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心得体会>会计学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笔墨馆 人气:2.05W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会计学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1

当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很茫然。上面清楚地写着我被天津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录取,而我,一个对会计毫不了解的黄毛丫头该怎样去面对。会计,到底是个怎样的职业?在还没接触会计学原理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对于它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认为会计就是写写、算算、记记账,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会计学原理是我学习生涯中第一次接触的与会计有关的课程。通过学习,我对会计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这里将介绍我对会计学习的一些认识及感触。

一:对会计学的认识

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基础会计中对知识的介绍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对会计核算流程的介绍更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不像中级财务会计那样是独立成体系的。正是这样,所以刚开始学习时要按照章节的先后顺序由前向后逐渐学习,最好不要打乱顺序,从而人为增加学习难度。

还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时,总是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专业术语要去记,当时就想着把学习重点放在后面几章,前面的那些理论性的东西有时间翻翻就可以了。庆幸自己当时只是想想而已,通过学习前面那些理论知识,我对会计的定义由“死板”变成了“灵活”。看后才知道,会计的学习中,活学活用才是实质。而所谓活学活用,是指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做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等。

二:对会计学习的感触

1、要细心

说到会计学习,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不能抱着只背背定义就可以了。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尤其是在向我们介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个账户的适用范围是决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结合前面的知识来准确地认识每一个细节。

2、要注重细节

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以上一次老师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平时测试测试为例。如:月末结转已销甲产品的生产成本,此时,借方为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应为库存商品—甲产品。我学的时候这一部分就有点马虎,之后随着其他的事情一多,我慢慢就把要多练习类似的题疏忽了。考试时抱着一种侥幸的心里,结果感觉自己被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弄的团团转。全是自己当时不深入理解所致。

3、要深入了解

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的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

我们在确定所发生的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弄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的被抵调整账户,记账时应做减法,即与资产类账户的记账规则相反等等。

4、要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除了课本之外,还要多看其他相关的书籍,多思考,拓宽自己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面,了解会计分录中的业务内容和流程。记住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注意会计科目分类:资产类、成本类以及损益类中的损类账户中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账户的异类账户中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报表方面和试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此外,还要学好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常用税种的相关规定和常识。

5、要勇敢坚持

学习会计时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没有了以前做完一道题后成就感,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特别在复习备考阶段时,许多人都很茫然,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

6、要对老师有一个充分的信任

就我而言,我觉得会计学原理老师的课讲得通俗易懂,举例也很形象,总能使人轻易地进入课堂学习的那种氛围,感觉那才是真正学习时的一种状态。此外,老师总是鼓励大家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即时答错也不影响平时成绩,只要是自主发言。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家的自信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了整整一学期的会计学原理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扩张的。特别是对于我以后的学习来说,我心里也有了“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总有人持怀疑的态度,毕竟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成为招聘会上的宠儿?何况自己所处的学校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虽然这个专业目前学习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的事实。所谓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现在的我应该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趁着自己年轻,打好基础,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筹码。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培训班学习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得能力是远远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的,实际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要细致得多复杂得多,这时才真正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实际的工作能力是书本上没有办法教授给大家的,必须要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与强化。

会计学作为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学科,实习是检验学校里的教学成果的最好的试金石。学校中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要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从这个层银行工作面上来看,我们的会计教育和实践是有一段距离的。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会计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师德培训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假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假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我非常希望学校能加强实际的工作与党校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程度,实践可以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对我们这些毕业生尽快熟悉实际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国企的工作效率非常需要大力的提高。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企业发展观下是国期的通病。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这一点,仅举两个例子:一天,有一个同事一上午只工作了两个小时不到,其余的时间都在一个接一个的打私人电话,一边说着自己很忙,另一边手里却什么活也没干;另一件是关于年初报税,在银行工作资料还没有准备好,单位却在下午三点定好了地方开联欢会(下午是一点半上班),于是,大家都去联欢了,报税的时间就被推迟了。我认为,造成这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铁路这种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没有引入非常有效和富有活力的竞争机制,分配方式不够灵活,直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动力与工作效率。我个人认为改变这种局面的直接可行的方法有两个:其一,领导的工作作风的改变;其二,员工在工作时间约束的加强。我认为,联欢会虽不是庆功会,但也应该是在不发展观影响正常的工作的前提下举行的,而不能由于要开联欢会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如:税收滞纳金);员工在工作时间,应主要处理公事,如有特殊情况,可请假专心处理私事,而不应该占用较长的工作时间、利用公共设施处理私事。这是我的一些个人的学习教师法看法,作为一名员工,我也是希望自己所供职的企业越来越好。

