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公文文书>事务文书>工作计划>结对工作计划集合五篇

结对工作计划集合五篇

笔墨馆 人气:1.78W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结对工作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结对工作计划集合五篇

结对工作计划 篇1

本学年将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更好地工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年度的工作目标

1、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形成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

2、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通过骨干教师作公开课、讲座、交流谈心等形式,解决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打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本年度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和导向作用,为帮扶教师上研讨课、公开课和示范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

4、师徒对子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及时交流各自的研究心得,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三、具体措施

1.以课堂为主阵地

(1)骨干教师课堂展示。

骨干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由执教老师向其他老师谈上课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2) 师徒结对汇报课

为了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将进行师徒结对活动,由徒弟上一节汇报课,邀请师傅听课、评课,然后由师傅上一节示范课(同一内容),徒弟听课、评课、反思

2、狠抓教科研课题及教学质量研究。

骨干教师要努力帮助帮扶对象提高教学质量,要出点子、教方法、想办法,使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得到快速的提高。(帮扶对象在原有基础上教学质量有所上升)

结对工作计划 篇2

一、结对对象:

师傅:x

徒弟:x

二、计划具体资料:

“师徒结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既能有效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又是促进新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有效方式。为了规范“师徒结对”活动顺利有效实施,为了确保“师徒结对”活动有质量,特拟定如下活动计划:

1、认真学习。因为教师的业务理论知识、业务学习十分重要,它既能更好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同时又能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业务知识水平。为此师徒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共同学习和探讨的活动时间。

2、注重互查。师徒每周互相检查备课、备课准备、活动设计,每周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针对一些课例进行活动研究与探讨,力求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

3、互相观摩。师徒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教学观摩活动和一次半日活动,每月互相不定期听课,共同反思活动状况,并由师徒写出实践心得。

4、互相反思。徒弟每月一篇心得体会。

5、虚心请教。多向经验的教师学习,经常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正确加以改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6、扎实科研。师徒结合,共同学习科研理论,从孩子的每个生活环节,学习、活动环节入手,找准切合实际的切入口,扎实开展科研活动,进取参与并承担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三、最终到达:

1、教育教学:能自如将自我掌握的知识,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下,用孩子的喜欢的方式,让孩子欢乐愉快、健康学习。

2、师徒修养:热爱关心每一个孩子,用无限热情,无限期望,无限爱去爱每一个孩子,走进每一个孩子的童心世界,让爱心撒满孩子成长道路。

3、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提高,经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科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学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4、班级管理:能独立开展班级各项工作,班级常规抓落实,家长工作细心,带班有活力。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传、帮、带活动,使新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而又优秀的小学教师。

结对工作计划 篇3

为充分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带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向农村良性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委《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党建部门结对帮村’活动的通知》(城发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及帮扶村街道村实际,制定年结对帮村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通过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城乡互帮互助的新机制,使帮扶活动实现由“输血”向“造血”、“活血”的转变,促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上有新举措,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中有新经验,在促进商务工作上有新业绩,力争使帮扶共建村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举措进一步落实,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工作新格局。

二、帮扶内容及措施

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会同区民政局、区商业总公司、区供销社等帮扶部门,针对村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村的产业结构、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不断调动村民积极性,协调帮扶资金,推进帮扶项目,引导和发挥村级组织和致富能手的“传、帮、带”作用。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夯实新农村建设思想基础。解放农民的思想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把握村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村两委、党员村民座谈会,走村入户与村民唠家常、谈生产生活困难等方式,引导村民们树立四个新观念:树立生态经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新观念;树立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新观念;树立坚持发展,依靠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矛盾的新观念;树立起投入与效益要相适应的新观念。在此基础上帮助被帮扶村选准一条适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和加快新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二)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在巩固主导产业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村民发展旅游业。村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玉米、百合。在引导村村民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引进新品种的同时,根据村夏季凉爽,紧邻兰州市中心,夏季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的特点,引导村民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可考虑引导村民适当发展养殖业。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农民增收途径,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积极争取资金,落实优惠政策。村有800多亩蔬菜种植地,200多亩百合种植地,蔬菜主要有菜花、土豆等,年产量3000多吨,多年来依靠外来小商贩地头收购,蔬菜销售成为制约村民经济增收的难题。根据村实际,积极引导帮助村建设大型冷库,并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冷库建成,不仅能提高村村民收入,储存夏季蔬菜反季节销售,而且能惠及头营、三营、红沟及民族村附近几个村的果蔬储存,整体提升街道种植业向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同时,依托我局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便民菜店建设、配送中心建设等工作,帮助村联系菜市场或配送企业进行蔬菜定点直销和收购。并根据我局工作职能,在“农家乐”审批、扶持建设及专业培训、家电下乡等政策上优先给予村以帮扶。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努力改善村生产生活环境,促使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齐全,以种植为主导产业、发展旅游业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四)帮助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培养科技意识。采取与村干部交换意见、到农户家了解情况,争取在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下乡”活动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科普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培养农户科技意识,在增产提质上下功夫,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创造科技增收路子。

