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话题作文>其他话题作文>家乡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

笔墨馆 人气:3.27W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

我是新宁波人,我的老家在湖北仙桃,今年虽然没有回老家,但家乡有趣的年俗令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你想知道吗?听我给你道来。

首先我给你介绍最热闹的年俗,那就是“蚌壳精舞”了。蚌壳精舞,也叫沔阳蚌鼓精,是我们沔阳的独创作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流行于江汉平原仙桃等地的一种特殊的、独有的民间舞蹈。蚌壳精舞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打扮得十分漂亮,躲在用竹篾扎成的蚌壳内。蚌壳用彩纸(或彩绸)糊成。男的肩背鱼篓,手拿鱼网,一心想得到躲在蚌壳内的女人。男女双方在欢快的锣鼓声中,变换着舞姿,进行着精彩的表演。观众们会时不时地拍手叫好,并为男方加油鼓劲,祝愿他快点得到蚌壳里的女人看表演时,整条街巷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打埃尘”是老家又一项繁忙而有趣的年俗。农历腊月廿四日,我们仙桃人把这天称为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动手拭去屋顶的尘秽,俗称'打埃尘',男人们开始剃头洗澡以自己使面目一新。打埃尘后便开始天天外出购买过年应用之物,从鸡鸭猪羊,茶酒油酱之类的基本食料,以及炒货、水果之类的消闲食物,香烛元宝,爆竹杂用物等等。晚上用茶果敬灶神,在灶前摆有糖果,把全家人名写在灶疏上焚烧,说这是送灶神上天,领回全家来年的粮食呢!祭完大人们把糖果分给小孩,我们小孩总是可以得到许多邻居送来的糖果呢!这项年俗也深受我们这些小朋友的喜爱。

“出行”是我们老家最隆重的过年习俗呢。正月初一,俗称大年,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出行”,就是点烛焚香,祈求新年好运连连,全家新衣新帽新鞋子出门,燃放鞭炮,有的还燃烧用芦苇札成的柴烟,称为“烧发宝财”,以取财发人旺之意。出行后,即返回屋内,互相恭贺拜年,大人还给小孩发压岁钱,又称压腰钱。这些礼节完毕后,全家团坐早餐,一般是先在桌上摆糖果点心,然后摆出9个卤菜碟子和一碗糍粑,还有汤圆和面条。早餐后,孩子到伯父、叔父家拜年,成人则到左邻右舍去拜年。

我们老家仙桃的年俗还有很多很多呢,真希望家乡的年俗能够大放光彩,让更多人知道。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2

一年中也就数春节最热闹吧,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大人们打理家中的卫生,小大人们也得帮着大人们干活,但不必像大人们那样累,娱乐的时间总该是有的,与同龄的孩子们聊聊天,或是忙一些自已的事。小孩子们当然是玩了,东跑西窜,或是再叫两三个一块疯去。一玩就是大半天,回家一般都很晚,自觉的孩子当然是早些回家,不用父母费心。那些不自觉的,自然是要吃饭时或是天色已晚被父母喊回家去,怕是走时也还会有些念念不舍的吧。若是父母不来,脸皮厚些,恐是要在别人家吃住了。

前头说了那么多序曲,接下来也该是重点了。

先从除夕夜说起吧,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家中必然是要打扫干净的,晚饭桌上还要多摆上几个碗筷。我问过妈妈为什么要多摆上几个呢?妈妈告诉我,这是寓意着未来家里多子多孙的。我从不信这些,认为只是用来烘托气氛罢了。在晚饭前,家中公柜上还要燃香,门外还要放爆竹,爆竹放完后既可吃年夜饭。

吃完饭后,就是包饺子了,按我们家乡的习俗,饺子中还要包上硬币,多少都随意,只可放一个五角,若是在吃饺子时吃到五角的代表你今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于是,在盛饺子前,总会,用筷子弄破几个,看看里面有没有硬币。若有,就盛去。没有,就放那儿,谁爱要谁要去。

我本人并不喜欢守岁,所以吃完饭没一会儿就睡下了,那些守岁的就不停在放鞭炮,扰的人不能安宁。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吃完饺子后就要去祭祖,这祭祖只能男人去,女人们就要待在家接待要来的客人,这祭祖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小孩,都可以去。持有族谱的人家放炮,听到炮声后一个庄子的人都要去祭祖。人齐后再次放炮,然后就是烧纸,公柜上放着一个观音像,前面再摆着香。老辈人头发都掉了光的,手中拿着木鱼,隔一会敲一下,木鱼一响,同辈的人两两结伴跪下磕头,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情形还以为是哪家要结婚呢。

