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公文文书>事务文书>工作总结>课程研修总结(通用6篇)

课程研修总结(通用6篇)

笔墨馆 人气:1.21W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研修总结(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研修总结(通用6篇)

课程研修总结1

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微课程研修总结反思。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x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x480或320x240。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课程研修总结2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工作总结《微课程研修总结反思》。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孝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课程研修总结3

在这烈日当空、暑气逼人的假期里,我们度过了10天的研修学习,仔细想一想,平日里还真的没有这么长时间坐下来认真学习研究如何教学的问题,通过网上研修使我感觉近距离的接触了许多专家,认真听了专家们的的确分析,还仔细、反复听了许多省级优质课,的确收获了许多。

首先我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这样研究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今后教学的依据,课标里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都做了具体要求。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比重。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自己的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课堂。真正完成地理课标的目标要求,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在这期间我觉得使我受益匪浅的是我认真听的许多优质课和专家们对课的评价,如武老师的高新技术产业一节、北京十一学校的老师讲的几课、济南实验中学燕静老师的课、威海市实验中学王晔老师的课、青岛的张老师等等,这些课都是省级优质课,再加上专家们的点评,真的使自己有许多的启发。

通过这次研修培训,是自己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在实际教学中会不断运用所学内容,争取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课程研修总结4

为期十二天的远程研修终将落下帷幕了。回顾这段短暂而又漫长的学习历程,心中感慨良多。

说漫长是因为这十二天的工作强度之大、给身体带来的疲惫感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每天平均在线12个小时以上,集中点评学员作业的时间平均在8小时以上,晚上12点以前从未入睡过,十天时间我的体重居然少了近十斤!呵呵,这种减肥方式的效果恐怕也是社会上各种减肥方式难以比拟的吧!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单位中安排的各种临时性、应急性的工作增加了工作的强度——暑假老师们也难以清闲呐!

因为从未参加过类似的研修,研修伊始,我对它的形式还真的有点不适应。我原本以为,规定下午交作业,点评二十篇以上的作业是不难的。不料,一点评起来就难以罢手了,老师们的作业陆陆续续地出现,感觉漏掉哪一个也不忍心,于是只好一篇不落地全看。这样不知不觉,直到深夜往往也不过才看五十多篇。然而再看看其他指导老师的点评数,不禁茫然:人家怎么那么快呢?

随着研修的进行,我慢慢发现,原先的许多猜想都难成现实了:很多指导老师的点评不可谓不快,却难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只管自己一路跑下去,仓促地迎接着一篇又一篇新作;学员和指导老师之间几乎根本无法、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交流”——一来是因为指导老师忙着点评新作,无暇顾及已经点评过的旧作,而且即便是点评过的文字也多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话,引不起人们的交流欲望;二来是学员的作业大多缺乏新意,鲜有质疑,缺少引起“二次对话”的潜在价值。恕我直言,即便学员对指导老师的点评意见心存疑惑,甚至“心有不甘”,碍于彼此关系和情面,也只得“忍气吞声”。君若不信,不妨看看我们的平台之内,在浩如烟海的作业评论中,真正为问题而“质疑、商榷、争论甚至批判”的文字有多少呢?

原以为这次研修会成为一次老师们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问题、提出自己困惑、向专家请教、彼此思想和心灵碰撞的良机,慢慢却发现,它更多的不过是一些“自说自话”。

之所以先说出上面这些话,是想表达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指导教师,对这次研修的一点真实感受。说实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正是这些感受影响了我对研修工作的热情。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对教学科研非常有热情的教师,我深知研修、培训对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还有大多数老师,才对我们的远程研修寄予了厚望,投入了那么多罕见的热情。

我不是一个喜欢“挑刺”的人,却真的是一个热爱语文的性情中人。非要“不合时宜”地反复说这么多“败兴”的话,只能用一句话来解释动机:“爱之深,责之切”。

可能正是遗憾,让我们期待来年再见!可能正是遗憾,让我们更加憧憬明天!

更多的“意见”还是先不说了吧!我把它们都写进了简报文章《远程研修,想说爱你不容易!》接下来还是“言归正传”吧!

