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公文文书>行政公文>报告>基层央行调研报告(7篇)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7篇)

笔墨馆 人气:2.87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层央行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7篇)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1

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央银行各级分支行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方便、安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央行业务处理、信息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电子化应用已渗透到人行业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中央银行业务处理效率。然而业务信息化受基层央行自身科技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多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一、基层央行业务系统基本情况。

目前县级人民银行运行的重要业务系统包括: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8个。一般业务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财务会计报表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这些业务系统几乎涵盖县级支行90%以上的业务工作量。

二、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央行的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软件”问题包括:职工学识水平,支行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等。“硬件”问题包括:设备配置和调配问题,维修问题等。

1、职工学识水平。

基层人行人员老化,很多时候都是对科技工作学习不够,基层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造成支行员工对计算机使用和安全知识了解甚少。

2、支行科技管理制度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对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着重应用轻管理的现象,对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认识不足,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基层央行由于电子设备不断增多,大部分科室已将电子设备长期摆放办公桌操作,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利于管理。

3、科技人才问题。

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匮乏,难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县级人行平均1人,占其人员总数的3%左右,远远低于人总行规定的6%的标准。科技人员都是身兼多职,业务量大,一个人对应中支3个科室甚至更多,科技工作与业务工作不能兼顾。科技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基层科技水平的瓶劲问题,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业务素质差。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寥寥无几,知识结构单一,新知识和新技术掌握不多,科技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日常业务工作,无暇顾及较深层次的电子化应用学习。只能适应基层的推广和维护,业务素质跟不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对支行科技人员的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名称是科技专管员,但实际上是科技兼管员。科技人员每年的工作量要比其他员工多一倍,薪酬却与其他员工没有区别。中支在科技方面的培训少,培训只限于新系统上马和升级的安装培训,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培训。支行的电子化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而支行只有一名兼职的科技管理人员,仅靠现有的技术力量已不能适应全行电子化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会计、国库等业务处理正越来越多的使用unix操作系统,学习难度较大,维护系统相当困难。支行缺乏有关电子化教育培训的环境和氛围,员工在信息安全知识方面获得的教育与培训机会少,造成支行科技后备人员匮乏。科技人员如果不在,大家都束手无策。

4、硬件配置和管理问题。

支行科技人员没有权力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调配。某些支行领导忽视业务用机紧张的现状,在调配计算机设备的时候,首先考虑配置给行领导。直接造成一线业务系统的计算机缺乏。设备的购置、折旧、报废、升级、更换等没有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缺乏统一调配。某些支行为了争取上级行在调配计算机设备时的政策倾斜,隐瞒自行购置的计算机设备。影响了上级行科技部门对辖内计算机设备使用情况的掌握。基层行配备的ups不间断电源达不到要求。随着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计算机设备大量增加。现有的ups不间断电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有的ups设备陈旧、性能差,有的只能稳压、不能稳频;有的抗干扰能力差;有的ups不能蓄电。此类情况经常影响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维稳。机房等硬件设施不配套。目前支行所使用的机房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建,机房设施已明显陈旧落后,卫生条件、防静电、防辐射能力不符合要求,缺乏综合布线设计,网络化建设的可扩展空间有限。

三、对基层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科技工作已渗透到人民银行系统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科技服务工作与央行各项业务已密不可分,必须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明确基层央行第一把手为支行金融电子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确保金融电子化建设工程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由中支科技部门制定详细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监督基层行因地制宜的建立、健全支行电子化管理各项责任制。给支行以适当的压力,迫使支行领导重视计算机安全管理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

2、建立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以科技强行为口号,加强全员电子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基层行整体科技应用水平。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业务素质。

一是由上级行组织,对基层人行科技人员进行新的实用信息化应用和安全技术以及相关央行基础业务知识、流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技术人员既掌握科技管理技能又充分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解决实际信息化应用和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是根据人民银行要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和开拓型人才队伍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员工实际,由基层支行制定可靠的培训计划,引导基层支行全体员工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培训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应用和操作基础知识,促使其树立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业务知识与科技知识相互融合,最终培养出一支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提高基层支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和推动基层支行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妥善解决工资福利、职称晋级等实际问题,改变以前单凭工作年限来论资排辈的做法,按业绩、贡献来确定其应具有的职称及生活待遇。