祭完祖就是拜年,所有祭祖的人结伴而去,女人们就站在门口,手中拿着香烟,递给来的客人。说白了就是组团到别人家站一会,顺便拿两根烟罢了。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也没太多不同的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3

除夕,对温州人来说,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它是一年的最后一日。同时,这也意味着团圆、欢喜和繁忙。

一大早,人们就来到了菜场,开始采购年夜饭的菜品。这时的菜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般来说,这天买的菜都会尽可能丰盛,同时也都有会有美好的寓意。

到了下午,在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温州人称之为“掸新“的同时,大部分家庭都会贴好春联,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整栋楼到处都是红色,充满了欢喜的气氛。

差不多四点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开始忙活了,他们把晒干的酱油肉收进来,蒸一会儿后,和其他几样冷盘一并,上到了餐桌上。待十来个冷盘全部摆好后,就开始做年夜饭的第一道热菜——炒年糕。按奶奶的做法,他会把黄年糕、芥菜、一定的腊肉拌在一起炒,寓意着“年年高”。这时,爷爷就会拿出只有在春节期间用的红高脚碗,配上朱红色的筷子和由红色图案的勺子,依次摆在一层尘不染的桌布上,等待着我们一家的到来。

大家都到了爷爷奶奶家中后,年夜饭就开始吃了。这时候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冷盘在外圈,热菜在里圈。酒肉的芳香和五颜六色的菜品,赢得大家撑开肚子,一个劲儿的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大家就互相开始敬酒了,杯子碰撞发出的清脆声,把欢喜传递到了酒桌上的每一个人。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闲聊一年中发生幸福的事,小孩子们也结伴玩了起来。

八点开始,春晚就来了,一家人都围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看精彩节目。抢红包也开始进行了,虽然抢到不多,但大家仍乐在其中。

九点以后,孩子们就耐不住了,他们抱着众多的“小金鱼”“窜天猴”“小熊猫”等等,到楼下燃放了。烟花放起来后,一条条明晃晃的金丝从喷射口飞窜出来,像开花了一般。大人也有放烟花的,只不过比孩子们的厉害很多,这种像火箭弹一样,一个一个朝天空中飞去,到三十多米高后,自动向四周爆开,发出击鼓似地巨响,分支成众多五颜六色的细丝,朝四周飞散。

12点以后,鞭炮、烟花的声音更多,也更密集了,温州人称这个时候叫打“关门炮”。

还有一部分人,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通宵守岁,见证新年的到来。

过除夕是一个习俗,这个日子,温州人一向是很重视,它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和新的希望。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4

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拿我最期盼的除夕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风俗,我们温州自然也有一套独特的除夕的方式。

早上起来,大门就已经忙着买菜了—鱼、肉、年糕,多到目不暇接。菜场里也是人山人海,路上还能看到许多红灯笼,一片红火。接着便马上开始“掸新”,也就是大扫除,让整个家焕然一新,以此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就是贴春联了。许多户人家都拿出准备好的新的红对联,换下贴了一年的老对联,既是辞旧迎新,又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与对新年到来的期盼和喜悦。

大概三四点钟,丰盛的年夜饭就开始做了。先是准备十样冷菜,拿出晾晒好的酱油肉和蒸好的鸭舌等,用红色高脚碗盛,象征着“十全十美”和“步步高升”,并放上一片胡萝卜,以示讨彩。到了烧热菜的时候,爷爷奶奶与父母便一齐开始忙活,烧鱼的专门烧鱼,煮肉的一心煮肉。且这热菜也是很有讲究的,寓意着“年年有余”“年年高”的鱼或芋和年糕不必说,像红烧肉,金针鸡等通常也会出现在餐桌上。

五六点钟左右,年夜饭也开始了。十个冷盘陆续端上,放在冷盘中间,而年糕则往往是第一个。菜上齐,那红红的排骨和淡黄的咸鱼飘散着两种不同的香气,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大人们也开始互相敬酒,祝贺对方“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等,小孩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敬了亲戚长辈,一片喜庆热闹。

