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话题作文>节日作文>端午节作文>端午粽香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粽香作文(通用15篇)

笔墨馆 人气:2.39W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粽香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粽香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粽香作文1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叶盈香。每到端午,我们一家都会包粽子,挂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一早就来到了乡下奶奶家。来过端午节。按照习俗。我们端午节要先在门口放上艾草,用来辟邪。然后就准备包粽子。

只见奶奶娴熟地把煮好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用调羹放一点糯米,糯米上放一颗甜枣,最后再放一点糯米,这样粽子就可以包起来了,最后奶奶用白线把它们捆起来,一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奶奶包粽子挺简单的,我就心里痒痒的,也想学着包粽子。

我拿了两张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它围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再用勺子把米装进粽叶里面。可我刚把米装进去,糯米就从粽叶的底部漏了下来。看着奶奶包很简单的样子。可我学起来却这么的吃力。就这样,我一遍又一遍地失败了。奶奶见状跟我说,那你用一张粽叶包,这样的话你会好包一点。好吧,听奶奶的话,我拿着一张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又开始包了起来。可是,当我把米放进去的时候。底部又开始漏米了。我顿时感到很疑惑,为什么看着奶奶包很简单,为什么轮到我包就这么难呢?实在没办法了,然后奶奶跟我讲。你就把粽叶底部折过去一点,这样就不会露了。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确,这样一点米也没有漏出来。然后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来。可粽子就是不听我使唤。米粒居然从边上漏了出来。奶奶说我粽子抓的太紧了,所以才会这样子的。最后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后,奶奶往锅里加点水,然后把粽子放进去。大概半个小时粽子熟了。奶奶一掀开锅盖,哇!一股粽叶和糯米的清甜香气扑鼻而来。我一眼就从里面找出了那只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尝了一下,甜而不腻,好吃极了。

这天,粽叶的清香浸润了燥热的炎夏,连晚风都变得清凉,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佳肴,闲聊家常,静谧而美好……

端午粽香作文2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早上9点,参与人员已到达参赛地点(公司后花园),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亲子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比赛包粽子,在30分钟内最快包完20个粽子的家庭获胜。第二个,知识抢答,这是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每答对一题获得2个粽子,答错一题则扣掉1个粽子,最后获得粽子最多的家庭获胜。第三个,玩“曲水流觞”游戏,每个家庭坐在旋转的圆桌边,用一个杯子盛半杯醋(因为小孩子要参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当桌面停止转动时,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喝下醋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中最激烈的是第二个知识抢答,由杨爷爷主持,他念完题目就说“抢答开始”,每个人就立马开动脑筋,积极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拍桌子声、抢答声、欢呼声响彻云霄。通过激烈的竞争,我家取得了胜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个游戏,每当桌面转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心里默默祈祷,醋杯千万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谁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叹了一口气,之后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饮而下,“好酸啊!”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可就在这时,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厕所把刚才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来,大家这时笑得更开心了。

活动结束了,杨爷爷说,这次活动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游戏,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粽香作文3

大雨滂沱的早上,我又想起了端午节,记忆里的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又激起了我对今年端午节的美好向往。

在我的老家过端午节是不买粽叶的,而是自己去割。每年包粽子都要割大量的粽叶,回家之后用水煮,妈妈说这是为粽叶消毒,把叶子上的小虫子消灭掉,这样我们吃的粽子才放心哦!

把煮好的叶子再用水一片片的冲洗,晾干水分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把事先泡好的糯米、五花肉、红豆等食材准备好,用妈妈教我的方法,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在最底下放一层糯米,在中间放些自己喜欢吃的,如:五花肉、红豆等,然后在最上面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叶子折起来,用绳子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现在,我们就开始煮粽子了,在经过一个小时漫长的等候后,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香气扑鼻,原本翠绿的粽叶被煮得焦黄了,我的口水都“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哈哈!