3、合理配置现有的设备资源。

明确基层行科技人员的权力,使科技人员能根据基层行的实际情况,有效调动和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统筹兼顾,合理调配,优先解决业务部门用机紧张的问题。把高配置的机器配用到繁杂的业务一线,以满足运行庞大业务程序及存储数据的需要。在现有的办公环境下,尽量做好计算机设备的保养工作,禁止在计算机设备上堆放报表材料等易燃物品。积极与保卫部门协调,防止计算机设备防盗工作。经常性的检查供电线路和网络线,出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4、强化设备管理,挖掘设备潜力,定期检查电子设备,做好备份,避免重要业务系统出现故障。

基层行必须制定电子设备定期检查制度,避免计算机设备带故障运行。淘汰或闲置不用的计算机设备,经检修无故障的,可作为重要的业务系统用机的备份机,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双重备份,以便应付突发情况。

5、强化安全意识,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机制。

确保业务系统重要数据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坚持制定制度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对基层行信息化应用体系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实施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病毒防范、数据与资料的安全管理、运行环境的安全管理、应急计划和保障体系等。严格执行,确保制度逐项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保障基层支行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立。例如加强互联网非法内联的管理,避免银行绝密数据泄露。严格微机室管理制度,做好电子设备使用登记。重要业务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更换登录密码。科技专管员定期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登记使用情况或不及时更换密码的人员进行教育,严重的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2

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以后,新的“三定”方案,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支行一级分设了专门的调查统计部门,标志着调研工作已成为基层央行的一项日常性基础工作。“调研立行”更是明确了调研工作在基层央行的重要地位。尽管各级领导对调研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基层央行调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突出表现为调研成果的深度广度不够,调研工作的外围环境不佳,调研与其他工作相比缺乏刚性制约等几个方面。

一、当前调研工作面临的难点

1、调研选题困难。20__年,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出台了《山西省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暂行管理办法》,把调查研究的严肃性,规范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金融调研工作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对基层行来说,由于立足面不同,视野不同,掌握的素材不同,基层行选题局限性很大。一个调研课题如果对上级决策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如果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那么,这个调研课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因此,解决调研工作选题的问题成为基层好搞好调研工作的关键。

2、信息采集困难。监管职能分设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基层央行在金融机构中的硬约束有所弱化。按照新《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是,对于调查研究来说,更需要的是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活情况,而不是现成的报表,需要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配合。在现实调研中,由于对于报送随即性调查表的行为没有制约的相关细则,对于基层央行临时需要掌握的资料是否包括在内也没能明确。因而金融机构延迟提供、提供失真度较大的数据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的情况时有发生。

到企业调研的难度更大。人民银行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贷款,所提供的信息也以宏观为主,缺乏直接的指导价值,所以好多企业把人民银行调研看作是对企业的负担。掌握企业生产情况、行业发展情况的领导或经销人员,根本见不到,常常推托人不在,或找一个办公室人员泛泛而谈。有的企业甚至看看报表都难以做到,要董事长签字;还有的干脆拒不接待。

3、质量提高困难。现在的调研工作,特别看重对宏观政策的反馈和建议,要求对较大区域的经济金融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掌握。一般来讲,上级研究部门、刊物承办部门,看到“我区”、“我县”字样往往觉得宏观性不足,没有代表性,所以很难认定成果。同时,由于基层央行整体学历偏低,缺乏既精通金融实务又掌握数理统计方法,既钻研金融理论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人员素质、分析手段也制约了调研工作的质量,使基层央行的调研深度和广度难以进一步拓展。

4、经费列支困难。目前,除了总行布置的企业景气调查、物价调查、储蓄问卷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等少数专项调研明文规定列支的经费外,基层央行自己组织的调研活动调研费用难以落实。一般来讲,除了上级行来人调研外,本单位人员在本地调查,用车费、接待费基本没有着落,调查人员往往要骑车跑单位,且由于单人独马,缺乏调查氛围,很难了解全方位资料。很多时候,调研人员只好坐在办公室电话联系。有的单位,甚至连电话也做了限制,超过一定限额要个人自负。经费短缺,外出困难,限制了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样本选择的全面性,从而影响了调研工作的质量。

