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笔墨馆>公文文书>交际礼仪文书>书信>致徐正之老师的一封信

致徐正之老师的一封信

笔墨馆 人气:2.96W

尊敬的徐老师:

致徐正之老师的一封信

您好!日子匆匆,当读完您《打捞逝去的岁月》一书,我恍惚觉得您就站在我的身边,刚刚为我讲述过您笔耕的人生和写作的岁月,您老的尊容笑貌如浮眼前,谆谆教诲之声如响耳边。虽然遥隔两地,见书如人,读文知心,自然倍感无限亲切。 我总愿把您比作一棵大树,当岁月的沧桑化为您生长的年轮,一段沐雨经霜的历程便谱写成您华丽动人的生命乐章,一段流逝的光阴便沉淀成您生命厚重的质地。今天,您率意伸展生命之树的枝丫,捧给人们一树沉甸甸的殷实,从此,您就定格成我心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打捞逝去的岁月》,多么富有诗意的书名,这该凝聚了您多么富于想象的文思和才情。人生的历程修远,在年逾古稀之时,悄然回首,面对人生的长河您随便打捞,便捡拾起一个诗意涌动的“黄昏”,采撷到桑榆之巅漫天如锦的晚霞,这的确令人怦然心动,兴奋异常。

一生的光阴,一世的岁月,还有未来值得憧憬的日子,我愿一直陶醉在您用文字编织的世界,用思想构建的天堂。对于过去来说,您从来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空耗生命,对于永恒的时空来说,您是最富有的过客,因为在文学之路上您从没停下前进的步伐,并真诚地捧献给人们丰硕的精神甘果。

翻看厚重的书册,一本著作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融国事、家事、大事、小事于一册,既显诗情,又含哲理。笔下所及往往源于生活,紧贴实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心中所思每每源于灵感,来自顿悟,洞悉生活,彰显智慧;行文大略常常谈古论今,述说中外,纵横捭阖,情理兼具,言辞恳切。尤其一些杂文,直陈时弊,针砭丑相,事例具体,资料翔实,有根有据,令人信服。当然全书也不乏劝世之佳章,以慈悲之心谆谆教诲,以大爱之笔娓娓道来,其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良知跃然纸上,可贵至极。

总之,一本书册,鸿篇巨制,鞭笞丑恶,弘扬真理,唱响了真善美的.主旋律,如春风化雨,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教化作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醒良知,永启智慧!

徐老师,看了您的书,更觉得您是一个才华横溢、才思敏捷的学者。我总认为文人是潇洒的,当然您是潇洒的,因为您有满腹知识和才情,您有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独到的思考,您有自己卓然独立的思想,您“我手写我心”,把丰富的人生阅历挥洒成佳篇巧构,把对生活、人生的哲思化为意味隽永的短章,从而启迪人生,教化人心。

您是笔耕不辍、著作颇丰的教育者,由此我也再次想到了您的尊名,我曾在《一位教师的魅力》一文中对您的姓名做过诗意的解读和阐析,今天我再一次坚定自己的诠释是正确的,并为此而深深自豪,因为从《打捞逝去的岁月》一书中我读出了您为师者的仁爱之心,济世情怀,还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崇高的文化使命感。老师,我很喜欢您的名字,很耐人寻味,妙思无尽,有浩然之气,有慨然之风!

我才疏学浅,生性愚钝,每每读书和信手涂鸦总觉深入不够,因而所汲取的文学营养寥寥。不过,仅此也有赖老师您十多年前真诚的奖掖和热心的鼓励,我不胜感激,每念知遇之恩总心潮澎湃,深感有幸。今读您大作,迟迟缓缓,反反复复,历时几周,惊喜不断,感悟颇多,收获甚丰,受益匪浅。掩卷之余,倍觉生命之天地豁然开朗,生命之天空拨阴见晴,心灵之世界澄澈清明,人生之韵味悠悠绵绵!

时空永恒,而您的文字亦永恒。人生相对宇宙来说是苦短的,但人的思想、精神是千古不朽的。生命相对寥廓的天地和无垠的岁月是转瞬即逝的,但我们用文字编织而成的书册确是能化为永久的精神财富的。因此,我衷心希望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断开掘知识储藏和智慧贮存,继续书写思想的不朽和文字的永恒!

人生如花,盛而转衰;人生如月,圆圆缺缺;人生如流,潮涨潮落;人生如季,春逝秋临,此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尤其宝贵的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您无论什么时候总能以敏感睿智之心发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绚丽,即使迟暮之年也依然能够以深刻的人生阅历领略到落英缤纷的绚丽,缺月如钩的诗情,水落石出的理趣,金风玉露的凄美,这是世俗的眼睛很少能觉察出的大美。这就是文化人内心的满足和幸福、自在和从容、旷达和超然。我知道您是学识深厚、才情满腹的文化人,所以我能感知您内心的平和和莫大的满足,我为您高兴。世上腰缠万贯、家私享用不尽者多矣,但我想有什么能与无价的精神财富一比高下呢?

徐老师,您的大作对我而言,当是无言的鼓舞,循着文学之路,我当不畏坎坷,勇攀高峰,不负您殷切的嘱托和真诚的期待。

未来的岁月漫长,我一直为您晚年的健康和幸福祈安。最后,还是诚祝老师在炎炎夏日静养贵体,身体安康,万事如意,永祈幸福,永享天伦之乐。向师母问安,向全家问好!

由于此书可能再版,因此我读得很仔细,随时记录下了误印疏漏之处,附后,以供审核校正。当然也可能有未发现的错讹之处,还诚赖其他读者诸君的慧眼指正。

(附徐正之老师简介:徐正之,男,1940年6月生,河南温县人。洛阳师范学院教授,曾任学院学报主编。作家,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

写于2013年夏,修改于2013年深秋。