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中外名著>文学体裁>散文>我和名人面对面散文

我和名人面对面散文

笔墨馆 人气:5.02K

一个乡里巴人,能见到心中敬慕已久的最为崇拜的人,可谓终生幸事。然而这等好事却让我给碰上了。

我和名人面对面散文

在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中外作家的故事,我们也接触到了一些著名作家的文章,他们的文章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令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老师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可以把人类塑造成一个高尚的人,让社会尊敬的人,它又像一名技高一筹的医生,可以挽救许多许多病人的生命。我饶有兴趣地问,作家是干啥的?老师说,作家是写书的。我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作家。从此以后,作家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开始发芽、生根、结果,崇拜作家,把他们视为心中的偶像。

进入中学以后,我就非常喜欢看书,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小说还是散文,反正是碰到啥书看啥书,最后竟养成了饭可一顿不吃,但书不可一顿不看的习惯。身边的人都称我是书呆子。嘴长在别人头上,随便说去吧。文章看多了记多了,天长日久便有了写作的冲动。我写了一篇又一篇,寄出一封又一封,一年又一年,三年五年多过去了,稿子均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再也写不下去了,便抱着写好的稿子到郑州找名家指教。二十五年前,在我们河南文坛,我最崇拜三个名人作家,一是李准,他的作品《黄河东流去》,叱咤文坛;二是杨兰春,他的《朝阳沟》剧本,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张宇,当时他才三十岁左右,任洛阳文联主席,以一篇小说《活鬼》一炮打响,杀入文坛,奠定了他的文学霸主地位,不久便被调入省作协工作。我乘火车来到省作协点名要找杨兰春求教,不巧杨老师不在郑州下农村体验生活去了,可另俩位倍受崇拜的名人都在。李老和张宇老师两人接见了我。我是从乡下来的,鞋上的黄泥土每走一步,尘土还要哗哗朝下落,身上的汗腥味很重,身上穿一身小摊上裁缝缝做的蓝色衣裳,脚上穿一双粗布鞋,十足的'一副农村打扮,要多土有多土,土得几乎要掉渣。我们深入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老师把我拿去的稿子随手翻看了一下,没想到李老首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他说,文学这碗饭不好吃,要为此付出很多的心血,有的人能坚持下去,不少人却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我希望你是否改当老板更实惠。我说,我已下定决心走文学这条路。坐在我侧面的张宇老师笑着开导我:前几天,我给一所大学的同学讲课,我笑着劝同学们以后不要去当作家,不要去受那个罪,大学毕业后都去当老板,当个百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过上幸福的生活多好!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真正搞出文学名堂的人是极少部分人,多数人是此路不通,最终碰得头破血流,一事无成。两位老师微笑着看着我,似在激励我,同时又似在为我指点迷津,劝我醒悟。但遗憾的是,对于当年这些我并未能真正搞明白。

临分手时,两位老师紧紧握住我的手,李老说,我劝你回去后,先放一放不急于写,先想办法挣钱,等有钱了,日子好过了在来找我。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两位老师的话时时刻刻在我耳边回响,老师的一席话一直鞭策着我,催我上进,勇往直前,老师的话更像一盏明灯,在他们的照耀下,我开始走出了低谷,终于揭开了文学的神秘面纱。

TAG标签:#散文 #名人 #面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