5、硬件配置困难。调查研究是基层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基层行更需要顾及硬性约束的工作,所以在人员设备待遇配置方面要远远低于其他部门。从人员配备来说,保卫,发行,会计、国库等部门需要双人双岗,需要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无形中挤压了调研人员。目前,县级机构配备人员基本为2-3人,要承担统计系统,信贷登记系统两大系统的工作,基本没有专职调研人员。从计算机配备来说,因为调研没有硬性程序,所以配备的机器基本是能打字就行,数据分析软件基本上不能安装。从个人收入来说,好多部门有特岗补贴,调研部门是少有的几个没有补贴的部门。

二、搞好调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1、确立调研工作的法律地位

调研工作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支持系统,需要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各经济实体和居民的支持,是国务院赋予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应该从法律的地位把这项工作职能确定下来,实行依法调查。这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央行实施调研活动的权威性,实现权责相称,而且还是提高调研真实性、准确性的前提。

2、建立监测与信息支持系统

一是确立调查点,建立样本群体,实行有偿服务。要在各家金融机构、典型企业、投资人和消费者之中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信息反馈网络,每次重大政策规定出台后都应定期在上述固定群体中进行调查,征询评价意见。二是建立宏观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包括:综合统计(金融市场资金流量统计、资本市场统计、企业景气统计、汇率统计等);银行统计(银行信贷、现金、累放累收等统计)、国际收支统计、专题统计(企业贷款统计、利息统计、有价证券统计、对外交易统计等),检测宏观资金整体流量与流向,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三是建立金融信息原始数据库。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指标体系,加强数据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涵盖辖区信贷、证券、保险等重要变量的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库。四是实现与各金融机构内联网的对接,拓宽信息搜集渠道;配备必要的互联网接口,及时下载、收集全国性资料,以现代网络为平台,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地方党政部门间实现信息的共享。要给调研人员必要的信息扩张权,对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经济指导、统计报告类文件要有传阅机会,对地方政府组织的经济形势分析活动要提供参会或列席资格。

3、建立调研工作指导与反馈系统

上级行要充分利用央行办公自动化网络平台,建立定期调研工作重点发布制度,及时指导基层行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要整合调研资源,从基层行抽调骨干参加全国性、全省性调研活动,锻炼队伍,适时指导;要在各级行之间建立定期的调研成果点评通报制度,拓宽视野,借鉴经验,促进调研工作的效率。各单位要成立由行领导牵头,调统部门、办公室联办的课题领导小组,结合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上级行安排重点,统一组织、规划、考核调研内容,开展“大调研”活动。

4、建立调研工作培训机制

要建立与调研工作相适应的业务培训机制。上级行要构建统一的、常规性、开放式的培训平台,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培训和电视录像、讲座等形式,定期进行经济金融最新理论、科学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目标等前瞻性的培训。基层行要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培训的力度,通过鼓励进修、外派培训、外聘培训、岗位轮换等形式,提高理论层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为调研部门征订必要的金融报刊,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中国金融》、《金融研究》、《金融参考》、《金融时报》、《经济日报》、《山西金融》等,扩大知识面,掌握最新金融动态。

5、建立调研经费与奖励机制

要设立专门的调研费用开支项目,实行调研费用专户管理。要明确每次重大调研课题的费用指标,逐步充实硬件设施,适当配备调研部门专用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或摄影、录音设施。要建立调研成果奖励制度,把调研费用指标与调研工作成果挂起钩来。对调研成果的考核奖励,应看着福利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加大奖励力度,从而调动广大职工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对于地方统计部门、经济部门有关数据,可以允许采取包给地方统计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采集的形式进行,这部分费用也应当有正常的开支渠道。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3

随着基层人民银行的各种业务处理越来越计算机化、网络化,对业务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人民银行县支行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环境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难点。

一、县行科技工作的难点

1、科技工作边缘化

县行的科技工作虽是某科室的部分职能,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与具体业务科室的工作职能不同,工作面向全行,许多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管科室领导多是业务工作出身,对科技工作难以参与管理,多数工作是由科技人员独立完成,科室领导认为科技工作越来越独立,科技工作人员却感觉越来越孤立。科技工作逐渐边缘化。

