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设计>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笔墨馆 人气:1.9W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活化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一说,对学生地回答适时评价。然后用ppt分别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和图片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板书课题《活化石》,引入新课。

三、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动植物)教师讲解化石,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化石存放的地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看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l)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放课件大熊猫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大熊猫,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问:你真会观察!每只大熊猫的样子都不一样,你能说说吗?

出示句式: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插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l)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边看课件图片,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创造性地演读课文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五、练习:

1、句式练习:科学家把()、()和()叫做活化石。()、()和()被科学家叫做活化石。

2、读读写写: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活化石教学设计2

【课前透视】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识知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阅读、识字、交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引发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本课教学可以采用放手让学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有关录音磁带,头饰。

2、制成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播放课件或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图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

二、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三、识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四、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五、作业

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活化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代、化”2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一、课前导入

1、孩子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指名说)

2、看来同学们去过不少地方呢!知道这是哪儿吗?

【出示图片】博物馆

“博”还是一个生字,带拼音读2次。它的左边是十,在古代表示东西南北中各方面都有就是博。去过博物馆吗?(去过,追问:博物馆里有?)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博物馆看看。(出示博物馆各类图片)这就是:博物馆。

3、博物馆中有一类东西平时很少见到,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见。(出示化石图片)

这些都是?化石。动物或植物埋在地下很久很久的,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化石。让我们把化石请到黑板上。(板书:化石。)

4、那化石到底要埋多久呢?谁来读一读,告诉大家。

【出示句子】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要埋多久?亿万年(板书:亿万年)365天是一年,亿万年就是有1000000000000个365天啊!

透过这个重要词语,我们知道化石居然有这么久远的历史呀,一起读。

那么,你看到过活的化石吗?(补全课题)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打开课文,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课文写了几种活化石?

【出示】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板贴)

234

谁愿意把他们的名字响亮地介绍给大家?(指名读)

银杏树:前鼻音和后鼻音连在一起最难读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出示】234聪明的孩子用手指告诉我哦!

三、捕捉信息,感受历史久远。

1.那这些活化石是不是也有很久很久的历史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读读2、3、4自然段,你从哪儿发现它们有很久很久的历史,把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引导孩子把句子画完整)老师把他们请到屏幕上来了。

2.实物展示反馈【出示】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A、(出示第一句)先看第一句,谁愿意读一读?

这里的“珍”是生字,既是前鼻音又是翘舌音,可难读了。(出示词卡,带拼音读2次)

课文中给它找了个朋友(出示词条:珍贵,指名读3-4个,送回到句子中,一起读。)

看,银杏树的历史很久很久了,你是从哪儿发现的呢?(几亿年)(生回答,教师圈词)(板书:几亿年前)

B、请你拿起笔,在另外两个句子中圈出你感受到很久很久的词?

第二句:一代一代不着急,听老师读。(教师范读)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历史很久很久?(师圈,板贴)

许多早就灭绝了(出示:灭绝)读词。(链接)

看这个绝字,在古代它是表示用刀把丝砍断了,那这丝就连不下去了。在这儿说,许多早就灭绝了,就是说他们?(活不下去了)而这儿的大熊猫却?

看,这对大熊猫生下了它们的下一代宝宝,那一代一代就是指这样的两代吗?

告诉你们,大熊猫已经有800万年的历史了。

第三句:一亿多年(师圈,板贴)

刚刚我们通过这几个重要词语(读词)读懂了活化石有很久很久的历史。

3.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呼他们为活化石了吗?

他们不仅有着很久很久的历史,而且到现在还活着,所以称他们是活化石。

四、学习第二段

1.看,美丽的银杏树正在向我们招手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

2.【出示第二段】

A、请四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银杏树,一人读一句。

B、这些句子读正确还不够,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小秘密,还能读得更好听呢!

【出示】样子叶子小扇子慢极了小时候种下当上吃上

自己读读看,发现了什么?都是轻声。指名2个,齐读。

真有趣,一起把他们放回到课文中读读吧。

聪明的小朋友,猫头鹰博士可要考考你们了:“银杏树知多少?”不过,要到课文中找答案哦!

第一题:你知道银杏树还有别的`名字吗?

第二题:我是银杏叶,你能找到我吗?别急,要到书中找理由。

交流: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拿好你的书把句子读完整。)

哦,原来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啊,一起读。

(出示银杏叶由少到多)这片叶子像一把小扇子,这片叶子也像一把小扇子。这样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你们真有眼力,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大自然的朋友呢!它是:铃兰花。(出图)你看,铃兰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铃兰花像?