吃饱喝足,春晚也拉开序幕,一家老小坐在屏幕前凝神观看,气氛融洽,时不时还在群里发个红包或是给远亲或是亲友送祝福,让喜庆通过网络也能传递。

一个多小时,小孩们便坐不住了,跑去放起了鞭炮。各色鞭炮发出光芒和声响,有的是“噼里啪啦”的炸出绚丽的火花,有的点起来没有美丽颜色,但爆炸威力响声却非常大……与其说是在玩,不如说是一场小型烟花秀。

终于到了零点,钟声一响,四面都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滚滚浓烟,而天上则是各色烟花。望着眼前的一切,大家都沉浸在长大一岁的喜悦中。

除夕活动也至此大致结束了,有的人睡觉,也有人守岁至天明,早上大家便又开始忙着拜年。

温州的除夕别具一格,但他最吸引人的还不止于此,而是他的热闹,温暖和美好的亲情。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5

“鬼”这个恐怖的字,一听,令人瑟瑟发抖。可我们丰都人呐,不怕!还有一个民间风俗——鬼城庙会。

说到这“丰都鬼城庙会”,就要说说“鬼城”的一个传说:

民间传云,汉代阴长山、王方平两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民间将他们俩的姓氏合在一起,称谓“阴王”。后来又被误传为“阴间之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来此祭拜,祈求“阴王”消灾降福。

鬼城这庙会由来已久,早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存在。传说是为了纪念阎罗天子和他的妻子天子娘娘的结婚纪念日。庙会的主要项目就是上山“进香”,有的是独自上山,称“散香客”,有的则组成几十乃至上百的进香团。

进香形式一是“烧拜香”,二是“烧供香”。“烧拜香”,香客在“叫口先生”的率领下,边唱边走,作揖打供,一唱一和,路上逢庙必拜,逢牌坊、土地都要插香烛赞祝一番;“烧供香”,出发时,每人需在名册上话押表诚心,要专心虔诚奉神,不得与人争斗。进香这个习俗,可是又有趣、又严肃。

庙会期间各种民间游乐活动多不胜数,四方商家更是云集于此,让人目不暇接。晚上时,人们会到县城对岸的名山鬼城游逛,五彩缤纷的射光照耀了整个名山,县城都能看见闪烁的灯光,还有壮观的玉皇大帝雕像屹立在山峰。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最多的就是关于“鬼”的玩意儿,很多人都“装神弄鬼”——戴着个恐怖的面具,穿着个滑稽的鬼衣,再咆哮几声,来吓唬游客。鼓声锣声在名山上响成一片。

白天,是令人沸腾的庙会游行。有庞大威武的花车,有善良可恶的鬼,有美丽温婉的天子娘娘……孟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许许多多著名主角通通在内。游行特别精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善恶面目,使游行的每一个方阵五花八门,各个都有特色呀!最有趣的,是那可爱的两兄弟——黑白无常,有的扮演吐舌的白无常,有的扮演咬牙的黑无常,总之,许多黑白无常穿上溜冰鞋在大街上到处乱窜,给人一种莫名的滑稽感,还稍带有恐怖感。这游行游他个三四天也毫不稀奇,人们看得毫不厌倦。

丰都,我亲爱的家乡,一个拥有历史悠久“鬼”文化的小县城,鬼城传说四海名扬,向人们诉说着“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魅力传奇。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6

清晨,街上传来了一首老歌:“卖汤圆,卖汤圆,小二的汤圆是甜又甜……”我突然想起来:原来今天是元宵节啊!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涡阳。被称为“道德之乡”,此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有很多先辈们留下的传统习俗。而今天就是元宵节,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习俗。

早上,天蒙蒙亮,大人们就起床,来给家人们准备一份元宵节特别的早餐——汤圆,说起它,那可是很多人的心头之爱。即便是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起汤圆,也是嘴里立刻就生出一种浓郁的黑芝麻的甜香呢。

吃完汤圆,大家便纷纷出发,尤其是出嫁了的女孩子,都要回到娘家,给自己的父母送大雁,说起这个习俗,那可有点儿年头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崇山南麓有一个姑娘,非常孝顺,在闰月年里,中原大地闹饥荒,姑娘怕父母挨饿,就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小米带了去探望父母。路上,姑娘一不小心跌落山崖,醒来时,提斗里的小米已经被啄光了。姑娘嚎啕大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隐约觉着有个声音在叫,睁眼一看,看到提斗里有一对银灰色的大雁,怎么也赶不走。心想:莫非这是天意。姑娘就带着它们回到了村庄。到了村庄,才发现村里闹起了瘟疫,自己的父母危在旦夕,姑娘便把烹制好的雁肉、雁汤给父母喝下,不到半碗饭的功夫,父母就醒了过来,姑娘又把余下的汤肉分给了乡亲们。第二天瘟疫即退。

