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反思>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6篇)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6篇)

笔墨馆 人气:9.32K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6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⑴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⑵要求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

那一天,我准备上作文指导课。我很认真地备好课。什么审题,写作目的,选择材料等等,一大堆写作理论,早已印在我的脑海里,还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写好这次习作,尽管如此,但我的心仍不够踏实。

自从接手这个差班后,我的心情总不那么舒畅,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差。而是学习态度实在是令我不敢恭维,特别是作文,学生头痛,我更头痛。每次交上来的作文,很多学生都三几行字。应付了事。问他们,总是说不会写,没什么可写。最初,我大为恼火,要知道这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呀!上课时,我狠狠地点名批评了一顿,要学生重写。可是交上来的作文仍旧如初。太不象话了!我的火气又冒出来了,气冲冲地找来了几位学生,一阵"暴风骤雨"之后,心里舒服了一些。"老师,我花了很多心思,已经尽力了。""老师,我实在没什么可写的,每天都是这样……"学生面对我严厉的目光,下巴快贴着胸脯了,眼泪禁不住刷刷地流下来。哎,我真的无可奈何了。一想到他们已经是毕业班了,如果不想办法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难道能让学生以这样的水平升上高一级的学校吗?心里就免不了焦急起来。所以每次写作指导,我都讲得很细致,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写具体。学生似乎很认真地听,可是写出来的习作,也没有多大的起色,总让人感到空话多,假话多,大话多,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学生不喜欢习作课,总提不起兴趣,而我又苦于找不到能让学生兴趣浓厚的好方法。就因为这,我带着一丝的压抑走进教室。

我想打开电脑准备这节写作课的课件。咦,钥匙不见了。听说电脑钥匙不见了,学生都围上来帮我找。我搜遍了教坛,抽屉,也不见钥匙的踪影,裤袋翻遍也找不着,我的心有点急了,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明明拿了来,怎么会不见的呢?"大家都为我着急,"您忘记带了吧?""看有没有丢在地上。""可能在您的办公桌里吧。"大家七嘴八舌,边说边忙着找。教坛周围,走廊通道。他们认真地看,仔仔细细地找。"陈锦东同学,你马上到我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找一找。"我急着说。很快,陈锦东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没找到。糟糕,我的精心设计泡汤了。听了我的话,焦急,失望,惋惜,多种心情表露在同学们的脸上。我看见他们那么热心,心里涌出一种感激之情。忽然,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找到了!找到了!钥匙在这儿呢!"大家欢呼起来了,那劲儿甭提有多高兴了。短短的五分钟时间里,为一条钥匙,全班行动起来,竟让大家经历了焦急,失望,惋惜,惊喜一系列的情感变化。我转念一想,咦,这不就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吗?我兴奋起来了。拍拍手掌,大家马上安静下来,趁热打铁,问∶"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和老师一起找钥匙。""你们是怎么找的?"同学们刷刷地举起手抢着回答,就连平时不喜欢举手发言的而且常因说话不流畅而引起全班哄笑的同学卫海沛也讲得头头是道,博得大家的掌声。我立即启发他们,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身边,可写的东西多着哩。就看你有没有留心。"刚才发生的事你们能够把它写下来吗?""能。"大家在我的启发下充满信心大声地说。好!说写就写,一气呵成,同学们进入写作状态了。这次写在学生脸上的不是愁结,而是喜悦。不多久,大家陆续交出习作。看着同学们交上来的一篇篇习作。我笑了,刚才的情景就在大家的笔下得到了生动地再现。令我高兴的是卫海沛同学,真有点不相信平时最怕写作的他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之后的评讲课,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想老师展示自己的习作。因为这次写作令他们感到轻松愉悦,获得成就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啊,真意想不到。一次的粗心大意却换来了如此大的收获。

如何使学生把写作包袱卸下来,让写作变得轻松愉悦?这次我得到了启发。如果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们怎会写出令我满意的习作呢?大话,空话,假话,怎不充斥学生的习作呢?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践,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次写作指导课打破了我预设的教学思路,但我丢失钥匙,无意中就让同学们不自觉地进入找钥匙的行动中去。由于这是他们亲历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用不着老师费尽唇齿去作抽象的写作指导了。从这以后,我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写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写好身边的事情。如一次辩论会、故事会、小制作、手抄报、编辑作文集等等。我让学生即时写作。他们有了现成材料,再不像以前那样搜肠刮肚的不知道写些什么才好。"老师,我再不为写作文头痛了。""老师,我喜欢上习作课啦。"习作的兴趣渐渐地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种子。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其大讲枯燥的写作常识,倒不如多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自我感悟,得到启发,提高写作水平。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

