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实用文写作>实用范文>论文>“牛”语汇历时差异论文

“牛”语汇历时差异论文

笔墨馆 人气:2.86W

【关键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语汇;古今对比

“牛”语汇历时差异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人素来具有爱牛、敬牛、拜牛的习俗,牛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动物种类,在大量的图画以及神话传说中,牛表现为兼有牛性、人性和神性的特殊形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中,牛做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对于农耕社会具有巨大的意义。但进入当代社会,牛的作用显著下降,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语汇角度分析“牛”语汇的古今差异

一、牛在中国古代的作用

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在中国长期的农业耕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牛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汉代初期以牛替车。再次,通过长期的试验和总结,人们发现,牛具有很强的药理功能。此外,牛作为一种图腾,先民们对牛的崇拜表现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壁画岩画中。在古代具有重大意义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不同种类大小及颜色的牛,反映了中国古代礼制上的细小规定

正是基于以上在农耕、交通、医药、精神崇拜和礼制五个方面的作用,古人在造字时创造了大量有关“牛”的词汇以满足和区别各领域牛的不同使用,故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存在丰富的“牛”的词汇。

二、牛在古代和当代语汇中的差异表现

为考察牛在古代和当代语汇中的差异,笔者选择《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所收录的表示牛的字词短语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它们存在如下差异:

(一)词汇数量的减少

在《康熙字典》中收录的单字词表示不同特征的牛的词就多达65个,代表的意义有指称不同的产区、不同的年岁、不同的身体特征等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单字词并且在生活中常用的仅剩下“牛”这个统称;表示不同特征的牛的单字词减少,且大多继承古代汉语,但使用频率较低。表示不同特征的牛的词主要为双字词,语法结构为定中形式“形容词+牛”,如黄牛、水牛、野牛等等。

(二)概念意义的变化

1、表示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减少

(1)牛的岁数

如:牭【说文】四岁牛

犕【玉篇】牛八岁、六岁

犙【集韵】牛三岁也

特指不同年龄阶段的“牛”的词汇共有六字。古代汉语中,表示细分牛的年龄的词汇多停留在牛的生长期(即0至4岁),并且对应具体的岁数。牛在成长至壮年以后可一直用于农耕、交通运输等方面使用,故古代的人们对于牛生长期细致关注。在现在汉语词汇中,表示区分牛岁数的词有小牛、牛犊、老牛几个词,“小”和“老”是相对而言的范畴,不确指具体的年岁,泛指一个年龄段。

(2)牛的产地

如:牦【正字通】出甘肃临洮即西南徼外

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豚

犤【尔雅】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县

犩【尔雅】如牛而大,肉重数斤,出蜀中

犪【广韵】出岷山【尔雅】今蜀中有大牛,重数千斤

特指不同产地的“牛”的词汇共有十字。古代汉语中,牛的类型按地区划分非常的细化,常以地区、县、山为划分依据。现在依旧使用相对频繁的为“犀”,因其体型特异且产于西域,所以“犀”得以保留,与中原地区的牛加以明显区分。

在当代汉语词汇中,常常出现的词汇为“水牛”。水牛喜欢浸在水中,一般泛指江南地区水稻种植中使用的耕牛,因其特性而得名。

(3)牛的外在特征

1)通体颜色

如:

牷【说文】牛纯色

牻白黑杂毛牛

犅【玉篇】特牛赤色也

犖【广韵】驳,牛杂色

犥【集韻】滂保切。牛白蒼色。

犥【说文】牛黄白色

犠【疏】天子祭牲必用纯色

2)部件颜色

如:

牰【玉篇】牛眼黑

犈【疏】牛之黑脚者,名曰犈

犉【尔雅释畜】黑唇,牛七尺

犚【尔雅释畜】黑耳

犡【玉篇】牛白脊也

表此类的古汉字共有二十六字。在古代汉语中,表示牛的颜色以及条纹的词汇比较多,分为牛的通体颜色和局部特别颜色,并且主要颜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局部颜色主要为眼部、脊背、蹄尾等部位,可见古代的人们对牛有详细的观察,造字的时候也有偏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常见的词汇中有黄牛和黑牛,“白牛”这个词汇已经淡出使用。