从此以后,每逢正月十六,出嫁的女儿都会在前一天送大雁瞧娘家。但大雁毕竟是珍禽,人们就用面制成大雁形状,借以正月十五求吉利,驱瘟疫,为父母消灾。

吃了晚饭,大街上灯火通宵,人们便去逛庙会,孩子们穿着新衣裳,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放着传统的歌曲,有的是兔子的,有的是大龙,有的会唱歌……大人们则在欣赏花灯,谈论着新的一年,也不忘给孩子们买些吃的:冰糖葫芦、炸串、烤香肠……这可大饱了孩子们的口福,看着这幅景象,嘴里汤圆好像更甜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一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日子,传统习俗一定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得以传承。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7

从小我就住在上海,我对在上海过节日非常喜爱,尤其是元宵节,“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这歌谣,朴实中带着老百姓深深的情感,而我也特别喜欢这别具特点的家乡习俗。

听爸爸讲,元宵节的由来和南北朝有关。南朝时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元宵张灯,渐成风气,由此逐渐成为元宵节。在上海,元宵节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是一个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日子,有吃汤圆,猜灯谜,踩高跷,闹花灯的传统。但我独爱那一碗汤圆,甜甜的,黏黏的,入口回味无穷,汤圆,团圆,寓意着一家人幸福美满。

正月十五,大街上的店铺开的很早,汤圆店的招牌古色古香,和着那飘出来的香甜味道,再加上店家那软软的叫卖声,让人止不住驻足不前。脾性懒散的,顺带捎回家一些,为这元宵节也增加了些许餐桌上的温暖。有黑芝麻的、有豆沙的、有肉馅儿的,还有酒酿圆子的,一种圆圆的食品妙就妙在只有口齿留香的那一刻,你才知道哪一种味道在里面。

而我所兴奋的是,每次都能与外婆一起亲手包汤圆。外婆先用糯米粉和水一和,就成了汤圆的皮,再揉成一块块的小球,擀成薄皮,捏成小碗状,在里面包上黑芝麻馅儿,豆沙馅儿,接着把口封上,搓成一个小圆球,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包好了。我们学着外婆包汤圆,看起来容易,包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有的搓成一个椭圆形,有的凹凸不平,还有的做到一半,馅儿漏了出来,总是包不好。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汤圆在我们手中成了型,我们可以尝到自己亲手包制的汤圆。

外婆先在锅中倒入白开水,等水煮开,把我们包好的汤圆放入锅中。只见那圆滚滚的汤圆在沸水中滚来滚去,就像一个个雪球,真诱人啊!等汤圆煮熟了,外婆用把一个个汤圆舀到我们的碗里,我闻了闻,有股淡淡的清香。轻轻咬下去,黑芝麻馅儿从汤圆皮中滑到我嘴里,甜甜腻腻的感觉,让人觉得元宵节的灯火璀璨中多了几多温和。

这就是我的家乡别具风格的节日,那软软的汤圆回味悠长,家乡的风俗多的是人情味,多的是那软软的甜香,圆圆的,暖暖的,它像一方的景致,长久地生长在家乡的土地上。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8

大年初一,春节之际。宅在家里的我,隔窗遥望,想感受一下新春的气息。可是,小区里,除了门口的对联、红灯,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开门炮仗”。

开门炮仗,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记得那时,即使除夕熬了大半夜,大年初一早晨,谁也不会赖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了,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过香喷喷的饺子,就开始准备放开门炮仗。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放开门炮仗呀?”爸爸笑着说:“开门炮仗,就是开门大吉,驱逐瘟神,迎接新春,吉祥如意!”原来如此。怪不得,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早上,都放开门炮仗呢!还说要比一比:看谁家的炮仗品种多,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

