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中外名著>美文摘抄>好文>琴音

琴音

笔墨馆 人气:3.08W

琴音1

女儿四岁的时候,我们给她买了一架杂牌钢琴。住在乡下,很难找到调音师来保养,气候也潮湿,几年下来,有些琴键就不肯动了。

琴音

在她国中二年级的寒假,全家搬来台北,我和她父亲咬紧牙关,终于给她换了一架钢琴。每隔半年,专业的调音师会自动打电话来约时间,每次都认真地工作上一个多钟头才走。

有一次,调音师突然对我说:“刘太太,你女儿最近很用功嘛!”

那时候女儿早已上了高中,练琴的时间确实比以前多了许多,可是,这些难道可以从钢琴上看出来吗?

“钢琴这种乐器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弹奏之后,它本身美好的音色才会慢慢出来。我想,前两年你女儿碰它的时间太少,要到今天才算对得起这架钢琴了。你听,现在它的声音多好!多不一样!”

他弹了几个音给我听,说实在的,我这种耳朵并不能听出有什么不一样。可是,他那天说的这几句话,我却颇有感触,真的!岂止是钢琴这一种乐器而已,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工作不都是你放进去多少力气,它就会忠实地反映出多少成绩吗?

琴音2

没有口若悬河的自吹自擂

没有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

学生的成绩才是老师最好的“名片”

阳春三月,卓乐佳音迎来第二届师生音乐会。届时,来自奥地利、伊朗、山西的卓乐佳音优秀学员,以及来自人大附中的学霸将进行精彩的钢琴表演。他们虽然大多数只有7、8岁,但演奏曲目难度和水平绝非等闲。同时卓乐佳音任课老师还将带来的专业级大型钢琴曲演奏,以及四手联弹等,可谓精彩纷呈。

时间:20__年3月5日15:00—18:00

地点:北京大学医学部跃进厅4层报告

琴音3

2月3日星期天,教我弹钢琴的安老师在新城文化馆举行了新年钢琴音乐会。

音乐会定在晚上六点钟开始。我和爸爸妈妈五点二十分就到了。我们来到文化馆的一楼,发现演出的大厅已经被布置的漂漂亮亮了。墙壁上挂着彩带和五颜六色的气球,张贴着一年来获奖同学的荣誉证书,正面的墙上用书法写着“安道财老师教育汇报演出音乐会”。里面坐满了家长、同学,还有老师。

六点钟到了,音乐会开始了。首先两位小主持人走上来,把看表演时的纪律和规则讲了一下,就开始表演了。

我看了看节目单,我排在第九位。可是我正在看节目的时候,还没到第九位,在第六位的时候就叫到我了。我紧张极了,心砰砰跳,忐忑不安。爸爸妈妈叫我放松,还拍拍我的肩膀给我鼓励。我就走了上去,在钢琴前坐了下来,翻开书开始演奏了。我就想着把老师平时教我的东西弹出来。我的头随着音乐慢慢地晃动,练习曲优美的旋律也流淌了出来。我弹完了,向大家鞠了一个躬。大家热烈的掌声也响了起来。

除了弹钢琴,中间还表演了几个小品和做了互动游戏,让大家哈哈大笑,演奏会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钢琴声陶醉着我,让我就像是走进了音乐的王国。其中有一位名叫刘格宇的表演者的琴声最是令人赞叹不已,她弹得很投入,手指如流水般在琴键上自由地跳舞,身体也随着乐曲的旋律轻轻地摇晃,悦耳的琴声在音乐厅内四处回荡,大家完全陶醉了。等它弹完,全场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音乐会上,我还是得到了两张奖状,这也与我平时的练习离不开呀。以后我会以弹高级的同学为奋斗目标,继续苦练钢琴,争取进入优秀表演者的行列。

琴音4

摘要:钢琴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科学的思维与理念,善于利用音乐的科学原理展开音乐教学。重视钢琴教学的艺术性,突破技艺为主的观念。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形势以及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简要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升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科学化;艺术化

