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阅读答案>《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

笔墨馆 人气:2.47W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1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苗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借依依杨柳表达依恋、挽留之意。“渡江人即将乘船远行的作者和“友人”。“离亭”,驿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故称离亭。

B.在美好的春天时节,诗人却要在扬子江头渡口与友人分手作别,更添离别之苦。与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水湘水之地(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京城长安。

C.风轻气爽的春天,出门远行的渡口,青青缠绕的柳丝,随风飘荡的杨花,盛情设宴的离亭,远处传来的凄怨笛声,阵阵吹过的晚风,在诗中都有特殊的`意蕴,烘托出二人之间浓重的离情别意。

D.诗中的“愁”是两人的离情,是好友分离的不舍,是南北远隔的思念,是漫漫旅程的孤寂,是漂泊天涯的忧虑。同是朋友离别,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情怀,则显得乐观而豁达。

答案:

(1)C

译文:

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2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诗中第①②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第一问解释诗句的字面意义,第二问的答题思路是:①为了抒发感情,②为了突出主旨,③为了渲染气氛……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答题模式】写法+效果 写法,这里指的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些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②这种写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朋友分手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2、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TAG标签:#淮上 #友人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