2、相同的语汇表达不同的概念意义

如:表示牛的雌雄

牯【玉篇】牝牛(母牛)

特【玉篇】牡牛(公牛牛)

犃【玉篇】雄也,短头牛

(牜重)【篇海】牛有孕

犅【玉篇】特牛赤色也

牸【廣雅】牸,雌也。

表此类的古汉字共有八字。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用公牛和母牛,或者雄雌来区别。在古代汉语中多用“特”“牝”“牡”,其中“特”“牡”的词义已经出现了古今异化,义项的转移。

《现代汉语词典》中“特”解释为:1特殊、超出一般的,如奇特、特权等2【副】特别3【副】特地4指特务,如匪特、防特。“牡”解释为:“雄性的(与牝相对)”,

“特”的解释中不再包含“公、雄性”,“牡”依旧保留了“雄性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牡”最常用的词语为“牡丹”,花名的一种。

“特”和“牡”两个字的“本义”逐渐淡出使用。通过比较还可得知,在表示牛的雌雄的单词中以“雄性”占大多数,这源于公牛的力量更大,更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汉语中用(牜重)单字指称怀有身孕的母牛,但在查找现代汉语词典时却无法找到与此义项匹配的词汇,在当代词汇此义项消亡。

3、语汇更新、概念意义发生变化

(1)牛的用途变化造成词汇的更新

在牛耕社会,牛的主要使用为农耕、运输方面。

如:牥【玉篇】良牛名,日行二百里——这个词汇表示的就是牛在运输中的作用。

牛车产生的时期很早,比马车早很多,因为牛力大,能负重爬坡,在汉代的时候广泛运用。进入当代社会,特别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运输工具机械化电气化,已经由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代替。

现今,牛的使用用途发生了转变,首先大量的牛广泛用于食用,分为有“肉牛”和“乳牛”,强化了牛的`最初始的用途。其次使用于娱乐,如斗牛。此外,在医学领域也新兴包含“牛”的词汇,如“疯牛病”“牛皮癣”等。

(2)“牛”的词性转变使词具有新的概念意义

在中国古代词汇中,牛的概念意义是指一种牲畜,多表示为名词。但进入当代,牛已经不仅仅用作指称牲畜的名词,也可以用作形容词,可指“非常强大的、厉害的”。如:牛市、牛气、牛人、很牛等

“牛市”最早运用于经济证券领域,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与此相对的是“熊市”,是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牛人”:《周礼》官名。掌养国家公牛。较早指一种官职。近几年“牛人”在青年人口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牛人”表示此人非常厉害、强大,有夸赞的色彩,它体现了青年一代狂野的特性。

(3)“牛”化为语素,不单独具有概念意义

“牛”在古代汉语中,作为词单独使用,具有概念意义。但随着越来越来的外来语进入汉语中,英汉翻译中使用“牛”这个语素,但“牛”不再单独具有概念意义。

如:牛顿——既指著名的科学家,也是现在物理学领域常使用的力学单位。

(三)附加意义的变化

1、精神意义及寄托的消失

祭祀是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之一。人们每年祭拜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土地之神即为社,五谷之神即为稷,天子祭拜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期待神明能保佑国家社稷。天子在祭祀社稷时用太牢,皆使用纯色;诸侯祭祀时用少牢。

这种崇拜也表现在古人的造字中,例如:

牢:祭祀和宴享用的牲畜。太牢:牛、羊、豕

牲:【说文】供祭祀用的全牛“牲,牛完全。”

犠:天子祭祀必用纯色,故知纯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牺牲”的意思变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牢”的意思有养牲畜的圈,如“亡羊补牢”,意思还指“监狱”,后者更为常用。这些词的新意已经与最初的祭祀、崇拜无关,与现代人对于牛的精神意义以及寄托的逐渐消失有关。

