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心得体会>2021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2021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笔墨馆 人气:2.6W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1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1

惭愧。在此次与我的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这些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却并没有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就拿我们教育孩子要“尊重别人”来说,我们总是在要求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因为我们是家长是长辈就一定要尊重我们,却完全忽视了我们也应该尊重我们的孩子这一点,以致于经常出现的对话情况就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跟大人说话的?大人教你的‘尊重别人’都忘了吗?”“那我的感受呢?我的感受就不重要吗?”“你是小孩子,你就应该听大人的话”。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再回想这些过往的对话,无地自容。我们拿着道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却不拿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的对话是永远都不可能平等的,不能平等也就不会有正向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家庭教育又怎么称得上是教育呢?纯粹是君王与奴隶的对话罢了。

幸好我们这次给了孩子和我们家长自己一个正视家庭教育的机会,要不是这一次真正平等相待的交流和沟通,我们的孩子晃眼就长大了,他会因为没有我们给他的正确的方式而影响其一生,他会带着原生家庭的阴影在世界上走一辈子。想想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自己都有些后怕,要是不及时改过来的话,那跟我们上一辈的家长给我们的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正是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自己的父母而生养孩子的吗?最后却重蹈覆辙,又走了父母走过的老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不快乐的小孩。

通过这一次与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交流,我想我们往后的家庭教育应该会大有改善吧!但习惯是可怕的,我们还真的挺担心,时间长了又走回到老路上去,忽略我们孩子的感受,让他们的心智甚至都无法独立成人。我想我们作为家长的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到底是要孩子听我们的话,还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如果让孩子听我们的话,那太轻松了,轻松到等孩子长大后,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来操心,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奋斗。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我想还是得把让孩子成人当成我们教育的核心,而不是让孩子听我们的话。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2

不知道怎么回事,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起床后都会闹情绪不背书包上幼儿园,每次硬送他去的时候也总会哭闹一会儿,但是现在宝宝进步很大,起床后不再闹情绪了,每天都能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入园后也不再哭闹,都能开心的与小朋友一起玩,此外我们发现宝宝在进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不需要大人喂,大都时候都是自己吃饭,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小b班的两位老师和阿姨对我家宝宝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教导,没有她们的精心呵护和教育,宝宝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泓鑫宝宝的每一位老师们!

作为父母,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拿破仑 . 希尔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允许孩子的身上有坏习惯存在。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宝宝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教育,比如教宝宝讲卫生,进门就洗手,睡前刷牙、洗脚,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教宝宝做事情要专心;教宝宝要诚实不说谎;教宝宝孝敬长辈等等。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自己的孩子成功,建议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吧!现在宝宝升上小班了,原来的阿姨和angela 、fiona两位老师也都跟班了,我很庆幸,我的'宝宝能够由她们继续带着,因为我发现她们两位老师也很重视宝宝们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甚至做得比家长还要好,还要细。有一天,宝宝回家脱下鞋子后就轻轻的把鞋子放好,嘴里还说:“不能用扔的,”我就问他:“谁告诉你的,”他说:“老师说的。”还有一次,我叫他帮我拿东西,他竟然对我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时惊讶极了,这句话是从儿子的嘴里说出来的。看,老师教的多好啊!宝宝真幸福!

我相信,泓鑫宝宝在父母和康桥双语幼儿园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教导下,一定会健康、自信、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3

俗话说:"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当的父母".我很赞同这一观点.身为家长应该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为父母,孩子虽小,但丝毫不能放松任何警惕,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边从小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不知道怎么回事,前段时间每次送宏宏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宏宝都会哭闹一会儿.非得等家长走后,再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方能停止哭闹,然后恢复平常,与老师及其他小朋友融为一体.每次见到宏宝哭闹的时候心里特不是滋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家宏宝平时在家的时候,没那么任性,也不那么爱哭闹,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乖宝宝...

当孩子出现特殊表现时,一定会有特定的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找出原因所在,然后在对症下药,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廖尉宏主要原因还是对他妈妈的依赖性太大。

宝宝上了幼儿园,爸爸妈妈总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把孩子也弄得很伤感。其实家长要鼓励宝宝做一个坚强的孩子,因为孩子本来很坚强,爸爸妈妈离开后一会儿他就忘了,和小伙伴玩得很好,是家长太煽情了。家长不要总在那里偷偷地看孩子,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发现了,更引起孩子对你的思念,这样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动,这是最不必要的,家长要对老师采取完全信任的态度,老师会以非常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接待你的孩子。

之后的一天早上起来,宝宝还是问了要不要是幼儿园?我们跟他说肯定要上的!就象大人上班一样,每天都要去,宝宝也不例外.吃过早饭,一路跟他说话和天玩笑,让他放松上学的紧张情绪,不一会儿就到了学校门口我说宝宝带我上你们班级,他说在二楼,然后就高兴带我上了二楼,也没有跟我说再见,他自己已经一个人坐到老师旁边的座位上去了

如说哭闹和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有些家长就以幼儿园的名义,来吓唬恐吓这些孩子:你不听话了明天我就给你送幼儿园。类似这样的语言就不要跟孩子过多地去讲。家长应该客观地评价幼儿园。幼儿园是一个给孩子提供快乐,提供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的地方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4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所以,我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和他们谈心得体会:

一、应该有榜样的意识。

要想孩子热爱学习,父母首先要热爱学习。为带好头,当父母的应该每天要给自己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这个时间最好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哪怕看看报纸或小说都行,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学习的氛围。要想孩子有良好品德,父母首先要有修养。父母平时待人接物要热情,谦虚,礼让,诚实,守信,一句话:在品德教育这个问题上,身教重于言教。心胸狭隘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胸怀大志,襟怀坦荡的后代。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小学,自觉学习能力很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帮孩子拟定一天的学习安排。如起床,漱洗,朗读,识记,听写,预习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帮孩子集中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做任何事情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干扰。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家长专门设一间书房,孩子做作业时,一个人到书房里做,尽量避免家人的活动影响她的注意力;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前要全部清除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东西放多了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尽量让孩子在台灯下学习,这样房间其他地方处于暗光中,这样也能促进孩子集中注意力。

三、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当今社会非常复杂,一些不良文化,不良社会现象以及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对孩子影响很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越成功,不良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越小。家庭教育首先应该让孩子认同家长,感受到家的温暖,孩子应该把家当作心灵的归宿。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家长应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充分享受孩子们的快乐,共享美好生活。通过这种方式,能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当家长的也会在这种无拘束的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修正教育内容。

总之,教育子女的问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5

听了翟召博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亲自共成长”家庭教育报告,深受启发,倍感鼓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但如何更有操作性的教育好孩子,达到预期的目的,翟老师给我们家长上了一堂很生动很有启迪的课,讲的非常全面、非常到位。

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也满心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孩子的教育随着认知的提高,也由最初的过分溺爱漫漫转变到用爱心来教育孩子,但是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的年龄,有时就是再有耐心也管教不了,更甚者就如翟老师所说到了“家长和孩子没有话说的”地步,作为父母一直疑惑不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听了翟老师报告,眼前豁然一亮,明白根源在述情障碍!联系自己,一是平时工作忙,疏于和孩子抽出更多的时间交心、谈心,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更真实的感受。二是说话的方式、言语的表达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站在家长的角度要求孩子这本身没错,但是因为孩子不服从家长的本意导致言语上重了一些,口气强了一些,总认为训斥几句孩子应该听话了,殊不知孩子就是这次听话了,下一次照样还是那样。三是同样的教育孩子,同样的说一件事情,同样的要求孩子做什么,往往因为说话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很不一样。比如翟老师说的孩子想养狗那件事情就很有代表性。

克服述情障碍,培养良好的亲子环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好的成长以及以后走上社会都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真正的做好孩子的榜样家长必须在自己的言语表达、说话的口气、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做出表率,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和孩子交流商量,以家长应有的人格魅力对孩子表现出更大的亲和力,引导孩子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内心感受到父母的爱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打好了这个基础、积淀了这个阅历,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和为人处事一定是个极大的促进!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6

说到陪孩子读书,又要有很多一年级家长出来反对了,很多人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小时候也没有要谁来陪才读书,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毛病,而且这个毛病会越惯越大,最后发展到没有家长陪孩子就不写作业的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有的家长不陪,一天都不陪!

其实我看不然,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很多事情都不太懂,比如填空是什么意思?划线怎么划?都要家长的帮助,还有现在一个6、7岁的孩子并不太愿意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做作业,家长不在,就会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玩玩橡皮削削铅笔,反正就是不做作业,边做边玩不专心的坏习惯也就此养成;如果有家长在旁边陪着,孩子有了约束力就好多了,就可以安心的做作业,家长也可以在旁边做一些必要的辅导,比如划线应该用直尺,用橡皮时不要把其他好的字也擦掉了等等,久而久之,不仅孩子掌握了正确使用文具、做作业的一些必要的知识,做作业时专业致志的好习惯也养成了,再大一些,习惯成自然,自己也就有约束力了,我家星现在就说:“嗯,星真是个好人,可以自己管得住自己!”

人们都说小学一、二年级时看不出孩子间的差异,到了三年级,问题就突显了,哪个是那发亮的金子这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其实,这时除了智力方面的些许差异,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差异,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在一、二年级这个培养习惯的关键时候你陪孩子一段,后面的十几年根本就不用你太操心了,这也是我访问了好几个名牌大学学生的家长时她们说得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当然,在陪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干预太多,让孩子养成独立(善于)思考、独立收拾书包、书桌等好习惯,否则,一切都白费。如果你觉得干坐着很浪费时间,就在孩子边上看看书吧,这样也可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7

初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半服从、半逆反、半独立、半依赖、半封闭、半开放、青春期萌动、渴望异性交往的特殊年龄段。在这个年龄结构的孩子最容易走向极端,所以这个阶段对整个人生人格魅力的奠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年龄群的孩子来说,我们父母要能降低自身的身段以平等的心态,与子女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幼稚错误的想法及行为要进行合理化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阻拦,那只会适得其反使他们更加的走向叛逆、封闭的境地。犹如洪水决口时来势汹涌,光靠堵截是栏挡不住,只能顺势合理化的引导才能使他们健康平稳的奔向茫茫的人生大河。

作为一个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要做到一个有责任心、敢担当、有目标、有控制力、有爱心的人,并要求他也必须做这样的一个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行为冲动,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行动的机会,使他们能有独立的机会处理问题,其中家长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指导,尊重孩子自己选择如何处理问题,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使孩子才能对这个世界及自身的不足有深刻的认识,帮助分析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与优势,对孩子的社会能力及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在初中阶段要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出一个详细的学习生活日程表,如:几点起床、刷牙洗脸,几点写作业,几点休息等,要每天严格认真按照日程表行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掌握自己的自控能力,比如如何调节看动画片或玩游戏与写作业的调节控制及时间的控制等,使孩子在一个劳逸相接,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在此对所有代课的老师真心地说声谢谢!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这次难能可贵培训的机会,万分感谢!仓促之笔还望见晾。

TAG标签:#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