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时,要学会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钢琴音乐学科原理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钢琴音乐的本质,利用科学、理性更具专业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艺术观念的培养,创新艺术化教学思维。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把握钢琴音乐中的理性与生命,灵性与悟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最终促进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升。

一、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形势

我国的高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设了钢琴音乐教育,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已经培养出了很多技能性人才,但是钢琴演奏的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钢琴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在在钢琴音乐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追求模仿的准确性,使得演奏作品的准确性与可信性提升。同时,钢琴音乐是一门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时越来越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逐渐摆脱演奏技巧为上的理念。

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的科学化和艺术化

(一)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科学化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高校钢琴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也渗入科学性的原则,强调科学实践。但是,就目前的高校钢琴音乐教学而言,更多注重理性形式,以娱人为主要宗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主要是形成科学化的理念,在教学使钢琴演奏与力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相符。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可以相应的制定相应的考核钢琴技术水平等级的曲目。从而使得钢琴音乐教学的理念与理念更加符合规范性,最终促进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钢琴演奏方法要与重力学原理相符合。在钢琴触键时要遵循杠杆的基本原理。在演奏时,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对指尖、手腕和小臂的重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心理学的呼吸控制方法,进一步控制演奏练习时的速度,演奏联系过程中还要控制演奏时的张力、音色以及音响变化等。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遵循科学化理念有利于促进提升演奏的效果,将曲子剖解成几段,展开慢速或者快速的演奏练习,分层地攻破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在逐步地掌握难点问题以后,最后完整地联系曲目,利用分解合成的钢琴练习方法有利于实现教学的规范性。在钢琴演奏发展的过程中促进钢琴演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艺术化

钢琴音乐强调艺术性,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要遵循“艺术为上”的原则。在钢琴演奏音乐教学时实现艺术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音乐教学经历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的艺术化。艺术教学需要教师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地补充,形成对钢琴音乐的理性认知,形成情感体验。在钢琴音乐演奏时实现艺术化,主要是通过音乐来实现的,演奏者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能,在演奏时有效地控制声音的强度,具备张弛的理念。根据自身的理解将作品中的旋律与情感演奏出来。高校音乐教学虽然培养了很多技术娴熟的演奏者,但是缺少艺术化的音乐动感,没有给赋予作品生命力,使得音乐的情感更具有流动性,在演奏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情感、想象融入到钢琴演奏中,最终实现演奏的艺术性。因此,为实现钢琴演奏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加重视钢琴演奏的艺术性,摆脱“重技轻艺”的观念。在教学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步步突破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在钢琴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灵性与悟性,他娱与自娱、理性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灵性是一种天赋,但是悟性可以后天的不断学习而得到,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时要突出强调学生悟性的提高。他娱是通过演奏娱乐他人,是教师对学生的硬性规定,而自娱是学生在钢琴演奏时自我娱乐,是对自己的一种欣赏和自我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情的开展自娱行为,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演奏,爱上钢琴演奏。理性有理由增加钢琴音乐情感体验的可信性,强调对音乐技巧的理解,但是生命主要强调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的内在体现,让学生达到一种自然放松的生命状态,在展开钢琴音乐教学时,突出强调人的生命价值,为实现钢琴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总之,实现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音乐教师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掌握钢琴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促进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

[参考文献]

[1]夏毅.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探析[J].北方音乐,20xx,09:69-73.

[2]陈思.试论钢琴教学的“天人合一”[J].天籁,20xx,03:99-103.

[3]李春晓.高等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模式研究[J].通俗歌曲,20xx,01:69-78.

