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

笔墨馆 人气:2.73W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积累词语13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收集聪明人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

4.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人多智慧多。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其组成的13个词语。

2.积累句子2句,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入课题。

1、简单介绍“诸葛亮”

2、揭示课题:诸葛亮和小皮匠。

3、指名读课题。

4、学习生字:诸、葛、匠

“诸葛”是复姓,还有哪些是复姓?

5、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整体感知课文。

1)边听故事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问:你已经认识其中的哪些字?

2)复习部首查字法,查出“筏、礁、撞”生字。读读字典里“筏”的意思,理解“木筏”这个词语。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请在小组里交流。比较形近字:“击一出”,“故一敌”,“士一土”。

4)老师把生字的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生字放到课文里会读吗?

3.数数课文有几小节?

三、读课文,学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节。

1)师生引读第一节。思考:诸葛亮领兵去打仗,来到乌江边,遇到什么困难?

2)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3)指导朗读句子。(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

1)师:这下怎么办呢?诸葛亮想了些什么办法呢?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学习,并找出有关句子。

2)全班交流

3)板书:架人桥、做木筏、贴布告

4)出示:诸葛亮先……,再……,最后…… 。练习说话。

5)齐读第二、三节。

3、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师:三个小皮匠让诸葛亮怎么做呢?(读小z纸条的话)。

(内容:请你准备三千张牛皮,用牛皮做筏子。牛皮筏子不怕礁石撞,这样你的军队就可顺利过江了。)

1)指名读,愿意读的站起来。

2)齐读第四节。

(引):这真是……(生读第五节)

师: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课外延伸。

1.读生字(开火车)。

2.读词语(齐读)。

3.讲讲古今中外有关聪明人的故事。

1)小组讨论。

2)组内交流。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2

一.导言

1.出示“诸葛亮”词卡,谁来读一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姓张,有的姓王,这些姓都是单姓,而诸葛亮姓“诸葛”,由两个字组成,这叫复姓,再读一读。

2.课前,你们阅读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文章,那么谁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3.出示“小皮匠”,查字典理解“匠”什么意思?那么皮匠是做什么的呢?其实,无论是花匠、铁匠、石匠还是小皮匠,都是社会中普普通通的手艺人,这两个看上去地位极其悬殊,在常人眼里不能相比的人,课文却用一个“和”字把他们连接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和小皮匠》。

二.新授

〈一〉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

2.指名读文,思考: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三个小皮匠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3.板书“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理解“赛过”什么意思?

过度:

三个普普通通的小皮匠怎么会赛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呢?诸葛亮所带部队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二〉

1.自读1小节,交流部队遇到了哪些困难?

2.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里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a. 指名读.

b.观看录象(乌江水急浪高的画面)

c. 再读句子。

d. 读1小节。

过度:

就是在遇到这样的困难下,才发生了“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故事,那么,小皮匠究竟是怎样塞过诸葛亮的呢?

3.小组为单位学习2~5小节。

要求:

(1)先读这部分内容。

(2)组内商议完成表格

(3)填写过程中再读相关小节。

4.汇报交流(评议、板书、读文)

5.三位普普通通的小皮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没有想出,原因何在呢?(学生交流)

6.的确,是生活的经验让小皮匠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才在关键时候胜过诸葛亮,此时此刻你对他们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学生讨论)

过度:

长期的生活经验让小皮匠给诸葛亮提供了过江的办法,但同时也是诸葛亮在两次尝试过江都失败的情况下采用张贴布告为小皮匠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否则,怎么回引来小皮匠为他献计献策呢?这也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齐读4小节。

三.拓展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一直被广大人民所传颂,其实,无论你是多么聪明的人,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也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是大的。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相关句子。

2.老师出示一些相关句子,共同交流。

3.把喜欢的句子送给好朋友。

四.总结

《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3

一、揭示课题,了解诸葛亮、小皮匠

1、出示 音节:zhū gě liàng

生拼读,看师板书(诸葛亮),并介绍诸葛亮是谁?(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 军事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诸葛亮

2拼读音节:xiǎo pí jiàng

生拼读(小皮匠),看老师板书,着重讲“匠”字的笔顺,理解什么是“匠”(特殊手艺的人)。体会匠的特别之处:无论木匠还是花匠、泥水匠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过渡:智慧出众的诸葛亮和普普通通的小皮匠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读书

二、读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文,要求:不读错字,用浪线画出诸葛亮和小木匠关系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汇报:这真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3、理解“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设疑学习课文:普普通通的小皮匠比过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 学习课文第一节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师生合作读课文,

2、学习四个红颜色的字:士兵 击 挡

同桌商量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士:与土区别对比

兵:笔顺

挡:什么意思?(挡住)

3、出示图片:乌江的水怎样?看到了怎样的礁石?

生汇报:水深流急 要渡过去困难。指导学生读出困难的语气。

四、细读探究

1、 诸葛亮的'办法

师:面对这样的困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想了哪些办法?

生汇报:架人桥 驾木筏

师:办法有没有行的通?

出示图片讲解:人桥为什么架不成,木筏怎么会被撞坏。

说话练习:怎么样的木筏撞到怎样的礁石。

填空:诸葛亮想的两个办法都失败了,他急得-------如果不及时想出过江的好办法,那么----------

2、 第三个办法:贴布告

读书第三节,思考:谁接了布告?

生汇报:三个小皮匠揭了布告,想出了坐牛皮筏过江的办法。

思考:小木匠想到了什么办法,为什么能成功?下节课来学习。

感言:

这是我们听施老师讲的第二节课了,本节课教学施惠贤老师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既要求把话说完整,而且还要说的疟动。比如:什么样的诸葛亮?什么梷的木筏撞到了怎样的礁石?诸葛亮噞贴什么样的布告?这整堂课,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单项训练了,还关注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表达。但是老师还是过多地依赖课件,各个环节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生成的东西比较少,有些地方讲得过多、过细,乃至教学内容完成不了。

TAG标签:#诸葛亮 #教案 #皮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