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红旗谱的读后感

红旗谱的读后感

笔墨馆 人气:2.97W

《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巨著,大家看过吗?会怎么写读后感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红旗谱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红旗谱的读后感

红旗谱的读后感【一】

作品开篇于清朝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闹柳树林,揭开了20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冯兰池得胜,朱老巩呕血身亡,严老祥漂泊异乡,朱老明串连28户穷人三告冯兰池失败,埋下了两个阶级的世仇,孕育了子辈朱老忠、严志和与冯家的矛盾。朱老忠带着复仇的火种走出关东,挖参、打鱼、淘金、历尽磨难。25年后重返故土,继续与冯家抗争,并让儿子大贵去当兵,资助严志和次子江涛去读书,他凭直觉,寄希望于“一文一武”报仇雪恨。但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找到了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集体斗争,才真正改变了与冯家乃至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形势,结束了悲剧命运。

这是一部中国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这部历史的展开,立足于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斗争,反映了冀中农民运动的风貌,同时他们又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秋收起义等遥相呼应。这样,冀中平原的风云,不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革命的写照,而且把农民的反抗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就人物而论,《红旗谱》在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地域土壤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精神;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精神;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作者说:“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小说,首先是小说的主题。在我来说,主题思想又是和小说的内容同时形成的。”《红旗谱》所描写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对农民的生存状态、斗争方式和历史命运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小说所写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

红旗谱的读后感【二】

每个星期五是同学们最盼望的日子。为什么呢?因为那一天下午,老师会给我们读《红旗谱》。老师抑扬顿挫地读着,我们静心地听着。此时,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在潜移默化地得到文学熏陶的同时,我们深受教育。这是一本充满着革命色彩的书籍,一本经典的红色书籍。作者梁斌沤心沥血,创作出《红旗谱》这一经典之作。书中描写的恶霸冯兰迟,铁汉朱老巩,都是十分形象的,情节升腾跌宕,让人爱不释手。

《红旗谱》原先是白话小说,后来才被改编成青少年版等多个版本,但依然精彩。

我最喜欢书中描写的朱老巩。他为报当年冯兰迟砸钟抢公地,气得朱老巩的父亲吐血身亡之仇,闯了二十五年的关东,回到家乡后,与冯兰迟作对。当时蒋介石征收“割头税”,冯兰迟也借蒋介石之名,到处征收“割头税”。而朱老巩为了报杀父之仇,带人反“割头税”。一场真正的对决开始了……朱老巩不惧恶势力,毅然与冯兰迟作对。他弘扬革命精神,鼓励大家参加革命。

《红旗谱》是一本有血有肉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来说,不必要像朱老巩那样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也应该像朱老巩一样,敢于斗争,为百姓造福。

只有“诵读经典”,才能“感悟成长”。只有现在多看书,长大的道路才会更加宽阔;只有学习书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将来才能成功。

红旗谱的读后感【三】

读完《红旗谱》总共花了一天大约整整十四小时,不算快,但由于是一次读完,所以明显仓促。何况,本身对这类小说带一些成见,虽然读时尽量避免,然亦必有影响。所以下文的许多是非,都全属个人的主观意见,写之前也只看过极少的评论它的书。对观点的正确与否,不敢自信,聊资一说而。想分几点来说说我对《红旗谱》的看法:

第一、有关内容主题方面。

首先在主题定位上,大都认为是为“中国的革命”立下“英雄的谱系”,这一说法我认为有人为自作之嫌。小说描绘的.诚然是北方农村乃至城市革命运动的代代兴起,但明显并不是很有代表性。首先就说北民的粗犷显与南方不同,而革命之星火实起于南方,而北方受五?四影响又好于南方,教育发达亦胜之,故小说里才有运涛,江涛很容易就上学的条件,此条件在南方农村并不具备。如此种种,我觉得所谓谱系一说相当程度上是读者评论家甚至观作者主后加的。

其次在主题集中性上,作者尝试农村与城镇相连的用意是好的,但我感觉不大成功。就说江涛吧,原是农村气很重,但到小说后期则完全是个城市革命者,其中作者强调的革命思想、教育的作用或者可信,但缺少必要的交代,而这些交代是很重要的,关系到农村到城市的链接。而小说恰好略去了这些,所以感觉主题农村-城市的变换显得生硬。

再有是《红旗谱》一个比较出色的用意,就是紧扣历史。从革命源起到4·12反革命政变,再到革命高潮的慢慢复苏,都很自然地融入书中,并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结合得很好(主要是江涛)。当然应指出的是这些反映有些太直接,我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果真如何,只是个人觉得。我想这与小说主角们的身份有关,他们都是农村革命的顶先人物,所以描写下来给人以“政治变动直接广泛影响农村”的错觉。

第二、小说结构方面。

小说是以时间为序的,中间亦有小段的回序(如张嘉庆的回忆),这些都是表面,不值一提。要说的是小说视角的选取,大部分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有时心里独白也有第一人称的时候)。全知视角给作者统筹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发展的优势,但对那时的作者而言,它有时也有些极大的缺陷。

首先小说的人物思想显然受到了作者自己思想的限制,而我印象中那时候作者们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意识的限制,从而不可避免的使小说中的人物过多地体现时代的“共名”。从现在的观点看,这样的小说往往失败的成分多。

TAG标签:#读后感 #红旗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