通过这三周的实习,我接触到了真正的账本、凭证,亲手进行了简单的实际业务的处理,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地了解了现实中会计业——大的务处理的流程,认真观摩了师傅针对具体业务的处理,使我对会计实务的认识从纯理性的上升到实践,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尽管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受益匪浅,我深信这段实习的经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学习发展观作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3

自开学后第一次上课以来,专业概论这门课一共上了五次,通过不同的老师对会计这个专业的简介和概述,我对会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首先,是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要打好基础的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就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英语和体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专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习好通识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学科基础教育,算作是对于专业的入门前的教育。接下来就是最为重要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分为必修的核心课和选修的专业强化、专业拓展、知识拓展。其中的核心课就包括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实操企业会计事务、电子账、手工账。选修课主要有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英语、保险学、金融市场学、林业常务会计、财务ERP、资本运营等等。最后是综合拓展,有电子账实习和会计学综合实习。

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存在了20xx多年。早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

到奴隶制时代,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隋唐至宋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从此,中国会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

会计的实操性强,当然,它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能完美结合的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从管理学上来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源自会计簿记的制度安排、技术手段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深厚内涵的诠释。会计是现代经济发展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动力。

会计学主要是由会计学原理、专业会计学和会计发展史组成。专业会计学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按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会计知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司分为工业会计学、农业会计学、商业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所包括的不同内容,如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会计信息的研究,可分为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涉及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又可分为微观会计学(企业会计学)、宏观会计学(社会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等。

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等三种主要不同观点。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就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按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应当视为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按照“经济信息系统沦”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应当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基于对会计和会计理论的这样一种理解,我认为,至少在现代,会计已经成为公共性信息资源,成为市场经济体系基础性设施。同样,会计学又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充满智慧与挑战、生动而活泼集大成的管理学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重要基石。所以,在现代,不了解会计,不懂得和不善于应用会计知识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国会计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必将到来,增加会计基本知识,学习会计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应当也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国度公民的自觉选择、一致共识和迫切期盼。

会计学的就业方向及前景为一般是到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在的会计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还很大。会计的层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比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样很快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当然,拥有名牌院校的学历证书,对就业而言,如虎添翼。

对于会计,现在在我脑海中只是一个雏形,相信在今后的更深的学习中会更好的了解会计,运用会计,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要对今后的学习有合理的规划,老师教我们用“听”“看”“写”“说”这四个字来学习。听是指认真听课,学会听讲;看是指会看课本,会看材料;写是指能下笔、写论文;说是指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有好的未来,无论考研、出国还是工作都会有好的发展。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4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刚学习该课程的时候,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之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特别在向我们介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个账户的适用范围是决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结合前面的知识来准确地认识每一个细节。

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还记得在学习第一章时,总在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定义要记,就想应付一下了事,反正重点在后面几章,但会计学也是重理论的,它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教材中在阐述会计核算原理和各种核算方法时多配以实例,这样使我们通过实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并学会运用。它还要求我们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为学习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打好基础的目的。

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可我还要说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基础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制度的法律依据。它的制定和实施开创了我国会计工作的新局面,对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会计准则》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它的内容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

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和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遵循会计规范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严格地保证会计报告的质量不仅是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的需要,还是为了使外部利益关系人及时的获得必要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当然,仅仅靠规范是不够的,还要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自律。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特别在复习备考阶段时,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学习了整整一个学期,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有很多的困难,一般来说,学习基础课都不容易,打好基础就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夯实了基础,将来才能高楼平地起。

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会计学的心得体会5

《会计学》进入总服习阶段,10天内就要进行开卷考试了。经过40个学时的系统学习,我的收获很大,特总结如下:

1、会计学告诉了我一些企业经营中的一些原则和处理方法,这和我过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一致,要适应市场,必须理解和遵守这些游戏规则。

我罗列了其中确实对我有实用价值的7个知识点。

1)国有企业的股本小,资产负债率高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国际资本低价收购国有优质资产,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被海外资本大量掠夺的现实。国有企业以自有资金经营,靠借贷流动,想生存问题就解决不了发展问题,这是原有的融资观念在作梗。必须熟练运用财务知识,扩大融资渠道,加大对资源的掌控,多方增加对股东回报。

2)对帐中要求的证帐相符、帐帐相符和帐实相符的问题。我忽略了这一点,票据丢失很多,补起来麻烦而且个人损失很大。

3)新会计法中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问题。这一点倒是很重要的。对于扩大公司资产是个很好的规则。也好确认智力转化为资产的问题。

