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中外名著>文学体裁>散文>修路的爷爷散文

修路的爷爷散文

笔墨馆 人气:1.24W

全国解放那年,爷爷卖掉城里的药铺穿着长衫回到乡下,没有药抓,没有书读,爷爷就不断地在乡下修着那不断的长路。

修路的爷爷散文

在我那土地广阔、人烟稀少的山村,鲁迅先生说过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名言,在走的人并不多的山村就难以走出路来,但路总得有人去走出来,爷爷就扛了铁锄、铁撬到处修着路,于是在我们那个山村,爷爷走过的地方便有了路,有了路的地方便走着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

回到乡下的爷爷,不可能成天都去修路,在城里卖药铺所得的几大篓“蒋光头”因为不再是钱,早送了村里人折纸扇。爷爷就日复一日地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再凭工分换来粮食。山村尽管人丁不多,可大家集中在一块田地上劳动,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一排排铁锄举起、落下,俨如油田中采油树似的。只是那时的劳作并不能采得太多的油水。劳动中歇息或放工后,大家总忙着去采些野菜野果、割些猪草牛草、抽袋水烟旱烟、说些浑话素话。爷爷不管这些,爷爷就扛着大锄头走到田头地角认真地修起路来,铲铲杂草,垒些石头,加宽路面……爷爷修的路并非公路马路,他修的是我们到水井挑水的路、到山上砍柴的路、到山外赶集的路……不显山,不露水,这一切并不能换来额外的工分和赞誉,相反却因超负荷的劳作后回家多吃饭挨奶奶和母亲责骂,但爷爷愿意这样做。

山村的田地自然离不了山字,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披在向阳或不向阳的山坡上,就像山民们披在身上用棕皮扎成的蓑衣。在这些地方干活时,爷爷总是早早地出工,在荒坡上去挖出一条路来,好让人行走。乡亲们干一段活要转向另一片田地时,爷爷又早早地去挖另一段路。谁知有一天,爷爷推一块挡道的大石头,因为坡太陡,石头骨碌碌地往下滚,一下砸昏了村长家正放羊的女儿英子。村里人吓昏了,爷爷脸上也直冒汗,好在爷爷有些医术,他走上前掐了英子的人中,救活了英子。

不知是村长报复爷爷,还是每个月乡里送来的那堆报纸指示,总之在我们那穷得连地主富农也长不出来的山村,爷爷因为带回几篓并不值钱的钱,以及他修路为拉拢人心说话文绉绉的之类莫须有的理由,被推上批斗会。批斗会设在我家院中,家里人为乡亲们生好火、烧好开水之后,就开始迎接他们批斗我那八十岁长满白胡子的爷爷。有一天刚下了整整一下午大雨,批斗会开到天要黑时,家屋前的小河涨了水,一下冲走河中的两块木板,让大家过不了河。这时爷爷走下批斗台,叫我爸拿来锯子,走到屋后自留地中,砍倒了两棵将来给他做棺材的红松树,搭在小河上,在上面放些木板。桥搭好后,村里人陆续回家了。第二天天又下雨,村里出不了工,于是广播又通知来我家批斗爷爷,大家踩着木板向我家走来,批斗会开了一会儿之后,村长掏出怀中的报纸扔了,叫记工员给爷爷多记四天的工分,又叫了五个壮劳力天晴后到村树林中砍三根大柏树给爷爷做寿棺。爷爷是村里的半劳动力,每天出工得五分,爷爷一生中得过的奖励工分就是这一次,一下得了二十分,价值一块六角钱。

爷爷一生中修路最辉煌的'莫过于他八十三岁那年。乡里决定修一条公路进村挖煤,年轻时行医走遍过大半个中国的爷爷,见过不少公路铁路的爷爷,八十三岁的老人还走路如风的爷爷,被乡里任命为技术员,指导大家修公路。爷爷自然高兴,成天扛把铁锹,提着洋铁皮喇叭奔走在工地上,硬是让那宽阔的公路一寸一寸地翻山越岭往山村中伸来。说来也怪,公路刚修到村口,有一天在石山上打石头的村长推下一块石头下来时,刚好砸着正看图纸的爷爷,让从来不生病的爷爷躺倒在床。

那正是春天,我读书回家走过家屋前的小河,站在爷爷搭成的木桥上摘蘑菇,每年春天这要腐烂的木桥总会长出许多蘑菇来的。爷爷喝了母亲炖好的清香蘑菇汤,嘱咐爸爸和村长把他埋在公路边山崖上的那块高高的荒地中,说那地方是他生前选好的,能把村庄看个够。说完,爷爷就闭上了双眼,埋爷爷的那草地很平坦,可那崖很陡很高,没有路抬棺材上去。村长就派了几个年轻人攀上山岩,硬是用绳子把柏木棺材拉了上去。

爷爷从此躺在那片青青的荒草地上。因为无路上去,家里人逢年过节拜祭时,只好在山崖底摆上供品,让爷爷下崖欣享。

现在又到了春天,又到了早已不能走路的家屋前那小木桥长出蘑菇的季节,但愿冥冥中的爷爷修好了那段登崖之路,让我乘了火车再乘汽车回到山村,去拜祭草地上我那爱修路的爷爷。

TAG标签:#散文 #爷爷 #修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