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话题作文>人物作文>同桌作文>【精华】我的小学同桌作文6篇

【精华】我的小学同桌作文6篇

笔墨馆 人气:5.14K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小学同桌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我的小学同桌作文6篇

我的小学同桌作文 篇1

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同桌,她总是在我遇到困难而且百思不解的情况下,给我帮助和鼓励,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很大的感动。

她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每当看向我,我都会惊叹,她的眼睛简直跟珍珠一样美丽。一双弯弯的眉毛挂在明亮的眼睛上,她轻轻一笑,那对眉毛就奇迹般地变成了弯弯的月牙。一只小小的嘴巴像樱桃一样,十分精致。她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有一个纯洁的内心,经常给我一些帮助。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非常困难的语文题,查遍了各种各样的资料,还翻了语文书,也找不到这道题的答案。正当我绝望的时候,我的同桌来了,她似乎看到我遇到了困难,微笑着跟我说:“是不是遇到不会做的题了?别灰心,仔细想想老师上课讲的,你一定可以做出来的。”听到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信。最后她和我一起回忆老师讲的内容,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那天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烤着大地,下午有一场运动会比赛,但是我却摔伤了,在比赛的时候没有拿到名次。我很难过,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这时,同桌过来了,我以为她是来嘲笑我的,因为她在女生的比赛中拿到了前三名。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她过来竟然是安慰我的,她站到我面前对我说:“没关系的,以后都有比赛,不要因为这一次失去了信心,你是最棒的!”听到这,我感动极了,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

她是我的同桌,更是我的好朋友。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她总是能够第一个出现,她总是帮助我,鼓励我,让我感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我的同桌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

我的小学同桌作文 篇2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我的同桌照例抓住这最后几秒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门外闪进来,飞身掠过我身旁窜到座位上,然后从杂乱的书包中熟练地翻出英语书放在桌上……别看他现在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只是他头发里还在渗出的一颗颗汗珠,眼睛里透出的一股顽皮劲,发黑的双手早已暴露了他刚才下课的举动。

开始上课了。才不到5分钟,他的眼睛就开始不安分地转动起来。瞧,他一会用余光欣赏窗外的美景,一会儿低下头去翻翻课桌肚,一会儿垂下眼皮,在书上用手模拟奥特曼打怪兽……突然,他又像想起什么似的,竟然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疯狂地抖动起来,好不得意……

过了一会儿他又贼头贼脑地望了望上面正在讲课的老师,然后翻开英语书,趴在桌上画起了他画了N多遍的卡通英雄雷伊,一边画还一边轻声哼着小调:“北京欢迎你……”谁知,他还没威风多久,就被英语老师发现了。只听英语老师大喊一声:“×××!”他被吓到了,条件反射般地从座位上应声而起,老师一顿大骂,只见他双手撑在课桌上,整个人像突然被抽了骨头似的,弓着背,低着头,一脸尴尬,不知所措……哎,看来下半节课,他只有站着上的份了。

“叮铃铃……下课铃声终于响了。瞧,我的同桌他又忽然变了个人似的开始精神抖擞起来,老师刚宣布下课,他就像一颗炮弹似的射向门外,奔向他的新天地。

我的小学同桌作文 篇3

我的同学叫张虎,长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就像一只大西瓜,那双乌黑的小眼睛是嵌在西瓜上的西瓜籽,红红的嘴唇则像是成熟的瓜心。

他非常勇敢,常捉小虫子玩。一次,他捉了许多西瓜虫放在纸盒子里,小虫子爬满了盒子,真恶心,可他却喜爱得不得了,像得了宝贝似的养着,还常用手去拨动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嫌脏。他还经常拿着他的宝贝虫子在大家面前炫耀。大家都羡慕张虎,他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一次,他在草坪里捉蚱蜢,我也跟去,在草坪边看着。他看到了一只绿蚱蜢,便悄悄地走过去。猛地伸出双手,轻轻一按就捉住了。我跑过去看,只见一只可爱的小蚱蜢正在他手里跳高呢。他把那只小蚱蜢送给了我,自己又去捉了几只。

你看,这就是我的同学,一个昆虫迷。我喜欢和他一起玩,最喜欢看他捉昆虫了。

我的小学同桌作文 篇4

有一首歌叫做《同桌的你》,这首歌正诠释了作者心中想念自己的同桌,我对我的同桌既恨他,又有时却觉得他挺可爱的。

他不是本地人,在遥远的山区走进了我们学校的校门,他不像我们那样自由自在,对于他们那里的口音,真让人弄不懂,每一次他说话时,因为不是正宗普通话口音,所以都会引我们哈哈大笑。例如:你问别人说:你的成绩如何?他却吧成绩如何读成了韵调不一的句子,真让人感到一种呆呆的感觉。

