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通用5篇)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通用5篇)

笔墨馆 人气:3.3W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通用5篇)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

1、 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 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活动准备:

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活动过程 :

1、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教师以小熊的口吻:我今天请客,客人太多,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我帮忙,行吗?

2、 幼儿操作,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

(1) 交代要求:你们帮我看看哪一样食物不够,记在心里。然后告诉我:这些食物少了什么?多了什么?还是一样多呢?你是怎么发现的?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 集体检查:什么食物少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4) 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记录结果。

3、 小组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1) 交代要求:客人就要来了,餐具还没整理,你们再帮我理一理吧。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 讨论:哪一件餐具少了?那一件多了?

4、请幼儿吃“点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仪器: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

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能用三角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

活动准备

兔子、萝卜、蘑菇图片,幻灯片,图形拼图2幅,各类几何图形散放到桌子上,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利用体态动作复习3的数数。

拍手拍手,123;拍头拍头,123;拍肩拍肩,123;拍腿拍腿,123。

二、小兔子找食物。

“小兔子出去找食物,走着走着,采到了一个大蘑菇。又继续走,找到了一个大萝卜,小兔子带着蘑菇和萝卜,高高兴兴回家了。”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找食物所走的路线,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三、认知三角形特征。

每人从各种图形中找出一个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进一步感知图形特征。

四、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1、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哪些物品像三角形。说一说,自己见过哪些像三角形的物品。

2、观看教师搜集到的像三角形的物品图片。

五、小小魔术师。

1、观察三角形拼图。说一说这些拼图像什么,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2、我是魔术师。

幼儿用三角形拼摆,教师巡回指导,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3、互相欣赏,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的:让幼儿知道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新年的小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里外

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奶牛?

2、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

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牧场里面和外面的奶牛,里面有几只?外面有几只?

(3)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请你给牧场里面的奶牛用圈表示,

牧场外面的奶牛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动,感知里外。

(1)请小朋友拿5个积塑放在桌上的小筐里面。

(2)请小朋友从小筐里面拿出2个积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据幼儿兴趣,反复练习。

4、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

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