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5篇

笔墨馆 人气:1.74W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材简介:

这首儿歌主要讲我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到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开动而动起来,更加美丽,禁不住发出赞叹,并且在xx的帮助下以实际行动爱护它的事。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认识12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3、练习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

1、展示: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祖国风光图片。

2、谈话:同学们,你们坐过汽车吗?透过车窗你观赏到什么样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有位小朋友把他在为车的车窗上看到的景物称为“流动的画”,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流动的画”这一课。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

2、生自读,标出生字新词。

3、同桌一起想办法认识生字新词(上下文猜字词、看拼音认读、听老师、同学读等)并齐读。

4、同桌齐读课文。

5、师范读,请学生认真听,并尝试读。

三、认读新词,自学生字。

过渡:刚雨咱们和这首诗歌见了几面,跟着书里的小朋友洋洋去看流动的画,洋洋想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这首诗里的新词和生字,有兴趣接受考验吗?

1、读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山腰、白纱、鲜花、好似、扔出、忽然、知道、弄脏、浮出、脸颊,指名读,说说读准字音要注意什么。小老师领读。

2、读生字:同学们,你们经住了洋洋的考验,现在咱们来做个游戏吧。一名学生拿卡片随机考同学。四、再读诗歌,感悟诗意。过渡:同学们真棒,一个个难关都被你们攻克了。我们已经认识了这课的生字新词,现在肯定能把这首诗歌读得更好了,有信心吗?

3、生读诗歌。

4、谈话: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话想说?(如请学生质疑问难、说说读后所知所感等。)

5、学生互问互答。(学生没说到的,老师适当给予补充。)

(1)穿梭: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在本诗中形容汔车来往频繁。

(2)我和妈妈坐在车上看到了哪些景物?(指导学生看插图,我和妈妈在车上看到了小河、山、汔车、鲜花、水库)

(3)师范说:我看到了(弯弯曲曲)的小河,并板书。你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其它的景物吗?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如(美丽)的鲜花、(透明)的白纱、(往来穿梭)的汔车、(明镜似的)水库等。

(4)流动的画指什么呢?

(5)为什么妈妈说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呢?小组讨论并发言。

6、生再读诗歌,要求尝试读出妈妈和孩子说话的语气。

7、师范读。

8、分组比赛读。

五、分析字形,自学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字:流、往、似、扔、忽然、道、弄、脸

2、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字音。

(2)说一说记法:从结构、加偏旁、部分相加、想象记忆等方面帮助识记。

(3)提一提该注意的地方。

(4)找一找朋友。

3、反馈自学情况。

4、流:注意右上方是亡加一点。往:住加一撇。扔:乃的笔顺是:撇、横折折弯钩。忽:勿不能加点。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六、拓展教学,总结本课。

1、洋洋看到祖国美丽的风景:小河弯弯曲曲,山腰飘着白纱,汔车往来穿梭,路边开满鲜花。水库好似明镜,山坡点点人家。你还会看到什么?能像洋洋那样做个小诗人,也试着说说吗?

2、总结:今天洋洋带咱们学习了流动的画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寂寞”的意思,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妮妮对奶奶的孝心对奶奶的爱,从而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1、观察风铃:看看样子,听听他的声音。

2、布置课前预习。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背景图,激趣引入;

(二)教师示范书写课题,相机教学“铃”字,巩固复习“紫”字的写法。

(三)检查预习情况,进入生字词学习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音;

2、选择学过的合适的方式记字形;

3、用生字组词、造句。

(四)初读课文,学生质疑。

(五)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左窄右宽的“摇、躺”“房”字的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从第六自然段入手教学,讨论交流:

1、第六自然段写的什么?

2、为什么要将描写风铃的声音单独列一个自然段?

3、风铃是哪来的?它开始在哪?现在在哪?

4、风铃是怎么到奶奶房间去的?从中你看出妮妮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四季。(板书课题:四季并齐读课题,表扬跟老师书空的同学)

一年之中有哪四季?(板书:春夏秋冬)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摘桃子: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并扩词

介绍新偏旁:月、雨、口、禾哪个字你有最好的方法记住它?