我们家准备的炮仗可全了!最少的几十响,最多的几万响,一捆一捆的,用红纸包着,还有很多成盒的礼花。一个人拿不动,我们就两个人抬。好不容易把炮仗抬到胡同口,可是,我们谁都不敢放,大人们也不让我们放。爸爸出来了,把一捆炮仗打开,我们把炮排一直抻出十几米。“要放开门炮仗了!”在爸爸的喊声中,姐姐赶紧拉着我,跑得远远的,姐姐还用双手捂住了我的耳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连串的响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就是这样来的吧?接着,我们小孩上阵了,放小鞭的,放礼花的,放窜天猴的,放二踢脚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顷刻之间,满地都是红色的外壳纸,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爸爸说这叫“满堂红”,预示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后来,我上网查阅才知道:开门炮仗,上古时代,就有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用以驱逐瘟神的传说。烟花鞭炮,起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现在,中国的烟花鞭炮,花样各异,品种繁多,质量过硬,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远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40多个国家呢!成捆的、几万响的开门炮仗,气势雄伟,响声震天,更是抢手货。如今的开门炮仗,已不仅是在大年初一早晨燃放,只要是做生意的店铺,不论哪天开门营业,大多都燃放“开门炮仗”,意为喜庆,以图吉利。

随着环保的呼声,烟花炮仗,如今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已经禁放。但是,这并不会阻挡我们对新年充满美好的祈愿,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热闹的开门炮仗声,永远一声声地响在街头,响在胡同,响在我心,响在你心,响在我们童年时美好的回忆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9

我的老家在广东肇庆,那里的过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气氛的,只是现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现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这些东西满街都有得卖,这个真是完全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首先,快过年了,还离春节一个月呢,家家就开始了办年货,全家人都买新衣服,买糖果、桔仔、水仙头等,还有买好面粉、花生、绿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裹蒸粽(这个是肇庆特产),提前预约人手,一般都有十几个人一起包.就讲我吧,一个月都排满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约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乐意去,因为有得吃嘛,自己亲手包的,做个记号,一会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会一边在油窝里炸,哈~~.试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砖头在路边搞起一个大灶,用一个或二个大窝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个小时才行,不能断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会发莓.

街上的行人多起来了,热闹起来了,特别是阴历二、五、八是墟日,那种景象真是让人开心,街上的彩灯、彩花、灯笼、红旗全都挂出来,小孩子开始叫爸妈买好鞭炮烟花等着过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来放鞭炮烟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团年饭,吃完饭后就把长鞭炮挂起来,一到零点,家家户户都准时放长鞭炮,代表开始过年,那时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样,”辟辟啪啪”声,感觉整个城市都震耳欲聋.过年日子是不准扫地和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大人也不准骂小孩子,这个要到开了年才行,开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长鞭炮家家户户都出去走大运,就是围着城里走一圈子,不准走回头路,呵呵…..那时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烟花满街都是,还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烟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开心.走完大运就回家或者跟朋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烟花一直到天亮,大多数人都不会睡觉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就要煮粉丝和汤圆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园玩,初二以后都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边收到利是那边就跑去买鞭炮烟花玩.

在过年一个月里,每天都有鞭炮声,开心的景象到处可见,天天都还在过年一样,让我想起都回味无穷,那时的好玩和开心,现在已感受不到了,今年北京已开始限期开放放鞭炮烟花了,不知什么时候全中国都可以放呢?我想为了挽回往日的中国过年气氛,可以放鞭炮烟花的日子不长啦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0

去年的除夕,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远在外地、多年未回家的爸爸妈妈回家过年了,我们全家最终团聚了。此时此刻,全家人围坐在一桌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爸,这几年,你辛苦了!”我爸爸举起酒杯对爷爷说:“感激你对孩子们的照应,来,我敬你老一杯。”奶奶一个劲地给我们姐妹俩夹菜,全家人吃呀,喝啊,一个个笑容满面。我和妹妹更是欢乐无比,因为在农村,我们小孩子平时根本上不了饭桌,今日却能够像大人一样围着桌吃,尽情品尝着丰盛的美味菜肴。

吃过饭,大人们收拾饭桌,我们小孩子耍耍闹闹,等着爸爸妈妈给那盼望已久的压岁钱。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喜气洋洋地将包好的大红包交给我和妹妹,妹妹拿着后乐得手舞足蹈。我郑重地打开一看,里面有10元钱和一张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祝萱萱新年欢乐,学习提高!”我顿时乐坏了,虽然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并不多,但却表示了他们的一番心意,那张小小的卡片,饱含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无尽的爱。当时,我激动得差点流出眼泪来。