(五)帮扶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扣农民增收、改善环境两大目标,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帮助村村级组织完善领导责任、管理制度、工作措施、工作方式四大机制,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维护农村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村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努力把村帮扶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负责日常衔接协调工作,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积极开展调查走访,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增进感情。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帮扶工作精神,立足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强化帮扶意识、增强帮扶感情、落实帮扶计划,全心全意地为帮扶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要积极协调,善于思考,找出致富发展的好办法。要深入调研,认真落实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定人联系、定时报告、定期座谈通报,健全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支持引导村民发展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结对工作计划 篇4

结对师方:

结对徒方:

根据《县学员考核内容及评分办法》和《县校长师徒结对互动计划》,针对带徒互动的目标要求及双方学校的实际,特制定XX年结对互动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目标及措施:

1.加强学习,提升管理能力。

一是不定期的向师傅杨校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二是对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再师徒间互相交流,提升自身学校管理能力,三是多看学校管理书籍。

2.加强调研,注重反思整改。

一是在导师学校进行为期5天的及以上的学习研修,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孝雅德育、参加会议、教研活动、学校活动、各个科室的工作活动、学校的特色创建等。并对研修的内容加强学习反思,每学年撰写5篇调研反思。二是邀请导师校长来学校调研,对学校的教学常规和德育常规进行诊断把脉,提出整改方案。

3.坚持特色,加强创新增长。

坚持本校的发展项目特色德育类的“生活德育”和教学类的“30+10”,多思考项目的发展点和创新点,大胆实践,并经常邀请师傅和专家来校调研,对本校的发展项目及学校管理进行诊断指点。同时自己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经常与师傅交流,并每学年撰写5篇实践反思。

二、内容及形式

1.课题引领,实践反思

结合我校的《农村小学推行生活德育的实践研究》市立项课题,继续落实课题研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邀请杨校长和专家为课题的结题进行指导。同时通过观摩学习二小的“孝雅”德育,邀请导师把脉诊断,把我校的“生活德育”和“善、孝”活动提升一个高度。

2.相互调研,提升内涵

采取向师方学校蹲点学习和向徒方下校诊断指导的形式,多调研、多反思、多实践、多调整,促进学员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智慧博客,互动探讨。充分利用博客或qq群丹二小智慧网,开展沙龙活动,围绕教育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展开探讨,目的是营造宽松、开放的心理氛围,促使结对双方对身边的实际问题开展自由研讨。

三、互动行事安排

XX年12月份:

1、学习《师徒结对互动计划》,制定《学员研修年度计划》

2、探讨、交流学期工作计划,关注学校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XX年3月份——4月份

1、生活德育课题结题指导

2、校园文化指导:邀请师傅来校调研校园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六善等精神文化

3、蹲点考察:系统地参与导师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的全方位工作,撰写反思日志。

XX年5月份——6月份:

1、下乡指导:调研xx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

2、蹲点参与:观摩xx小第四届小学生“孝雅节”。

XX年7月份:

1、学期工作综合分析,研究交流下学年工作思路。

2、整理、积累互动经验材料

XX年9月份——10月份:

1、研讨、交流新学年工作思路

2、蹲点研讨:教学质量的提升

XX年11月份——12月份:

1、反思微博跟进。

2、探讨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专题。

3、总结师徒结对工作。

结对工作计划 篇5

师傅:潘旭双

徒弟:陈可鲜

一、指导思想:

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陈可鲜(徒弟)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

二、实施目标:

(一)师傅:规划好培训计划,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展示课教案,听课指导与简单评点,自我业务进修提高规划,论文撰写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师傅既可以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

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确确实实让徒弟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

1.指导徒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指导徒弟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指导学习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4.本学期师傅和徒弟最少要完成一篇论文,力争获得好的名次。

三、实施措施:

(一)师傅:

1.在师德、教风、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要切实担负起对陈老师的辅导工作。

2.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

3.师徒每学期要有至少四次的一对一具体教学指导,在备课、上课、组织考试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予悉心指导;平时经常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并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客观评价徒弟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4.努力帮助徒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5.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分别学习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师徒相互交流。师徒两人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汇报课。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公开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使师徒双方都有新的提高。

(二)徒弟:

1.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与师傅进行交流;

2.完成师徒协议中规定的任务,解决问题。

3.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4.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低效行为或高原现象。

5.积极探寻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采取新对策,在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积累教学案例、叙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6.通过各种杂志、书籍、网络等现代工具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向师傅请教如何将理论恰当的运用到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7.请师傅进堂听课,多提宝贵意见,取长补短。

8.一个教师,班级管理、教学常规最重要,因此很多事情都要多运用好的方法,组织好班级的常规。让孩子的在动静交替中更好的学习、科学的学习。让孩子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乐观、积极的接受知识。

9.多发现问题,多思考请教师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想作为新的教师因该敢于发现创新,还要虚心向优秀的老教师学习,吸取精华。

TAG标签:#计划 #五篇 #结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