我们把煮熟的粽子拿出来,轻轻地剥开它,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咬一口,又香又糯,美味极了,外面下了大雨,轰隆的雷声根本挡不住我们吃粽子的热情,糯米真是入口即化。五花肉又甜又香,简直是人间美味,无法形容,我们都吃得饱饱的。

最后,我们又煮了一些粽子,这些是送人的。下着雨,我和妈妈一家一家去送粽子,把自己包的粽子分享给了大家,我很开心。

我想象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肯定也很好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端午粽香作文4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端午节作为我国纪念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于20xx年5月20日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于20xx年9月30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不知在多少年前,汨罗江平静的水面旁,一位爱国诗人怀着无比的悲愤,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那位爱国诗人就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

当地百姓闻得屈原投江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但始终不见屈原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楚国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洞庭湖,可还是没有寻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人们又恐江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取来米饭,用叶子包着,用丝线扎着,以免松散,然后把米团撒入江中,口中唤着“鱼儿,鱼儿,莫伤亲人”,后来渐渐地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有唐代文秀《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风俗大同小异,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习俗。如有些地方在小儿头上用雄黄画“王”字,驱五毒,挂艾草、菖蒲、榕枝,饮雄黄酒,吃“五黄”等。

端午节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又如解粽节、菖蒲节、浴兰节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让我们品着粽子,闻着艾草菖蒲的清香,听着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收获知识,将我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端午粽香作文5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根据这句诗,能猜到它所描述的节日吗?对了,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奶奶家,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吗我们要拜奶奶为师,让她教我们如何包粽子。准备材料有:几把芦叶、一些糯米、一些红豆和一把剪刀。

开始教学了,只见奶奶把芦叶搭好,两根手指夹住芦叶轻轻一卷,放上糯米红豆,一个精巧的粽子就做好了。看起来很简单嘛!我跃跃欲试起来。按照奶奶说的,先把四片芦叶按顺序放在一起,在中间扣上一片,然后把芦叶卷起来,放入糯米红豆,再把叶子提起来

做到这一步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糯米都像一群群调皮的小孩子,一会儿从这个缝钻出来,一会儿从那个缝钻出来。我捏了这边补那边,忙得不可开交,最终也没阻止糯米像流沙一样逃出了芦叶的包围。我连忙去请教大师奶奶。奶奶仔细检查了我包的粽子,指着这条芦叶:这条芦叶坏了,卷的'时候也没卷紧,你重新再做一遍试试。我点点头,接下来做得非常小心,终于,我成功地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粽子,我拿着它手舞足蹈,乐得像已经吃到嘴里一样。

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些辛勤的汗水也换成了一个道理涌上我的心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端午粽香作文6

“这段时间的天气,怎么老下雨?”我坐在门边,不满地抱怨。“这不一样,这是龙舟水。”妈妈刚采购回来,正拿着一袋白一袋红一袋绿的东西折腾。我愣愣地望着绿得发黄发亮的粽叶,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

我激动于此,围着桌子团团转,时不时一蹦三尺高,在那欢呼雀跃:“端午万岁!端午万岁!”老妈在旁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你别跳了,省点力帮忙包粽子。”本来还想跳的我转念一想,还有几分乐趣,准备大展身手,包个好吃又看起来精美的粽子显显威风。

准备好材料,然后系上围裙,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撸了撸不存在的袖子,准备开始大干一场。为了节约时间,我学着大神的模样,左右开弓:左手抓三片粽叶,两片大的在下,中的在上,叠在两片大叶中间,再卷成一个漏斗状。右手抓一把糯米,撒入“漏斗”中,再抓一把红豆绿豆,又撒一层薄薄的糯米,再放两三片肥肉片,最后用米充填其余空的地方。变身完胖子之后,就得穿好衣服戴好帽,最好再来些项链手饰,最后脚环也套上,就成了一个美丽的胖姑娘了。可我却出师不利,虽然粽子挺饱满的,可太胖了,“饰品”不够用,就“驾崩”了,真是个可怜的粽子!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我就变得慎重了点,在收尾时少放了点米,结果整个粽子似乎空空的,与先前的比起来,真是瘦骨嶙峋,好像那些营养不良的小孩。可饰品又带了好多,显得难看极了。没办法,又只好放弃了。

通过前两次的事例,我就开窍了,放米时不多不少,最好是一次只有二分之一。这样一来,粽子可就好看多了,饰品也带起来美美的,怎么看都是一个个美少女!