“嘘……啪……”四处响起了烟花声,我跑出门一看,一朵朵烟花陆续上升,半空中犹如布满了五彩的繁星,顿时,整个世界便变得姹紫嫣红。一束束各色的火花如彗星坠向大地,使黑夜变成了白天。我的爸爸也拿出烟花,只见他点燃烟花上的导火线,一瞬间,只听见“嗵”的一声,一束烟花便升上天空。我抬头仰望,只见空中如彩星闪烁,美丽无比。在此起彼伏的烟花声中,爷爷奶奶乐呵呵地说:“此刻的时代真美啊!”许久,响声渐渐消失,整个世界逐渐恢复了宁静。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继续放烟花呀,别让除夕夜缺少热闹呀!”“嗵……嘘……啪……”一声紧之后一声又热闹起来了。直到半夜,那热闹的场面才渐渐消停了,人们慢慢地进入了梦乡,但还有许多地方洋溢着笑声。今日,一想起当时那壮观的情景,我还想停在那一刻,停在那充满欢乐祥和的世界里。

这个除夕,是我最难忘的除夕。因为它热闹,因为它充满欢乐,更因为它让我享受着爸爸妈妈在家时的温暖、幸福。这个除夕,我完全沉浸在爸爸妈妈对我的祝福和关爱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1

石街长长,步影摇晃,鸟雀啼鸣,大雁群飞。那是我从小到大成长的地方,亦是我最亲切的故乡——普宁洪阳镇。我最爱故乡那不乏味的风俗,似烟花不灭般长存,那便是“行头桥”。

时过变迁,元宵这一天,我又一次回到了故乡。阳光依旧如往年的明媚,熟悉的乡音也不绝于耳,让我心中的烦闷化为乌有。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饭后,我们走在街上,准备去“行头桥”。沿途摆满了卖长竹蔗的小摊,红灯笼挂满街。长街尽头,便是我们当地有名的“行头桥”。

一到那地,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锣鼓喧天,灯照各地。晚风悄悄掠过桥底的湖畔,湖面波光荡漾,倒影着桥上的景象。旁边建筑上挂满火红火红的灯笼,随着轻轻的风,它们轻轻地飘,风过耳畔,灯笼悄悄飘摇的声音恰是好听。

这“行头桥”又名太平桥,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也是当地特有名的习俗了。听爸妈说,“行头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展现喜庆欢乐的心情;二是寄托美好的愿望和良好祝愿,通过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是增进团圆、团聚、和谐,在我们当地,元宵是重大节日,因此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而“行头桥”这一节庆活动,把四周的乡亲、外出人员吸引来参加,热热闹闹过元宵。

一知有如此多的寓意,我迫不及待也想去“行头桥”蹭蹭福气了,便央求爸妈:“爸,妈,我们去那儿可以吗?”我指着“行头桥”的方向,一脸期待。爸妈欣然答应了,就带着我走上台阶一步步朝前走。我想回头,却被一位老奶奶拉住了,她一脸慈祥的微笑:“小朋友,可不能回头哦!”“啊?为什么?”我一脸疑惑。“回头可不吉利哟!”原来如此,听了老奶奶这话我可不敢回头了。这时,近处的夜空盛放出朵朵烟花,烟花斑斓陆离,五光十色。

桥上的人立时抬起头,望向那绚烂多姿的夜空。有人忍不住“哇”声来表达内心的震撼,有人则拿起手机拍起照来。那本是凄清的夜空,此时此刻变成全场的焦点。

过了“行头桥”,我就准备回家了,这条长街的小摊依然没有收摊,这时买长竹蔗的人可就多了。“走,咱们也去买。”爸爸对我们说。“这有什么好买的?”“过桥后买长竹蔗,这一年里就会钱多米足,节节高升。”原来这样,难怪街边会有这么多卖长竹蔗的,我恍然大悟。

家门口,我蓦地抬头仰望夜空,烟花正盛,不灭不失。我想,也许这古老悠久的传统民俗,就像那夜空中绚烂的烟花,永存且会世世代代相传,家乡的光彩,那不乏味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2

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带着人们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乡飞去······

春节,是我们农材最盛大的节日,按照习俗,每个人都要在节日的前一天回家,为春节的欢庆做准备,不过我们春里的春民大多数都在外地谋业,所以回来时需要时间,因此,刚好在那一晚回到家是不太现实的,故节日那天的清晨,便是村里人回归的高峰期。没等起得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爬起,村里的每家每户便亮起了灯。不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神采奕奕。村里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动了起来,挂鞭炮,粘红联,煮早餐···忙得不亦说乎。有的人家还提着几捆鞭炮,待到远处亲人归来,便高高的挂起燃放,亲人们在一片欢腾中相见。