琴音5

摘要: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茶文化仍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我国商业贸易、艺术文化等领域也均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可以说茶文化的生命力是旺盛且不会截断的。从茶文化元素在艺术文化领域的角色来看,其以茶道、茶艺以及音乐融入等艺术性的形式存在我们身边。就茶文化元素在音乐当中的融入而言,即便是在舶来品钢琴这一音乐艺术当中,茶文化也在逐渐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力。对此,本文将重点探究钢琴音乐教学当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作用,以及具体的融合体现。

关键词:钢琴;教学;茶文化;融入

引言

说起茶文化,其中的内容无疑是丰富且充满吸引力的,如我国各地的特色茶叶,茶叶采摘加工过程,茶叶的烹煮,与茶有关的诗歌、音乐、舞蹈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一谈的。以茶文化在钢琴音乐当中融合为例,《采茶扑蝶》、《白山茶》是以采茶、茶叶为主题的钢琴曲,现代生活当中下午茶与钢琴弹奏相得益彰,钢琴音乐教学逐渐进行茶文化融入的教学创新等等。不难看出,茶文化与钢琴音乐在不断发生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二者之间相互有了新的发展。对此,以下将以茶文化为元素,分析其于钢琴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融入其中进行深入分析。

1茶文化于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价值

茶文化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广泛,从大的方面来说,茶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其魅力及吸引力是经久不衰的,是持续发展的。当茶文化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其产生的艺术性效果必定也是震撼人心的。茶道界所讲的“把音乐沏进茶里听”,就道出了茶文化和音乐之间的融会贯通、审美交汇[1]。因此,即便钢琴属于“外来物”,在钢琴音乐教学当中,融合茶文化实际也存在可行性,并且其产生的效果也是令人欣喜和期待的。就茶文化在钢琴音乐教学当中的价值和意义,其存在值得关注和重视之处。首先,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教育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创新,钢琴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在钢琴音乐教学当中,将茶文化引入其中,一方面教师展开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学生也会对这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钢琴教学不仅仅是指法、音感等技能的学习,也是钢琴文化、茶文化的学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钢琴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对学生了解、传承以及发展我国传统茶文化、创新钢琴音乐风格等均有一定的帮助。其次,从学生情感、审美等能力的发展而言,将茶文化引入钢琴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审美等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2]。一方面,钢琴音乐本身为声音的艺术,该艺术包含着情感、审美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来自于生活实践,茶文化则是生活实践的高度凝结。在二者相互融合当中,以采茶为例,当钢琴音乐中的每个音符、每个节拍与采茶的每个动作相匹配、相协调时,学生必然会享受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由此则实现了情感与审美的融合和提升。另一方面,当茶文化当中的“和、静、清、寂”精髓融入钢琴音乐教学时,学生聆听钢琴曲实现感官、心灵上的体验,则很可能由衷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感悟到其中的茶精神内涵。因此,钢琴音乐和茶文化的融合,对学生情感及审美方面的培养和提升是可以体会到的。总而言之,在钢琴音乐教学当中,引入茶文化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并且二者相互融合也必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茶文化元素的融入价值值得当前钢琴音乐教学关注。

2钢琴音乐教学中茶文化元素融合方式探索

从以上对茶文化融入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价值分析,要真正将茶文化融入教学中,且要发挥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效果,采取一些措施或在教学中实施一些策略非常必要。对此,以下有几点策略。

2.1于教学中融合茶文化音乐

在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融合茶文化看似无从下手,实际可采取的方法非常多,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加入茶文化音乐则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一方式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过多讲述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提点或者点拨即可。具体如,教师可先选取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清香满山月》、《一筐茶叶一筐歌》等风潮闲情听茶系列作品,于课堂上播放或者请民乐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奏,可以将其作为钢琴演奏的伴奏,也可以将钢琴作为茶文化音乐演奏的伴奏,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对茶文化的了解。通过茶文化音乐与钢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张力[3]。教师若有时间,还可在引入茶文化音乐的过程中,将音乐中的一些曲调或旋律融入到钢琴当中,以此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当然,采用这种方式展开教学,教师需要以钢琴本身的教学为前提,尽可能避免出现“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情况。