随着一阵阵粽叶的飘香,我心里更是迫不及待了,围着大锅兴奋地蹦来跳去。“出锅喽!”我头一转,“哇!”个个粽子都带着水蒸气小露珠,像刚去接受过龙舟水洗礼的小姑娘,脸上露出羞涩又喜悦的笑容。我忍不住剥了一个粽子,顿时,屋里飘香四溢,浓浓的爱国情与清香味向我扑来。

端午粽香作文7

传说古代爱国大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被逼投汩罗江自尽,人们用箬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为了纪念他定于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有很多特殊的习俗:赛龙舟、挂艾叶菖蒲、吃五黄、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了。今天我跟随牛通社的记者们一起来到德清,亲自体验了会包粽子的趣味。

小竹林里小记者和家长们围桌子站着,桌上摆放着一盘伴着酱油的糯米,一碟酱油肉肥瘦相间,另一盘白糯米和一盘蜜枣。粽子根据馅料的不同分成很多口味,我们今天包的有咸的肉馅和甜的蜜枣馅两种。还有碧绿的箬叶,放大版的竹叶。做粽子首先要选上等的箬叶,那绿绿的箬叶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清香,仔细闻一闻真让人心旷神怡。我挑了一张又宽又长又绿的箬叶放在手心,在叶尖三分之一处向内卷紧,形成一个圆锥形加进酱油糯米,用手轻轻的压紧米粒再加一块肉再放第二层米压紧,接着将尾部箬叶向内包裹着封口,不让米粒掉出一颗来。最后用线将粽子来个五花大绑,箬叶被绑的来严严重重没有一点空隙,打上死结,一个丰满的三角粽就大功造成了。看着我包的粽子像个胖娃娃,真可爱。我多想再多做几个带给外公外婆吃呀!可惜我包的成品不多,一个被我捏破了、一个没扎紧散了。哎,前功尽弃了。我埋怨道。我的粽子只剩下那只胖娃娃了。终于又完成了一个迷你粽,一口粽,只比大姆指粗一点点。太高兴了我提着粽子还合了影。

满载丰收成果的我们一到家,就开始下锅煮粽子,我迫不及待在厨房里等着粽子的出炉。随着锅里水的沸腾,一股箬叶清香再一次的扑鼻而来。过了好久我品尝着亲手包的粽子,还和妈妈包的蜜枣粽比开了。

端午粽香作文8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当大街上孩童们唱起了这首歌谣时,我就知道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给我包粽子吃,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已经忙开了。

你瞧,奶奶先把粽绳、粽叶煮好洗净,剪去粽叶两头,然后把米洗净,把红豆、红枣和糯米混合。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边做示范动作边说,“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我认真地听着,眼睛盯着奶奶变魔术般的双手。最后,奶奶在中间放了一颗红枣,用线绳缠绕两三圈,系成活扣,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奶奶包得那么得心应手,我也忍不住想露两手。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温和地说:“玲玲,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细看着点,跟我一块儿包。”我愉快地答应了,心想:包粽子一点也不难。

奶奶先把粽叶平放在左手心,然后用右手捏住粽叶的边,向里翻转卷成冰激凌蛋筒形状。“放糯米,压紧!”,还没等奶奶说完,我的米“哗啦”一声撒了一地。顿时,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奶奶微信着对我说:“遇到困难,不能轻易低头,每件事从不会到会总要有个过程。”听了奶奶的话,我继续包起来,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心里乐开了花。

粽子出锅了,满屋皆是清香四溢。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感觉更是香甜无比!

端午粽香作文9

时光飞逝,记忆中,村前的梧桐树叶还在飒飒作响、山上的桃花还在枝头绽放,不知不觉,端午节也将悄然而至。每每想到这,我便似乎闻到家家户户飘逸出来的甜甜粽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屈原,想到《离骚》,想到那不屈的灵魂。

儿时过端午,最爱是粽子。

妈妈包粽子时,先在门把上绑好棉线,浸好的糯米滤干了水放在面前,拿两张已泡得细腻柔软的粽叶一折一裹,成个圆锥形,用勺子往里面灌米,严严地裹实粽米,再用左手的大拇指压紧粽叶盖,右手用棉线绑好打结,粽子就包好啦!不大一会儿,门把上就挂满了尖尖的粽子。妈妈把粽子放进大铁锅,我不时踮起脚尖,看看大锅,闻闻粽香。好久好久,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才端出来。妈妈解开扎绳,一股浓郁的糯米香扑鼻而来。剥开粽叶,肉粽子里夹着香香的三层肉、白白的芋头、红红的虾米、细细的香菇,馋得我直流口水,我顾不上蘸红辣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哇,香甜嫩滑,油润不腻,棒极了!妈妈看着满嘴粘糊糊的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过端午,最忆是屈原。

