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

笔墨馆 人气:6.37K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品读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导入:

投影:

1.“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

2.“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

情学生谈谈这两句话的体会(略)

这位追求美爱与自由,热爱青春与美的作家就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竹篁( )碧溪 且(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滨水( )蒿艾( )角隅( )胡诌( )嗤笑( )茨滩( )碾坊( )茶峒( )

四.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把握小说情节:

1请学生复述小说的情节

2提问:这篇小说的情节,前后有许多照应,请找几个例子

点拨:

(1) 翠翠梦中摘虎耳草。

——父母对歌相恋的故事翠翠问外公“万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翠翠梦中听歌“像跟了声音各处飞

——外公讲翠翠父母唱歌相恋,“就是这歌唱出了你”翠翠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翠翠梦见摘虎耳草,“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祖父所唱的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

——傩送唱了一夜的歌。

3理清小说思路

(1)黄昏看景,幻想出走 (2)无人理解,内心悲伤 (3)月下故事,埋下阴影 (4)梦中听歌,感情清晰 (5)兄弟比歌,天保闯滩 (6)夜晚等歌,祖父暗示 (7)吹笛谈心,感情明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3.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品读法。在小说中,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天真少女形象。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和行动往往给人以一种难以琢磨的感觉。翠翠作为也不例外,你能否找出几处?

 明确:

(1)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2)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 ,产生出走的念头?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后来心中又“很觉得悲伤”?

(4)在听父母的故事是,翠翠为什么要“间或吁一口气”?

(5)翠翠为什么要做那样的梦?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轻而易举摘到了?

(6)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祖父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7)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1)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 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朦胧 清晰 明确

5.作为翠翠世上唯一的至亲,祖父对翠翠的感情是如何看待的?他的心情怎样?又是如何去做的?

明确:

心情:既忧愁又快乐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7.翠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爷爷又具有怎样的性格,天保和傩送又是怎样的人?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代表作品、贡献及诗歌特点。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太阳吟》是诗人闻一收录在诗集《红烛》中的代表诗歌。留美期间,身为海外游子,每日见到的太阳同样也照耀着祖国,于是他希望太阳能够带去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诗歌情感真挚,意象奇特,蕴含着浓浓的的爱国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烛》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齐读诗歌由闻一多《红烛》诗集中的诗歌导入,更有针对性。

2、写作背景

《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失望,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第一小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2、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固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3、第八、九节的呼唤,--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7、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3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一篇政论文,一篇史传散文,一篇序和一篇辞组成。本单元这四篇体裁不同而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反映了汉魏晋文学成就。

2.本单元作家作品风格多样。贾谊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作品善于运用不同历史事实的对比来分析利害,在铺张渲染的描写中造成文章的充沛气势,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司马迁善于描写紧张的斗争场面,让人物在具体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王羲之的文风清淡,不尚辞藻而多情致。《兰亭集序》由叙事而写景,用感物以抒怀,笔势飘逸,一如他的书法。陶渊明的文章自然淡泊而内涵丰腴,在内容上一扫魏晋玄学佛理的虚缈空幻,代之以田园生活人情物态的清新淳朴,表现出真率超脱的精神面貌,辞句上摒弃骈偶雕砌,返于明白省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一定量的重点实词、虚词,为一些多义词归纳义项,了解常见的文言句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3.了解“论”“序”“辞”等文体特点。

4.了解汉魏晋散文、辞赋发展状况。

5.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6.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词义及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是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知识准备;根据语境猜度词义,理解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准备。要想使高中文言文教学不搞成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学,教学重点应确立于教给学生判别词义的方法和推断词语用法的方法,提高学生判别词义的能力和推断词语用法的能力。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过秦论》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通过在鸿门宴前后项、刘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展现项羽的率直、轻信以及在政治斗争中过于单纯的性格特征。学生可以学习贾谊的论说技巧和司马迁人物塑造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单元教学设计

