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的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的教案

笔墨馆 人气:2.7W

学习目标: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的教案

1.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并运用其解释相关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能够运用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根据相关图表准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3.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环流的理论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而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那么在不同的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行分析。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

讲解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结论】随着季节变化在大陆上不同性质气压系统的交替出现和大洋上气压系统强弱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北半球,气压系统呈块状相间分布。

【思考】结合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 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在北纬6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夏季,大陆上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在北纬3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板书】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大陆上形成的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大陆上形成的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总结】

亚洲大陆

太平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高压

冰岛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转折讲解】

【板书】3.季风环流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亚洲出现了典型的季风环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师分析】

东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风,1月份吹西北风,打乱了原来的风带格局。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南季风。 东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季风。

在东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了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最显著,因而东亚的季风环流最典型。冬季,在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即冬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风季风。

阅读P38图2.15“东亚季风图”,回答:

(1)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判断理由:海陆热力差异。

【教师总结】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夏季风

风向

东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源地

太平洋为主

冬季风

风向

西北季风

性质

干冷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小结:

TAG标签:#课时 #气压 #风带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