上学后才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直无私,爱国爱民,由于奸臣诬陷,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把他罢官流放。后来,秦国攻破楚国的国都。流放途中的屈原听到这一噩耗,万念俱灰,心如刀割,他毅然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好五月初五。消息传出,楚民万分悲痛,纷纷从四面八方划着船竞相赶来寻找打捞,并把煮熟的米投入江中给鱼虾吃,免得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而不朽的灵魂。古诗道:怀王偏信逐忠良,绝代诗人自溺江;屈子精神千古在,一年一度一端阳。是啊,粽子里裹得住的是米,裹不住的却是千古的《离骚》与不屈的灵魂。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端午节寄托了炎黄子孙对屈原的不尽情思,对屈原爱国精神的钦佩赞颂。对于年轻的我们,更应该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端午粽香作文10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粽子、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有的地方还要划龙舟。今天我就在萧山日报小记者活动里好好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

老师先发给我们每人两片粽叶。粽叶长长的、宽宽的、青绿色,带着一股特有的植物清香。我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先把两片粽叶略微交错重叠在一起,然后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这“漏斗”里面就可以装米和馅啦。

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包一个红豆馅的粽子。老师拿来一盆拌好的粽子馅,里面有糯米、红豆、白糖等很多料,我左手拿着刚才包了一半的粽叶,右手舀了满满一勺馅料,正好把刚才的“漏斗”填满,接着把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老师发下来的粽绳在粽腰处扎紧并打结。哇!一个还像那么点回事的粽子就在我手上诞生啦!

接着的第二项任务是包一个肉粽。有了刚才初次成功的经验,现在我就“轻车熟路”了:拿上两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然后放入猪肉馅料,再加上糯米把“漏斗”填满,接着把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粽绳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嗯!这回比上次那个包得更好看一点了!

我兴致勃勃地又包了第三个粽子,还是个肉粽,因为我喜欢吃肉粽。而且我觉得,端午节学习包粽子,既体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又锻炼了巧手能力,还品尝了美味,真是一举夺得啊!

端午粽香作文11

6月20日那天一大早,妈妈对着睡梦中的我说道:“今天我要给草莓园除草、打药。”我连忙央求道:“妈妈,今天端午节就放一天假,等爸爸月底休息时咱们一起干”。妈妈说:“那怎么能行,你要学习,爸爸要休息”!我听了禁不住眼睛发涩。

“墨林!”喊声把我吓了一跳。我朝门外一瞧,只见爸爸高大的身躯,堵住了门口,他微笑着,手里提着个大包,汗水顺着他那古铜色的脸膛流下来。他“哈哈”地笑起来,我和妈妈也忍不住地笑起来。妈妈奇怪地问:“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爸爸笑笑说:“你不是不让我帮忙吗,我偏要回来帮你忙。”妈妈露出了微笑,马上又装出很生气地样子说:“谁让你帮忙!”爸爸认真地说:“领导批假了,让我提前几天回来料理农活,季节不等人呀!”说着,他把妈妈和我紧紧地搂在一起,轻轻地抚摸着。妈妈也深情地握着爸爸的手。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尤其今年的端午节更加令人难忘。

最后,爸爸从提包里拿出“思念粽子”、“蛟龙皮蛋”对着妈妈说:“这是孝敬我们家一把手的,请笑纳。”又拿出几本书对我说:“这是你的营养品”。我们都笑了,笑得那么爽朗,那么甜蜜……

我们一家三口人,就是这样互相的关心和体贴着对方,这浓浓的粽香让我们这个家更加的温馨和睦。

端午粽香作文12

“包粽子咯!”外婆和妈妈在楼下喊着。我听到后连忙跑下楼,说:“我帮你们一起包粽子吧?”外婆和妈妈笑着答应了。第一次包粽子,我有些手忙脚乱的,我学着外婆和妈妈的做法,首先,我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加上糯米,不知怎么回事,不听话的糯米总是从中间的缝隙中跳出来,我用手去堵这个缝,手一放,里面的米又跑出来了,弄得我满手都是糯米。妈妈看了看我的样子,说:“我给你做个示范吧。”于是妈妈把粽叶卷成一漏斗形,把糯米撒下一层,把猪肉填上几块,再撒下一层糯米,然后把粽叶一片搭着一片,最后一折,一捏,一捆。很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妈妈问我:“会了吗?”我感觉我会了,我点头说会了,于是又包了起来,这次包得挺好的,正当我得意时,粽子又裂开了。我干脆不包了,妈妈这时耐心地对我说:“学什么都要有耐心,包粽子也是一样的,懂吗?”“噢,妈妈和外婆你们为什么包得这么快这么好?可我?”妈妈笑着说:“熟能生巧,妈妈和外婆也慢慢练出来的。”