谁也无法否认这次研修在一线教师职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无法否认研修为每一个老师带来的心灵和头脑“洗礼的风暴”,甚至无法否认这次研修在整个山东教育史上所书写的“辉煌一笔”。这是几乎每一个参训老师发自内心的感受——不论他们在研修中“研究”了多少,“修习”了几何,远程研修以近乎“行政命令”的方式为每一个一线教师所创造的这次平等的进修机会,其中蕴含的对普通教师“公平”地受教育权的“人本关怀”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过了研修本身所要达成的愿景。

所以,我们说,“远程研修,想说忘记你真的不容易!”

所以,我们看到,有那么多的教师带病学习,带孩子学习,骑车五六十里路去学习,受了伤住在学习单位坚持学习,戴着花镜、用一个手指敲着键盘学习……

所以,我们看到,老师们勃发的学习热情令我们的指导教师和课程专家“欲罢不能”“彻夜难眠”以至“为伊消得人憔悴”。

所以,我们看到,研修的平台即将关闭,学习即将结束,老师们恋恋不舍,继续长久地留在平台不肯离去……

有那么多的老师在研修总结中深情地表达了对研修的喜爱、感激和留恋之情;表达了对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兴奋之情;表达了对指导教师、课程专家热情指导的感谢之情;表达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决心和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之情……

在这里,我不得不引述部分十四班学员的研修总结中的话,因为这些话不仅说出了大多数学员的心声,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这次研修对老师的启示之多、教益之深。

沙河站镇中学的乔凤连老师的几句诗表达出了老师们对研修的深情。

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精彩纷呈

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温馨如家

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头脑风暴

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豁然开朗

有一种苦累,没有体会,你不会知道累并快乐

有一种信仰,没有执着,你不会知道任重道远

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的王平平老师的一段话表达了对研修的真诚感激:我认为一个“实”字,足可以概括这次学习活动的特点:培训的形式很“务实”,我们的老师过得很“充实”,心里很“踏实”,我们还注重了“落实”。远程研修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我们走向语文课堂的真谛,交给我们开启语文课堂的钥匙,带给我的是理性、灵性的思考。真心地说:真好!谢谢!

新泰市汶城中学的王保梅老师在总结中说: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然就会走偏,难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的郭元庆老师说:实践出真知,只要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净化学生的心灵,所有的经验我们都应去尝试,去践行。我们要当语文教学改革的拓荒牛,打破自身观念的禁锢,大胆设想,自主创新,在这一领域力求有新的建树。

新泰市汶城中学的孟娟老师说: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困惑、思考、收获,很难有机会倾情表达,远程研修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远程网络的快捷灵活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学习他们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专家们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情文并茂的教学案例和各具特色的视频授课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案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经验和体会,更让我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引起深层次的反思,对我来说可谓弥足珍贵!这大空间的网络培训使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新泰市龙廷镇岙阴初级中学的段赓咪老师说:这次远程培训,为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人生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汲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行动起来,让此次远程教育的价值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新泰市汶城中学的张永老师这样总结自己在本次研修中的几点收获: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决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语文教学工作要踏实同时要做扎实;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及那种重文轻语的片面活动的局面,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课堂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注重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对等,要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要注重语文时实践活动的开发,将语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求听说读写结合的语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知识的识记与积累,同时还要注意方法传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积累还要梳理,要识记还要讲求灵活运用。尤其是作文教学,也不在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教师点评这种模式,作文应是教师的认真设计,系统指导,学生写后的自评、互评,学生的反复修改。

从上面这些老师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这次研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师们的肺腑之言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们是多么渴望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提升,多么渴望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引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的一线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投入了怎样的热情,对于我们的母语教学寄予了多少的深情!

难怪研修的结束会在老师们的情感世界中掀起那么大的波澜:“不想说再见,路却很漫长。不想在那离别的十字路口,独自黯然神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语文一家亲。期待明年再聚首,彼时挥书畅辉煌。”

作为泰安语文十四班的指导老师,我当然也对研修寄予了厚望和深情,所以我在班级简报中满怀深情地对全班89名学员,同时也是对所有参加研修的老师们说了以下一番话,现在再次写出来,算是所有语文教师对我们教育的共同的誓言,也算是对xxxx年全省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的最后一份不舍的留恋:

十几天的研修即将结束。在这难忘的十一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研修,共同探讨,徜徉思想的天地,漫步语文的世界。虽然我们从未谋面,却相知已深。在即将告别研修平台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回头,想再多看一眼这个陪伴了我们、见证了我们、激励了我们、提升了我们也唤醒了我们的“舞台”,想重温一下这段难忘的“知识之旅,精神之旅,思想之旅”……

远程研修,“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老师们,无论将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否再见,无论前面的征途中还有多少的艰难,请记住我们这段难忘的旅行,请记住我们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曾经获得的启迪、收获、感动和激励,请记住我们面对教育这方圣土心底曾经发出的誓言:

捧着一颗心来,用真诚的情怀面对未来,热爱教育,信赖学生,让我们的语文更精彩!