2.2于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主题活动

基于茶文化元素融入钢琴音乐教学的目的,教师可结合所教钢琴音乐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对钢琴内容与茶文化相关内容展开主体探究活动。例如,针对教材当中的钢琴作品、演奏技巧、风格等先进行的讨论和探究,学生要结合茶文化元素,则可从茶文化音乐作品入手,从不同角度切入,如茶文化音乐谱系的地域性差异、茶文化音乐的风格等,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演奏或者讨论[4]。而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探究,必定会产生深刻的体验,例如学生对不同地域茶文化的认知更加清楚,并基于地域茶文化的不同更加了解茶文化音乐的创作风格等。而无论中西乐器、中西文化,学生的体验感知则必定是非常深刻的,这对提升学生情感、乐器、乐曲、审美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也是极为有利的,而茶文化元素在这当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2.3于教学中以创编融入茶文化

在钢琴音乐教学当中,钢琴曲的创编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将茶文化引入教学当中,则可以从钢琴曲的创编入手,在其中融入茶文化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给出时间让学生谈一谈创编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分享创编的思路等,而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在以茶文化融入的创编过程中提供指导。例如针对茶文化音乐艺术形式、地域性、品种、风格、题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此不断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同时确保钢琴音乐教学的目的。而学生通过生活采风等,也必定会加深对钢琴音乐艺术的认知。除了以上策略之外,教师将茶文化元素融入钢琴音乐教学时,也可从自身以及学生钢琴教与学的思维转变出发,拓展和丰富茶文化元素的应用。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可实施的方法是多样的,最重要的是需要尝试突破。

3茶文化与钢琴音乐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

茶文化以及钢琴艺术是不同的艺术文化领域,要实现二者的融合,达到传承和发展茶文化,以及提升学习者钢琴艺术水平等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除了要实施或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之外,实际上还需要对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注意。首先,钢琴音乐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教学对学生也有相应的要求,如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即兴演奏能力的形成等,学生需要学习的钢琴内容非常多[6]。教师将茶文化引入教学中,则应当是以钢琴教学为主,不能舍本逐末,尤其是把握好课堂时间的安排。其次,钢琴音乐教学与茶文化的融合要尽可能避免强行带入的情况,为此教师加入茶文化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钢琴教学的内容,进而选取风格、旋律、音符等相适应的茶文化音乐,达到二者的有机和有效结合。把握以上两点,钢琴音乐教学和茶文化元素相互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在其中也感受到二者的融合,则必定会达到茶文化元素融入的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璀璨明珠,其本身拥有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在钢琴音乐教学当中加入茶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丰富钢琴音乐教学的内涵,也能够使得茶文化在此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而学生也能够不断提升自我钢琴及文化素养,可以说茶文化元素的融入价值非常大,值得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应用。而教师也需要在融合时,采取一些方法,逐渐发挥融合的作用和效果,为此以上也提出了三点策略,并对二者相互融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燕如,王翼如.我国高校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福建茶叶,20xx(12):351-352.

[2]罗亚琴.茶文化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福建茶叶,20xx(5):211-212.

[3]乔全龙.基于茶文化视角下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xx(10):279.

[4]索娅敏,付珊珊.钢琴曲《采茶扑蝶》的民族特色与欣赏教学[J].福建茶叶,20xx,(10):361-362.

[5]宋晓茹.谈本土文化元素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xx(24):291.

[6]金涛.从《夕阳箫鼓》浅谈钢琴音乐教学与茶道文化的交融[J].福建茶叶,20xx(12):302.