铃兰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的铃兰花像一()_____。

牵牛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的牵牛花像一()。

(你真会想象,量词用得特别准确。)

我不禁想起,课文中银杏树的样子也很容易辨认(读)

第三题:猜一猜:种了十年的银杏树结果子了吗?别忘了哦,要到书中去找答案。

(同桌讨论、交流)

银杏树长得这么慢,怪不得大家还叫他:公孙树。

你们的回答,让大家对银杏树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变成美丽的银杏树,结合我们了解到的有关银杏树的知识,介绍一下自己吧!(谁最能干,能把银杏树的各个方面都介绍一下。)

出示:大家好,我是银杏树。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不得课文中这样介绍它:银杏树……!(出示段落读)

五、书写指导

1、你们读得真好听,银杏树爷爷很高兴,请树叶宝宝给我们送来了几个生字朋友呢!【出示】化代

2、给它们组组词吧。

3、观察他们的右边,你觉得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比较:关注后面竖弯钩和斜钩)

4、师范写,生书空

5、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评

板书:活化石

亿万年前

银杏树(2)大熊猫(3)中华鲟(4)

几亿年前一代一代一亿多年

活化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导入新课,学习“博”、“珍”、“孙”、“悉”、“绝”、“肉”6个生字,会写“化”、“植”、“孙”、“代”、“灭”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都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

(1)媒体出示图片:三叶虫、恐龙

(2)师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2.师简介化石。

(1)媒体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葬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2)师板书:活。

化石怎么是活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3课。

媒体出示课题:33活化石

说明:关于古生物的知识,相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吸引力又有认知难度,教师搜集并提供相关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积极性,增强趣味性,为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打基础。

二、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整体感知:

(1)学生分节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zhēnròushúxī

媒体出示:珍贵食肉熟悉

(2)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我知道了(博物馆里有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都是活化石;我们要保护活化石等等)

(3)看来大家对活化石充满兴趣,那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说明:初读课文,重在落实“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一些易混淆的字词更应当在初读感知时加以强调。其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深入读课文,是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1)媒体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那么,你看过活的化石吗?

(2)学习生字:博

媒体变红:博

(3)谁会写“博”字?(指名用手指比划书写)

我要提醒大家“博”字的第五笔是横折。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师:原来,通过化石能了解亿万年前的动物和植物。那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活化石呢!赶快到第二、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1)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活化石呢?

(2)指名交流,随机板书。(银杏树熊猫)

2.那这些活化石都有什么特点呢?(出示相关图片及文字)

媒体出示: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子,你能想到吗,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1)学习生字:珍孙悉绝肉

媒体变红:珍孙悉绝肉

读音:珍孙(开火车读)

字形:绝悉(学生用手指比划书写)

字义:肉(找朋友)

(2)指名两个学生分别读第二、三自然段。

(3)学生交流活化石的特点,教师随机板书。

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像小扇子、长得很慢(公孙树)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3.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师引读:银杏树又叫什么?(生回答: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所以——十分珍贵。

媒体出示: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2)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原来银杏树的叶子像小扇子)

媒体出示:

谁会填:

一(片片)叶子一()扇子一()裤子

一()糖一()树一()书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数量词?(一串串、一只只、一件件)

(3)男、女生读。

(4)为什么银杏树又叫公孙树呢?(小组读)

媒体出示: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5)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4.同桌合作读第三自然段。

(1)同桌合作交流。

(2)教师指导朗读长句。

媒体出示: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3)师范读,指名读。

(4)开火车分句读。

5.现在你能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为大家介绍一下活化石吗?(师指着板书复习)

(1)学生准备。

(2)指名交流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杏树、大熊猫都是活化石,它们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其他的活化石。

说明:深入研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朗读指导时,抓住关键词、句,能起到辅助阅读,掌握学习方法的作用,为借助信息介绍活化石打下基础。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复习词语

媒体出示:博物馆植物化石珍贵公孙树一代一代灭绝食肉

2.学习书写:化植孙代灭

(1)媒体出示(带田字格):化代

(2)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是单人旁的字,但是右边部分不同,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尤其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如:“化”字右边笔顺——撇,竖弯钩。

“代”字右边笔顺——横,斜钩,点。

(3)重点指导:植

媒体出示:植

如:“植”的右边“直”字有三横。

(4)师范写“植”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学生用手指比划书写。

3.学生学习写字,当堂评议。

4.我能行: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片一片片

一片片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朵

一棵

五、作业布置

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化植孙代灭

2.认真完成“我能行”的练习。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板书:

33活化石

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像小扇子、长得很慢(公孙树)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1、学会“鲟”、“史、“鳞”、“核”、“缺”、“乏”、“稀”等生字,指导书写“历史”、“克”等字。巩固复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五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了解古生物知识,激发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指名、开火车)

媒体出示:博物馆植物化石珍贵公孙树一代一代灭绝食肉

2.根据以上的词语说说你了解的关于活化石的信息。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复习板书。

3.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银杏树、大熊猫都是活化石,那还有哪些是活化石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了解。

说明:在复习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巧妙地将课文第一、二、三节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还了解了哪些活化石?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板书:中华鲟)

媒体出示: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3)学习生字:鲟史

媒体变红:鲟史

“鲟”字是形声字,左边的“鱼”表意,右边的“寻”表音。

“史”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指名用手指比划书写)(找朋友:历史史记)

(4)齐读句子。(板书: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2.那中华鲟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和同桌一起再到第四自然段里去找一找。

(1)同桌讨论交流。(师随机板书:大、重、怪、少)

(2)媒体出示: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由于以前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鱼种了。

(3)学习生字:鳞核缺乏稀

媒体变红:鳞核缺乏稀

“鳞”字谁会写?(学生开火车用手指比划书写)

请给“缺”、“核”找朋友。(缺少缺乏残缺核桃果核核弹)

媒体出示:

选词填空。

稀有稀少

由于缺乏保护,华南虎已成为()动物了。

沙漠里,气候条件很差,动植物非常()。

(4)把这些生字宝宝放进句子,你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3.现在你知道中华鲟这种古生物有哪些特点了吗?(复习板书)

(1)指名交流。

(2)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

4.拓展阅读。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古生物的资料,请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媒体出示:

中华鲟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就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成熟期约为9——12年。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2000年10月20日在长江捕获了一头已死亡的中华鲟,后经上海自然博物馆制成标本,保存在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

大熊猫的体形非常适应森林环境。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

世界上适合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很少,所以,仅在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才能找到大熊猫。

(2)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新的信息?(同桌讨论)

(3)学生交流。(中华鲟和大熊猫都是需要我们保护的珍稀动物)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谁愿意读读第五自然段?(指名)

2.你们发现了什么吗?“活化石”为什么要加引号?(是因为科学家通过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能了解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就像化石一样,所以是被当做“活化石”的,因此要加引号。)

3.那面对这些活化石,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吗?

(1)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理话。

(2)媒体出示: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

(3)学生交流:

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3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4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好好保护它们吧!

说明:研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三、总结全文,巩固字词

(一)总结全文

1.分节朗读全文。

2.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着板书交流)

3.小结:小朋友们,虽然有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例如课文里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保护这些珍惜生物。

(二)巩固字词

1.抽读词语。

媒体出示:中华鲟历史鱼鳞核桃缺乏稀有博物馆植物化石珍贵公孙树一代一代灭绝食肉

2.指导写字:历史克

(1)媒体出示:历史克

(2)重点指导:史

“史”的笔顺规则是:竖,横折,横,撇,捺。要注意最后一笔“捺”要出头。

3.师范写“史”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学生用手指比划书写

4.学生学习写字,当堂评议。

5.我能行:选一选,填一填

克刻千()立()()服时()

直植()树笔()()线()物

四、布置作业

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历史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介绍自己喜欢的活化石。

3.完成“我能行”的练习。

4.拓展:课后搜集相关的古生物资料。

板书:

33活化石

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像小扇子、长得很慢(公孙树)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活化石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设计思路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课前准备

1.做课件和头饰。

2.制作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zhēnxīsūnjuéròuxúnshǐlín

博物馆珍稀公孙树灭绝食肉中华鲟历史硬鳞

héquēfá

核桃缺乏

2.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游戏:识字擂台赛。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11个生字,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游戏:识字采果。

出示一棵银杏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写了生字。认对一个字,采下一个果子。

二、质疑解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

2.集体反馈,师生共同讨论。

三、整体感知1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1)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2)播放课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尾中华鲟惬意地在江河里游动。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边介绍中华鲟

四、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先组内练习自我介绍,再戴头饰到台上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师生共同评议)

五、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六、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扩展练习

一本本一座座一朵朵一双双一位位

七、作业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TAG标签:#教学 #范文 #精选 #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