课程研修总结5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务实、规范、精化”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总结如下: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

个性化校本课程的价值。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创办特色学校;

构建特色课程;

成就个性化教师;

培养个性化学生。

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建立一个基础: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类。

1、学科类课程。开设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发展学校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

2、体验类活动课程。主要以“活动——体验学习”的模式构建。“活动——体验学习”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具体教育意义的外显活动,亲身体验某种生活角色或场景,引发思想或态度的变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

3、综合类课程。主要是以语文、自然、社会相结合的课程,如走进大自然。

4、核心类课程。也称社会焦点课程、社会特点课程。主要有环境保护、网络德育、青春期教育。

五、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习,自主发展”常识“探究—研讨法”和“发展学生艺术特长”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六、开发校本课程的抓手。

根据我校实际,对于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们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点”。

1、依靠支撑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权力主体中,学校是执行课程计划的机构,也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程纲要解读》指出学校应结合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供学生根据不同需求而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政策和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支撑点。

2、坚定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满足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三方面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坚定不移的立足点。

3、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体验活动课程、多科交融课程。我们以学科类课程为基础,确立了旨在经历、体验、感悟,以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类课程;确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素质的古诗文诵读课程,书法国画课程。

4、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我们将突出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让他们承担有一定传统优势的学科类课程,从而进一步带动活动类及其他类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与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也会创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与典型范例。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将不懈地探索。

七、开发的内容

1、“写字”

编写基本笔画、独体字、偏旁、结构、书写原则、篇章练习的特点及书写原理等内容。以“精讲要领、加强练习;激发兴趣、鼓励自学;故事引导、倡导勤学;结合语文、巩固识字;组织鉴赏、增进情感;组织竞赛、促进提高。”等方式,在1——6年级开展写字活动。

2、“校园童谣”

在1——4年级开展校园童谣的创作与积累,让学生在童谣中体味创作的欢娱,感受天真的童趣。陶冶学生的情趣。

3、“快乐大课间与体育活动”

从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拓展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开展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分为四个系列:

(1)体操:在广播操的基础上学校自编操。

(2)舞蹈:如集体舞、舞蹈动作组合等。

(3)身体素质练习:如跳绳、踢键、立定跳远等。

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4、日记进课堂:

在4.5年级开展日记进课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科学小制作”

在各年级中分别开展“三模”、纸工、泥工、手工艺、电器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想象、创造的能力。

6、“数学乐园”

在加强小学数学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开展数学与生活的实践活动、趣味数学、解题技巧训练活动、数奥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7、“文学鉴赏”

在4、5年级开展名著鉴赏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在鉴赏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奋进。

8、“小小运动员”

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认真进行田径等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活跃校园生活。

9、“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各年级以“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搞好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实践中、在信息资源中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八、我们的做法主要如下:

1、完善组织架构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研修事宜。此外,我们结合研修内容,聘请教研室教研员为辅导员,提高了本项研修的质量。

2、规范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档案资料。与研修考评制度相结合,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将本项研修活动资料装订成册,便于审核和管理。

二是严格研修项目实施。我们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对教师的参与率、目标达成率等作了严格的记录及考评;认真记录每次研修内容,并及时总结,以矫枉过正;认真开展动员、阶段性总结及全面总结,以提高研修效率。三是建立研修奖惩制度。我们把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研修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3、管理机制落实到位。

首先,坚持执行每周领导听课制度,要求每一位领导在听课后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并整理听课要点,并做好要点记录表。其次,“教师校本研训同时跟进,坚持每周分科组集中学习,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主要是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标准、提升文化底蕴等,并定期进行测验、总结、评价等。

4、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一是进行有效备课。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设置统一的科组研究时间,积极进行备课制度改革,实行“三级备课”制,总体思路是“提前备课,集体议课,个人整理,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提前一周备课,然后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5、是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把六年级作为一个重要试点的年级,进行课堂教学的诊断,进行“连环跟进式”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实实在在的过程,真正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