琴音6

1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文化事象

广西文场扬琴音乐的文化事象是音乐形态学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文场扬琴音乐文化的衍变过程中,文场艺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传入到盛行,经历了无文本记写的口头音乐文化过程、从生存在世俗文化民问中的民问说唱到专业院校的开课受教等等文化现象过程,见证了广西文场扬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何在八桂大地上日新月异、欣欣向荣。这些文化现象的和文化活动过程都是文场扬琴音乐的文化形态衍变发展的具体表现。

2无文本记写的音乐曲调和曲牌

在广西文场扬琴音乐的范畴中,无文本记写的音乐是探索广西文场扬琴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场扬琴的文化与广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场萌生时期,文场音乐的主要是无文本的口头传唱形式进行传播的,后来逐渐有一部分出现了曲牌抄本,通过曲牌抄本的相互传抄而进行传播。一、口头音乐 ,“口头音乐”如同“口头文学”是文化传播中的一种“文化流感”现象。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一语传千里,左传右传、上传下传,构成了民问“口头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民问文化记忆和流传过程中最能动最便捷的手段和方式。明·清时期由于商业、交通的逐渐发展,“口头文学”的传播是这时期的主要传播渠道,所以,口头音乐的文化特征与传播方式和口头文学的性质相互相成且有密切联系。比如:在文场扬琴萌生地域的广西桂北地区民问,文场扬琴的一些曲调人人皆知、个个会唱。

3结语

这与民间曲调、戏曲音乐在内的文化事象传播过程,与“口头音乐”的传播不无关系,它是人类音乐文化活动中,一人传至另一人,一拨影响又一拨,一个地方传入另一地方的一种特有传播方式。另外一种口头音乐的传播是文场扬琴音乐艺术的传教,具体表现是:在世俗文化盛行时期,文场扬琴音乐艺术的传教方式主要以拜师收徒的传承形式,也有以班辈关系予以传教,所以,口头音乐的文化传播方式成为该时期文场扬琴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 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在形成和传播初期是以口头传唱的方式为主的。在出现了专门的文场教坊后,因其所招学员均以言人为主,所以仍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培养艺人。直到十九世纪末上世纪初,部分文场耍家才把这些口头性音乐整理成编写成谱册,以方便自己查阅,使其成为耍家、耍友之间相互交流的依据。据文献记载:“广西鹿寨县,属广西文场盛行地之一,当地人称文场为扬琴小调。清光绪年间,鹿寨镇上的蔡家、唐家、沈家、胡家等先后购买扬琴并收集文场曲牌抄本,时常邀请一帮耍友到家中,相互传抄曲牌唱本,以一起弹唱抄本曲牌、切磋琴技来取乐’,由此可见,在“文玩了”时期文场扬琴音乐曲牌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耍家”、“耍友”之间相互传播。

琴音7

一、以主调音乐创作为主

主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整部音乐作品都围绕其中某一声部进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声部属于高音部,其它声部则以和声或者是伴奏的形式做衬托作用。主调音乐的特点是音乐旋律较为简单,创作者感情的表达较为明显,听众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并了解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声虽然只起到衬托作用,但却是主调音乐创作的基础,对音乐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钢琴音乐从最开始的《和平进行曲》到萧友梅的《哀悼引》,到新中国和成立后王建中创作的《梅花三弄》、黎英海创作的《夕阳箫鼓》等都是典型的主调音乐,创作者以民族化的创作手法,将以五声音阶为主干的七声音阶旋律同三声音阶旋律相结合,运用婉转多变的节奏凸显出作曲家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眷念,音乐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幕幕美如诗画般的自然风景,各种音乐元素的转换使得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有致。

二、音乐以民歌、古曲、戏曲为创作素材

中国优秀的作曲家充分挖掘并利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不仅发展了音乐的民族化,给民族音乐赋予的新的内涵与精髓,也为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由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改变而成的钢琴音乐,不仅在音乐素材上与传统音乐极为贴近,在音乐结构上也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编曲方式,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王建中的《军民大生产》就是由同名歌曲改编而来,它的创作原型是陇东民歌《推炒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也改编自同民歌曲,它的创作原型是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与《女孩担水》;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改编自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后期不少备受好评的钢琴音乐如《兰花花》、《正月新春》、《解放区的天》都是以陕北民歌为创作素材,刘庄的《钢琴变奏曲》、尚德义的《喜丰年》、崔世光的《山东民俗组曲》等都是以东北民歌为创作基调。这些根据多地民风民俗改变而成的钢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作品的原貌,在延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也赋予了这些音乐新的含义。