按照我们村里的习俗,春节早上要吃一碗甜面的。村民们便将一碗满满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腻,回味无穷。饶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后,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挂上红联。村里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红联要是挂得最早,那就是好运来的最快的。因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鲜红的对联完好地粘在对应的门框上,大门上。

挂好对联后,人们便会放响第一个“庆年炮”,便是将一捆长长的炮挂在屋顶上燃放,有兴致的人家还会将鞭炮摆弄成“运”字形或“龙”字形等形状,以企盼新年能交好运,得大喜。就这样,当鞭炮挂好燃放时,天也差不多亮了,在一阵阵耀眼的火光和喜庆的炮声中,淡淡的阳光从云缝间撒下,如同世上最大的鞭炮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而我们村最大的鞭炮在村里的广场上,四跟高达十米的柱子上,缠绕交织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张开那庞大的嘴在天空咙叫,在柱子上游走。随着太阳的升起,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聚集到广场上,仰望着半空中的巨龙,向着它祈祷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不知谁点燃了巨龙的尾巴,巨龙在半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它吐出耀眼的火焰,火焰一圈一圈地将它的身体包围起来,正当它全身被火焰覆盖的瞬间,它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鲜花花瓣,在天空中缓缓落下。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时刻——点燃村里最大的鞭炮。观完这一出盛事后,村里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子女去到处游玩,渡过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就是我乡村的春节,它充满了喜庆欢乐与笑声。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不同,我家乡更是别具一格。

在广东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举行一个成人仪式——出花园。也就是说,你从今天开始,就从花园出来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具体礼俗是这样的:有十五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为孩子举办一次隆重的仪式,是个人生的转折点。还要用三牲果品(鸡、鸭、鹅和水果类)拜别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上红皮鞋、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因为传说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大钦小时候没钱,但在路边对上了对联,得到了一只公鸡和红皮鞋,父亲为大钦烫了鸡头吃。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还有的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十二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

在我们普宁市,当天要吃炸猪肠和肚,并且邀请小朋友于地下围着竹箕,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了成人的肠与肚”,和童年告别。

潮汕人有着与众不同的食俗,日常生活中特别喜欢喝粥,有着皮脆肉嫩的“炸豆干”,有着以大米制作的名目繁多的酥香的饰品,而且非常喜爱腌制的佐餐小菜(主要用于喝粥时),如,咸菜、菜脯,以及精致的小食蚝烙、肉丸等。尤其是牛肉丸,令我吃完后仍然回味无穷。

潮汕都非常注重“吃”不过最出名的还是潮菜以及潮州的功夫茶,潮菜远进闻名,是由潮汕原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的菜式构成的一个开发体系。潮菜中不仅有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缺少粗菜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芋头做成的“芋泥”,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等许多。

潮州功夫茶十分富有地方特色茶艺。小到用水,大到冲泡,品尝都很讲究。

潮汕农村传统民居样式很多各有着生动形象的名字,例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爬狮”。简单介绍一下吧,“四点金”是潮汕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下山虎”房屋的建筑在潮州农村较普遍。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一样。“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无论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潮汕民宅有个突出特点就是装饰,故有“京华帝王府”和“潮汕百姓家”之说。

不论是潮州的“出花园”、饮食、民居还是功夫茶,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4

“噼里啪啦——”

一簇簇烟花直冲天际,吴川人的元宵节拉开了序幕!

我的外婆家在广东吴川麦家村。每逢元宵,我必定大饱眼福。在外婆家过元宵节那可是很热闹的,村子里举办的各种活动,每次必有上百个人来参加。人挤人的,一点都不逊色于除夕与正月初一。

吴川的菩萨游行,泥塑,飘色可是很有名的。

白天,就是菩萨们的主场了。每一尊菩萨会被人们放在担子上,再找十多个健壮的挑担男子,架着菩萨挨家挨户地游行。这个习俗又叫“菩萨逛街”。人们看到菩萨走来时,鼓掌放鞭炮,虔诚而热情迎送菩萨,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得到菩萨的保佑。

每一年都会有人报名与菩萨共游。有一年,我的舅舅也加入了其中。活动过后,舅舅说:“咱们村的人,真是热情啊!这次,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吴川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方:每年元宵,可是过得比春节还要热闹,成群的游客慕名前来。

“咚咚咚——”

听到这声音,我的心随着那声音一起欢悦起来:菩萨来了!