2、科技力量薄弱化

县行科技工作人员多数是兼岗,还分管具体业务工作。随着人民银行的工作不断正规化,科技工作人员分管的业务工作的工作程序、步骤、手续日趋正规,工作量也逐渐增大。科技工作也日趋正规,而且随着业务系统逐渐增多,软硬件的维护工作量也随之加大。科技人员经常陷于两项工作之间分身乏术,顾此失彼。

3、网络系统急待加强

县支行的业务系统日趋客户端化。20__年年初客户端系统占全行业务系统的比重仅为15.38%,而到20__年年末客户端系统点全行业务系统的比重则达到了27%。20__年达到了30%。20__年随着财务综合管理系统上线这一比重还会增加。县支行对内网的依赖越来越大,对网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县支行配备的华为路由器和交换机运行已满四年,没有备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旧cisco路由器由于多年存放,有的已无法正常使用。一旦上述硬件出现故障,很难在较短的时间恢复。

4、网络线路老化,布线困难

县行办公楼内的网络布线大多是刚建行时完成的,有的线路已经不通,断点多,在楼体内无法修复。随着业务科室的系统不断增多,业务系统用机存在跨两个以上网段的情况,原一个科室一条线路已满足不了需要。恢复和增加线路都无法在楼内布线,只能在楼外布线,既影响美观,又存在风险。

5、机房建设落后

县支行机房中的设备虽然不多,但对运行环境同样有较高的要求。多数县支行机房都有十多年的历史,设施陈旧,无法达到机房标准。

6、科技人员知识结构更新缓慢

一方面县支行科技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能力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有些知识,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网络等,县支行科技人员虽然参加了培训,但缺乏实际操作,动手调试和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知识更加匮乏,不能很好解决应用系统出现的问题,有时需要把计算机系统送到市行维护。

二、建议

1、结合科技专业的特殊性,适当调整县行科技专业定位。科技职能与具体业务科室分离开来。

2、配备专职科技工作人员,专注于科技工作。改变科技工作人员一心二用,分身乏术的局面。及时高效的解决软硬件问题。

3、县支行再配备一台华为路由器和交换机,作为工作机,原设备作为备机。一旦出现故障,可以迅速用备机恢复。将网络中断对各业务系统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也有足够的时间对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

4、对县支行进行网络布线和计算机机房改造。根据县支行业务发展的趋势,网络布线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县支行所有业务系统均客户端化为基础,适当考虑新增业务系统及不同网段的需要。使每个办公室的网络布线数量达到合理水平。

5、在县支行科技工作人员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严格、复杂的工作的同时,对县支行科技工作人员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县支行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4

一、基层央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面临的问题

1、稳定概念难界定。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金融稳定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只有在健全的法律法规框架内才能更好地开展,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虽然从法律上明确了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也仅在第2条、第34条进行了简单的表述,总行金融稳定局对分行及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作出了指导性规定,但具体到基层支行并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致使基层人民银行开展金融稳定工作也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为依据。

2、履行职能难操作。目前,基层央行可供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但从实际情况看,因贴现、再贷款业务手续繁琐,审批环节多,企业对此缺乏“信心”,金融机构也更加倾向于通过同业拆借、转贴现等方式来融入资金,造成再贴现、再贷款业务极度萎缩,甚至多年未发生。而“窗口指导”是基层央行近年来使用最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它是一种道义劝告,任何“指导意见”不是“指令”,对商业银行约束和激励作用较弱,传导逐级弱化,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手中。由于基层央行真正可操作的业务不断萎缩,基层央行难以准确把握稳定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主要风险考核指标界定不清,外部监测信息采集困难,造成基层支行对金融稳定具体业务操作性较差。

3、信息共享难建立。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后,基层央行的工作重心已由具体实务向宏观调控转变,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局、国资委、税务局、工商局、统计局、建设局等经济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不同行业的相关信息,以便于辖区金融稳定工作的监测。然而中央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其与地方有关单位及企业部门联系少,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难,各部门对于央行部署的工作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不予理睬,加大了基层央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的难度。另外,金融稳定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监管当局以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等多个方面,而目前基层央行的协调机制极易导致各方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职责不清、履职缺位。

4、数据资料难采集。风险监测是金融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民银行县支行在金融稳定工作方面的重点具体工作。监管职能分离后,各金融机构除必要的统计数据资料外,很少向人行报送报表和资料,导致基层人民银行采集的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等数据不完整,不及时,难以判断区域金融稳定的准确性,更无法有效发现风险和防范风险。