三、钢琴音乐模仿民族乐器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是以中国长达几千年的`音乐沉淀为基础,创作者对中国民间乐器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后来对传统乐器的模仿逐渐成为了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中国钢琴音乐作曲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模仿弹拨乐器、吹拉乐器、打击乐器的音色,使得钢琴音乐拥有了中国民间音乐的韵味与意境。《梅花三弄》、《阳关三叠》就是模仿的弹拨乐器,作曲家通过钢琴不同的表现手法在钢琴音乐中再现了古琴声,曲中分别用钢琴的琵音、依音、和旋模仿古琴的单散音、滚拂散音、复散音,在音乐中听众可以感受到古琴带来的空旷之感;《冀北笛音》则是模仿的吹拉乐器,创作者同样通过钢琴不同的演奏手段再现笛子的各种声音特点,通过钢琴的各种装饰音来模拟笛声的颤音、滑音、花舌音等,在钢琴音乐中听众可以品味到笛子所创造的飘渺悠远之感;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综合性模仿较为显著,在这首钢琴音乐中听众可以听出箫、古琴、琵琶、古筝等各种民族乐器的声音,箫声的悠远绵延、古筝乐的清晰圆润、琵琶声的慷慨激昂等都通过钢琴不同的演奏手法完好的展现出来。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模仿不仅使钢琴音乐有了不同的韵味与意境,同样对中国民间乐器的传播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四、旋律与和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钢琴音乐旋律的调式大都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就如黎英海的《蓝花花》、《采茶扑蝶》、《三十里铺》、《嘎达林海》、《绣荷包》等,这些钢琴音乐在旋律上多次用了转调,并且融入了许多地区的音乐元素,使得作品的民族化氛围更加浓烈。中国审美讲究中庸。追求神似,就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追求意境深远,中国钢琴音乐就继承了这一审美理念,创作者内心的激昂在那线条旋律中表现得一览无余。黎英海的《夕阳箫鼓》中有一段就是用连绵起伏的大乐句线条来表现月夜的美丽,其中的伴奏选用弱音,由此同大乐句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飘渺的氛围,更加凸显了夜色的美妙。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大都选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作曲者传承了中国审美中以清丽色调表现激昂情感的思想,刻画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

五、总结

钢琴在中国是一种“舶来品”,它在音调、音色等方面同中国传统民间乐器都有较大的差别,但正是这种具有强大表现张力的乐器赋予了中国民族音乐不一样的意蕴。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创作之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作曲家仍在通过不同的技法与手段对其进行革新,中国钢琴音乐别样的艺术特征在今后的发展中定会有不一样诠释,它对中国音乐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将更加全面。

琴音8

天渐渐黯淡,步入了夜晚的迷茫,在那深邃的天空,只有月亮闪烁着光芒。

正向卧室走去的我,隐约听到了一声美妙的音乐,我赶忙向窗外听去,咦,夜色这么深,居然还有人拉小提琴,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我躺在床上,双手交叉着,百思不得其解。去看看吧,还是算了;不看吧,却又诱惑得紧。索性,我披上一件大衣,蹑手蹑脚地走着,生怕被父母发现。楼道里居然这么黑呀,阴森森的,真叫人心生惧怕啊!我颤抖地走着楼梯出了大门,哦,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了,路灯与月亮依旧工作着。我随着音乐的声音急促地走入了一片小树林,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儿啊,穿着礼服在那里站得笔直,双手在弦音上欢快跳跃,是那样的轻巧灵活,自然得像一个小燕子穿梭在天空之间。我用手电筒向他照射了一下,他却丝毫没有理会我,我走进他的前方,他戴着一副墨镜,突然从林中传来一阵脚步声,我赶忙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一位年轻很优雅的女士走过来,并朝他说道:“继续加强锻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那位女士递给了他一个拐杖,便走了,他的指尖又跳跃着,我欣赏一会儿,并迅速回家躺在床上,听着弹奏声入梦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个月,那么多夜晚,却再未听到过他演奏的声音。突然,一阵更美的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比当时更动听了,不行,被深深吸引的我连忙追随了去,一大群人包围着,我渐渐挤进去,原来他是一位盲人啊,因为对小提琴的喜爱,他逐渐走向了艺术道路。时隔半年,我才知道他已成为盲人天坛界的巨星。