三、研读课文

1、播放与四季有关的图片: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喜欢?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指名说。

2、随着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看图说出春天的景色,说说草芽的样子。学生交流后,指名读,及时评价。说一说小鸟听了草芽的活会对小草说什么。

2、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说说池塘里夏天的美丽,说说“假如你是荷叶,你会对青蛙说什么?假如你是坐在荷叶上的青蛙,你会对荷叶说什么?,又会对荷花说什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3、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引导学生想象:谷穗弯弯的,黄澄澄的成熟了,他会想些什么?指名读,评价。

4、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先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冬天,说说冬天能玩什么。再用朗读竞赛的方式来组织读好这一小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加动作。

5小结:你看,其实四季都很美,只要你用心地去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四季的美丽与可爱。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背诵课文

先个人背诵,再集体背诵

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创编(听音乐,闭眼欣赏有关四季的美文)

1、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仿照书上的句式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上台汇报(可以派代表,也可以四人一齐上台),教师伺机评价指导。

3、教师小结创编情况。

七、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用画画出你喜欢的四季美景,口头创《四季》,请家长记录,并向校刊投稿,在班级的展示台展示。

八、教学写字"七、八、九、无"4个字

小学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二、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美。

三、教具准备

挂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农村?那里的风景美极了,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月亮湾走一走。

(2)板书课题,齐读,教学“湾”字。

(3)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2、指导看图

(1)同学们,这就是月亮湾,月亮湾都有些什么呀?

(2)村子的前面有什么?河上有什么?河里有什么?河岸上有什么?桃树怎样?河那边的农田怎样?村后的山上怎样呢?

3、初读识字,感知“月亮湾”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出示文中句子,认读识字。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山坡上有一片茶树。

A、指名读句子

B、从句子中抽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进行认读,读准生字读音。

(绕着缓缓地倒映像灿烂朝霞山坡)

C、联系句子及挂图,理解生词的意思。

D、分析生字字形,引导识记,强调书写。

a、绕:与“晓、浇”辨析,强调右上方没有点。

b、缓:与“暖”辨析,强调右边不是爱。

c、朝:左边是“十”加上早,左下方的竖略短。

(3)回到课文,分段指名朗读。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6)谈话交流:读了课文,你对月亮湾这个地方有了哪些了解?

4、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读课文,大家对月亮湾有了这么多的了解,真了不起!看来月亮湾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丽的地方。下节课我们再走进月亮湾去细细地欣赏一下那里的山村美景,好吗?

5、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练习圹词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1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引导学生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松鼠影片,再现课文内容。

2.看了录像,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3.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也非常喜欢松鼠,在他的笔下,松鼠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看一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读音。注意读准“玲珑、苔藓、勉强、圆锥”等词语。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布封笔下的松鼠给你什么印象?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大家先读一读,勾一勾。(学生阅读勾画,教师相机提出建议。)

2.依据要求,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可以就你最感兴趣的某一部分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一个名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说说喜欢它们的原因,想想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品读有关句子。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自学探究,再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就不同意见进行磋商,并听取同学的独特见解。师生评议。

五、全班交流,突破重点

1.阅读文章,抓住要点。

引导学生从总体入手,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要点,知道文章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各段第一句点名了说明对象,即文章是从松鼠“外形漂亮”“行为乖巧”“性格驯良”三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本课的教学重点。

(1)设计下列句式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点之一:《松鼠》和《鲸》都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例如 相同点之二:《松鼠》和《鲸》都__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设计下列表格,引导学生比较。

不同之处

《松鼠》的举例

《鲸》的举例

3.再次阅读,总体感受,深入体会。

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从总体上深入领会文章,鼓励学生以赏析的态度来深入理解文章,深化对“松鼠”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

在布封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位著名的博物学家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 40年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阅读《自然史》。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词语、句式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学时学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读第二教材P116)(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翻译: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整体感知,梳理语言知识。

1.范读。正音:灌(ɡuàn,注入)泾(jīnɡ,同“径”)涘(sì,水边)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望洋(wànɡyánɡ,仰视而望的样子)难(nán,难以)旋(xuán,掉转)殆(dài,危险)

2.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

①1、重点字词。灌、涘、渚、焉(语气词,无义)2、通假字:泾(同“径”,直。)辩(同“辨”,分辨,辨别。)②词类活用。时(名状,随时令,按时)美(形名,美景)③古今异义。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义,在这时,这时候;今义,表承接)

3.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①重点字词。②词类活用。东(名状,向东)东面(名动,面对)少,轻(意动,认为…少,小看;认为…轻,轻视)③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我国一部分海域,即东海的北部)东面(古义,面朝东;今义,东边)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④特殊句式。定后:闻道百;宾前: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⑤固定格式:1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被……所)⑥成语。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3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之人)

