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中外名著>文学体裁>散文>市井声里的门前小街散文

市井声里的门前小街散文

笔墨馆 人气:6.23K

那年秋天,“都市田园”、“给耳朵放假”之类的房产广告宣传语牵引着我来到了郊区的一条小街,寻找心仪的居住之地,那干净空阔的马路、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让我一下子喜欢上这里,没过多久,就与开发商签定了购房合同。

市井声里的门前小街散文

第二年,我就成为了这条小街的新住户。一晃,在这里住了十年了。这些年里,这条小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周围的小区多了,呼啦啦的,小街两旁的住宅小区一下子由一个长到了十几个。刚搬来的时候,小街上只有一家小菜摊。一张撑起来的床板,几样蔫不拉唧的蔬菜,一个百无聊赖的摊主,几个稀稀拉拉的买菜人。每天从小摊前走过,都会看见清闲的摊主两手抄在袖筒里,眼睛没有目标地望着前方,懒洋洋地打着呵欠。

而现在,固定菜摊起码有十来家了,每家至少有三四个床板的摊位,摊位前随地摆放的临时摊子还不算,至于开着各类车子、提着担笼的游击菜贩子多得都数不清。再看看那些摊主,生意好的时候忙得一点都闲不下来,一个顾客的菜钱还没找呢,下一个已经拿着挑好的蔬菜等着过秤,性急的早把菜放在了台秤上了。每天的高峰期,忙碌的小街居民快速付过钱拿到蔬菜,又匆匆忙忙地奔向下一个摊点采购了。

菜摊周围熙熙攘攘、客源不断,水果摊前也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你看,“个个鲜水果店”里的水果都摆在门前的人行道上,只留出一条一米多宽的走道供顾客来往。一摞摞,一筐筐,一捆捆。大个的柚子,小个的甜橙;水灵灵的草莓,黄澄澄的桂圆;长长的甘蔗,短短的乳瓜。时令的,反季节的.,种类繁多,新鲜诱人。住在小街附近,一年四季都不愁买不到水果。

吃的之外,生活所需这条小街几乎都有了。这不,沿街两边大门紧闭的门面房,这几年陆续都装修成了店面,饭馆、理发店、杂货店、粮油店、医药超市、中西医门诊、美容店、鲜花店等应有尽有,就像早春的迎春花儿,开始只有一朵两朵黄灿灿的点缀,没过几天,花藤上全是夺目的花儿。生意人的春天来了,小街的春天也来了。小街繁荣了,租金也跟着飞涨起来。据说,门面租金由最早的一年两千多已经涨到一万五到两万。

小街上最热闹的时间,要属早晚两个时段了。早上五点多,小街就开始了一天的喧闹,就像刚睡醒的娃娃,一睁开眼就有了声音。最先出现的是清洁工人,他们天不亮就扛着扫帚,拉着车子,走上街头,开始了一天的辛苦。“刷――刷――”他们的扫地声伴随着晨练的老人,伴随着上学的孩子,也伴随着早起的上班族。我就是上班族里的一份子,每天早上都会看到那些着橘红色工服的工人忙碌的身影。

清洁工刚一清扫完毕,小摊小贩们便陆续来到,他们快速地在各自的摊位前摆上一天要销售的商品。

这时,最忙碌的是那些菜摊的老板了,有些摊子上的菜还没摆好,小街饭店的老板娘们早已经赶来了,她们趁着这段空隙前来采购。她们可是菜摊老板的vip客户,菜摊老板可是不敢得罪的,平时看着生蹭冷倔的摊主,这会也和颜悦色地招呼着她们。弄不好,人家会另找一家,那样,老板丢掉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八点以后,退休的、在家带孩子的主妇们也陆续走上了街头,小街开始了第一个交易高峰期。此时的菜相最好,价钱稍微高一点,手头宽裕的不在乎那几毛钱,当下就买了。过日子细致些的就不急着买,三五好友一起沿着小街周围的小区转一圈回来,看菜价低了,就会选择买点。家事不多的大妈大婶们不紧不慢地货比三家,比完之后买上一两样东西,一前一后慢悠悠地往家走着。遇到熟人了,便会站在树荫下东家长西家短地聊起来。他们可不着急,孩子都不在身边,有的是时间,出来买菜纯粹是运动运动,顺便放放风,会会老朋友。