小提琴又出现了,还是那片小树林,还是那位男孩,我向窗外走去,他弹奏着,我欣赏着,月光下的琴音竟如此多娇、熏染成长。

琴音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叫覃子逸,是10-1班的学生。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给大家发表我的获奖感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我很荣幸地获得了中国赛区《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市区、省级和全国的一等奖和?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钢琴比赛广西赛区一等奖?的荣誉。回首七年来所走过的漫长艰辛琴童之路,我无比心情激动。

爸爸教育过我,任何荣誉只是对一个人过去的肯定,而对于未来并不

能说明什么,真正能代表自己的只有自身的行动,所以这次获奖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起点。

我不仅除了获得以上两个奖之外,20xx年我曾经获得了?第七届和声杯钢琴比赛一等奖?和?第十四届星海杯广西赛区一等奖。20xx年我获得了?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声杯’钢琴比赛一等奖?和?郎朗迎新音乐会‘优秀琴童’的称号?。这些奖也是来之不易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她教我一个音一个音的弹,我有时候走神了,她就会

把想方设法我的心吸引回来,让将我我引向奇妙的音乐世界。

我还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就是我在家里的老师,他把老师讲的话记得清清楚楚,时刻提醒我,不能有一点错误;妈妈是养育我的人,如果没有她细心照料,我就不可能学得这么好。

你们肯定会这样问我,我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都是我刻苦练琴才取得的。

记得20XX年我参加星海杯,我以绝对的优势在桂林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后来因为得了奖就不好好练琴了。到了北京时,我依然很骄傲,得意洋洋,以为已经练得很好了,可以歇歇了,不用那么卖力练了,而且满以为还会拿一等奖,然而比赛在那次比赛中惨败而归。在痛苦中爸爸妈妈帮助我总结原因,终于明白了骄兵必败的道理。从此我振作精神,克服困难和寂寞,刻苦练琴。我的努力终于为自己,为父母,为老师、为学校赢得了的荣誉。

同学们,总结学琴的成败,让我更加清楚认识到成绩是通过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加上坚持不断的勤奋、努力练习才能取得的道理。 这令我想起有位伟大的发明家说过的话,?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我们一起继续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共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发扬它,夺取更优异的成绩,为父母争光、为老师同学们争光、为学校争光!

谢谢大家!

琴音10

练习音准是任何一种乐器演奏者的基本功 ,而每种乐器由于材料构造和发声原理的差异 ,其练习音准的要求各不相同,在大提琴音准练习中,演奏者的手型、指 触 、换把 、颤指、律制等多方面都会影响音准 ,因此注重以上细节的练习、运用和调节,是保障大提琴音准练习的重要方面。

音准问题本质上就是听觉问题 ,辨别乐音是否准确 ,首先在于演奏者的辨音能力,手指的运作受听觉支配,很多辨音能力和听觉迟钝的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提示与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课下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才能提高听觉记忆能力。就像在视唱练耳中,仅仅唱得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听音准确才是全面的。

(一)手型训练

很多大提琴演奏者都注重大提琴左手的训练,左手持琴的姿势要以自然、舒适、放松为宣,手指停 留在琴板上的姿势要保持半圆状,且稍向琴头方向倾斜。大拇指在大提琴的把位中,往往用第一关节按住两根琴弦 ,这是为了保证双音的五度关系,在按琴弦时要保持垂直,这是对大拇指的手型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一般存在的问题是手型太过或向琴头方向凸起,不能伸张自如,就无法按准音位;拇指持琴过大也是一个通病 ,如此不但会导致手腕 塌陷,影响内弦的演奏,而且会造成三、四指经常离开指板而无法保持五度关系的准确性。

