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实用文写作>实用范文>论文>仔猪腹泻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仔猪腹泻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笔墨馆 人气:2.94W

论文摘要:仔猪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腹泻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论文关键词:仔猪,腹泻,诊断,防治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病、病毒病、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因素。笔者认为目前仔猪的腹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仔猪黄痢、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肠胃炎,猪痢疾,猪轮状病毒。

一、仔猪黄痢、白痢

1、流行特点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见,潜伏期一般24小时左右,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的多发病,随着日龄的增大,死亡率减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2、临床症状

初生仔猪突然发病,有的出生数小时就出现腹泻,排出水样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且有气泡、腥臭,消瘦、脱水,最终因衰竭而死。日龄稍大病情较缓和,7日龄以上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混有粘液呈糊状,并含有气泡带有腥臭味,病猪被毛粗糙,精神沉郁,如不及时治疗,多数死亡。

3、病理变化

胃内积有大量的凝乳块,肠壁充血,弹性消失,肠腔充气,全段小肠膨胀,肠腔中充满水样粪便,肠粘膜充血,内容物含有气泡。

4、防治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产房的环境卫生,保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仔猪保暖,尽早让仔猪吃到初乳等。

治疗可用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7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7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黄连素注射液,肌肉注射2毫升,一天2次,连用3天;中药用白头翁灌服。

二、仔猪红痢

1、流行特点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本菌存在于部分母猪肠道中,仔猪出生后不久便可感染本病,本病主要发生在1-3日龄仔猪。

2、临床症状

初生仔猪突然排出红褐色血样稀粪、有腥臭味,被毛粗糙,精神沉郁,消瘦、脱水,最终因衰竭而死,死亡率高,死前全身震颤、摇头、抽搐等神经症状。

3、病理变化

腹腔内有大量红色积液,小肠肠壁深红色,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广泛性出血,肠壁失去弹性。

4、防治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搞好圈舍、产房的环境卫生,做好猪舍内外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仔猪刚出生时口服青霉素、链霉素,可作为紧急的药物预防。由于本病发病急,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必要时可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治疗,如支原净、恩诺沙星、磺胺6甲等。

三、仔猪副伤寒

1、流行特点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病猪或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多发生在2至4月龄仔猪,其他日龄的很少发病,多呈散发形式,在气候寒冷、潮湿等条件下可导致本病发生。

2、临床症状

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型。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比较少见,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病后数天,在耳、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红色出血性斑点,病猪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寒战。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消瘦,低头呆立,步态不稳,很快衰竭而亡;慢性型最常见。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不振,有食欲,后期废绝,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行走摇晃,最后因极度衰竭而亡。慢性型病程在半个月以上,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3、病理变化

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脾肿大,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胃肠粘膜出血,肝、肾、心外膜出血;慢性型典型病变在盲肠、结肠,回肠,可见肠道呈坏死性肠炎、糜烂,表面覆一层灰黄色或黄绿色易剥离的“麸皮样”物质,肠壁粗糙增厚。

4、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应早吃初乳,并提前补料,以防乱吃脏物,断奶分群时,不要突然改变环境,仔猪断奶前后,可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

病猪用氟苯尼考针剂进行治疗。对腹泻严重的,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口服补液盐饮水,以免病猪脱水。

四、传染性肠胃炎

1、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传播迅速,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以引起10日龄内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虽然其他的猪也易感,但30日龄以上的猪很少死亡。多发于冬春寒冷的季节,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或污水而感染发病。

2、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的典型症状是先呕吐接着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呈黄绿色或灰白色,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恶臭,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短,发病越严重。10日龄内的仔猪多于7天内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降低。痊愈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

3、病理变化

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小肠,小肠肠管扩张,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肠壁弛缓,变薄有透明感,哺乳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潮红充血,有点状出血。

4、防治

本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为预防本病发生,每年10-11月份给猪群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发病后要及时补给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用肠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和磺胺药,如黄连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给新生仔猪口服康复猪的全血或血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用碱性消毒药对猪舍、用具、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毒。

五、猪痢疾

1、流行特点

猪痢疾又称血痢,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本病是一种以粘液性出血性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

病猪或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将病原菌排出体外,不同日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以2-3月龄猪多发,本病的流行过程比较缓慢,无季节性,且可反复发病。

2、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粪便变软,表面有粘液,体温升高,持续下痢时,粪便呈黄色或灰白色,含有大量的粘液和血丝,随着病情加重,出现水样腹泻,含有血液、粘液和组织碎片。病猪消瘦,弓背、脱水、贫血、生长发育受阻,终因脱水衰竭死亡,耐过的一般成为僵猪。

3、病理变化

腹腔有大量红色液体,空肠段肠壁红色,与正常肠段界线分明,结肠、盲肠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坏死,并浮有大量黄色纤维素性伪膜和血液。

4、防治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保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仔猪保暖。治疗可用痢菌净、恩诺沙星等抗生素并配合黄芪多糖以增强免疫力。对腹泻严重的,应及时补充补液盐。

六、猪轮状病毒

1、流行特点

猪轮状病毒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仔猪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多发于冬季和早春,传染方式多为爆发或散发,病猪和隐性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病猪排出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各种用具,可传播本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多发。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2天,病猪精神委顿,食欲减少,常发生呕吐,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色、灰色或暗黑色。腹泻后2-3天脱水,导致血液酸碱平衡紊乱,最终衰竭致死。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100%;10-30日龄仔猪症状轻,死亡率低,10%-20%;断奶仔猪死亡率很少超过50%;成年猪呈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

3、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胃肠道,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半透明,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

4、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栏舍清洁卫生。仔猪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强母猪和仔猪的抵抗力。在疫区要使新生仔猪及早吃到初乳,以获得的抵抗力。猪舍及用具经常进行消毒。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清除病猪粪便及其污染的垫草,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和器物,口服补液盐,给予止泻剂和降低肠蠕动药物,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等药物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小结:

以腹泻为主症的传染病,治疗原则为:补充体液,防止脱水;使用止泻的药物并选用高敏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如果是病毒性的,配合使用黄芪多糖、板蓝根等增强抵抗力、抗病毒的药物。

TAG标签:#仔猪 #诊断 #防治 #论文 #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