1.以朗读带动理解,加强语感训练。正确读出句子节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含义,以准确的感情朗读作品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2.深入分析作品,了解这四位作家的创作风格,为提高鉴赏水平打基础。回忆第五单元诸子散文特点,比较分析《过秦论》写作特点,了解贾谊的创作风格。深入分析《鸿门宴》、《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内容与语言特点,了解司马迁、王羲之和陶渊明的创作风格。

3.小结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要点,对知识点加以系统化。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单韵母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o e的四声。

3、帮助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学习正确使用四线格。

4、指导学生认识“爸、妈”两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发a o 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a o e小卡a o e片和四线格卡(学生每人一套)。

3、大四线格卡片(板书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预习】能正确读出单韵母a o e,试着在四线三格里写一写。]

(一)导入新课,整体认识拼音。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简笔画勾勒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 o e.(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二)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我们的a 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 a 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 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 3 ∣5 3 ∣1 -∣

a a a a a-

学生跟唱

我们念a 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 a a a.小女孩练唱a a a, a a a 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 a a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主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解读古典小说的人物个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解读林黛玉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主要手法。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看视频、听音频);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品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仔细观看视频中的故事情节发展,视频放完了,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吗?没错就是《红楼梦》。那林黛玉进贾府看到的是怎样的豪门家族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个美丽的女子走进贾府,走进《红楼梦》,进而走进林妹妹的内心。

现在开始我们的新课《林黛玉进贾府》。(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①同学分享课前收集资料,介绍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

明确:

作者: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也有说曹頫之子)。

关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为高鹗续写。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②初识林黛玉

昵称:林妹妹

字:颦颦(宝玉送之)

名号:潇湘妃子

爱好:吟诗作赋

最喜欢读的书:《西厢记》

家世:父亲林如海,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于黛玉十岁左右去世。

生平: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后因父母双亡,便常住贾府,虽为寄人篱下的孤儿,但生性孤傲,天真率直,是封建思想的叛逆。她蔑视功名利禄,与宝玉相知相爱。但这一爱情最终被扼杀,黛玉泪尽而死,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身世(木石前缘):前世的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宝玉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每天给绛珠草灌溉,绛珠草修成人形以后,为了偿报灌溉之情,所以随之到凡尘,上演这悲金悼玉的故事。

③初读课文,结合文章标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贾政,一个女儿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上节课我让同学们课后预习了这篇小说,现在大家在课上默读一遍课文并以语文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讨论得出本文的情节由七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1):林黛玉初进贾府

第二部分(2~4):拜见贾母、邢王夫人、迎探惜三姐妹

第三部分(5~6):初见凤姐

第四部分(7~11):拜见两位舅舅,介绍宝玉

第五部分(12):陪贾母进晚餐

第六部分(13~14)宝黛初会

第七部分(15~16)安排起居

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我们知道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以及所见到的人物:她先到贾母院,见到了三春、大舅母、二舅母,然后去贾赦院,但没见着,又去贾政院,也没得见,最后回到贾母院,见到了一生中的知己——宝玉。

2.大家默读课文,分析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林黛玉?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人物形象。

①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小结:众人眼里的林黛玉:众人是从亲友和长辈的角度关心黛玉的身体,注意到她身体孤弱、多病。

②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小结: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王熙凤从讨好贾母的角度出发,看到了她容貌标致,气派不凡。凤姐是见过世面的,见多识广。这段话出自凤口,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③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小结:贾宝玉心中的林黛玉: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了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楚楚可人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表现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风流俊逸病美人图。

(脂砚斋评点: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终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2)从课文中找出黛玉的行为、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不得了,“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课时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退让。

④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小结:因母亲早亡,又无兄弟姐妹扶持,尽管外祖母口口声声“心肝儿肉”地疼她,林黛玉却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待人处世总谨慎多虑,礼节周到。从人物的行动和细节,也表明其教养非一般,聪明识礼。

(3)从课文中找出黛玉的语言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①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②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小结:从黛玉刚开始回贾母“只念了《四书》”,后觉得不妥,会宝玉“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第②句笑着推辞大舅母的赐饭,可以看出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3.“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小说中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

【要求】分组活动。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的描写,并讨论分析。

①大舅母留她吃饭时;

②在王夫人那里择座;

③在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

④对读书的回答;

⑤初见贾母的时候;

⑥当贾母介绍王熙凤的时候;

体弱多病,美丽多情的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机敏、自尊自卑是她的性格特点。

(四)拓展延伸

小说中对王熙凤、贾宝玉的服饰极尽笔墨甚至丫鬟们也有简单的服饰介绍,同学们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黛玉的服饰的?那是不是曹先生忘记写黛玉的服饰了?