四、理解思想内容。

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

提示: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指导背诵

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是焉”。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1河与海的比较;2河伯认识的变化。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个人默记一两篇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案7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渔歌子〉〈如梦令〉》《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选择上要占领诗文经典这一制高点。它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篇课文写孙悟空三次识破妖魔,却被唐僧认为滥杀无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经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仅表现了白骨精的狡诈多变,也塑造了孙悟空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第五册的《三顾茅庐》、第九册的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两篇课文分别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它们和本文一起共同担负着引领学生阅读经典的使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引领孩子通过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棵“树”的触摸,走进诗文精粹的“森林”。

教学难点:

课文具有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与今天我们小学生的表达习惯不同,这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明确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经典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3.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理念:

1.落实《语文教学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围绕张庆老师提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的语文课程改革意见组织教学。

2.借鉴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把读书思考作为阅读教学的有力武器,让学生充分地读,利用插图、多媒体助读,使之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小说《西游记》,把原作中描写环境以及写白骨精变成的村姑、老妇人外貌的精彩段落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2.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们一读就懂,甚至还没学习这一课,我们早已通过影视、画报了解了情节,那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上专门学习呢?

【设计意图】

这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学习的目的——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一篇课文,不行百里者半九十。学生了解课文“写什么”,这仅仅是学习的“中点”,而知道,“为什么写”以及“怎样写”才是阅读的“终点”。

(二)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课文一开始不写怎么打白骨精,为什么写山呢?

原作中写道“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设计意图】

环境描写有渲染烘托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暗示这里险恶,必定有妖精。这是做一点渗透。

(三)学习“一打”

1.白骨精为了达到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贪婪目的是怎样做的呢?课文是用哪些词语写孙悟空识破诡计棒打白骨精的?结果怎样?读第三节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2.明的画家也画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读者心里。你心中美丽的村姑是什么样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原文是怎么写的?“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

作者把村姑写得这样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为了表现白骨精的贪婪狡诈。)

3.猪八戒见到村姑拎的斋饭,有怎样的表现?哪个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画出来了?用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

4.男生齐读悟空识破诡计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读写结果的部分。

5.通过读书交流,我们知道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按照“变——识——打——结果”的顺序,写出了“一打”的经过。

【设计意图】

授人以渔,教给学法;感受原作语言的魅力与趣味。

(四)学习

1.白骨精的美人计被识破,只好走为上。贪婪狡诈的白骨精肯善罢甘休吗?在“二打、三打”部分课文用哪些词句写白骨精的变和孙悟空的识与打的?结果怎样?

2.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八旬的老妇人?

原作是怎样写的呢?出示:“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老妇人两鬓如冰雪、脸如枯菜叶、满脸都是荷叶褶,她竟然能“闪”出来。“闪”字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好处?

男生齐读写悟空的部分,女生齐读写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用“摔”字有什么好处?

4.分角色读师徒的对话。

5.“三变”变成了——悟空在斗争中增长了智慧,三识三打中,他是这样做的——他为什么笑?

(五)指导复述

1.自己看板书,逐个部分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六)总结

1.你现在想用什么成语称赞孙悟空?投影出示语文课本第61页的成语,学生自由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空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2.这些成语中,哪几条跟本课中孙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读一读,画下来。

【设计意图】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运用,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这里,把诵读成语,感悟意思,迁移运用,相结合;把阅读课文与单元练习中的诵读与积累相整合。学生读悟的基础上,在六组把成语中挑选适当的几条与课文对号入座,既积累了成语,又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我读书,我快乐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课后找来《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原著或改编本,读一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设计意图】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及“能初步理解、借鉴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结合本课教学,为《练习3》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做准备,所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

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

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重点:

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

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读题。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吟诵,赞美的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

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

3、预期效果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

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任务呈现:

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

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

2、指读,评价。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

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

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理解字意:锤、击。和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解释字意。多么坚强的石灰想说些什么?指名说前两句的诗意并随机品读。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你知道石灰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清白?洁白干净。

2、后两句的诗意会说吗?读出石灰的心声。同桌交互说诗意。

3、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敬佩、崇敬)

4、引导朗读:带着对对石灰的敬意去读。

5、过渡: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请看资料。阅读资料谈体会。

6、石灰、于谦找到相同的地方了吗?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啊!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7、设境诵读。

(1)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爱思考的小于谦,你会怎样诵读你写的这首诗?

