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左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左右》教学设计

笔墨馆 人气:4.8K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左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左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材分析

《左右》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备课前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大多数已经能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但由于没有经过刻意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对左、右的反应比较迟缓,大部分学生区分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哪只手会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边,然后想另外一边是左边。并且,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共50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中4人一排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设计理念

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找自已身上的左右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左右朋友来认识左右,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游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介绍自己左边右边的同学,这是对“左右”知识的延伸,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淘气要去小明家玩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帮淘气和老师解决困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练习巩固了新知,做到了“学以致用”。体验“相对”,确定“左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应该建立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体会相对性,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1、感知左右手

(1)学生用掌声欢迎来听课的老师。请学生说说在鼓掌时用到了我们身上的哪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

(2)请同学们举起右手,放下,再举起你们的左手,放下。

(3)大家说说,我们平时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呢?左手呢?

2、请学生找出我们身上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4、揭示课题。

刚才同学们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课件出示课题并请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这节课开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从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展开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人的身体上也有数学。】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按老师的要求摆。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说一说。

师生对口令游戏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

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4、找一找。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找一找”挂图。)

星期天,东东想去小明家玩,他没到过小明家,但他记得小明说他家住在三楼,上楼梯后往左走。你们能告诉东东小明家住几号房吗?

【设计意图: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想一想。

刚才同学们帮东东解决了困难,现在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

师: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师举右手。)

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学生七嘴八舌,还是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2、小游戏。

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学生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3、爬楼梯。

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学生说法不同)

请两位同学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4、练一练。

【设计意图: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教师在此及时地让学生到室外实地进行活动,以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经历了方向的变化,再次体验“方向不同,左右不同”,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解决问题,增强运用意识

课件出示书P61第3题,其中有几辆顽皮的小汽车就躲在树底下,这里共有几辆车?先听听大客车是怎么说的?(课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几辆车?)小组讨论、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TAG标签:#教学 #小学 #北师大 #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