明确:作者用这种方式更显她的素雅,纯美,无需用外在的服饰来修饰,已经很完美了。

(五)小结作业

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束课堂。

作业:林妹妹不仅仅美在外表,美在气质,其实她还是一个才女。大家课后搜集林黛玉的诗词,这些诗句都很契合她的实际,细细品读,进一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下节课我们就“我看林黛玉”这个话题再来讨论。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古典小说,因而重心在情节发展,人物分析上。本堂课的教学,抓住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从作者的动作、语言、细节描写等描写手法,让学生了解林黛玉的形象。课堂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课堂气氛。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2、难点: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

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独用法、“凶”“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再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

明确: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板书:民不加多?)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

明确:(1)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接受;(2)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

2.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板书:王道)

明确:

(1)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2)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

(3)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

3.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

明确:

(1)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明确:

(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

(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

(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要求:字数不限,要有条理,符合实际情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内容后,剖析深层思想和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主线,安排朗读和诵读,带领学生翻译文本并理解文意。本文凝结了孟子的论辩技术和治国安邦之策,因此,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进行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0

【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浓郁文化气质的丰富资源。《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明代茅坤评《祭十二郎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与对待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本课的设计着眼于鉴赏陶冶,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原则,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祭十二郎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五单元“自主赏析文”中的第三篇。单元教学目标是:一是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的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二是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本单元四篇自主赏析文分别是:《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

在这篇祭文中,作者韩愈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了对英年早逝的爱侄韩老成(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文章篇幅较长,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境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精读此文对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阅读此文,可以陶冶情操,教育学生更加珍惜生活中身边的亲情与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的重点应为深入领会其中的真挚情感。教学过程中,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是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点,以及对韩愈愧疚之情等的理解。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要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还应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加深理解。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自学能力,完全可以利用工具书或通过讨论理解稍有难度的文言文;同时,他们十七八年的人生体验也为深入领会本文的情感提供了可能。

这篇祭文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融痛悼之情于家庭琐事的叙写中,且文章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况且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有限,以及对韩愈愧疚之情等较难理解。在当前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的情况下,要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十分困难,所以处理教材要做取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朗读与背诵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本文的内容要点,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邪、也、乎、矣、其、然”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领会本文在叙事中抒情、融情于事的写作特点,培养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这是一篇祭文,诵读时要注意有浓厚的情感,做到口发其声,心念其事,声情并茂。

2、文言词句的理解要结合语意,做到字句落实,不可眼高手低,凭想当然办事。

3、充分发挥注释的作用,结合注释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体会作者历经患难后显示的深厚情感。

【设计思路与步骤】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依照《教学大纲》,加强诵读,故设计使用“四步诵读法”,即音读——意读——情读——美读。每一步,都首先指导学生自学(自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适当点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这四步各有侧重点,又相互联系,循序渐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在课下借助网络等多媒体查阅有关韩愈的生平及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文体特点。有感情地、字正腔圆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导入新课

1、截取《二泉映月》的曲调带学生进入一种凄凉哀婉的意境。

2、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初中我们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高中我们学习了以孝情动人的《陈情表》。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兄弟友情、骨肉亲情的至情文章《祭十二郎文》。

推进新课

检查预习,下面知识由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具体内容略)

一、作家及作品知识

二、写作背景知识

三、祭文文体特征

整体感知

1、配乐听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错读的字音。

2、带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然后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时,注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本文采取韵散结合,以散为主的形式表达,运用与亲人对面交谈以叙家常、吐心曲的方法,诵读时加以体会。

合作探究

在诵读中积累,进行知识归纳:

1、重点实词

衔哀致诚辍汝而就汝不果不克蒙其泽吊慰何尤

2、词类活用

成家以致汝业其家长吾女及汝女

3重要虚词其乎矣

4通假字时羞之奠零丁早世敛先人之兆

5特殊句式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第五、十一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在充分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导入新课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催人泪下的ㄊ闱樯⑽模“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深挚感情。

合作探究

一、诵读、感悟

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3段)

叔侄情深

第二部分:(4—9段)

十二郎意外之死

第三部分:(10—12段)

吊慰之情

二、诵读、赏析

1、赏析情思:

提问:本文自始至终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并作简要分析。

点拨:“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是因情而写,所写皆情。

A、流露出一种遗憾酸楚之情

B、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痛惜、自责之情

C、流露出一种悲凉凄楚之情

2、深析“情”中”“悲”情

提问:本文主要表达对十二郎之死所产生的悲痛之情,这种痛主要表现于哪些方面?

点拨: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3、抒情手法学生感知并总结)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寓情于事,通过生活琐事表达自己的感情。

(3)语言上借助虚词的使用来表达情感。

提问:体会语气词连词的'表达效果(参照课后练习点拨:三个“邪”字、五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之情。此段借助虚词表达了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过程,尤其显得哀婉动人。2)

课堂小结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拓展延伸

1、提问:比较本文与一般祭文有什么不同?体会本文自由体写法与边诉边泣的表达形式。

2、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 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明确: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 任性

姑娘: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3] 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 明确:女子先言“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一种遵从,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又言“秋以为期”,说明女子冲破了“礼”

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订终身。

[4]朗读第二章,请学生展开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当时女子的心理细 微变化。(“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提问:从这两章中我们能不能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明确:

A、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B 、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读第三章,提问:

① 本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② 既然是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为何又要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同样提到了桑叶,有何特殊含义?

明确: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兴手法可以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n 朗读4、5两章,提问:

① 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确:女子嫁给男子后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尽妻子的职责,而男子却“至于暴矣” “二三其德” “士贰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 兄弟为何嘲笑她?(学生讨论)

总结:(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会对兄弟说什么话?)

a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违背当时礼节。

b兄弟认为女子不懂得顺从丈夫。

③ 推测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女子将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托在爱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联系现实,不要丧失自我个体的独立性。)

④ 面对男子的背弃,女子是否是忍声吞气,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转意?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2

一、目标点击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曹雪芹其人及其生平思想,高三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2.了解《红楼梦》有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3.了解宝玉、王熙凤、香菱、晴雯等人物性格。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阅读有关章节,力求较好地欣赏《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

二、要点回放

1.《红楼梦》有关章节的思想内容。

(1)《诉肺腑》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主线。本文通过宝黛倾诉肺腑,吐露心声,表明他们的爱情已经成熟。

(2)《宝玉挨打》

所写的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3)《香菱学诗》

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香菱。

(4)《抄检大观园》

王夫人因下人在大观园里拾到一个绣春囊而大发雷霆,质问凤姐,风姐说出理由排除自己的干系,刑夫人的仆人王善保家的进谗言,提议夜里到大观园各处一一抄检,通过描写一系列活动,表现了复杂的矛盾冲突,逆造了王熙风、晴雯、探春等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贾府由盛而衰的一个征兆。

2.分析有关章节中的人物形象

贾政: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

贾宝玉: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善体贴少女,思想叛逆。

王夫人:善用心机,以退为进。

王熙凤:指挥若定,管家风范。

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同时又热情实在,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晴雯:身份低微但性格坚毅,不甘心庸俗的现状,而发愤自强的女性形象,执着精诚,虚心求教,努力追求,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3.领会所选章节的基本手法

《诉肺腑》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人物性格是其突出特点。

《宝玉挨打》情节听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香菱学诗》笔墨饱蘸深情,人物栩栩如生,人情味很浓,立意新颖,章法新巧。