你瞧!灶王,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一尊尊菩萨,浩浩荡荡地来了。

大人们拿着串串鞭炮,在家门口燃放;此时的孩子们,蹦来跳去,合不拢嘴。菩萨所到之处,人挤人,大家都汗流浃背,但脸上的笑容那可是藏也藏不住啊!正想着,舅舅在众多探出一个脑袋,微笑着朝我招招手。

菩萨后面是舞狮。“咚锵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鼓声,一只只红黄相间的舞狮朝我们走来。每一只舞师游行时必定会挨家挨户的去“闹”,以祝福每户人家能顺顺利利地过完这一年。

“妈妈!舞狮来我们家啦!”话音刚落,一只舞狮进了家门。他们跳着,跑着,甭提有多欢闹啦!外婆笑着将几个橘子丢入舞狮口中,那舞狮便“心满意足”,尽情舞啊,耍呀……

吴川元宵节的晚上那也是很有趣的!

首先,是看泥塑。泥塑,顾名思义,要用泥土塑造成一座座雕像。饭后,我走在街上,欣赏着那些巧夺天工的鬼斧神工。瞧,那是李白,真是惟妙惟肖!看,那是李清照,栩栩如生……形形色色。

看完泥塑,妈妈带我去看了花桥。

花桥,是用各种颜色的玫瑰和百合装饰的玻璃桥。红似火,白似雪,粉似霞,目不暇接。一阵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这真是美呀!花桥上也是人挤人的,但谁也没有感觉到,都沉浸在花的海洋之中。

逛完花桥,外婆家的元宵节也意味着要告一段落了。

这就是我们吴川人的元宵。

你来吗?

我在吴川外婆家等你!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六年级15

夜,来了。幕布般的天空被轻纱似的薄云笼罩,一轮白玉嵌在空中,清清冷冷。这景象不免被月下的那一片耀眼的光辉比下去,那一片别有洞天的光辉便是——南泉灯会。

漫步至灯会正门,不免为之震撼。这扇大门是一个空心弧形,两端皆有一个以赤色为主,以宝蓝色点缀的花瓶相衬,中央一朵浅绛的牡丹招展着,颇有国色天香之姿。大门顶端,五彩花卉徐徐展开,两只蝴蝶伴其侧,霎亮人眼。

进入灯会,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身着荧光衣的翠树,右方是一条长河,被光芒映得莹莹的,水波荡漾,光芒被拉长,随即又如初。河上又别有一番景致,继续向前,原只有零星光芒的河面被填满了,是荷灯!那些精灵落在河上,几片翠若玉盘的荷叶,将其衬得越发灵动。细看,那花瓣还在“起舞”,轻轻展开、渐渐合上,着实有趣。看着看着,一阵薄雾飘来,荷灯便似美人蒙上面纱,娇羞动人。

莲灯后,一条巨龙穿透云雾,尽情地展示自己威武的身姿。它的身子像山脉般弯曲,身上的鳞片被灯光照得金光闪闪,巨龙大张着口,口中似乎含着一颗金珠。继续移步向前,再次路过一扇大门,这扇门也煞似有趣,两位仙人反手奏着琵琶,轻轻摇晃,好似被身下的祥云托在空中。

南泉灯会的景致真是数不胜数,迈步向前,又有一处引人驻足,一座座泛着异彩的山峰连绵不断,如五彩霞光,整个场景宛若一幅画卷。画中,一位诗人泛舟湖心,举杯邀月,对酒当歌,一手扶在身后,抬头仰望,似在向明月吐心中思绪,将人拉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境中。

沿着道路观赏,半晌便到了一个广场。那儿有一处壮观的景致——“九龙壁”瓷器灯组,它不是绘画,也不是彩色幕布,而是瓷器餐具一个个组合成的。九条飞龙腾云驾雾,形态各异,一只张牙舞爪、一只仰天长啸、一只跃跃欲试......巨龙的鳞片和身体皆用瓷器组成,太有创意了,在灯光的照耀下,九条龙似活了一般,眼睛闪着光,鳞片熠熠生辉,颇有王者气势。流光溢彩的仙女洞、生动有趣的梦幻森林、气势磅礴的峭壁飞泉、五光十色的孔雀开屏......一一映入眼帘,印入脑海。

寒意渐浓、夜已深。在这冷意浸入的冬日,这温暖人心的“明珠”,将人的疲惫驱散,让人心生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