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实用文写作>实用范文>导游词>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

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

笔墨馆 人气:2.46W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

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1

自历史的发展变迁,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从包办到相亲到自主,经历了漫长的风雨与春秋,无论在在哪个朝代,婚姻的形成由封建到开放,其历史是残酷也是必然的。

这里且说说徽州婚姻的初始形成与至今,徽州的文化是深远且博大,但人文精神在崇仰的同时,也是腐败。当然离不开时代的束缚,思想的禁锢,男女间的自由,爱情,以及婚姻总是牵扯太多,并不能得以释放。电视剧《徽州女人》,几乎就是将徽州生活的点滴从古演绎到今的局面,抛开不足虚实,但女人生活,徽州文化也是一一合并出来。

徽州旧时,男女之间的婚姻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其严格并陈规,不甘婚姻如此潦倒的,也是忍声吞气,犹如傀儡任父母操纵。虽说没有自由的婚姻,是比较残酷的,但其形式也是容不得马虎的。男女成婚前后一般为九个道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与今相比,不无太大差异,但其婚姻的自主自由却是天翻地覆。

而女人婚嫁后,除其夫君,与其他男人间的距离必须疏远,否则其惩罚后果,是相当残忍,且不容说理。除了正规的明媒正娶外,那时的婚姻也是混淆多种,童养媳,纳妾,换亲,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在旧时社会,一度腐败上演,酿成悲剧,也酿成今天的文化领域,说其腐朽也是喜化,矛盾且沉思。婚姻的悲剧,不能说其父母的思想落伍,媒婆的无端兴起,而是与其年代文化背景是有一定关系的。

徽州文化近千年,从古到今,演绎了春秋风雨的丰碑,也是刻画了历史前后的踪迹,从徽商到徽州三绝,从徽文化到学术,历史的一页一页的翻阅,是超前也是有落伍迹象。比如婚姻,女人的地位,再比如贞洁牌坊的形成,进猪笼的酷刑,这些迹象一一表明,徽州旧时的思想文化还是有所缺陷的,但不能就说其是多余无用的,或许正因为这些思想,导致了今天徽州的文化地位。但与今看来,那时的感情因素是受到莫大阻碍的,而男女相处也是禁锢且谨慎的。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所替代,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婚或集体结婚的形式,其变迁发展也是不易。从封建演绎到开放,中间的历史,有反抗,有鞭策,有批驳,有支持,有赞同,但不管如何,这种封建且腐朽的婚姻风俗遭到“封杀”,也是一件好事。

记得看完《徽州女人》,女主人无奈被填房,丈夫却在新婚之夜剪辫离去,而自己却苦苦等待了35年,哪知丈夫回来时竟然带回了别的女人和孩子。这是何等的苍凉与无奈,白白扼杀了自己的青春与幸福。或许,在旧时,女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其实,想想也是,婚姻都是强压的,又何来的幸福。而男女地位的悬殊,又将本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又来得更加煎熬与卑微。女人一旦嫁了,哪怕丈夫是死了,也要活活守寡,不能自主寻找幸福。尽管或许会有改嫁现象,但也不是自由的婚姻制。只能说是从这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而若是守着贞洁直到死,又是从这个火坑直接去了坟坑,一生朝华就此殆尽,婚姻的腐败,年代的腐朽,思想的腐化,女人的地位在这“三腐”中,无疑从出生就注定了悲惨的命运。

马头墙里外,女人的地位固然是卑微,其创作也是得不到重视,在背景的漠视下,女人依旧是默默的展现着自己的聪慧与辛勤,即使是婚姻的不幸,依旧是坚持家族的规矩,年代的风俗,哪怕在高墙深院里,殆尽了自己的年华与美丽。自汉唐以来,她们就在自己的命运里,默默的传承着中华传统的文化与习俗,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且默从。从今天的角度看来,旧时女人的婚姻尽管悲哀且无望,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思想的腐朽与禁锢,而发展成今天的自主婚姻。只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爱情开放到滥情,自然这是题外话。

总之,徽州的旧时婚嫁已成为过去,若是演绎,也只能想象。这样的残酷婚姻,不仅摧残了女人们的思想,还摧毁了女人们的情怀。但同时,也文化了历史,文化了如今人文,在马头墙,小青瓦下,徽州的踪迹,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一种推崇,文化的推崇。而女人们的婚姻也得到了历史的推崇,演变成今天的自由。

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2

一直仰慕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早就听说韩再芬主演的舞台剧《徽州女人》。不同于其它戏剧,没有铿锵的锣鼓,也没有抽象的脸谱,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的新编黄梅戏风格舞台剧《徽州女人》在一片寂静中开场了。

《徽州女人》共分《嫁》、《盼》、《吟》、《归》四幕。所表现的是上个世纪初的清朝末年,在皖南徽州地区,有一个(或一群)女人,十五岁就出嫁了,花轿抬到公婆家,而未曾谋面的如意郎君却剪了辫子悄悄的“革命”去了,于是,她就独守空房,苦苦期盼丈夫的归来。

