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练习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笔墨馆 人气:7.28K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篇1

一、复习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二、复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巡视并指导)

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

(课件依次出示各题)

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3)点名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教师订正)

(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课件出示小结)

(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3、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点名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对回答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2)师:第一问有几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连乘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3)第二问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疑问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第三问,点名说一说。(课件出示示例及答案)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93 700 380 780

6800 54000 120 20xx

第2题:256 289 324 484

888 2640 20xx 774(竖式略)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5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第4题:28×22×6=3696(个)或28×(22×6)=3696(个)

第5题:1260÷7÷9=20(元)或1260÷(7×9)=20(元)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8×4×9=288(人)或8×(4×9)=288(人)

(2)288÷6÷3=16(人)或288÷(6×3)=16(人)

(3)答案不唯一,例如: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58页、第59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巩固练习和综合运用。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种方法思考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书本第41—59页,看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看书后汇报,师生共建构知识结构图。

师:真不错,在同学中的共同梳理下,使我们这个单元的知识又一次有序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课件显示知识树,加深印象。

二、系统整理、梳理知识

课件出示书第58页第一题。

师:请认真观察表格,思考:

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

师:自己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3分钟)

1、梳理口算方法

师:请你借助表格来说一说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

生:都有一个0、

师小结:两个因数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的,都可以通过口算计算出它们的积。

师:你能结合这两道题说明是怎样口算的吗?生结合题目说口算过程。(课件演示)

师:你能总结下口算乘法的方法吗?

生小结汇报。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课件呈现)

2、梳理笔算方法

师:请你借助表格来说一说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你能借助这一题来说明是怎样笔算的吗?

(生结合题目讲解,教师课件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谁能帮助大家回忆一下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生小结汇报。(课件)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将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3、判断并改错(课件出示)。

师:这是冬冬同学做的两道题,同学们帮他检查,看看他做对了吗?错的请你在练习本上帮他改过来。

生在练习本上做,找生说明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的判断。你能具体说说他错误的地方吗?(课件演示)

师:笔算乘法要些注意什么?

提醒注意:笔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梳理解决问题方法

课件出示书本58页第2题。

师:冬冬家有一个果园,种了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请你帮冬冬算一算: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第一小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请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找2名生板演,呈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追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让生讲解解题思路)

师:如果把800千克的橘子装箱运走,每箱8千克,5辆三轮车,平均每车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请独立完成。(找2名生板演,呈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追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让生讲解解题思路)第二小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连除应用题)

使:如果每千克橘子卖2元,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提问并解答。(师指名说一说)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面对问题,我们既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与其他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出什么?我们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所需要的信息题目中能直接找到吗?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哪些信息求出来?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0×23=13×20=

24×5=100×70=

22×40=60×70=

31×3=14×50=

17×400=

2、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ד。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三位数。()

12×4的积与16×3的积相等。()

两个数相乘,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没有0。()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出判断原因。

3、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3个蛋糕装一袋,6袋蛋糕装一盒,36盒有多少个蛋糕?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36÷(6×3)B、36÷6÷3C、36×6×3

将240本书分给2各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本书?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A、240÷2÷4B、240÷(2×4)C、2×4×240

4、教材第59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发现,集体订正,总结规律。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对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大家在今天的学习中有这么多的收获啊!这些原本零散的知识好比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我们通过整理和复习把它们串成了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计算中牢记算理,更加细心,都能成为计算的高手!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辛苦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篇3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下基础,也是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前检测

2、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教学教科书第53页例4。

1、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要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列式为:2×3=6(组);再求每组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组10人。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页。

六、教学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60÷2=30(人)2×3=6(组)

30÷3=10(人)60÷6=10(人)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TAG标签:#复习 #下册 #三年级 #人教版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