(2)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坎坷的为官生涯时。

(3)当他戴着脚镣手铐走上刑场的时候,他又会怎样诵读这首诗呢?(指名学生读)(音乐起,诵读全诗)

8、背诵古诗。

任务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过渡:同学们还学过哪些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物可以寄托我们的志向呢?

任务呈现:在这两首托物言志的诗中任选一首完成最后一句,寄托我们的志向。

自主学习:创作诗句

展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诗句积极评价

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1、选出正确的解释:等闲

a、空闲b、平平常常

2、写出最能体现于谦心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反馈:同桌交换意见,再集体订正

反思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等闲———清白

粉骨碎身

小学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4)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寓言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求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寓意中得到教育。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重、难点:

(1)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分析

媒体选择上,有如下目的

(1)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字意时,利用课件出示“牢”字的字义演变并出“牢”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生动清晰的了解“牢”字古今意义的转变。

(2)出示名言,突出重点。学生揭示寓意时,用课件出示拉封丹名言,既明白又简练地概括出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道理)两部分。通过名言进一步牢固掌握《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开阔视野,扩展课外。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学生又产生有关寓言知识的许多问题。于是我就把知识延伸课外,通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求更多寓言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将计算机多媒体融入语文课堂,以学说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智能地学习,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趋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导质疑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他们不知道咱们三一班同学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用心读书,愿意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吗?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小寓言(板书:亡羊补牢)谁能读?谁再来试试?齐读一下吧!“亡”是本课的生字,看来你们都认识了。看到这个题你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看到题目你们就提出这么多问题,可真棒。能解决吗?你们想怎么解决?好,旧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读书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请你和平时一样做个小记号,试着解决一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呆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

开始吧。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牢)”牢“字字意也有变化。请看大屏。

课件出示:“牢”字字义演变。突破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说到寓意)在这儿,老师有一句名言送给同学们

课件出示出拉封丹名言使学生更清楚了解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寓意)两部分。对《亡羊补牢》的故事和寓意理解更加深刻。

寓言的身体就是故事本身,谁能把寓言的身体再展示给大家,来读读课文?透过寓言的身体可以看到寓言的灵魂,谁能再说一说《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灵魂是什么?

你还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么一个小故事,你们却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其实,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收获。你的问题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寓言的世界丰富多彩,透过这则小寓言,你们的小脑瓜里也一定又会想到很多很多,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你想问什么吗?

啊!同学们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想找到答案吗?好,就让我们走进寓言的广阔世界.请点击***到寓言之家做客吧。

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进入校制网页《寓言之家》,这里有寓言知识、动画寓言、连环画寓言、连接相关网站(《伊索寓言》、拉封丹、中国古典寓言网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上网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同时让孩子领悟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寓言之家”有趣吗?谁能说一说做完客,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收获?

读了这么一则小寓言,你们有了这么多问题,又有了这么多收获。使老师想到一句话: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得。我相信你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善问、会问,在问中获求更多的知识。

板书:29、亡羊补牢

有思必有疑,有疑必有得

流程图:

小学语文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及词语。

(二)能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激发孩子们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本课8个生字。

(二)学会书写8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睡”、“摔”、“舞”三个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题目。

2、看影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垫江有哪些的花吗?

瞧,鲜艳的牡丹花,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李花,多美呀!这都是花孩子们送给春姑娘的礼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绚丽的色彩,可爱的花孩子们才把春天装扮得如此美丽,让大自然变得如此的神奇。有几个花孩子他们也想开出美丽的花装扮大自然,可是却找不到自己的颜色,可着急啦!那花孩子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课文会告诉你们答案。快打开书读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面。

2、抽生读生字,正音,师生共同评议。

3、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叫错,请小朋友给大家提个醒。小老师教读。

4、男女生赛读。

5、小朋友说说记生字娃娃的方法。

6、火眼金睛,去拼音读生字。

7、游戏:猜一猜。

8、给生字娃娃找朋友,选用优美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观察发现,自主识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采用抢读、齐读、抽读等形式检查认识生字的情况。

2、看课后第4题,想想要写好这几个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教师相机重点引导:

摔:在右上边的中间是“幺”,不要写成“纟”。

舞:横上面是四竖,右下边是“”,不要写成“牛”。

睡:指导右边的书写笔顺,强调最后一笔短。

4、学生练习书写。

5、指导评价:自评、同桌互评、全班评。

(四)回归整体,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思考:

(1)找一找课文写了哪几种花,找到后用“——”勾画出来。

(2)文中的花儿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

2、交流、汇报、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进行气息训练------做数冬瓜的游戏。

二、唱一唱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三、感授新课

1、练习曲谱

1)第一乐句、65|3?5|132|

2)第二乐句、35|66?6|53|2-|20xx|

3)第三乐句、32|17|615|

4)最后、12|33?3|33325|1-|

5)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2、练习歌词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2)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3)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4)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

5)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6)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1)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2)再轻轻跟唱。

3)要求:

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1)分组来演唱。2)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12

1新设计 2新设计 3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4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从问答入手。通过介绍学习方法和组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这个词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深入找证据,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紧接着,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5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1. 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坐井观天) 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 )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 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活动2【讲授】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字词学习

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三、理解题意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 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

2、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 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养羊人这样做,对吗?从哪知道?(课件) 从此,什么意思?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2. 写写读了《亡羊补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

2.学生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

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小组合作识字:如、以。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4.“提醒专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难点。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发音难点和形近字的区分。同学间互相提醒,达到互助学习。

5.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6.逐段指名读或齐读来再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并在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呢?读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吗?请你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读文:这篇课文应找几位小朋友来读,为什么?(请六名同学来逐自然段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

2.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发对小松鼠的兴趣。)

3.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小松鼠多高兴啊,怎样才会把小松鼠的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4.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自由练读,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饱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读读2、3自然段,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树的关系。

6.可是如果没有了松树,森林,松鼠们会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这些,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来读这样的几句话。

7.学生自由读、同桌配合读、师生评价读。

8.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你大声读读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树迎着蒙蒙细雨挺拔的生长着,那么将来,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描绘未来的松树林美景。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读一读,演一演

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茂盛葱郁的松树林,森林妈妈有了小松鼠这样的爱家小卫士,未来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1.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准备表演。

2.表演课本剧。(可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建立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学生个性化,也避免了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讲解。)

五、巩固识字

1.比一比谁的果子摘得多?(让学生自主识字,鼓励个性化识记方法。)

2.给生字找朋友。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形,记字音,鼓励个性化识字和创新。)

六、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意、总”两个字中“心字底”的写法。

2.范写“以”、“主”、“总”。

3.学生评老师,引导学生评价老师范写的字。

4.生练写,生生互评,评选“写字王”。

(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花孩子向往美、崇尚美、关心他人的可爱之处及星星、朝霞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听写词语:跳舞,装扮。

抽两名学生的听写本拿到展示台评。教师指导书写规则。

师:你能用装扮造句吗?

引渡:课文中是谁想装扮这个世界?(花孩子),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花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呢?

2、指导读好问句。

(二)学习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装扮世界,它们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

1、自由读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课文中写了几个花孩子?

抽生说,教师板书: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2、分小组边读边讨论: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

他们是怎样找到的?

3、汇报:

(1)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黄的颜色板书:金黄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给它的。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星星和迎春花说的、话,引出细声细气地说,体会迎春花是个怎样的孩子,星姑娘把金黄的颜色送给迎春花,体会星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迎春花的图)

出示课件:

金灿灿的迎春花

细声细气地说

(2)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红颜色。板书:红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

生:是朝霞送给它的。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朝霞和石榴花说的话,体会它们是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3)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红色。板书:粉红色。

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体会石榴花是什么样的孩子?

出示课件:桃花、杏花的图。

三、拓展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许许多多的花,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花孩子,出示课件,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自的颜色,开出美丽的花装扮世界呢!

你能说说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想想它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会说些什么呢?(让孩子自由说)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学目的:

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标准,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目标。

理论依据: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信息科技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以及情景教学理论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设计特色:本节课在设计时,多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质疑,思考,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创设了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

教材分析:

1.分析纲要、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字词,学会句的运用,培养说话,写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授阅读分析课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英雄的爱国情怀的敬仰之情,培养“先天下后小家”的远大理想情怀。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入部分:导入是激发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课我以“短、频、快”的方式导入课文;

初读课文:此读为初读,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但不读顺,难以进入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详细理解字词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训练,进行朗读指导,甚为重要。

TAG标签:#小学 #教案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