作文教学,想让学生张口说话,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中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的解决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么在设计这堂课时,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极大的兴趣,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适合场景的音乐,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习作成为学生心情自由宣泄的平台。

在教学中,老师讲的很少,学生说的也少,主要是用课件展示学生很熟悉的场景的图片,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回忆与妈妈之间的点点滴滴,然后挑出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情来写一写。

在学生写作时,重点帮助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当他们思路阻塞时,帮他们疏通思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他们遣词造句方面多加引导,使他们的作文锦上添花。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容易忽视。妙文千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课堂上,要有修改作文的环节。本来在设计教学时,我还设计了组内评议修改、集体修改等多种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作文质量。但根据学生写作的速度,所以我采取的是学生自我修改的方式。

当然每一堂课都会有遗憾,在教学之前,我就想着这样的课要用扩音器,但后来没有用。结果在上课时我感觉讲话很吃力,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声音也出不来,使得集体评议这个环节省掉了。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课堂永远是生动的,只要用心,每一节课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自己今后在课堂教学方面会多多研究,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精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较长的课文,阅读理解时要分部分、抓住重点来处理课文内容。每部分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第一部分主要是德国军官与夜莺的对话。抓住人物的对话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从文中体会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第二部分是夜莺巧妙地用鸟叫的声音把敌人的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员,让游击队员积极备战。教学时让学生抓住游击队员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弄明白,夜莺的叫声表示德国鬼子的人数;杜鹃的叫声表示机关枪……并从中感受到夜莺的机智,游击队员对夜莺的爱护。

第三部分主要是写德国兵被打的落花流水。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朗读体会,并进行仿写。

第四部分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写夜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这一部分重点应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找出与文章开头相照应的句子,把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联系起来读,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首尾照应。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5

我们班在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中成绩虽然居于年级前列,但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试卷上的失分情况,发现还有很多不足和薄弱点。比如: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阅读、分析能力较弱;作文水平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觉得我们班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差。虽然我在课堂上尽量让多数的学生去发展,但是由于我们班级的学生都不主动要求表达,于是出现课堂还是较多学生只是听众,学习较被动。这一点我也该反省:也许是自己的独断,快节奏,使得自己没有多少耐心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正自己。也没有耐心引导学生克服内心的胆怯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在学生的作业方面,我能做到作业按时认真批改,而且设置的作业也较完整。抄写生字、写字本、《补充习题》《同步探究》认真指导批改,日记一周一次,习作三周两次,批改有眉批、总批。听写、背诵也要求学生一个个过关。所以,这一方面我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

总的来说,我们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强,学习竞争氛围不够浓!打算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1、“六认真”工作要按要求努力做好、做实。

2、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抓得更细,更实。课本知识要求百分百地掌握。

3、利用空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一些技能的专项练习、指导。

4、认真做好补差工作。

5、更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6、家校配合要紧密,尽可能获得家长的支持,以期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6

本堂课我以祖母爱莲,剪莲两条主线,让学生感受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课堂中让学生从词中,从句中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教师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从一次次深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到祖母对莲叶的这份爱。进而让学生从句中看祖母的动作、语言,想像祖母剪莲时的心情。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方法。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是通过祖母种植荷花、剪送荷叶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小细节表现出来的。教学中,我以这些细节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品质,探寻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在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表达的感情的基础上,感悟作者抓住什么来写及这样写的好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写人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怎样写。

二、读中悟情,领悟文章中心。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这是一篇体现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好文章,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读出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评读,让学生边读边评价,边理解词句的意思。学生对祖母关心别人的情感很自然的流露出来了,精神世界也顿时高尚了起来。

三、引导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概括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初步感知一篇简单的文章主要内容不是件很难的事,但面对越来越繁琐的文章大意,却显得束手无策。面对如此的生成,我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预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概括的过程,在“如何才能做到简洁“上下功夫,引导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在过程中习得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先教会学生先提取关键词,再归纳出段落大意,最后合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段意合并法”。

当然,教学时也存在不足,如:教学中太过粗糙,不够精细。在分析理解“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句话的时候,“最大的”也该重点讲解,让学生理解祖母那么爱莲叶,却把自己最大的荷叶剪下来送人,体会祖母的善良、大方,让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可自己却没有把握住时机,语文教学中还应再精,再深些。期待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