(二)指触训练

手指触弦时要保持轻松有力,这在提琴家族中是共同的要求。轻松是手指要保持自然,有力是保证声音结实而富有弹性,要求用手指指尖肌肉最多的部分触弦,这同钢琴弹奏一样,很多钢琴演奏家说无名指按键声音最为饱满,就是因为无名指指尖肌肉最多,弹性最大。看来英雄所见略 同。其 实手指触弦时真正用力的支点在于指掌关节,手指的高度要适中,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通病就是手指倾斜、扁平,致使手指僵硬,从而导致发音粗糙低劣,达不到音准。手指按弦,根据物理学的发声原理来说,使琴弦发生震动,且这个震动有规则有频率的,且在震动中不断发出有变化的声音,但手指若软弱无力或者是 僵硬死板,都不能发出正确的音高,就如同二胡演奏中, 手指按弦的虚实都会发现音是高低不同的,因此在大提琴音准练习中,手指触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换把训练

换把训练是所有拉弦乐器中都要涉及到的训练环节 。

在练习前,有几点需要掌握:所练习乐器共有几个把位; 把位中的手指间距是否一样;对换了把位后的手指间距能 否立刻明晰判断;熟悉各把位包括什么音;换把后第一手 指的指位是否准确,关系到其他手指的音准等等,在教学中,学生常常因为把位不清,而不能迅速准确地调整手指 间距,做不到音准;特别是在演奏音阶遇到下行换把时,第一手指把位的错误导致其他手指连续把位不准,产生粗糙不准的音。因此,在换把训练中,增强把位概念,熟知换把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手指间距是关键 因素 。

(四)颤音训练

颤音是弓弦乐器中的表情技法之一,它的出现能够使乐句或某个音符趋之完美柔和,增强乐器的音乐表现力,赋予作品戏剧性 。

颤音对音准的影响也很大,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能够掩 盖音符的疏离,即是说就是音本身不够准确,但通过颤音 的使用,能够使其模糊,将其遮掩,因此对于弓弦乐器的初学者来说慎用,以免造成习惯上的音走位。

在日常的练习曲中尤其是音阶练习也不得使用,颤音是用来表达作品情感的,属于演奏中的表现因素,在日常的练习曲尤其是音阶练习中不得使用。

学生在大提琴的演奏中,常常因为颤音的支点和把位不稳造成音不准,或者支点稳定了,但颤音的晃动生硬死板等,这都是常见的颤音问题,要重视。

(五)律制对音准的影响

中国古代存在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律制 ,其中十二平均律是西方最先经过实践证明和普遍应用 的律制 。不同的律制其特性不一,乐音也因为律制 的差异 而产生不同的音高或位置变换 。依据哲学原理,凡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在律制与音准方面 ,由于律制的原因,音的准确度也是相对而言的,它要针对具体的音乐作品而存在,是音乐作品内容的外在体现 ,它会随着作品调性、调式、律制、和声等的不同而进行变动 。

在巴洛克时期巴赫将十二平均律在钢琴上推而广之 后,钢琴成为绝对的半音相等的乐器,而大提琴定弦关系 是纯五度。尤其在演奏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乐句时,五度律 的音准是最经常运用也是最适合的,在作品中,带有#、b记号的音都会相应靠近上方或下方的音,而不是折中。 而在演奏和声或和弦时,常常采用纯律,能够适当调整音 的高低,因此大提琴中的乐音常常因律制的影响而存在细 微变化与差异。这要根据具体作品进行变化与调整。

总之,大提琴的音准训练是最基础最基本的训练,练好音准才能对复杂多变、差异细微的乐句得心应手,在日常演奏与练习中,要注重内心听觉的训练与培养,要在自 己的内心音乐世界中建立起标准的音高概念才能做到实际的音准 ,就像中国古琴的最高演奏境界并不是眼到、手到,而是心到。

TAG标签:#琴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