力、去坚持。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八一”跳伞队里最小的女生:年仅13岁的付丽娟。她为了实现自己的“跳伞梦”,付出了多少?她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女孩,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付丽娟却离开家庭,去进行一项坚苦的训练。再回头想想:我们是否有梦想?是否为梦想而努力过?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兵。也许有的人觉得这个梦想遥不可及,即使这样,解放军叔叔们威武的形象在也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不知怎的,我从小就被军人的威武所吸引;渐渐地,我长大了,不知不觉地迷上了关于军人的电影、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士兵突击》、《特种部队》、《火蓝刀锋》等等。当我九岁时,萌生了这样一个梦想:当兵。于是,我开始准备了:体力,是当兵必不可少的条件。于是我去报了跆拳道班。有时,训练量大了,脚酸便跟着来了,严重时,还会肌肉拉伤。头晕是常事,腰疼也成了家常便饭,还不能休息。

之后听说游泳很练体力,我便去报了游泳班。有一次,游了三百米后,浑身没劲,只能躺在地上喘粗气。最难的是跳水,要是动作失误,胸口会很闷。

有了梦想,就一定要去坚持。当你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克服。最后,你一定会长出那对梦想的翅膀,飞向那“遥不可及”的成功!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21

看完《开学第一课》巴基斯坦的米斯巴老师的感恩与爱令我敬佩。

米斯巴老师之所以选择汉语教学,跟她的中文老师有关。我们汉语的杨俊萱老师,杨老师和她的丈夫放弃了国内优越的条件到比较落后的巴基斯坦教中文,课余时间,逢年过节时经常请她的学生去他家吃饺子、包饺子、剪纸,所以杨老师被汉语系的学生叫做杨妈妈。

有一天,杨老师上课的时候昏倒了。送到医院,发现她得了重病,如果不治会有生命危险。就这样杨老师开始了治疗,学生们轮流站岗。

一次,轮到米斯巴站岗了,到深夜12点了,忽然杨老师需要一种药材要跑到90公里外的医院买。常老师要出发的时候,米斯巴说:“我也去。”常老师不同意,可她偏要去。常老师只好答应了,更让人感动的是半路车除了故障,常老师检查发现是油管堵塞,米斯巴又急忙拿起了油管,大口地吸了七八口石油。我不禁肃然起敬:这么晚了,还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给杨老师服务,更何况那么远。

第二天老师虽然服了药,但是病情加重了急需换血。米斯巴召集同学们献血,老师把全身的血都换了,还是没有活下来,米斯巴哭了很久才停下来。以后每年清明节他们都去为杨老师扫墓、献花。他们与杨老师的深情厚谊打动了所有观众。

从此,米斯巴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事业——像杨老师那样教汉语,她的决心让我多么敬佩,她爱汉语爱得那么得深。巴基斯坦,会汉语的99%的人都是她的学生。她编了一首诗,她深情的朗诵起来:

巴基斯坦诗我的祖国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塔基斯坦是我的心脏,

中国是我的呼吸。

巴基斯坦给我了勇气,

中国给了我慈爱与希望……

如果每一个人都会感恩,都有爱,世界会更美丽,更和平。

TAG标签:#精选 #开学 #小学生 #第一课 #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