下午五点多,上班族就陆续回来了,小街的第二次交易高峰开始了。这些人大都是年轻人,下班后先接孩子再买东西,他们一走进小街,就会东瞅瞅西瞧瞧道路两旁的菜摊、水果摊,盘算着晚饭的内容。孩子和父母分开一天了,此刻,在爸爸妈妈面前总会撒着娇、卖着萌,他们一边哄着一边谋算着怎样对付这些可爱的小鬼,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让人看着很是温暖。傍晚的小街上还会看到那帮老大妈大婶们的身影,他们出来溜达溜达,一来买晚饭用的馒头,遇上合适的蔬菜水果也会捎上一点。对她们来说,此刻的热闹是最享受的。平时,家里寂寞冷清,城里的邻居互相串门的也不多,只有到门口的小街上才会找到那热闹开心的感觉。

晚上七点开始,最热闹的夜市就拉开了帷幕,整条小街烟熏火燎、人头攒动。夜市上,最红火的要属烤肉摊了,主要顾客是那些勇敢的年轻食客们,他们可不在乎什么添加剂,过把嘴瘾才是重要的。在市中心不许设露天烤肉摊之后,摊主们几乎潮水般涌到小街了,忠实的食客们也粉丝一样追了过来。一到晚上,从小街中间到东边,烤肉摊一个挨着一个,个个摊前人满为患。尤其是新疆人的烤肉摊天天爆棚,去迟了连座位都找不到。

小摊主的生意兴隆了,小街的通行就出现问题了,经常性地堵车。每天上下班高峰,满大街的喇叭滴滴响个不停,刺耳的声音疯狂地挑衅着路过此地的人们。最糟糕的是前面明明都堵上了,后面的三摩或电动车还使劲往前挤,越挤越堵,越堵越挤,最后成了一锅粥,谁也没法走了,所有的行人此刻只能做一件事:“耐心等待”。

设计这条路的时候,没住多少人,现在住户增多、摊位增加、车辆流动频繁,再加上低素质的车主乱放车,本来就狭窄的小街就更难走了。为此,11路公交公司告到市上,电视台也曾做过报道,最终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公交公司只能另想办法。交警大队来贴过几次条,乱放车辆现象稍有好转,时间一长,依然如故。

一天喧闹的时段里,时而发生几件不愉快的事儿。大清早,为了争摊位,就有几个摊主吵得不可开交。一个长期卖鞋的摊主来得稍晚了一会,卖小孩衣服的年轻人就把他们的摊位给占了,他们两家就吵起来了,强悍霸气的鞋摊老板娘情绪激昂、言词激烈、气势逼人,三言两语就把新来的年轻夫妇说得哑口无言,只得退让。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由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呀!

当然,这样的不愉快,也是偶尔才有的,平时这些小商贩们彼此之间都很融洽,有生意时忙生意,没生意了一起闲聊,有些彼此还成了好朋友呢!

小街上的市井气浓,摊主们都是奔着银子来的,个别人甚至有些令人不齿的小动作,但是慢慢地也有所收敛,近年来很少有人为了短斤少两和小贩吵闹了;小街上的市井声大,争争吵吵难免,只是各种争吵背后都有外人难懂的不易,这些小摊贩或为一家生计,或为子女学费,或为亲人的医药费等等,不管为啥,这些人都是苦苦地坚持着、努力地奋斗着。

市井声中的门前小街,在嘈杂中卑微却真实地存在着,像每一个来往其中的普通人。这条喧闹的小街,每天都忠实地记录着百姓生活的变化,见证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每次从小街走过,我就特别喜欢默默地观赏这幅真实生动的通俗画面,喜欢欣赏其中的忙碌、热闹的景象,喜欢品味这市井喧闹背后的烟火气息……

TAG标签:#散文 #小街 #市井 #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