6、开展“一帮一”校本教研,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帮一”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的优势,以强帮弱,以老帮新,以骨干帮青年、青年教师结对带教、教研组联合研讨活动等等,通过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使广大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行为,找缺点,学优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教、研、训立体结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围绕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使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主动地、创造性地理解、应用新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验证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培训,使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飞跃,从而为开展教育实践创新奠定基础。教师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反思教育教学理念,二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三反思教育教学个性;四反思教育教学科研;五反思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开展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8、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高课堂学的实效。

我校李建凤、尹丛梅两位老师多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回校后我们立即开展了二次培训,以期更好分享她们的学习成果,更好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使广大教师逐步改变,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具体的课例研究、研讨,使广大教师认识现代课堂教学,实践现代课堂教学,以达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目的。

九、我们的成果

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拼搏着,为了盛开的花朵,我们奉献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近年来随着研修工作的深入,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2009年,六年级数学取得全县第二,语文全镇第二的好成绩。2010年2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德育示范先进学校;2010年7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教师专业化学校。

2011年我校刘玉双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012田浩成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2013年蔡雨生同学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共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50余篇。2009年尹丛梅老师的《圆的面积》获县一等奖。2010年李建凤老师的《荷叶圆圆》获市二等奖,《浅水洼里的小鱼》获县一等奖。2011年王笑丹老师指导的舞蹈获省二等奖,2012年宋璞玉老师的心理课《阳光总在风雨后》获市二等奖。2013年周学凤老师的《horses and rabbits》获省一等奖,宋璞玉老师的《化用材料 巧练作文》获省二等奖。

十、学校愿景

我校的愿景是——

人人想学:让每位学生体验主动的学习

人人会学:让每位学生从事合适的学习

人人学好:让每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学习

十一、今后设想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校本研修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而它的最终受惠者,是学校,是学生。因此,应该重视校本研修工作,让它成为每个教师的内在需要,从而创造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今后我校在校本研修工作方面主要加强以下几点:

1、认真落实教研室《校本研修管理规定》和创建“学习型学校”的要求,并将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力度。抓住机会,利用录像片和网上资源,安排好教师的观课评课活动,并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3、加大经费投入,奖励活动参与积极分子,加倍奖励经过培训活动后取得显著的工作实效人员。

4、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成长的气氛,营造骨干教师生长的环境。

5、积极争取教师进修学校专家和其他优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坚持已往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做法,积极借鉴先进的他人经验,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我们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校为本,扎实开展研修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教师的实践智慧必将得到激发,教师的专业素质必将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在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得到飞跃。

课程研修总结6

一、有了“终身备课”思想。

通过学习,我见识了专家的风采,见识了全省众多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真正是“学然后知不足”,更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回忆自己的教学历程,工作十几年,某个时间段稍不注意学习,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会落伍。踏上工作岗位后实际上才是一生中最漫长、最重要的学习之路的开始。我越来越觉得,作为教师特别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文学知识要丰富,语文素养要丰厚——这要靠终身的学习和积累,更需要教师终身备课。

在这个学习化的社会里,不学习自然会落伍。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会抽时间读更多的书,让语文的底子再增加点厚度,另一方面,我会在业务上持续不断的学习,多吸收多借鉴,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更要在工作中多积累多历练,笃学慎思,不断充电!

二、有了“大语文”观念。

新课程指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想想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我在上语文课时总是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

三、加深了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认识

1、教师主导:

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前认真备课,翻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对上课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了如指掌,甚至语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参考答案的特色。结果是上课时虽然展示了老师的风采,自我感觉不错,可学生总是一脸的茫然。我当时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现在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第一,它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且为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今后教学我要注意在知识的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无需一一作细致的讲解。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

2、学生主体

我过去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过去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今后不管再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上课。

今后教学中,我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并且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设置科学合理的起点。既考虑到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课业学习的目标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又充分考虑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开放式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学困生有成功感,学优生能最大程度的放开手脚,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各展所长,各有进步,各有收获。

四、有了“角色意识和过程方法”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今后教学中,我要做学生的朋友,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和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不仅用脑子想而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写;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始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无拘无束的置身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3、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五、理念必须武装实践:

通过研修学习,接触到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心无数次震撼,好像自己已经占领了一个个制高点。其实,过去的学习经验告诉我:只有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先进理念的意义和价值。

“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希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大的进步。

TAG标签:#研修 #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