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话题作文>其他话题作文>家乡作文>精选家乡作文四篇

精选家乡作文四篇

笔墨馆 人气:3.3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家乡作文四篇

家乡作文 篇1

宁静的夜空在除夕夜晚变得多彩炫目,一朵朵,一道道或火红火红或紫黄紫黄的烟花直冲上九霄云天,在空中爆炸,释放出夺人眼球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家乡的年来了。今年的年大家过的如何?我决定要采访一下。

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一位白发鬓霜的老人,等我这个小记者一提问,老人便用他满怀批判的眼光向我们揭示了他眼中的年。“唉,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在干啥?老祖宗自制的传承百年的饺子看不上眼,倒对那些个什么挺着迷,过年了,大家都吃着饺子,可他们却抱着一桶全家桶当饭吃。要说这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聊聊家常,看看春晚,可现在的人都好像中了毒,像我儿子、孙子,进家后,几乎一直都是低头不语,两眼对着那发光的手机屏暗送秋波,不太和我怎么说话,就连春晚这强大的手术刀也对他们的病灶无能为力,于是早早地眼睛就与眼镜接吻了,听说今年情节人与元宵节的同一天,是吗?”我回答:“是的,”,刚欲向老人阐明这一番时,老人又感叹道:“整天将那个什么情人节挂在嘴边,老祖宗的七夕节也没有见他们这么上心啊!”

此时的老奶奶在旁边已恭候多时,估摸着时间,我们将摄像头对准了老奶奶,老奶奶一脸慈祥的诉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见识到了改革的好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富裕了,可这现在的人

对粮食没有以前那么珍惜了,四五斤重的鱼有时吃不到一半就倒掉了,过年了,那更是百万大军进菜市,一番疯狂采购之后满载而归,家里变成了一个小超市,现在家里人少,买的年货过多吃不了的因变质都被倒掉了。亲戚朋友们来拿的礼物也愈发贵重,有的带小孩来,还要发压岁钱,还不能太少,每年的压岁钱对我们家说是一笔偌大的开销。”

走出老人家中,恰逢村里组织的锣鼓队经过,穿红戴绿的小伙子们奋力挥臂,锤击着鼓皮,发出咚咚的硕大响声,姑娘们也个个才貌双全,打着节拍,走着秧歌步,脸上尽是脱去电子辐射的喜悦面容,在后面又有我们新鲜的血液,跟在队伍后面有几个处于闲职时期的学生,跟着学走秧歌,惹的大家哄堂大笑,这才是真正的年呀!

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是炎黄子孙,就有理由去热爱它,西方节日固然令人神往,但一个守不住根的民族注定灭亡。年不是几天的大吃大喝奢华享受,它应当是一个总结反思,未雨绸缪的交替时期,年也不是有小孩的家长的一种集资工具,更多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关心、孝敬。

中国人我们应该坚守传统,过好年,过幸福年,不是吗?

家乡作文 篇2

树,是一个怪人,每逢春初,总要吐出点唾沫星子。溅到杏树,杏花即开;落在桃树,桃花便怒。秋季总是那么怡人,树,也有恬静的时候。

囡子家开的是一个茶馆,里里外外进出的人很频繁。母亲姓何,很注重待客礼节。从前几年开店以来,生意一向很旺。囡子是我在海盐的好友,比我大三岁,感情一直很好,所以也很了解她。

早上上学上课,晚上放学就来看馆子。她,生活很平淡,但平淡中也不乏非凡。

那天,她逼着我去她家馆子,说是要开一个“蟠桃”大宴,我说我对桃子不感兴趣,但还是硬着她的脾气去参加了。

我简直是去做监工了!她要我陪她在厨房挤桃子汁,有人看着她,效率会更高。我跟她说取桃子汁单单用手去挤多恶心呐,她笑了笑,说这是待客礼节,单凭自己双手去挤才能保住它的原汁原味,营养才不会流失,这代表主人的诚意也意味着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吧。我问她要挤多少杯,她说基本上要保证每位客人有三杯喝得到。另此,还要多附十几杯。我们家里人只是希望看到每位客人的浅笑呐,客人开心,咱也乐呐。我又问她要挤那么多杯要费多少时间啊,她仅仅笑了一下,没有回答。或许是她太善良,不希望客人知道自己背后的辛苦;或许是习惯了,也就习以为然了吧。但我还是想问桃挤完了怎么办?她回答了,很干脆地说了一句:“树,是一个怪人,总要吐出点唾沫星子的。不怕没柴烧,只怕不会烧,桃多着呢,挤不完的。我说呵,话中有话呐,干嘛说得那么含蓄啊?她说桃树为何能开花,只因肥料太宠她;桃树为何能结果,只缘乡人过滞德。家乡人没什么有能耐的,都是老实人呐,不说得含蓄一点,老乡阿哥阿弟阿姐阿妹都要来找我算帐啦。我话说得直得很,怕得罪人,做个“罪犯”,往后日子可过不下去呐。

我算是.跟她待习惯了,她的脾气.性格很早就摸透了。嗨,她就是那么有个性,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跟她说话决不会感觉费劲。她是个很有聊头的大人物。随时随地把她当作发泄物完全可以,她说过,人总是有欲发泄的时候的,但现代人却被科学技术熔化蒸发了,提不上感情,只能对着油桐声闷气呐。

