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阅读答案>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原文阅读及答案

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原文阅读及答案

笔墨馆 人气:2.38W

《我一无所求》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歌,是《园丁集》的第13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原文阅读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原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我一无所求

泰戈尔

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

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

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

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

朝拜者开始诵经。

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

我提着空桶站立着。

我没有走近你。

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

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

你的钏镯叮当,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

1.“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得合理吗?为什么?

2.“我没有走近你”在诗歌中出现了两次,请分析这种“重复”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用“我一无所求”作为标题很好。全诗表达了对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诗人对纯真、和谐人生的崇尚和追求的诗化。“我一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更突出了追求的唯一和执著,如此看来,以“一无所求”为题,更好地凸现了诗人的创作倾向与诗作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2.泰戈尔的诗歌着重刻画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象。“我没有走近你”两次在诗中出现,更是凸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题。

创作背景

泰戈尔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他的诗歌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去体现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我一无所求》正是属于这样的作品。

作品赏析

《园丁集》收录的是泰戈尔1913 年前后的诗作,诚如诗人在自序中所言:这些诗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风格上与《吉檀迪利》相近,带有某种宗教的神秘主义色彩。诗集的名字“吉檀迦利”原意是“献诗”的意思。这些诗到底是献给谁的呢?出生在佛国的泰戈尔自然是把它献给“神”。而且他认为这“神”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存在于一切自然中,存在于最贫贱的人们之间。基于这样的泛爱观,即使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在他的诗中都被赋与了牧歌式的迷梦色彩。《我一无所求》就集中反映了他的这一创作思想。

详细赏析

诗人一开篇就吟出心曲———“我一无所求”。为何“我一无所求”呢?因为“我”已经拥有,拥有了最凡俗也是最宝贵的生活。高大的榕树,开满繁花的芒果树,曲折的村径,清澈的池塘,多么原始而又美丽的乡村风光!汩汩的流水声,女人钏镯的叮当声,蜜蜂的嗡嗡声,鸟儿的歌唱声,朝拜者的颂经声,庙里的锣声,构成了一曲最质朴最自然的天籁之音。挤奶,汲水,赶牛群,颂经文,多么勤劳的邻里乡亲!多么简单却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诗人选取了乡村早晨的特定时刻,由静而动,由近而远地绘出了一幅恬淡、宁静、原始而有生机的田园牧歌式的画卷。最有趣的是,诗人自己也身处这幅画卷中,而且是诗中一个最独特的意象。说其独特,是因为诗中的“我”始终站立着,静止着,这是外部形态上的意象特征,同时也是解读诗人内心世界的关键。这种静立,可以理解为,诗人沉浸其中,在享受这美好的晨光,享受这田园的生活,这是诗的表象,亦即浅层意境。但是,诗人的情感、思想却始终在奔涌着、流动着。诗人虽然在形式上,用了“我”向“你”倾诉的对话样式,“我我你你”遍布全诗,但是,这决不仅仅是在向亲密的爱人倾诉,同时也是在向大自然倾诉,向他的人民倾诉,向他心中最高的神祇在倾诉。正因为如此,这首爱的牧歌才如此动听,如此撼动人心。

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 1941), 印度作家。著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获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