《抄检大观园》情节颇为曲折矛盾复杂。

三、方法指津

本单元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的四篇课文。学习这四篇课文,要投入感情,展开想象,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又要“跳出来”,客观地评析它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高三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尤其要注意学习它的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同时,阅读《语文读本》中所选的《红楼梦》有关的章节,最好课外阅读《红楼梦》全书,力求较好地欣赏这部伟大作品。

四、考点例析

[考点]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此题重点是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客观世界中的一切具体的物象一旦进入诗中,便成为具有强烈感情色彩乃至具有深邃思想的诗的意象,这种现象,在美学理论中称之为移情作用。一种深入人心的意象一旦形成,它甚至可以世代袭下去成为一个民族的某种心理象征。自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被作为一种惜别的象征之后,“折柳”便成为人们送别亲友的感情表达方式。自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对美好的比喻之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继而流行,“桃花”就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总是重复某种意象的蕴涵,必造成阅读者的反感,聪明的诗人总是在寻找着表达的新意,所以杨柳、桃花在不同的诗篇里呈现出各异的内涵。例如,杨柳可以是依依惜别的感情寄托,但也可以因其报春的特征而勾引起少妇的闺思,甚至还能从它随风摆动的形象发现某些与人格精神有关的蕴涵。桃花可以是美色的表征,也可暗喻夕阳或鲜血。所以诗的意象中虽然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自在的物象,但是它们的内涵和指向则不应受到限制和定位。

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闻”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因“折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以古代离别往往从路边折柳枝送别来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寄托着惜别怀远之意。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可见是有根据的评价。但鉴赏诗歌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因此命题者没有把这种评价绝对化,而是认为是否同意“关键”之说,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考虑给分。这种主观性命题,更符合鉴赏的原则。

五、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波澜,亦即情节波澜,它是小说的纵向运动。对小说结构的考察,亦应包括对情节波澜的考察。

总的说来,《红楼梦》的情节推进并非大波大澜、大起大落,不给人以大惊大喜的审美感受。从题材角度看,《红楼梦》是一部家庭琐事小说,从风格上看,它又是一部“不敢稍加穿凿”的大写实小说,这决定了《红楼梦》的波澜不惊。小说情节波澜的基本面貌如此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的导语设计上很用心,很巧妙,很动人,但在课堂收束时却草草收场,大多以重复课堂教学内容为主,以布置作业和自习直接收束。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总结语也很重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起到对课堂教学内容完善、补充、强调的作用,既是对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凝练收束,也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提示、引导作用,如匠心不施,就显得整个课堂虎头蛇尾。其实,语文课堂教学总结语设计贵在提升延伸,即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提升,对文本学习内容的延伸解读,进一步提醒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思路,给学生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

一、总结提升凝要义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精神力最为涣散的时候,如果这一时间段放之任之,就会造成时间浪费、课堂松散的结果。针对学生这一特定心理现象,语文教学更应该做好总结语设计,利用最后几分钟总结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味思考。这种总结语一般是对课堂教学内容作一个提要式的归纳,突出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要点,凝练要义、加深印象。

如执教史铁生《我与地坛》,我将“感悟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对地坛和母亲的情感”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这样总结:

同学们,对于史铁生而言,是地坛与母亲给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后,即使他离开了地坛,久久不曾回到地坛,也始终忘不了地坛给予他的启示,笔下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已经成为精神憩息的家园,那里虽然颓败却并不荒芜,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样,多年以后,即使母亲也离开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记最初写作的初衷,为了让母亲骄傲,为了告诉母亲他找到了属于自已的路,母亲已经成为其写作的动力源。此时此刻,地坛即母亲,母亲即地坛,地坛与母亲告诉他,你应该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这就是地坛与母亲对史铁生最好的抚慰,也是史铁生收获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学们课后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在总结语中,我再次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重申了一次,通过比照说明,将地坛母亲对于作者的意义进行了重申,帮助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帮助学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总结语,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提炼总结和指导归纳的效果,必将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会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二、延伸勾连留余味

不少教师往往很注意课堂的开始和主要教学环节,却忽视了课堂结束语。这就像一个故事,开头很有悬念,中间情节也非常生动,而结尾却不了了之一般,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其实,课堂教学的结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结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设计,丰满课堂教学的结尾。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者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学习,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得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积累。