2、文化意义的保留和缺失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结晶,成语背后保留了大量的文化意义。在此,收集了一些与“牛”相关的成语,研究进入当代社会后,“牛”背后隐含的文化意义的保存和缺失。

“牛”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如:“休牛散马”“归马放牛”“买牛息戈”等

(2)比喻生活贫苦、负担沉重

如:“牛衣夜哭”“如牛负重”“骑牛读汉书”等

(3)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的人

如:“俯首甘为孺子牛”

(4)倔强愚笨无用

如:“钻牛角”“对牛弹琴”“呼牛呼马”

除了以上常用的四大类,还有表示其他文化意义的成语,如:“老牛舐犊”表示父母对于子女的厚爱,“牛气冲天”形容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小试牛刀”表示本领大,“牛高马大”可以形容强壮高大等等

以上所有表示“牛”的成语中:第一二项的文化意义出现了缺失,这两类的成语使用的频率远远低于其他类别;文化意义保留的比较完整的是第三四类,其中第三类因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诗句而口口相传;第四类带有贬义色彩,“钻牛角”表示倔强固执,“对牛弹琴”表现愚笨,以“呼牛呼马”毁誉由人、悉听自然。但“牛气冲天”成语的意义发生了转换,由贬义变为褒义,成语中的蕴含意义是指傲气,但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等节目中频繁使用,表达人们新年祝愿,希望在牛年红红火火。

三、牛的词汇意义变化的原因

牛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是最熟悉不过的牲畜,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进入现代社会后,牛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线,正是由于这种“陌生化”使得牛的语汇发生了古今差异。具体原因为:

(一)语言内部的演变

《康熙字典》中收录的大量有关于“牛”语汇的字词都由繁体书写,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对数千个常用的中国文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简化工作。现在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以收录简化字为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也是简化字。因此大量的繁体字,其中如大部分“牛”语汇,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非常的陌生,淡出使用。

(二)城市化、机械化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远离土地,中国的农民人口比例锐减。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远离农耕的市民来说,对于牛已经越来越陌生。早先的牛耕,两牛一犁完成小规模的耕种,现在由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等机械来完成,而且在交通运输中也由牛马来拉车变为由汽油柴油等动力引擎的机械化运输。

(三)自然科学理论化

古代人们对于牛的崇拜基于一种蒙昧,认为牛是神化的一种表现,希望对社稷的崇拜祭祀来祈求平安顺利等等。但随着人们对于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不会把抽象的事物神化,更多的用科学原理解释。祭祀崇拜依旧出现在宗教中,用牛祭祀离百姓的日常生活愈发遥远,如《牛郎织女》中的神牛、《西游记》中的牛魔王都只看做神话故事中的形象,不可能真实存在。

(四)社会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后,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交流,其中文字作为重要的媒介。大量的外来语词汇丰富人们日常口语,后因文字记载的需要,汉字充当用于音译记载的符号,如“沙发”“牛顿”等等。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在以《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研究范围之内,通过举例以及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牛”的语汇在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个方面多元化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诸多原因。但《康熙字典》是从文字产生一直发展到清代几千年文字总括,集合了各个时代文字的不同书写形态和使用。将《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牛”语汇进行比较,只能大致的分析出古今差异,笔者还望分析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典籍,探讨“牛”语汇在历史演变的过程和规律。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 2005年

[2]中华书局《康熙字典》[M] 2004年版

[3]邢福义《现代汉语》[M] 1991年5月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 2002年6月第一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许家星《解读<说文·牛部>的文化内涵》[J]新乡师范高等学院学报2006年 06期第20卷第132页

[4]郭孔秀《中国古代牛文化试探》[J]农业考古1998年03期第320页

[5]陈萍《“牛”的文化解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21卷第57页

[6]王莹《释“牛”》[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3月第25卷第一期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