5、监控体系不健全。基层人行处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最前沿,是辖区金融风险的直接监测者,但目前人行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基层人行只能凭借以往的监管经验对风险状况、程度进行粗略的判断、识别。这种落后的工作方式削弱了其风险防范力度,不能及时有效、科学准确的反馈风险信息,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金融形势要求。

二、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是明确定位。人民银行县支行要根据上级央行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金融稳定工作主要应定位在风险监测和分析反馈两个方面,其中风险监测应当重点放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农村信用社法人风险以及当地支柱产业经营风险三个方面;在监测基础上的分析反馈应当以实证分析的方式突出苗头性、倾向性的风险分析。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在基层金融风险往往最容易从资金方面被突破,无论是内部、外部或是内外勾结,不法分子都企图利用金融机构在内控制度上的缺陷和漏洞非法谋取资金,因此,在县域金融机构中风险往往集中体现为由于内部控制不力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二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机构中既属于法人金融机构,又是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的金融机构,因此金融业风险防范的重点应是农村信用社;三是金融稳定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县域支柱产业的监测有利于准确评估辖区经济金融的发展态势。同时,基于县域经济的微观性,县级人民银行应积极向上级央行反映与金融稳定有关的具体经济金融现象,以实证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为上级央行作宏观分析和评估提供素材,起到见微知著、窥豹一斑的作用。

二是提高认识。如果把全国经济金融体系比作人体的大动脉,省市级经济金融体系则是其分支,而县级经济金融体系则是处于最末端的毛细血管。虽然部分毛细血管的损伤不一定会导致主动脉出现问题,但却是机体发生问题的预兆,也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如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将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县级人民银行不应把把金融稳定工作局限在防范金融业支付风险上,而应站在央行履行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高度明确把握金融稳定的标准,准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度重视基层金融稳定工作的意义,增强金融稳定工作力量。

三是完善法规。由于金融稳定涉及经济的各个层面,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负责金融稳定的协调工作,必须站在整个社会经济全局开展工作,这项工作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建议制订《金融稳定法》,把维护金融稳定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体公民意志,同时国务院及其人民银行也应跟进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的建立,保证基层人民银行在宽松的法制环境下开展金融稳定工作。具体到人民银行县支行,应当在上级央行的指导下建立详细的金融稳定操作规程,形成较为规范化的工作程式。

四是强化监测。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做好风险监测工作,一方面要注重建立高效的风险信息快速传递网络,成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横向金融稳定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包括人民银行、各金融监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内的金融稳定信息网络体系,同时,要加强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外汇管理、征信管理及货币信贷管理等职能为金融稳定信息的监测提供服[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务。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要尽快制定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使金融稳定监测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5

人民银行财务支出管理的任务是在满足正常业务支出、保证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节约使用各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目前,基层县(市)级央行纷纷实行财务费用集中报账制的财务管理模式。报账制是指本着“实行总额控制、费用支出合理、事后审查严格、拨款按期核销”的原则,给县(市)支行一定的财务自主权,确定县(市)支行的财务支出内容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由中心支行通过拨付业务周转金和核批财务指标对县(市)支行进行费用支出总控制。行政部门向会计部门报账,县(市)支行在中心支行核定的费用指标内据实列支,其开支合理性报经中心支行的会计部门审核后,按核算内容纳入费用账户核算办理账务处理手续。县(市)支行实行财务集中报账制度后,其财务支出统一在中心支行的会计报表中反映。县(市)支行停用费用类科目及其明细账户。

一、财务集中报账制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一)实现了财务管理手段的新突破,强化了财务核算向财务管理的转化力度;加强了财务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增加了业务发展宏观上的预见能力,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业务规范;有效地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

(二)提高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由于财务核算中心集中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把关、处理、装订和保管,从而统一了标准,规范了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了财务工作的严谨、严密、严肃性,堵塞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漏洞。

(三)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报账制始终坚持以收定支的资金管理办法,按报账制的要求,各行应设置一个基本账户――用于备付金的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支出及资金的划拨结算等;基本户除中心拨入备用金和银行定期转入该户利息外只支不收;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四)有效地控制了费用开支。在费用控制上可以采取全年按时间进度控制报账单位的费用开支,实行费用开支预警制度,财务核算中心在接受报账时发现有超支或接近可用费用最高限额的,应及时通知该单位予以注意,有效地控制了费用支出。

