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设计>《特殊需要》教学设计

《特殊需要》教学设计

笔墨馆 人气:8.74K

教学目标:

《特殊需要》教学设计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体会到了语言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这节课,我们来感受爱因斯坦的幽默。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成员根据预习,完成生字的学习。

4、全班交流:

二、完成课后题:

1、你还知道哪些与下列字形旁不同,声旁相同的? 篓 纽 谣 讣

2、读一读,写一写: 需要废旧误会纸篓

三、布置作业,总结:收集名人幽默。

板书设计: 特殊需要 需 铅 废 篓 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教具准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特殊需要》这节课,你还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么?

2、请同学们看题目《特殊需要》其中“特殊”有着什么含义?这篇课文幽默在哪,请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体会爱因斯坦的不同的幽默。

4、与上一篇课文相比,爱因斯坦的幽默与马克吐温的有什么不同?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 在读文时,要捕捉到这一中心词,再循着它去品读故事内容,会领略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之妙,同时,会强烈地感受到由于思维的严密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幽默。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关注“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一些纸张和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有一个大大的废纸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等词句,体会到这些词句的妙用,会进一步感悟到故事的幽默所在。

三、布置作业,总结:收集名人幽默。

板书设计:特殊需要纸篓

TAG标签:#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