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巴菲特之道读后感(精选5篇)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精选5篇)

笔墨馆 人气:1.96W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巴菲特之道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精选5篇)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1

看完《巴菲特之道》,收获颇多,感觉其中很多道理、方法,不仅仅对股市投资,对工作事业和人生,一样很有价值,也许是因为对于沃伦。巴菲特来说,股市投资就是他的事业和人生。

首先,对于股市投资,“股神”巴菲特虽然11岁开始投资第一只股票,但不建议年轻人做。“在踏上社会在早期阶段,大多数人随着本职工作技能的提高,其收入多会超过投资收益。那些曾经20岁、现在40岁的人们过去10年、20年的‘炒股’经历,最大的损失并非股票亏损,而是由此耗去的时间与精力本可以成就另一番事业。”其实,年轻人开始也没有多少本金,如果10万以下,很多年不可能维持生活。所以,最好还是在取得自己第一桶金的时候,如果还有兴趣,再开始学习、逐步进入。

要理性和耐心,这是基于个人的能力。“理性的基石就是回望过去、总结现在,分析若干可能情况,最终做出抉择的能力。”“你自己花在调查研究上的时间越多,对于股评家的依赖就越少,从而减少不理性的行为。”如果没有能力做出判断,怎么可能理性,怎么可能有定力,怎么可能在别人疯狂的时候全身而退,在别人极度悲观的时候大胆进入?“近来是否有愚蠢的家伙给我提供了低价买入好公司的机会?”“你必须懂得别人在做什么,懂得他们为何不对,懂得应该做什么,还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反其道而行,以及能够坚持备受煎熬的状态直到最后的胜利来临。”

要对自己能力有客观的.评价,“清楚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买股票只买自己非常了解的。“沃伦知其所不知,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放弃其他。”要专注,“没有人会擅长每一件事,不断更新和学习新事物是很难的。”但现在,好像专家越来越少,什么都懂的“大家”越来越多,这不符合常理。“巴菲特相信,只有那些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才需要广泛的多元化。”

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是靠智商。“巴菲特告诉我们,成功的投资不要求有高智商,或在商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有句妙语:‘如果你有160的IQ(智商),卖掉30吧,因为你不需要这么多。’伟大的成功,只要有足够的智力即可,不必是天才。多余的智力并不会增加你成功的机会。”

而是靠持续的学习、调查研究、独立思考。“读书,多读、兼听、多思考,信也不要迷信,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人生阅读的真意义。”“花越多时间阅读公司年报和行业的相关报道,你越会变成企业主一样的行业专家。”要多方面了解,要注重以闲聊的方式,这样会更客观、有更大的价值。

总之,投资及人生的主线就是:“实力,持续学习进化提升软实力(智慧和境界),通过提升软实力壮大硬实力(财富和影响力)。实力强大后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回报社会,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到做人与人生,要成为最好的自己,要积极、坦率、追求快乐。要“与诚信且有能力的人打交道”,“不要试图成为他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永远不要停止前进。”“他投资是因为喜欢解决其中蕴含的复杂的智力问题,而名声和金钱的获得倒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人生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来自对某种兴趣的追逐,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过程之中。”“他总是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一般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乐观,随着年龄增长,悲观主义逐渐抬头,但巴菲特似乎是个例外。”“他说‘我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热爱每一天。’”

简单说点本书的重点,如何股票投资。首先要强调的是:同样是买股票,投资与投机有本质不同。总结下来,就是要在好的时机用好的价格,买好行业中的好企业。“他寻找那些能看懂的企业,有着长期的光明前景、诚实且能干的管理者,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所谓的好企业,个人总结就是“有良好的管理团队+对科研的重视”。

最后,感谢上初一的侄子,是他推荐我看的《巴菲特之道》这本书。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2

终于读完这本书,本书系统概括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核心就是12个准则,印象较深的是巴菲特对管理层的理解是很深入的,尤其重视管理层是如何分配盈利的,是否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这表现在将钱投资于有更高回报的项目上,或是提高分红或回购。财务上更看重净资产收益率,强调成本控制与较高的利润率。 终于读完这本书,本书系统概括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核心就是12个准则。 印象较深的是巴菲特对管理层的理解是很深入的,尤其重视管理层是如何分配盈利的.,是否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这表现在将钱投资于有更高回报的项目上,或是提高分红或回购。

财务上更看重净资产收益率,强调成本控制与较高的利润率。 如何确定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是其生命存续期内现金流在合理利率上的折现,现金流就是股东盈余,股东盈余就是净利润加上折旧、摊销,减去资本支出和其它运营资本。这里我用书里面的例子算了下,用等比数列求和,假设未来盈余不变,企业价值就等于股东盈余÷折现率,如果企业成长率高于无风险利率,用两段贴现法,例如可口可乐的例子假设下一个10年15%增长,从第11年起5%增长,书上算出1988年的可口可乐内在价值是483。77亿,自己也算了下确实是这个数,这可是1988年盈余数8.28亿的58.4倍,书上还给出永续增长5%的情况下也值207亿,相当于盈余的25倍。看来长期增长率小的变化能带来估值很大的变化。

在投资数学上主要的理念就是保持组合在5~10只股票为最好,适当集中,不要多元化,书里还给出了凯利优化公式2p—1=x,p是赢的概率,x为投注的比例。投资心理学上人们总对坏消息反应过度,对好消息反应迟钝,对同样数量上的损失带来的痛苦是盈利带来喜悦的两倍到两倍半。损失厌恶的结果是过于保守。