这个学期,我和他是同桌,可对于他,感觉有一点恨他的感觉。我越来越发现他有太多缺点了,不过,谁都会又缺点的。因为他是在初一才开始学英语的,所以基础有点差。不过。老师让我去辅导他,有时,他太钻牛角尖了,老是找一些不关事的事情来说,对于他来说,就像他辅导我那样,可,也对于他一些的坏习惯,我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终于他吧一些家里的习俗都改了。所以我觉得他挺听话的。可是,有时他却很依赖我,有什么事情都推在我的身上,虽然一个人也许会依赖别人,可没见过像他那样的,在我们组里,凡是有什么题目,什么活动都只有我一个人在默默行动,而他却无动于衷,他太会耍赖了,没诚信,他答应我下一次故事会上由他上的,可到星期五放学的时候,他却反口了,让我自己一个人去准备,他却从不配合,所以我有点恨他。不过,有时他却好似一个有责任的人,有时候却不顾一切。

我的同桌就是一个善变的人,就像一只变色龙那样,走到哪变到哪。不过,他有时变色龙,有时却很认真。不信,请看:因为他升初中时,没有考英语,他们那里是没有英语学,所以来到初中后接触英语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基础,学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第一次考试开始,他也在一点一点地进步,虽说,进步不是很大,但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也许是他的毅力和意志吧!在别人的嘲笑面前永不退缩,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他现在的`成绩比其他的部分同学高了,这都离不开他雄心大志,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是啊,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树立自信,为自己而奋斗。

虽然我的同桌像变色龙一样,不过,我相信他能很快变成一个像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让我们也像他一样,展翅翱翔吧!

我的小学同桌作文 篇5

今天,老师将我们的座位变动了一下,于是,我又有了一位新同桌。我的新同桌是张志伟同学。当他提着书包向我走来时,我很不开心。因为张志伟在大家眼里是个不太爱学习不肯做作业的孩子。但人的变化还是很快的。我渐渐改变了对张志伟的看法。

一天,英语刚下课,大家蜂拥似地走向门外,准备到操场上活动。我刚准备走,却看见他仍坐在凳子上,捧着一本短语手册在聚精会神地背着呢。我感到很奇怪,以前很爱玩的他,这次怎么会这么投入地背英语呢?简直不可思议,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忽然,他抬头问了我一句话:“请问,中秋节怎么读呢?”我很热情地告诉他中秋节怎么读。他挺认真地读了几遍。他带着笑意问我:“这篇英语课文,我已会背了。”我半信半疑,他却信心十足地说:“不相信,你听我背给你听听。”他便一节接着一节地背下来,令我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个单词不差地背了下来,而且如流水一样流畅。我终于相信,此时的张志伟正如一位胜利者,高高地站在领奖台上,他看见的是蓝天白云。于是,我也便放弃了玩的念头,和他一起背起书来。第二天,陆老师问谁会背课文。张志伟把手举了起来,班级里会背的寥寥无几。这时,陆老师望了望张志伟,惊讶地说:“你会背了呀?好,我们请张志伟来背。”张志伟便背了起来,虽然这次有点结巴,但教室里还是响起了热烈地掌声。陆老师笑着对我说:“刘启明,你帮助了张志伟,你真是化朽木为神奇呀!”我心想:这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呀,这有张志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以后,张志伟再背英语课文,我都会留下来陪着他一起背。这样,可以互相促进呀。张志伟正默默无闻地下着苦功夫。我想:我的新同桌张志伟只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就会冲上来,我深信这一点。

我的小学同桌作文 篇6

我的同桌叫xx,别人都说他爱做梦,连上课也不放过,你看这不,他的白日梦又开始了。

他心里在想:如果我是神仙,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哈哈,他想着想着便进入了一个原始森林:直插云霄的大树上覆盖了一层铁一样的硬树皮,密密麻麻地树叶上像擦了油似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大树下的绿草长得快要与他比个子了,那硕肥的鲜花争齐斗艳,散发出迷人的花香,让人陶醉。在隐隐约约中,他好象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沿着声音,来到了一个仙境:哇!这里太美了,他无法用文字来准确形容它。

这里鸟语花香,绿草如茵,百花齐放……,可是,最令他好奇的是,在这个春意凛然的地方,有一个石像,石像下面有一行字:愿望成真石像。咦?是不是骗人的吧!不过试试也无妨。他来到石像旁,谠了一句:“我要一根能变东西的魔术棒。”顿时,那石像就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问道:“你要魔术棒有什么用呢?”他说:“我要用它变出……。”刚要说出口,他想起了灾区的同龄孩子,他们不能上学,不能吃好穿好,顿时一股酸意便涌上心头,也想到自己现在就生活在天堂里,还要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呢!就在那一瞬间,他下定决心要让灾区的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说:“我要用它让灾区的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刚说完,白胡子老人用手一指,他看见一幅美丽的画卷:灾区的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都背着新书包去上学,再看看这些学校,都是崭新的教学楼,里面都是最先进的教学设备……。

“太好了,太好了!”他大声地叫着。“你叫什么呢?xx”老师生气地问道。“我怎么在这儿?”他迷惑不解地问道。老师哭笑不得地说:“你怎么不在这里,那你在哪里啊,这儿是教室,原来就坐在这儿上课啊!还做梦来着呢。”他这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喜欢做梦的同桌。

TAG标签:#同桌 #小学 #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