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我们仨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笔墨馆 人气:1.24W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我们仨读后感1

你看不到杨绛先生满腹才华的抛露,你也寻不到她追忆一家三口一生作为的身影。这部书仅仅是一位年迈的母亲怀念过世的丈夫与女儿的书籍,如此这般简单,纯粹,这就是我读完《我们仨》这本书后最大的感慨。

耳闻这本书的出版,已经不下两年,带着几分好奇与探究之心去揣测这本书的内容,却搁置了几年,未曾去细细品味一番,至于原因,自己也说不清。昨天,在图书馆寻找余华的《细雨中呼喊》,未寻得,却看到了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淡雅的封面,朴素的标题,它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杨绛先生失去至亲后那颗孤单却又安静的心。我带着疼惜般地捧着它,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在读它之前,我便猜想着,钱钟书先生的一生该是何其的故事纷呈,这本厚厚的书里该是满满地记载了钱先生的丰功伟绩吧。如果我猜对了,那杨绛先生就不是杨绛先生了;如果我猜对了,想必我也不是此刻的我了。书的最开端,每一页上都印着杨绛先生一家人的旧照,那是我从未见过的钱钟书和杨绛,一张张温情的全家福上,都是他们年轻时光刻下的痕迹。我们相差的岁月使我对两位前辈的印象就是博学的老人,淡泊的学者,更是我们后人无法超越的经典。

我们仨读后感2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寥寥数行,读后凄凉感油然而生。

《我们仨》是钱锺书和杨绛的女儿钱媛在病床上开始的,她只草草列了个内容清单,写了五篇,就再也无法写下去了,去世时六十一岁。钱锺书在女儿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岁末,离开老伴驾鹤西行。在处理好一些后事之后,九十二岁的杨绛于2008年年底接过女儿的笔,记叙了他们仨相亲相爱的一生。

平心而论,钱媛虽然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博览群书,却大概因为她是英语专业的缘故,中文文章写得十分逊色,流水账一般。作为母亲,杨绛对此也有遗憾,她在书中写道:“阿媛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样是平铺直叙,杨绛文字的感染力要强得多,像一位老奶奶在历数家珍,使读者饶有兴味,不嫌唠叨。

我们仨读后感3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杨绛先生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

我们仨读后感4

古往今来,离愁也好,欢聚也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上书,摩挲着它略带粗糙的纸质,心中的思绪涌上,看着杨绛与爱女,丈夫的生离死别,不禁想起我们初三毕业时那六月的阳光。或许我们经历的别离的程度不一样,但当我们回想起以前与别离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仨》是杨绛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往事。杨绛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写这本书时,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伤。就像我们现在翻开在书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以往的笔迹,看着哪张照片将你带入回忆的漩涡,既甜又苦。

在书中杨绛主要记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其实与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在性质上的差别。杨绛会收拾钱锺书的残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妇,为钱锺书烧红烧肉,做出血牛肉给阿瑗吃。在当时这些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罢了,但在阿瑗和锺书的相继离开后,这一切都变得奢侈。不,确切地说,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们从前,和同桌争论着题目的对错,即使上一秒面红耳赤,下一秒脸上便是晴空万里。但是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我们只有回忆,回忆着回忆,笑着笑着,哭了。

我们总希望我们当下的某个时间会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眼前的时光都是可贵的,无论是与谁度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所以为的永恒,会是后人的历史。

《我们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之家的生活,更让我们明白,何人都畏惧别离,伟人也好,平民也罢。我们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将我们以后会怀念的现在的寻常日子,在以后怀念。

我们仨读后感5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语文老师推荐高中读物中,有杨绛写的《我们仨》。为了丰富我贫乏的文学知识,便硬着头皮买了这本封皮很搞笑、附录很多的书。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杨绛——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一个关爱丈夫的妻子,跟随着她那朦胧而又不失真实的梦,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去了兴趣。可是,不知不觉中,我眼前总是浮现古驿道充满大雾的场景,有光秃秃的客栈,还有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开始回忆,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迟迟不下来?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现?

我吃饭想,睡觉想,和同学说话的时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开末尾的片段,写着:“钟书于1998年去世,阿圆于1997年去世……我是一个联络员,传递消息的。”还有“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哦,我顿时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兴奋过了头的我追着我知识渊博的同桌问个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样,这个伟大的母亲,用古驿道客栈和自己编织的梦,营造了一个朦胧迷茫的场景,填充家中后半期悲惨的故事,让整个场景不显得苍白而又荒凉

于是,我继续往下读。我喜欢钟书与杨绛在国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虽简陋,可有爱相伴。我喜欢圆圆头,被称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欢中国人成为国外的焦点。在阿圆渐渐长大的这段日子里 ,“他们仨”真的很幸福,夹杂着钟书的才华,圆圆的热泪,和杨绛的“稳”,这三个人像三个不同的音符,单个敲击出来不好听,只有组合在一起,才会编织美好的交响乐。不知不觉,从来不爱读书的我变了,作业也不写了,觉也不睡了,总是啃着这小小的书。想到三人在古驿道边的小船上相聚,阿圆在船尾抱着爸爸的脚,杨绛抱着钟书的头,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睡一个被窝,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着,可我们一点也不寒冷,因为“我们仨”的心也是紧紧靠在一起的,就像“他们仨”。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我流了大把的眼泪。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