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观后感>最新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

最新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

笔墨馆 人气:1.2W

罗曼蒂克消亡史,展现了乱世之中,芸芸众生与命运或妥协或抗争,与情爱或坚守或分崩,与他人或扶持或碾压的故事。下面是相关的观后感,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最新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

  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一:

罗曼蒂克消亡史 我还是要写的 不算剧透 因为我确是没太思考电影的故事究竟是怎样圆起来的

但是我的文字会让你了解电影的一些什么

我读海上花列传的时候懂了吴侬软语 吴语虽是指苏州方言 但刚刚查了一下吴侬软语却包含上海话的

电影中 大概应该四分之三是上海话的对话

就如张爱玲那张照片一样 我觉得沪地之言也是有那种不疾不徐 且有几丝俯视万物的 很缠绵悱恻的 有一种延续性

这点似乎和京味儿一样 无论是说话的语气还是神态 都有种高傲的姿态在那里

可是京味儿更多的是“爷”的不屑 是一种天子脚下 皇城根下的 天然优越感 上海自然不同

沪地之言 是任意一个人 从包括闫妮所饰的一个下人 都能传达出的一种稳与惬意

说是江南所带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言语”似乎不太妥帖 因为上海不属江南 但我总觉得 现今看来江浙沪的气质是无异的

但在三四十年代 我从张爱玲感知到 上海是优于江浙地区甚远的/

因为只看了一遍 多线叙述必是很难懂得 所以对于浮面语言的感触更多些 看电影的时候 一是因为冷 二是因为沉重肃谨

后半程我几乎都是端坐着去欣赏体会的 甚至边看边想 我应该去和导演交流 章子怡在戏中曾扮过演员 还有另一位 大概是吴小姐 所饰的亦是一位演员

酒精和多线叙述让我记不得也回忆不起她的名字了

她说 她自己也没懂自己演的角色 导演说这是部文艺片 是留给下世纪的人看的 我笃定这是程耳的真实想法/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 不是经济中心的魔都 没有鲁迅所言的 商业化的趣味 而是一个人人头顶是战机 众人忧心忡忡 充满了日本人身影的地方 电影的第三主角便是个日本人 上海 香港 日本 这三者的气质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吻合的

不像现今 或许香港和上海还是最大程度上的相似 但东京早就变了 不知上海hk在不在列 但去年东京好像是全球最宜居城市 这些话语偏离电影了/

最后的时候 章子怡所示的角色了尽了 在身体上侮辱她 在身心上囚禁她 甚至曾经要终结她生命的人 这在锱铢必较 有仇必报的我看来 是十足解气的

同时我也总觉得葛优要在下一秒活跃自己的喜剧因子了 如《非诚勿扰》《私人订制》中的葛优那般 但演员终是演员 葛优严肃得极好

另外便是 我朋友说过的一句话 “剧情不重要 看镜头就好”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配乐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的考量在哪里 但我清楚地感受到 那是经过探究与讨论的 不然不会在一部满溢中国气息的电影里两次运用少年音色的美声唱法和多次的交响曲 另外我也在反思自己的历史 若是对于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历史 再了然于心些许 电影回看得更清晰

电影 是文学的艺术 电影的剧本是文学 但配乐等等 不可或缺的与剧本相配合的内容便是艺术了/

这部电影 既适合一个看 又不适合 我很讨厌此类明明有误又很矫揉造作的话 不过罗曼蒂克消亡史确是这般

欣赏的时候 不需要一秒的交谈 我在看电影时 只想一直端坐着 这样能把我与电影院中左右前后的人隔离 好似将自己只身置之与电影里

但电影结束后 很多内容又与想 一些我所仰视的人探讨 但他人没有与你共同观影 自然没有你的心情 因此你种种观影后的感受与表现 会被看似怪诞 低落/

大抵如此 章子怡的演技极佳 尤其是一个性爱镜头时的青筋暴起 让我不知这是如何做到 另外她被掠下的耳坠 真是绝美的

葛优所示的陆先生 既心狠手辣 又常常淡然一句“喝茶”定是想要形成一种对比

电影里也有很多 持续的特写镜头和一两秒的荧幕乌黑 我想这是让观影者去对下一秒产生期待和恐惧的良方/

我万分感恩 观影时每个细碎的想法在酒精的化学法反应下我竟然都能记起

剧情 深意 不和导演程耳讨论或许永远不会懂 电影中饰演演员的吴小姐讲给粗浅的下人那句“导演根本没打算让读者看懂”或许是程耳的肺腑

  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二:

演程耳阔别四年的新作,久违的葛大爷和国际章,经典的上海滩故事。上映之前不禁让我担心新导演能否驾驭这样的枭雄题材,结果程耳还是给了你惊喜。年底了,各单位都开始写年终总结,甚至影评人都开始对电影市场进行总结陈词,这时,程耳敲敲门,气喘吁吁地说:“导演,还有我呢……”“上车吧”。结果这位新司机和这部新电影一不小心成了我心目中的今年最佳。

上一部《边境风云》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除了木木的孙红雷和杨坤,但拿了几个奖项,增添了投资人的信心。这一次干脆全明星阵容,还好不是隔壁的`商业国际大片,各投资商没有拼命地塞演员,导演真正能根据自己的角色要求,选了自己心中的演员。华谊公司也给了导演以及制作团队很大的自由空间,请来了国际章和浅野忠信,都是为角色服务。需要妖娆的女人,所以有了章子怡;需要日本间谍,所以有了浅野忠信;需要上海大亨,所以有了葛大爷。一切让你恰如其分,除了葛大爷不讲普通话。

电影中上海滩三四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物轮番登场,有从浙江来的上海小瘪三,有位高权重和为贵的上海大亨。有妖娆的大哥女人,也有当红的电影明星,也有尖酸刻薄的上海女管家。有组织罢工的地下组织,也有潜伏上海多年的上海间谍。一切向日本浮世绘一样,围绕权力和情欲,你方唱罢我登场。大亨刚刚处理好大哥女人的桃色纠纷,自己就去找了当红女明星。蜜月没过多久,地下组织又组织罢工。虎视眈眈的日本人要谈合作,兄弟分裂,江湖仇杀。辗转香港、重庆,还是最怀念上海。日本间谍卧底数年,娶上海老婆,养中国儿子,说上海话,但依然不会忘记自己是日本人。战争终于爆发,自己也占有了老大的女人,夜夜凌辱。但短短几年,自己竟也成了战犯,被赶来的大亨引渡,被凌辱过的女人亲手射杀。一切仿佛是命运的轮回,大局势下的人物浮沉,导演分寸拿捏得当,让你拍案叫绝。

其中,章子怡虽然开始戏份不多,但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所有人物都与她相关。她就是罗曼蒂克,她也是上海滩的形象代言人。

战前,她婀娜多姿,是上海滩所有公子王孙追逐的对象,虽然她是大哥的女人。这也是战前上海繁华的象征,东方巴黎名不虚传。所有人都认为征服她也就征服了整个上海滩,她也向你招招手,来者不拒。这就是上海滩夜色的魅力。所以上海滩题材的故事甚至电视剧、电影特多,远的有杜月笙、不近的有《上海滩》,甚至张爱玲、琼瑶的笔下都有那夜上海的神秘魅影。“但对于上海,我们只是个过客。”到上海就想到美国西部淘金一样,一切皆有可能,所谓的上海大亨也是小瘪三起家。

战中,她备受凌辱,虽然苟活残喘但要为皇军服务,甚至还要穿和服。这次导演显得十分大胆,用大段大段的情色描写展现日占区国人的命运。国际章真的很拼,角色也非她莫属。看了虽有些不适,毕竟在公众场合的电影院,但导演为了避开审查,让国际章穿着和服拍情欲画面,别样的残忍。

战后,她百般疮痍,身心需要修复。大亨在收容所找到她,她有点惊喜,有些慌乱,有些难堪。大亨陪着她去菲律宾找到了已是战犯的日本间谍,手刃仇人,也许能稍微抚平她心中的创伤吧。但时局变化,大亨也只能再去香港避难,罗曼蒂克的命运如何呢。影片故意留白,让看客们好好回味。

所以谁说电影没有女主角,电影的宣传照并不能揭示电影的实质,其实应该章子怡坐椅子上,众星捧月才对。也许是章子怡谦让吧,也许是为了尊重葛优,但也能抹杀章子怡的核心地位和导演的表达诉求。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将上海滩题材进入全新的高度,以前上海滩只是背景,这一次罗曼蒂克(上海滩)成了主角。其他人成了过客。想起以前看的一部小说《我城》,但电影如此生动的讲述,有黑帮仇杀,有风流韵事、黑云压城,还有浮沉过往。你对于罗曼蒂克的想象全在这了,你还喜欢她吗?

TAG标签:#观后感 #罗曼蒂克 #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