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育随笔>【必备】教育孩子的作文四篇

【必备】教育孩子的作文四篇

笔墨馆 人气:2.65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教育孩子的作文四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用,还要有尊严。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森林里,住着三个会说话、会跳舞的小精灵。它们乐于助人,也很诚实。一天,住在城里的一位老奶奶准备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孙子。不料,就是老奶奶正走在马路中央时一辆失控的汽车突然向这位老奶奶飞奔而来,其他人都闪开了,谁还能救她呢?就在汽车要撞上时,小精灵们的警报响了,立马飞出了森林,救了老奶奶,又用魔法把汽车修复好了,海拔老奶奶直接送到了医院。小镇的马路恢复了原样,小精灵们也被人们称为“小英雄”。

我听完这个故事后,爸爸又说:“小丫头,我问你一个问题,答对了,奖励一颗糖,答错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听题!晚上,一个盲人提着一盏明灯。请问他在干什么?”

我回答:“简单。当然是照亮呗!”爸爸继续问:“照亮?给谁照亮?”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回答。

爸爸终于说出了答案。他说:“盲人在晚上提灯,为的是照亮明人心里的那盏灯。”

“为什么?”我说,“难道那个盲人有魔力吗?”“不,不是这样的。”爸爸说,“因为明人夜里走路会撞到东西,盲人却不会。”

我没听懂爸爸这句话的含义,可是,我好想模模糊糊的懂了:人就是这样做的,只需要小小的举动,就能办大事情。

我已经读四年级了。虽然忘掉了许多事情,可父亲的这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可我现在还是不明白父亲在我五岁时对我讲的那句话的含义。我想知道它代表的含义,想问问父亲,就想起了他说要自己研究那句话。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父亲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更能容下矛盾和不平。但他为的是让我也像他一样,长大有出息。

那天,父亲生日时,当我问他愿望是什么时,父亲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的愿望是希望我的女儿健康、聪明。”我听了父亲的话。觉得好幸福,同时,父亲也在教育我做个好孩子。父亲和我做游戏时,教会了我先苦后甜。他做的工作是教别人开车,自己整天吃苦不怕。我也要学习父亲的精神。能有出息,完成他的愿望。

爸爸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孩子的未来父母总是充满了期盼,从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家长就一门心思的为孩子打算,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龙成凤,所以从小就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也不管孩子的感受和兴趣,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这还能有好的效果吗?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是我们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谈点我教育孩子的体会。

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的孩子虽是一个男孩,却很文静,坐得住,无论做什么都很专心。根据儿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常陪儿子玩积木、下跳棋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帮助他分清是非;我们还有意识的买一些简单、易懂并有插图的故事书和儿子一起看,并读给他听,培养他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儿子记性很好,听过几次的故事,就能再讲给别人听,为此常得到他人的夸奖,这极大的增强了儿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子常常要求我们给他买书。儿子上小学后,学会了拼音和使用工具书——字典,我们就买一些带有拼音的儿童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儿子自己读,有不认识或不懂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弄懂,这既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又能让儿子从故事中学会一些做人处事的简单道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在我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他很喜欢上学读书,在学校表现不错,从无厌学的反映。

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儿子上小学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温习功课。作业没完成之前,不能玩耍,也不许开饭。刚开始儿子有些不适应。从尽情玩耍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想看动画片,但我们丝毫不让步,想看动画片和玩,可以,但必须等作业完成后,我们还可以陪着玩,儿子只好照办。可小孩子爱玩是天性,当然也就难免违规,有一次放学后,路过一家商店,里面正在播放《猫和老鼠》,这下可把儿子看动画片的瘾给勾出来了,一回家,放下书包,找出碟子就开始看,一直到我们下班回家才赶紧去做作业。平常我们家都是五点半吃晚饭,六点钟,儿子看少儿节目,八点半准备睡觉。可是那天都快七点了,爷爷、奶奶早将饭菜端上了桌,由于儿子作业没做完,我们都没动筷子。儿子忍不住向我求饶。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我们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快八点钟才吃晚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完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饭后半小时的少儿节目及散步等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温习功课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温习功课,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饭前完成作业是一个硬指标,也是我们家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作业完成了,儿子怎么玩都行,我们不再干涉,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

再有就是家长也应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儿子上小学开始,无论多忙,我们每天都坚持仔细地检查儿子的作业,如有错误,及时让他改正。这样能让儿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重视他和他的学习情况,也避免了儿子做作业马虎、应付了事。

儿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师的教导,又有过硬制度的约束,再加上适当的奖励措施,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一直很不错。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在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排在第21名的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

孩子上初中后,又一次开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时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他儿子从学校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了手中的信封。

所以,当父母的不要用全世界人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而是要用放大镜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要鼓励孩子,让他进步。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天下父母谁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认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让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扬名,因而采取一些条条框框约束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并且还冠冕堂皇地说这么做都是为孩子。作为孩子,他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体谅父母的这种苦心并付诸行动未免要求过高。在孩子们的眼中,爱不是训斥,不是因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做错了事导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个亲切的拥抱,和风细雨的交谈,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个淡淡的微笑和一点小小的安慰。这样可以增进你与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对你敬而远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惧怕你;而变得喜欢你,也不会出现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的不单单是修改作业等一些小事,而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与引导,同时更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把孩子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发现孩子有一点错误的矛头时,就应及时制止,这样做才是对孩子负责任。

另外,爱孩子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在错误中成长。有些家长在早上一醒来就开始唠叨,快点起床,不然要迟到;认真刷牙,不然要长虫牙;一定要吃鸡蛋,喝牛奶,不然营养不良。孩子放学一回来,又开始唠叨:这手、衣服怎么这么脏,快点洗手,快去做作业;快点吃;快点睡觉。无数个快点,无数个不对,无数个指责,成堆的禁止出错的语言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于是,有的孩子开始紧张怕出错,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对于这种情况,你不妨试试换一种方法与他交谈,比如说: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钟,这是你今天表现最好的地方,妈妈奖励你一杯牛奶。我想,这样的话语孩子比较愿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很少的作业也要很长时间完成,你可以说:今天你已经能够主动地写作业了,有进步,既然有进步,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点作业还难吗?小孩子都喜欢表扬,尽管有一些话语对于我们来说是谎言,但我们出于良好的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TAG标签:#教育 #四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