一等就是十年,她孝敬公婆如同亲生父母,每天到村头的水井担水,望眼欲穿,日日思君不见君,却不见她男人的踪影。

这就这样盼啊盼,又在寂寞中熬过了十年,盼望变成了绝望,公婆也相继离开了人世,寒寒的夜晚,听着隔壁小叔子家孩子的啼哭声,她的春情在涌动,然而冰河般的人生,她又能怎样呢?无奈的`她只能对天长叹、以泪洗面。

整整苦等了三十五年,日日夜夜盼他归,归来已是红颜褪。她的男人终于告老还乡、叶落归根,然而已有妻室和儿女的他却根本认不出她是谁……

这是一个悲怆的徽州女人,她恪守贞洁、孝道、伦理,同时也把自已推向了冷酷的深渊。舞台上画一样的徽州地区古老民居、深宅大院的布景,反衬了女主人公心情的压抑和人生的凄凉,而池塘睡莲的背景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情思和相聚的愿望。反复多次的洞箫音乐一方面把观众带到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另一方面则抒发了女主人公惆怅满腹的思绪和盼夫思夫的心情。

立体式的舞台背景、糅合西洋乐器的音乐,使《徽州女人》从乡土气息里脱胎换骨,它恢弘大气、惟美至真,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尤其是韩再芬的表演,已不是单纯的戏曲表达,她传神的眼睛里泪水涟涟,那细腻、饱满、柔韧的唱腔就是唱在你的心上,引起你的共鸣。特别是她娴熟的动作,就象一个舞蹈演员,她的纤纤细手在不停的转换,引领你的遐想,她穿着舞鞋的足尖在舞台上旋转,就是奔放的芭蕾!

追光灯在追逐着韩再芬的倩影,而韩再芬就是追求理想、追求艺术人生的追梦人啊!看她的表演是一种享受,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户外是霏霏淫雨,座中的我也是青衫湿了。悲怆的徽州女人让我在又一个世纪里沉重得心绪凌乱,西递的山山水水还是水墨画一般么?韩再芬已告诉了我!

徽州女人导游词3篇3

说起徽州女人四个字,想必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贞洁牌坊,那几乎就是徽州女人的象征。其实牌坊在徽州前前后后已有780年的历史了,从北宋宣和三年至清宣统三年(其中元至正十七年到至正二十七年的十年内被称为兴安府)。这是一个漫长的徽文化演绎,在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也被誉为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其历史,文化是相当深远的。

而这牌坊就是徽文化中的典著,与祠堂,民居统称为徽州三绝。

牌坊其实古时人们为生前享有功名,或是教化有功,又或是躬身践行封建伦理道德有突出表现的人物而建立。同祠堂几乎比较相似,但还是有所区别。其中也有为女人设立的贞洁牌坊。在许多民国时期,或是清代的电视剧中,我们不难见到贞洁牌坊,而围绕此牌坊的电视剧,更是更加深切的反应出在封建思想的道德下,那些死了男人的女人们,在牌坊的压力的下,倍受苦难与折磨,好比《牌坊下的女人》,尽管不能按剧情游走徽州牌坊的历史,但其中至少也提及到牌坊对当时的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再对比贞洁牌坊,如果寡妇一生保持身子洁净,不与男人有染,死后就会为此建一个牌坊,由此而高宗耀祖。

牌坊对女人而言,或许是残酷的,在没有一个前提的情况下,就是断送一生幸福的危险工具。但对男人而言,若是谁家在县上或是镇上,建了一个牌坊,那就是有声望的象征,人人对其尊重并维护。

再回去徽州女人的身上,看到徽州女人,就会看到一个封建思想的时代(当然这里的时代是要退后百年的)。

那时的女人无疑是没有自由的,再往前推去,就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在家里,也是男人说得算。当然在历史的天空下,徽州女人尽管是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但是近代那些守贞洁的女人,要名分的女人,追求自由的女人,都在与时代竞争。但是我们是否注意过在这样的一个年代里,有这么一个女人,彻底颠覆了这一伦理道德,成为徽州乃至中国历史上绝无仅存的另类女人,她就是具有谜一般传奇身世的赛金花。

暂不说这赛金花是何等的传奇,但至少在她身上,我们认识到徽州女人也时代的并进下,也是在不断的成长,思想也是有所提高。当然这是特列,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这般,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熟知徽州女人最为凸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甘愿为亡夫守一辈子的寡,有的是一路甘心,但也有半路“出轨”。她们也许是衣食无忧,但她们并不幸福,她们的脸上永远挂着病态的苍白。或许她们也是楚楚动人的,但美丽在缺氧的庭院中只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她们自闭于方寸阁楼,望守着天井漏下的一片光亮,无奈地看着燕来雁去芳华流失。徽州女人是这般无奈,与针扎。但她们也是聪慧的,温顺的,历史上的许多君王都曾一度的迷恋的徽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可显徽州对汤显祖而言,也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的梦。在这片大地上,记载着大大小小的故事与传说,它的文化,它的生存之道,在千年的风雨中,不断的自我成长,早已形成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我骄傲自己也是徽州女人里的一个,她们的文化由我们这些子女继续传承下去!

TAG标签:#导游词 #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