虽然当时是有些失望,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我想只要我认真学就一定能学会。想起妈妈刚刚那番话后,我立刻又包了起来,我又重新卷了个漏斗,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把米倒下去,再把猪肉等材料,一次一次地填下去,可又太满了,我挖出了一些米,又学着妈妈一折一捏,一个大粽子就被我包好了,妈妈帮我用绳子捆起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地喊到:“我成功了!”虽然没有外婆和妈妈包得好,但我尽力去包了,妈妈和外婆还夸了我。

煮完粽子啦!妈妈特意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说:“你看,你包的粽子别有风味,形状各异才特别。”全家人看了我的“杰作”,都说:“非常棒。”

看着盘子里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不仅学会了一门技能,更见证了我的努力和坚持!

端午粽香作文1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拿我的家乡——广宁来说,这里风俗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都包粽子,吃粽子,而粽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枧水粽就是其中之一。

枧水粽的样子很可爱,呈近似的圆柱形,被裹得胖乎乎的,就像冬天里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的小朋友。“枧水粽”顾名思义就是用枧水做的粽子,所以做这种粽子除了必备的糯米之外,还需要一些枧水。把糯米放在枧水浸泡片刻,然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先拿两片粽叶放在手中,然后在粽叶里放适当的糯米,再放一片粽叶,把粽子卷起来,然后将粽子前后部分折进粽身,再用竹篾从头到尾地把粽子裹实,一条别致的枧水粽就大功告成了。

把制作好的枧水粽子放到锅里用猛火蒸,半个小时后就可以闻到粽子的香味了。大约5个小时后,一条香喷喷的枧水粽就出炉啦!解开缠绕在粽身上的竹篾,一阵粽子的清香就扑鼻而来,伴随着枧水那独特的气味。尝一口,糯米黏而不粘,还透着清香宜人的粽叶味以及枧水那独特的美味,让人忍不住会多吃几口!

除此之外,家乡人还会把艾叶插在门框边以辟邪;用艾叶和姜蒲头熬水来洗澡,以求身体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外国的节目传到我们国家,而那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渐渐消失在人人的记忆中。真希望端午这个带有中国特色,带有家乡特色的节日习俗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

端午粽香作文14

偶然间,飘来一阵阵桂花香,眼前仿佛浮现那晶莹剔透的桂花棕,清甜在味蕾上翩翩起舞,心头却泛起丝丝苦涩……

端午节,或是游子归家的期待,或是全家团聚的欢喜,或许是一个人心中那抹浓浓的思念。而我,有份思念想寄予您。

记忆中那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还记得您回眸时慈祥的微笑,还记得您手中停不下的动作,拿、卷、包、放,行云流水般娴熟的手法不禁让我眼花缭乱。那饱满的糯米,在您手中轻轻掂量后,被送入棕叶的怀抱,恰如其分地安在最适当的位置,再轻轻翻折,绳子一紧,一颗完美的粽子便跃入了盆中。

您知道我喜欢小小形状的棕子,粽子在您手中便变幻出小巧玲珑的模样,一个接着一个,一串跟着一串。您知道我喜欢门前桂花的香气,您便把桂花蒸熟、滤出汁液,拌入糯米,开盖后,那热气升腾的小粽子便带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每年端午,我都嚷嚷着要您教我包粽子,每一年我都半途而废,最终爬在椅子上等您在我的碗里放上一串热气腾腾的小桂花棕。

望着桌上这一袋包装精美的粽子,硬绳捆绑着、塑料膜包裹着,比您做的粽子大了几倍,没了清甜的桂花香气。现在的我,再也闻不到那诱人的棕香了。

太奶奶,我想您了,我想您的小桂花棕,我想您慈祥的笑,我想与您共处的时光。记忆深深浅浅,模糊而又清晰。清晰的是您的模样,模糊的却是我再也触摸不到的桂花棕中浓浓的慈爱啊!

最最亲爱的太奶奶,我总能在端午时想起您,可思念着您的心又该飞往哪儿呢?

端午,愿你与你想念的那个人,一切安好。

端午粽香作文15

你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没错,就是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小粽子还有许多的谜语:“四角六边斜,掉入锅中间。锅底翻跟斗,起来脱棉袄;四角六边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解衣裳。”对了,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传千里。家里也是粽飘香。

我也很想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红豆,糯米做馅,将自己喜欢的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糯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了一团球。

奶奶不只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猛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再开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待的要揭开盖子查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粽子那香气,让我唇唇欲动。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解开,就能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棕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TAG标签:#端午 #通用 #粽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