尽管实行集中报账制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但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限定费用明细账户指标额度不够科学、合理,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由于中支基本上是以各报账支行上年度的费用实际支出额和一定的浮动额度核定支行的费用指标,但有些费用开支是不可预知的,以至于一些临时、突发性或必需的开支没有得到费用指标的保证;同时,上年度已开支的费用不一定的本年度有所发生,若按已核定的明细费用指标继续列支,势必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二)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集中在同一账户、核定一个指标限额不够科学、合理。少数支行由于离退休人员多,且年老多病,需支付的医疗费在有限的医疗费指标限额中也无法列支,在职人员的医疗费就更得不到保障。

(三)受具体指标限制,账务处理欠规范,存在财务风险。少数支行为了平衡费用总指标,年终时存在用东墙补西墙情况,或者在费用账户之间进行冲转,导致财务处理欠规范、完整,增加了财务风险。

(四)集中报账制把支行需报账单据送达上级行的财务部门审核,途中存在票据丢失的风险,容易造成支行的资金损失。

三、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核定参加集中报账制县(市)支行的费用指标,优化费用资源的配置。除规定总指标、工资及相关账户指标、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含集中采购项目)和其他支出总指标外不限定其明细指标。使支行的费用开支更规范、合理和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提高费用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对于县(市)支行一些临时、突发性或必需的开支,如重大疾病人员的医药费等,给予特殊的调整空间。

(三)对医疗费账户加以调整,明确区分在职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使基层央行的在职人员真正享受到国家医疗的优惠政策。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6

[推荐]基层央行女职工队伍现状及做好女职工工作的对策

基层央行女职工队伍现状及做好女职工工作的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要履行好实施宏观调控、提供金融服务和保持金融稳定三大职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央行干部队伍作保证,人民银行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尤其是女职工队伍素质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女职工工作,使女职工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各级工会组织尤其是女职工组织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央行女职工队伍现状

自人民银行保留恢复以来,总体上看,女职工工作随人民银行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女职工队伍素质随人民银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人民银行女职工队伍尤其是基层人民银行女职工队伍的总体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的保守性

尽管人类已进入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但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伦理道德仍极大地影响和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举内”、“女人的名字是弱者”等等消极的女性观在一定程度上仍主宰着妇女的精神世界,加之部分单位在用人和选人上“重男轻女”现象,导致很多妇女自卑自弱,不敢或不愿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大舞台上显身手、展风采,缺乏进取精神、拼搏精神,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激情、生活激情。这种现象在基层人民银行部分女职工中也有所体现。一是在政治上没有过高的目标,胸无大志,随波逐流;二是在工作上没有过大的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三是在行为上没有过强的表现欲望,禁锢思维,墨守成规;四是在素质上没有过人的本领,不思学习,甘于平庸。

(二)工作岗位的单一性

人民银行系统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的女职工大部分处于业务工作第一线,从事记帐、点钞等日常性、事务性、一般性业务工作的居多,有的一干就是几年乃至几十年,其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相对较低,以致部分女职工满足于简单操作上的低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多女职工不愿换岗,不敢轮岗,害怕在新的岗位一切从头开始,难以适应新的工作。

(三)综合素质的局限性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极速更新的社会,特别是新的金融业务、新的金融知识、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这就对人民银行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知法律、晓操作、能管理、善调研、会微机、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将是人民银行干部职工队伍的新走向。但从基层人民银行的情况看,部分女职工不注重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不注重全方位、深层次业务技能的提高,其素质与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五型”干部的要求相去甚远。部分女职工知识面较窄,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

(四)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人民银行相对其它单位而言,工作比较轻松,无多大的劳动强度,待遇比较优厚,无多大后顾之忧,尤其是对女职工的各项权益落实得比较全面和彻底,以致部分女职工的优越感强于危机感,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消磨意志、浪费时光,惰性比重严重。随着人民银行系统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铁饭碗”、“铁工资”将被打破,但部分女职工对即将到来的竞争态势缺乏心理预期,缺乏直面竞争、自求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五)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女性比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其工作节奏大大加强,工作质量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从今年起,上级行对下级行实行绩效考核,对所有员工实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人民银行系统内各项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部分女职工已感到徨徨不安。她们中有的通过内退,已彻底退出了竞争舞台;有的怨天尤人,自叹生不逢时;有的忧心仲仲,在高度紧张和恐慌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六)生理条件的特殊性