4)用EVA衡量经营效果。以前用发展速度、收入、利润等指标衡量经营业绩,现在我看到了一个好方法。另外一点,我以前认为借贷的资金成本高,公司也不做借贷;老师讲股东的资金资本的成本更高,想想这是对的。

5)收入和费用确认问题。公司开会就这个问题业务老师婆婆妈妈的说个没完,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一解释就可以了。

6)库存资产的处理。这让我找到了闲置物资让售业务的理论上基矗

7)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这是规则与习惯的差异问题。

以上知识点,有些很简单,属于基本概念,听一下就知道怎么做了;有些很重要,需要坚持不懈的去应用和实践。

2、会计学的本质是面向管理与决策的经济信息处理,而实际上是面向领导和审计的数字堆砌,这个局面要改变。

我从小就不认为会计是一门专业,主要因为我爸在供销社当过2年会计兼统计,后来不干了,再后来对会计认识深了一些是因为我岳母是燕大冲压件厂的老会计,我家领导上学学会计找不找工作,我以后就一直认为会计是找不找工作的,即使找着工作,没别的本事你就当会计吧。这次学会计学改变了我的这些不正确的看法。

会计工作给外界的印象就是5件事:报销、出纳、出报表、报税、应付审查。以现金为主线,打理证帐表,会计循环,也就是工作循环。要一个业务数据,你得等下周再说。

管理与经营决策关心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如何提高收入,降低费用是业务经营决策者面临的问题。3年来,公司和事业部能够了解到的财务信息就是按项目、差旅、补助等科目分类的,而每条业务线的经营情况、每个业务单元分摊的市尝销售和服务的费用、单个业务和每个员工的具体的收入贡献度等信息都是业务部门去重新组织分析,做一次业务分析至少还需要事业部负责人2天的工作量去对数,机会成本很大。有序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公司的财务信息按业务需要的科目做一下分类,按费用配比原则进行适当的分摊。

改善的方法。从业务与会计融合的角度看,可选方案有两个,一是会计人员学业务,二是业务人员管理会计。前者费点劲,后者简单点。

3、会计学告诉了我财务报表是经过主观处理的经济信息,不可信,经营的本质是现金流不能断。

我近3年的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岗位上,记忆中只在2004年1月看过一次公司的财务报表,其余没有机会看到公司的财务报表,所以一直不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没有对财务信息认真思考过。

现在想,不看也无所谓,认真提高现金流就可以了。

现金流是公司的血脉,血脉畅通是公司健康的基矗搞好公司,第一要务就是源源不断的获得现金收入,许多工作都要都要围绕创收展开。

4、头脑中建立了《会计学》的知识体系,并对结构性思维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层结构知识体系的内容。

第一层分会计学知识点、会计学要点、提升三个阶段。

会计学知识点分到第二层是十章内容。每一章下分的第三层就是几个节的内容。每个节下都分第四层就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的三基内容,三基内容下分的第五层就是内容的演变、基本特征和相关联系。这样算下来,会计学的知识点大约是270个左右。

会计学要点是抽取十章中10到20个知识点。这些点能抽取出来,应付考试,应付工作就都没有问题。

提升就是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个人对这门课的理解。当然,内容白纸黑字的写在那里,理解的深度和表达的高度就看个人投入的精力和悟性了。

第一层耗时最多,是基础,是把书读透的工作;第二层需要有判断力,是把书读薄了,最有实用意义;第三层需要灵活性,是把人从书呆子中区别出来的标志。

写到这里,心情忽然沉重起来,往事不堪回首:高考前不懂知识结构这东西,知识点都会,不懂得抽取要点,一味追求偏难怪炫耀智商,费力没讨好;上大学不懂知识结构这东西,知识点也会,还不会抽取要点,考试得不了高分;参加工作前十年不懂得知识结构这东西,干体力活技术活不在话下,要点也会总结一些了,不会概括提升的问题又明显了。学海无崖。我认为,已经建立起的结构性思维能帮助我更好的适应学习和工作。

另一个相关的小问题是,我意识到我沟通中思维跳跃的原因了:过于关注细节,过多表达细节,忽略了沟通时点上内容演进的方向。这个好听的讲叫发散思维,这是我的特长,但是在公司具体的工作中,不需要这些飘的,捞干的,说咋干就得了,言多语失。如果我从事艺术类工作这就了不起了。

5、荀子在《劝学》里讲: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也。我以前知道这个道理,但现在体会更深。做好管理工作,没有MBA的知识结构,是很难系统思考的。

经营团队,要贯彻终生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