海盐也会有那么有意思的小家伙,她说过:“家乡仅仅是一张白纸,我们在白纸上过日子哪能行。树都有颜色,绿色加棕色。生活当然也要有颜色,哪怕仅仅上了层乳白色。

家乡作文 篇3

家乡多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脚水边,遍布着一丛丛、一簇簇各种各样的竹子。

家乡人爱竹,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那么几簇竹子。并不是他们都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兴,而是因为竹子确实与农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时候,我简直生活在一个竹子的世界里。小到牙签、筷子、风雨帽,还有箩筐等各种农具,大到竹凳、竹床、竹沙发、竹房子。因为廉价,竹子注定与农民亲近,渗透到乡亲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家乡的男人大都有一手竹编手艺。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和许多乡亲们一样,茶余饭后都要砍几根竹子编制泥箕、箩筐等农具,等到圩日挑到集市上卖,换回油盐钱。有竹子、会竹编的人家,生活就会过得滋润些。

家乡有一个二三百亩的人工湖,这水主要供大队水电站发电和上千亩水田的灌溉。湖里水波粼粼,水草丰茂,鱼儿欢跳,野鸭飞翔。那儿也长年漂浮着几十只来自周边几个村庄的竹筏,那都是大人们网鱼的必备工具。

夏天,我们一群小伙伴则相约到湖边捞水草喂猪,顺便下水摸田螺、打水仗。因为有“为家里做事”的理由,父母对我们下水的次数和时间管得要宽松许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己对家里“贡献”的增大,拥有一只专用竹筏的梦想在我心中不断膨胀。终于有一天,当我壮着胆子把我的心愿摆到桌面上的时候,一向节俭的父亲当即表示竹筏“有用”,经过父母的几番“论证”之后,父亲终于带上村里的一位木匠,到山脚砍了几根自家那大腿粗的竹子。再经过两三天的打造,一只崭新的竹筏终于大功告成。

“开筏仪式”那天,父亲带着村里几个汉子把竹筏抬到湖边,轻轻推下水后,父亲叫我把竹筏划进湖中试试。我轻快地跳上竹筏,将竹竿顶到岸边的石头,用力一撑,竹筏便像鸭子一样,稳稳地向湖中划去。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竹筏,我顿感骄傲,人也仿佛变得高大起来。我当时的高兴劲儿,不亚于今天拥有了私家车。

后来的几年,我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在竹筏上度过的.,竹筏给了我一个充实而快乐的童年。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家乡的生活条件今非昔比。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创业了,竹子在生活中的用途大大减少了。伫立在故乡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脚水边的竹子并不感到寂寞,反而越发茂密起来。狂风吹过,竹林依旧“咿呀”作响。一丛丛、一簇簇竹子依旧各有各的主人。不管主人走多远,走多久,竹子始终默默地守候着。主人偶尔回家,需要编个鸡笼、竹篮时,又习惯地操起刀,走向自家的竹林……

在这个物质丰盈的年代,竹子依然是家乡人最忠实而亲密的朋友。

家乡作文 篇4

我爱我的阿嬷,也爱我的家乡,每次回阿嬷家,我总爱坐在阿嬷身边,聆听她给我讲从前的故事

阿嬷的家乡在同安的一个小山村,同安有句俗话说,好女不嫁梧侣郎。可见,阿嬷的家乡在当时是比较贫穷的。阿嬷告诉我,每到雨天,路面凹凸不平,踩过那泥泞的路,总会把鞋子弄得满是泥沙,如果听见“突突突”的声音得及时闪开,否则,摩托车经过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就会把你溅得一身泥;妈妈上学时,就连刮风下雨都要骑上那辆脱漆的自行车,赶到几里外的学校上学,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上学,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就在田里干农活儿,在家中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养家糊口,维持生计;成片的龙眼树园,便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他们在树荫下穿梭、攀着梯子摘龙眼果,那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回当耳边;绿油油的菜园、金灿灿的稻田,就是最好的绿化带;大家住的房子都是瓦房,十分简陋。阿嬷还说,当时要买点日用品可不容易,物质匮乏,全村仅有两家小卖部,一家在村子的北边,一家在村子的南边,有时到了深夜,肚子饿了,也要摸黑去几里外的小卖部买东西。

可是,现在当我回到阿嬷家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面貌焕然一新。阿嬷家门口就是工业区。笔直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连接着一幢幢漂亮的厂房,公路两旁种着一排排高大的凤凰木、漂亮的紫荆花树,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耐克、安踏等许多著名的企业也在此安家落户,宏伟的工业区大门右边有乐海等大型商超,边上有银行、公交场站、漂亮整齐的外口公寓,五星级酒店耸立着。再往前走,是三级医院,文化园。那传出郎朗读书声的地方,是九年制市属学校;传来欢声笑语的是幼儿园......

除夕,我去阿嬷家过年,远远看去,一栋栋四五层高的居民房,霓虹灯闪烁,家家户户亮堂堂,张灯结彩,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变得更美好,我爱过去的家乡,更爱现在的家乡!

TAG标签:#家乡 #家乡作文 #精选 #四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