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除了与男性共同承担物质资料的生产外,还承担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因此女职工比男职工的责任更大,负担更重,健康状况更差。从基层人民银行的情况看,大多数女职工身兼妻子、母亲、媳妇等多种角色,她们既要在单位当好优秀职工,又要在家庭当好贤妻良母,整日劳碌和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大量消耗女职工的心血和精力,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有的女职工甚至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二、做好新时期女职工工作的对策

央行要改革、要发展,需要女职工的广泛参与,需要女职工贡献聪明才智和奉献工作热情。做好新形势下女职工工作不仅关系到女职工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银行职能作用的发挥。积极推进基层中央银行女职工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引导,着力培养女职工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意识,也是妇女成才的巨大推动力量,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途径引导女职工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一是思想教育。首先,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强化,要履行好基层中央银行职能,改革与发展是当前人民银行的主题。因此,要教育女职工充分认识中央银行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女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心态投身到人民银行的改革发展之中。其次,要开展“四自”教育。组织女职工学习《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学习自古至今优秀妇女代表的动人事迹,培育女职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展示女性坚忍不拔的品格,谱写“巾帼胜须眉”的篇章。第三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广大女职工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展示女职工建功立业、文明从业、爱岗敬业的新形象。

二是目标激励。根据基层人民银行履责需要,结合各单位女职工的个性特点,引导女职工系统性、针对性地自我设计进取目标,使女职工在自主设计的目标下自主学习、自主竞争、自主成才、自主发展。

三是实践锻炼。要有意识地给女职工交任务、压担子,让女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压力,培育进取意识;要有

计划地组织女职工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让女职工在活动中激发动力,培育竞争精神。

(二)强化培训,着力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

女职工要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已的价值,最终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因此,强化女职工的业务培训,大力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女职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是要坚持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一方面在内容的针对性上下功夫,有计划地组织女职工对经济,金融领域和科技领域最新知识和成果的学习,提高女职工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在培训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多渠道、分专业、分岗位集中培训,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的放矢。

二是要坚持业余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要制订女职工自学成才的激励措施,鼓励女职工参加各级各类自修和函授,不断更新学历层次和知识层面;对基础好,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女职工,有针对性地选送到大专院校学习,系统地接受高等教育,构筑高层次、多方位的知识结构。

三是要坚持轮岗换岗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针对人民银行女职工工作岗位单一、业务素质单一的状况,要加大女职工的轮岗换岗力度,使女职工全方位熟悉人民银行的业务,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要建立女职工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加速女职工拨尖人才的培养。

(三)强化机制,着力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建立女职工源头参与机制。要全面提高对女职工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认识和尊重,通过多种途径畅通女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渠道,重视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提高女职工参与政务、管理行务的能力。

二是建立女职工推荐使用机制。要重视女职工的培养使用和提拔,以制度形式规定各级行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中的女性比例,把德才兼备、有发展潜质的女职工及时提拨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女职工有为有位。

三是建立女职工先进典型的激励机制。要加大对女职工先进典型的弘扬和奖励,大力宣传女职工建功立业的模范事迹,发挥优秀女职工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女职工中营造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立女职工合法利益的维护机制。全面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真心实意地多为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女职工的实际困难,着力解除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女职工以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入人民银行的各项事业之中。

(四)强化载体,着力打造女职工活动平台

要不断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女职工中开展寓教于理、寓教于乐的活动,为女职工成才立业、强身健体搭建平台。当前,人民银行系统在女职工中大力开展“建、创、争”活动,“巾帼建功”活动,“五项素质达标”活动等等,对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激励女职工奋发有为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抓下去,并抓出成效。

一是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采取一定形式烘托氛围,营造声势,使女职工积极配合、全力参与,更要注重活动内容的筛选、活动方法的设计,活动效果的体现。

