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关于《电能表与电功》初中教案

关于《电能表与电功》初中教案

笔墨馆 人气:2.86W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电能表与电功》初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电能表与电功》初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使用电能表正确读数,能结合实例理解电功。

2.经历对电功的探究,体会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提高思维变通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功的概念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场景:思考家庭中一个月需要交多少电费?由学生的回答引出交多少电费的依据——供电部门通过电能表来计算电费。提问学生对电能表了解多少,由此引出课题——电能表与电功。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介绍电能表的概念,并实际展示电能表,引导学生思考电费的多少表示什么?电费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结合电子式电能表,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图,思考表上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教师介绍含义并强调额定电压和基本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电能表的读数,介绍电能表的计量单位,学生总结供电部门计算电费的依据。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家庭中交的电费不一样,引出电功。教师可以列举点亮的小灯泡、给电热器通电、给小电动机通电、给电视机通电等例子,让学生思考电能转化为哪些能。学生总结是因为电流做了功,所以才有了能量的转化,即电能的消耗,得出电功的概念。

教师讲解电功的表达式,强调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并补充它的推导公式,即通过欧姆定律得到的变形公式,注意使用范围。

学生活动:比较两个灯泡的亮暗(在一定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越多,灯泡就越亮)

设计并进行实验:1.将两个电阻不等的白炽灯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比较两个灯泡的亮暗和两只电压表的示数;2.将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比较两个灯泡的亮暗和两只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分析:串联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电阻较大的电压越高,灯泡越亮;并联时,通过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较小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介绍电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符号为J,1J = 1VAs;常用单位:千瓦时,符号为kW·h,1kW·h=3.6×106J。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教材中习题,小组内完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课后思考电功已经会算了,那如何计算电功率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TAG标签:#电功 #电能表 #教案 #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