最后说到的是耐心的价值,系统1与系统2两种思维模式,投资需要慢速的系统2思维,如何激活?阅读年报,及竞争对手的年报,做分红折现模型,得出估值,搞清管理层的长期资产配置策略,而非简单看几个财务指标。

巴菲特成功最重要的性格就是理性。理性的基石就是回望过去,总结现在,分析若干可能情况,最终做出抉择。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3

当下股市很热很火爆,开户“一人一户”限制放开,两市新增开户数,再创历史新高。这时候很多新人涌进股市,我就将自己阅读《巴菲特之道》,一些感想跟大家分享,供参考!该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作者:【美】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杨天南译)。

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投资策略,实际上是一项五环相扣的系统工程,组成这项系统工程的五个环节,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长期持有、适当分散。或许你还不能理解,没关系,慢慢来你总会理解的。你不可能成为巴菲特,你必须成为利自己。不要试图成为他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永远不要停止脚步。

本书更多是从投资理念上进行剖析,第一遍通读之后还是有点云里雾里,最吸引我的是:第6章投资心理学。通过自己近期股票操作感触很深,下面将几个常见的投资心理现象进行分享。过分自信,典型表现是,对于那些肯定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信息,他们就信赖,同时忽略相反的信息。这一点在一些微博大V换一种说法说过,称之为散户的短视,其实就是一个意思,这种过分自信现象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过度反应偏差,人们对于坏消息反应过度,对于好消息反应迟钝!(P209页第2段第3行有个笔误“反映过度”应为“反应过度”)。5月5日大盘连续跌3天以来,这个情况很多股民应该有感觉到吧,对一些利空消息以及某证券公司谣传信息,弄的人心慌慌。损失厌恶,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是盈利带来的喜悦的两倍到两倍半。其实如果你是新股民,买入后盈亏状况就会让你切身体会到了,当买入股票上涨你感觉愉悦,但是出现下跌,看着亏损数值,你内心难免会感觉痛苦,当然你可以减少查看盈亏的频率。损失厌恶会影响你的心态,可能让你由优势转化为劣势。

找出那些低估值的股票,不用理会大势的高低,心里就不会随着估价波动而慌乱了。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巴菲特可以忽略那些超出他投资理念之外的机会,看着那些他曾经错过的却令其他人赚钱的机会,他能够心平气和。

选择股票可以参考第5章投资组合管理的相关知识,巴菲特的安全边际方法,在股价大幅低于其价值时买入,在股价没有被高估时持有,有股价大幅攀升时卖出。结合最近的操盘,我觉得按照这个安全边际选则个股可以让你在股价波动时更加泰然处之。如果你是一个新手想要涉足股市,请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还要做好心理上和财务上的准备,以备在下跌发生时,采取相应正确的行动。

推荐序言有9篇之多,可能觉得烦,但是很值得看看哦。我最喜欢的`章节上面讲过,我比较不感兴趣的是第3章购买企业的12个坚定准则和第4章普通股投资的9个案例,毕竟我们是小散户一个。

本书第一遍通读之后我并没有马上下笔,操盘半个月再看一遍就有更深的体会,书中的精华可能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全吸收,但是隔一段时间我回头再拿起来看,相信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收获。把学习到的东西转化到自己的处事规则或方式,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不管你是否炒股,阅读本书都会让你受益!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4

前几天读了第一遍,不可不说,对巴菲特和其价值投资有了一定的认识。炒股票,投资和投机,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内,更多的是投机,也就是所谓的'超短线,因为大多人在没有专业背景,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不可能把自己长期压在一个或者几个公司里面。在国内投资,散户居多。而且,国内公司制度的不透明,一个公司的经营情况只能大多只能通过年报来获取,散户投注一个公司,更多情况下无异于赌博。但是,投资就应该把自己的心态转换为公司的实际负责人,陪公司一起成长。

有一点,觉得很值得思考,在公司企业好转的情况下或者持续持续创造利润的情况下,你舍得卖掉自己的公司吗?如果不舍得,为何那么轻易的就会卖掉自己手中的股票呢。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企业确实经营出现了问题,转型遇到困难,那么,即便是自己在亏损当中,持续持有又有什么意义呢。

投资,要奉行一条逻辑,强者恒强,弱者不会那么容易翻身。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5

巴菲特以价值投资的理念独木成林,由于他傲人的投资成绩,使得他在投资者眼中似乎是深不可测、捉摸不透的。《巴菲特之道》一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解巴菲特理念之门,引导我们摸索价值投资在实践中的应用。

巴菲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理念让我重新思考对股票的估值方法——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却是称重机。判断公司的价值+低价买入+长期持有,似乎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虽然没有确切定义多低的价格算是低价,但是至少是低的很离谱了;虽然没有明确长期有多长,但是至少是做好永不卖出的.打算了。

巴菲特的理论也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吸收了众多大师的思想,在实践中得来的。这可能是这位大师最过人之处。在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以及查理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形成了不拘于特定模式的价值投资理念,在长达60年的市场波动中如鱼得水。

最难能可贵的是巴菲特的自信,他不为他人嘲讽所动,不为市场波动所动,他细致研究、耐心等待,正是如此的精神成就了巨大的收获。短时期虽有很多人胜过他,但是他从不与他人赛跑,他只是用时间证明自己的判断,正是如此的信念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巴菲特之道》不是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巴菲特,而是通过介绍巴菲特的理念,让我们更加接近大师的思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经典常读常新!感谢作者与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