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反思>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教学反思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教学反思

笔墨馆 人气:2.44W

临考前一天,“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压力肯定特别大,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出去散散心,说说话,减轻一下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再把备考过程中的错题集、卷子和书本重新扫一遍,对第二天的考试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充分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教学反思

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经过了初三将近一年的陪伴,应该学会了“少唠叨”“找契机”“多鼓励”等陪伴的良策。但是,进入五月份,心理肯定发生变化了。或许你能继续秉持良策,但不一定把焦虑写不到脸上。

最近有些孩子说,父母虽然看似表现得很淡定,但脸上时时刻刻挂满了焦虑。说话的语速加快了,笑容里塞满了无奈,行动中夹杂着紧迫。这一切有时比唠叨更压抑、更可怕。

因此,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走火入魔,心里只装着孩子的中考。比如,阅读书籍,听听评书,打打毛衣,甚至干一些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有意义的事情。

让孩子在冲刺阶段吃好,应该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这无可厚非。但如果随着中考的临近,有意识地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不一定是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这不仅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把压力融入了饮食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短时间内改变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理状况。

对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说,越是压力大,食欲越是下降。在此状况之下,建议家长听从孩子的想法,尽量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哪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能量摄入极少也未尝不可。

常有家长对我说,孩子根本不做他们买来的复习资料。

常有学生对我说,父母备考方式严重干扰了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学校有学校的备考策略,老师有老师的备考计划。学生应该是在学校和老师的备考计划与策略的引导下有效地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等都是讲究科学性的。根本不是家长所想象的毫无章法、边走边看的复习方式。

因此,作为家长不要盲目地相信江湖上的专家所推荐的复习资料,更不要急于将其购买并强制性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加练和强化。若是如此,只能搅乱计划,无事生非。

几乎每届学生中都有这样一些家长,随着孩子一次次模考成绩的不稳定甚至下滑,将原因归咎于老师。归咎也罢,关键是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或者随同孩子一起谩骂老师。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个孩子成绩的提升和下滑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仅仅将其归结于老师,未免有失偏颇。一所学校,初三的升学率基本上是其生命线,它不会把不求上进教学有问题的教师安排在初三。所以,应该多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找问题。

再说,情绪是会积聚而膨胀甚至漫延的,尤其是怨愤的情绪,其膨胀得更为迅速——它绝对不会因为发泄而消失了。

眼看着孩子的成绩没有一点点进步,着急的`家长像热锅上的蚂蚁。病急乱投医。可初三的备考不一样,它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一类家长,考前的这一个月,盲目地相信社会上一些所谓的专家(其实有些是“砖家”),把孩子这一个月的备考完全交付于他们,任凭他们去摆布和“雕琢”,就是不相信陪伴孩子三年的老师们。这是多么愚蠢的一种做法。

我带的每一届学生中,几乎都能遇到进入五月申请离校去找“砖家”的学生。可是最后的结果呢?不用猜,败得一塌糊涂!

当然,适当地找一些学科特长的老师进行点拨的方式还是可取的。

一进入五月,辛苦了好长时间的有些孩子挺不住了。于是,他们就开始找借口来让自己轻松一下。这一点乍一看,似乎合情合理。其实,本质上来讲是不可取的。

在此过程中,最担心的是我们有些家长依随孩子所谓的“调整状态”“科学备考”的理由,竟然任凭孩子尽情地去放松。殊不知,这绝不是科学的放松和调整,而是人为的放纵。

在初三的备考中,一环扣一环,越是临近中考越应该有一种紧迫感。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在关键的时间点上,突然让本来绷紧的那根弦松弛下来,不仅会影响备考中的注意力,更为可怕的是有可能使备考的精神垮塌。

所以,考前一个月,家长不要相信什么乱七八糟的调整攻略,更不能让孩子肆意地去放纵自己。作为家长,一些原则性上的要求千万不能让孩子任意破坏甚至践踏。

临近中考,越是正常的生活习惯,越能营造正常而温馨和谐的备考家庭氛围。

原来家庭中有什么样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因为临近中考而杜绝和取消。比如,收看“新闻联播”,晚饭后散步等等。努力让孩子觉得在家里复习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临近中考,不要轻易地改变生活的环境。有些家长想,为了节省时间,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你可能没有想到,等孩子完全适应了新的居住环境,中考早就已经结束了。

中考前的这一个月,家庭的氛围很重要,要改变某一方面,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鲁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