如在教学《报任安书》这篇文言文时,我感觉这篇文章在风格上很有特色,将太史公的那种怨气、情绪表达得含蓄且耐人寻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看似回复任安的要求,其实直白地表达自己著作《史记》、不愿流俗世人的宏愿。在诸多不解、鄙视的眼光中正道直行,这是一种勇气,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气纵横、气势昂扬;这样的文章同样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还有其外孙杨恽《报孙会宗书》中,同样的不屈于淫威,不计较世俗,正道直行,为几千年的中国文人壮了胆气、树了榜样。同学们课后可以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在领略这种文气的传承中,蕴文胆、养文心。

相信在这样总结语的提示下,会有学生在课后找来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这就实现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效果。

三、关注现实见行动

课堂结束语不同于导入语,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生动的言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内心接纳文本传递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鸣之余能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如执教《品质》一文时,怀着对老鞋匠的尊敬,设计总结语:

文中的老鞋匠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真正的品质;而这些看似很傻的却可贵的品质正蕴藏在街道边、巷弄里,正如罗兰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利用周末等闲暇的时间,走街访巷,带上几瓶矿泉水,带上自己需要缝补的衣物鞋子,带上寻找诚信、朴素等可贵品质的真诚内心,寻访我们周围被忽视的散发光芒的人们,以此来洗涤我们的内心。希望大家认真记录下来,既作为一次社会实践,更作为一次心灵的洗礼,发现自己眼中的美吧!

结果,到了周一语文课,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讲述自己在寻访中发现的美,发现的可贵品质,还有对他们的帮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一瓶矿泉水,但是从他们真诚的笑脸中我也发现了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最为可贵的品质,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为戏剧单元,《窦娥冤》为第一课,所以教师应在第一课时简介戏剧常识:1戏剧的定义。2剧本构成。3戏剧冲突的重要性。

2、教材分析:《窦娥冤》属于元杂剧,有其不同于一般戏剧的特点,故也应在进入文本之前简介元杂剧的特点:本、折、宫调等。

3、文本分析:

⑴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剧中著名的悲剧,有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故教学重点之一应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本剧的悲剧性及其悲剧效果的形成,力求通过本剧的学习,使学生对悲剧作品有初步的鉴赏常识和能力。

⑵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一光彩的人物形象,作为剧本解读,分析她的性格应为本文学习的又一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1、由回顾初中所学戏剧导入。

2、简介戏剧、元杂剧常识,简介关汉卿及“元曲四大家”。

3、学生(教师)复述情节,概括大意。

板书情节:

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

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

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4、突破两个教学重点:

教师关键两问

⑴窦娥身上哪一点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结合文本回答。

例:反抗性、刚强、善良、孝顺等。重点引导体会其反抗性,师生可共同划出本剧的矛盾冲突示意图,看清窦娥这一弱女子对抗的对象──地痞流氓和昏官,体会窦娥在冲突中没有丝毫犹豫、退缩和畏惧。尤其是临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更让我们类比想到了另一人物:桑迪亚歌。窦娥就像这位老人一样,她可以被消灭,但恶势力却不能将她打败。(这一解读较成功,学生对窦娥形象的光彩开始有所领悟)

⑵ 《窦娥冤》这出悲剧位列世界十大悲剧之中,你认为哪些因素造就了本剧的悲剧效果?

问题分解为:

①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②本剧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紧扣“美的、有价值的”这一核心,学生联系窦娥这一人物的光彩就较易理解了。

附加提示:窦娥这一人物的不幸身世,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

5、拓展阅读、对比研讨:

对照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剧情,进一步体会《窦娥冤》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6、求异思维,培养质疑精神。

你敢挑《窦娥冤》的错吗?你认为《窦娥冤》中又没有缺憾之处?

例:第二折中桃杌审案太过仓促,既不合人物性格,有不合于常理。

7、作业:

⑴积累重点词语

⑵背诵《滚绣球》曲词。

推荐观赏: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一部简约而又震撼人心的悲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xx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TAG标签:#高中语文 #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