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育随笔>考试成功的对策--做好临考前的身心准备(教师中心稿)

考试成功的对策--做好临考前的身心准备(教师中心稿)

笔墨馆 人气:1.38W

                          曹玉桥

考试成功的对策--做好临考前的身心准备(教师中心稿)

今年是实施高考考试改革的第一年,令千万个家庭关注的高考提前到6月7、8日,比以往考试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这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不能说不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那么,广大考生怎样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内,科学高效复习,积极备战高考,使自己榜上有名呢?我认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而做好临考前的身心准备则是考试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做好临考前的身心准备。

1、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 

健康的身体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最佳成绩。临近考试时,应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精力充沛地去迎接考试。那么应该怎么调理呢?至少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临考前注意饮食卫生 

有位科学家说:“智慧是吃出来的。”这话似乎有些夸张,但临考前补给大脑足够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 

饮食安排的原则是:能提供必须的热量;清淡、鲜美、可口;易于消化和吸收;自己想吃,又愿意吃的食品;不暴饮、暴食,只吃七八分饱。 

根据既能全面地补给大脑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又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潜在能力的原则,列出下面的食谱,以供大家参考。

早餐(可任选一种):

(1)鸡丝面或青菜鸡丝面2两;

(2)豆浆一碗、油条1~2两;

(3)米粥1两、馒头1两、煮花生米、煎鸡蛋或红烧猪肝少量;

(4)牛奶一瓶、面包1两,花生米少量。 

午餐:

(1)主食:米饭或面食2~3两;

(2)副食:肉丝炒青菜、猪肝炒青菜、虾皮炒鸡蛋、青菜炒豆腐等,任选一种;

(3)汤菜:豆腐青菜汤、鸡蛋羹、紫菜汤、青菜鸡汤等。 

晚餐(前两种可任选其一):

(1)鸡汤青菜面2~3两;

(2)馒头2两,稀粥1两。

(3)副食:红烧带鱼、海米炒青菜、炒豆腐、煮花生米、酱菜等,任选一种。 

此外,每天可吃3~4块巧克力,饭后吃少量水果,喝点茶或咖啡,但不应饮浓茶,避免使用兴奋药。 

(2)保持规律的睡眠 

应当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这是最关键的,但是临考前的夜间入睡困难是极为常见的,这时首先应当明确,考前少睡一、两个小时并不会给考试带来严重影响,大可不必为此而焦急不安;其次,为了尽早入睡,你可以试用这种方法:舒舒服服地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第一次吸气时数“一”,呼气时默说“放松”。说“一”和“放松”时,并设想用手把这些字比划出来,下次吸气时数“二”,呼气时“放松”,一直数到二十。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一串单调的词、字及形象反复出现,以至占据你的大脑,降低对大脑刺激。 

另外,每天吃完中午饭后,可以小睡半个小时,但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这样做既达到了的目的,而且醒来时人很快就清醒了。 

(3)适量锻炼 

考试期间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但是每天必须有适度的锻炼。比如学习间歇便可以进行一些锻炼,像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等。不住校的同学不妨把骑车看作一项锻炼。对于那些不好动的'学生来说,站起来伸伸腰、活动活动筋骨、做几节操也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2、调节到最佳的精神状态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心理的疾病比起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对考生来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不健康的心理对备考有影响,并有可能阻碍考试的成功。如何调整考前的精神状态?你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自己和承认自己 

大量临床观察和生活实践证明,很多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往往就是因为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估量自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么是不自量力、想入非非;要么自卑怯懦,自贱自虐。正确地了解自己往往是很难的,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听取他们的建议,乃至批评。但是仅仅了解自己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全面地接纳你自己;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保持自我意识的完整、和谐。 

(2)认识现实和面对现实 

诸如“世道不公”、“生活冷酷”、“人生无聊”等消极情感在一些学生中很流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现实时掺入过多的主观因素。现实是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的,所以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做事和思考问题都应以现实为基础,而不是脱离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避免一意孤行、逃避现实。如报考大学专业虽然是“自觉自愿”,可是也有身体健康状况、地域分布等条件限制,这时,也许就需要你忍痛放弃自己的一些追求。如果对此没有正确认识,不肯理智地做出取舍抉择,也许会使你愤愤不平走向悲观失望,这样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益处,而且往往造成心理的失常。 

(3)保持充分的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能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信心高的人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自信心低的人。心理健康专家DB克莱因也告诉我们,自信心是一种经常保持独立自主的态度,有自信心的人能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和危机。对自己保持充分的自信,是你考试成功的有利保障。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我并不比你差”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提高,就可以升华为奋发向上的志向,形成很高的自信。 

(4)清除心理压力 

首先,不要让自己思想负担过重,具体学习过程中不要强己所难,一项任务如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就可能降低学习或进取的信心;其次,把信心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清除紧张靠信心,但信心并不是靠默念“下决心”就能得到的,而是靠你平日的努力和刻苦的学习。 

以上几条仅是一般性的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广大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我真心希望:本文能够给广大莘莘学子们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启发和帮助并带来好运。最后,衷心祝福广大考生:信心百倍迎高考,乘风破浪登龙门!

 

 

TAG标签:#考前 #教师 #对策 #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