二是要坚持劳动竞赛活动之间的衔接。人民银行系统开展的一些女职工争先创优活动,有的在内容上有些重复,有的在形式上有些呆板。因此,要加强对各种劳动竞赛内容的归并,明确主题,突出重点,在一套总体活动方案、一套整体激励机制下开展活动,以避免活动过多、过滥造成疲于应付,不求实效。

三是要坚持业务技能竞赛与文娱活动竞赛相结合。既要提高女职工的业务素质,也要促进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基层央行调研报告7

随着中央银行机构改革的深化和核算系统的升级,会计管理工作的加强显得日渐重要,它对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面履行基层央行工作职责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基层央行的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才能更适合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会计工作是基层人民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是作好金融管理、履行好中央银行职责的出发点。会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控制度滞后,不能有效防范会计风险。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制度建设未能及时得到完善和补充,一些业务缺乏制度约束或制度与实际业务操作脱节,制度跟不上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造成控制盲点,不能有效的防范会计风险,有效指导会计工作存在一定欠缺。现行内控制度只是作为对会计人员工作的要求,而没有将其作为法律、法规执行,致使会计业务潜伏着很大的风险隐患。

二是责权不清,缺乏激励机制。会计工作的风险性与待遇不相匹配,从现实情况看,会计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操作规程和评价标准,没有真正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致使会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业务能力缺少动力,成为引发内部资金风险的重要根源。

三是缺乏动态预警机制。内控制度对风险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现有的内控制度着重强调了对业务环节的控制及事后监督检查控制,而忽视了对突发性事故或案件的预测预防,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会计内控软件,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报警,起不到风险预防作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是人员老化素质偏低。中央银行会计是一项原则性、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高的工作,是央行的要害部门,对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行人员逐渐减少而且结构老化,岗位轮换、交流制度得不到实质性落实。少数人员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工作上只限于被动应付,操作上随意性大。

二、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基层行对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个别县支行的领导认为会计工作实行双重管理,即上级会计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局限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缺乏对本单位会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常工作仅限于账表平衡,资金不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只关心本行费用指标的多少、经费的松紧,对具体业务不做深入了解。 有的行纯粹把会计部门作为行内业务培训基地,把会计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其他部门,或者经常抽调会计人员搞行里中心工作,使一些会计人员不能正常从事会计业务。

二是岗位设置与现有会计人员配置相互矛盾。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承担着国库和会计两项核算业务,还肩负辖内金融系统及国库经收处的管理职责,一般应设置接柜岗、记账岗、复核岗、票据清算岗、清算管理岗、综合岗、系统维护岗、会计主管岗、会计档案管理岗、事后监督等岗位。其中票据交换员、事后监督员、系统维护员、会计主管员不得参与日间账务处理,记账员、复核员不能兼岗,还必须建立定向替岗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要保证正常业务开展,必须一人多岗,如遇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顶班就不可避免。具体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就会不同程度出现混岗、兼岗现象,缺乏岗位制约关系,存在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县支行人员少,会计业务量也较小,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占全行人员比重较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县支行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是业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协调。基层县支行是具体业务操作部门负责国库、会计、甚至包括科技,业务管理分别接受中心支行会计财务科、营业部、事后监督中心、国库科、科技科五家指导,由于具体工作布置和管理“政出多门”,县支行国库会计科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三、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建议

首先是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银行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会计风险具有隐蔽性、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为确保会计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必须从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入手,狠抓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和会计行为。对现有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更严密、更完善,通过建章立制,使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会计核算的每一个角落,使每项业务的开展作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堵塞漏洞。

其次是明确责任,奖罚分明。要对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会计岗位责任制作出明确规定,把会计制度、任务和工作职责具体分解到会计部门的各个柜组和岗位,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对主管行长、会计主管、复核员、经办员的责任应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对那些有悖于内控要求的人和事要认真检查,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努力做到查一儆百,令行禁止。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制度为标准,以事实为依据,甄别是非,分清主次,界定责任;同时,要对一切破坏内部控制运行的违纪违规者,不管是谁,要一视同仁,以维护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再次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解决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只靠健全内控制度难以奏效,必须从改革会计管理体制人手,打破会计工作分级管理的体制,实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

最后要加强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针对新业务发展需要加强现有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使之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自觉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提高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的自觉性。

TAG标签:#报告 #调研 #央行 #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